第104章 真理越辯越明
質子府和安平君府本就是當年的孟嘗君府邸一分為二,中間只有一道矮墻隔開,連活水都共用一條,在兩家流水相交的地方,還有一座沒有被兩面墻包進去的小草亭。既然相互去各自府內都不太方便,于是,這便成了田葭女扮男裝來與長安君“偶遇”的好地方。
此時已是六月初,飲著長安君家摻了蜂蜜和水果的冰飲,田葭笑問道:“長安君可知,你那日在安平君府中所述之論,在稷下學宮引發(fā)了何等波瀾?”
明月搖著蒲扇驅趕熱氣,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倒是想知道,此事是誰傳出去的?!?p> “絕不是安平君府中任何人。”
田葭舉手發(fā)誓絕不是自己說的,見她眉眼里的認真勁,明月也沒有深究。
對這幾天里學宮里發(fā)生的事,明月也從公孫龍?zhí)幱兴?,原來“物質三態(tài)說”和“降雨自然說”傳入稷下后,立刻引發(fā)了一場軒然大波。
前者倒是無人反駁,但后者,卻招致了無數攻擊!
感覺被挖了“五德始終論”根基的陰陽家果然緊張兮兮,在鄒衍授意下,那些學習陰陽五行的徒子徒孫紛紛站出來反駁此說。這群前世明月印象里的“戰(zhàn)國科學家”的形象完全崩壞了,看來這個學派的確是重政論更勝科學求知。
“梁啟超批判陰陽家,將鄒衍與董仲舒、劉向并列,說他們造此邪說以惑世誣民,是大罪人。我當時還為其打抱不平,覺得梁啟超是站在后世立場強求古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想今日卻遭到了這群人圍攻,真是諷刺。”
不過明月卻沒有憤怒,反倒歸咎于自己這兩個月在學宮里過的太順利,忘記時代的局限性了。
他的理論還是太超前了些,古人乍聞后,不接受是正常反應,所有人都理解才不正常。
雖然有這種心理準備,但當田葭說,現在幾乎整個學宮都在對他口誅筆伐時,明月還是對鄒衍的影響力之大,新理論的反對者之多感到震驚。
“除了陰陽家,還有誰在反駁我?”
田葭同情地看著他:“還有群儒。”
齊魯儒家站出來為陰陽家?guī)颓?,這是可以理解的,儒家奉為經典的《詩》《書》都是周人作品,而周人是一直信奉天命的,正是他們最早提出了天意與人間治亂的聯系。
春秋時,孔子也肯定天命是至高無上的,“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故人們應當敞畏天命、敬畏大人和敬畏圣人之言。“三畏”之中,敬畏天命無疑是第一位的,因為“獲罪于天,無所禱也”。而世上的風雨災異,孔子的門徒們也歸咎于人心天意,到孟子時,更是提出了“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思想。
鄒衍恰恰是從孟子那里學到了“五德始終“的精髓,再用陰陽五行加以包裝,在這一點上,他和儒家在同一個戰(zhàn)壕里。
于是稷下儒家各派紛紛起來支持陰陽家,尤其是明月得罪過的滕更,糾集了孟氏之儒到處非議長安君。帶著對營丘山狩獵的憤恨,他還親自寫了好幾篇駁”降雨自然論“的文章,斥之為謬論,在學宮內流散。這種黨同伐異可是儒家的拿手活,一些人開始言之鑿鑿地傳言,說在長安君府中大夏天制出的冰塊的方術士,是毒害了燕昭王的兇手,甚至懷疑長安君獻給齊王、太子的冰塊也有問題……
明月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些儒生上躥下跳,是想置我于死地么?”
田葭掩口而笑:“誰讓長安君將滕更得罪太重。”
不過最讓明月大跌眼鏡的,還是突然打了他一耙的墨家……
“我與墨家有何冤仇?”他很是不解,因為稷下墨家在這場批駁里也成了反對他的急先鋒。
田葭與墨家有些淵源,由她一解釋,明月才了解,原來,在中國人的好朋友李約瑟眼中“最貼近自然世界、最有科學精神”的墨子,居然是一個鬼神論者,真是矛盾與諷刺。
早期的墨家,儼然是一個宗教社團,如今雖然墨社離散,田葭眼中扶危濟困的真.墨者也找不到了,但稷下里僅存的墨家,依然持鬼神之論。
雖然墨家的“非命”、“兼愛”之論,和儒家“天命”、“愛有等差”相對立。但在“天志”“天罰”這一方面,墨家卻看得比儒家還重,墨子當年還大罵儒家對鬼神信奉得不夠虔誠,寫了《明鬼》一篇加以譴責。
墨家在人倫社會秩序之上,創(chuàng)立了一個高級的「天」,扮演著主宰人倫秩序,并施予賞善罰惡功能的角色,賞善自然是風調雨順,罰惡自然就是洪澇旱災,乃至于地震火災。
所以明月戳破了降雨的簡單過程,不僅是挖陰陽家的根,打了儒家的臉,也是在砸墨家的場子,招致稷下學宮各派群起而攻之就不奇怪了。
再加上鄒衍在齊國聲望極高,幾乎就是當世最大的學閥,他的聲音,自然會引發(fā)一片盲從響應,類似的學術爭端,放到兩千多年后也是相同的,在學術界,新冒頭的新學理論,勢必遭到前輩打壓。
至于誰對誰錯,在當事人眼里,當真不重要。
明月翻了翻白眼,自己這次真是無意間捅了一個馬蜂窩啊,真是太大意了,教訓啊教訓,以后可得記得,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口不擇言,交心而談的。
“不過,學宮也有支持公子的人?!?p> 田葭看他有些失意,不由寬慰道。
“公孫龍先生就在為長安君四下奔走,對三家進行反駁,可惜一人難敵四手,幾天下來,有些窮于應付了?!?p> 明月點了點頭,心里記下了公孫龍的恩情。
田葭又笑道:“其實,我也贊同長安君之說?!?p> 她笑容嫣然,雖然依舊穿著男裝,但這話說得明月心里一暖,不由反問道:“驚世駭俗之言,君為何會信?”
“雖然乍一聽感覺不可思議,但若是從水凝為冰,受熱化氣升空這簡單的道理說起,想來學宮諸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田葭已經被明月說服了,因為事實就擺在眼前,長安君家那摻了蜂蜜水果的冰飲,她只吃了一次,就愛不釋手,感慨質子府是這個夏天臨淄最清涼享受的地方之余,也對他的那套理論十分信服。
能扭轉季節(jié),三伏天里造出冰塊來,說明長安君的確掌握了某種自然規(guī)矩。
不過這樣下去,對長安君并無好處,她便試探著問道:“長安君是否愿意與鄒子和解,登門致歉,平息此事?”
明月卻道:“我并不認為自己做錯說錯了,為何要登門致歉?”
田葭嘆息:“就這樣辯下去有何意義?人言可畏,得罪鄒子,對長安君立足臨淄并無好處啊?!?p> 明月此刻卻很是固執(zhí),笑道:“對鄒子,我還是很敬重的,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休說鄒子并非吾師,僅是一位前輩。我還相信,真理越辯越明!”
“真理越辯越明!”田葭卻是眼前一亮,這話里透著的不屈和自信,讓她對長安君的感官又上了一個臺階。
明月也說得有些激動,起身站到了亭外,田葭則暗暗打量他。畢竟是出身趙國王室,這個家族除了趙無恤是個丑鬼外,之后的武靈王、惠文王都容貌不俗,所以長安君也生了一身好皮囊,目光清澈而灼灼,帶著一股坦蕩之氣,是公子封君里少見的。
而且這兩個月幾次接觸,一番言談下來,田葭總感覺長安君的舉止中帶著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但具體來說卻又說不出來,迥異于這時代常人的思考方式,無奈時候的攤手苦笑,遣詞造句的方式,都讓他看上去卓然不群。
所謂氣質,正是這點點滴滴的東西匯聚起來給人的綜合感官,田葭卻是有些看愣了,回過神來,發(fā)現長安君也在看自己,才連忙掩飾自己的失態(tài),說道:“長安君是否要去學宮講學,對三家加以反駁?”
明月想了想:“眾人對我成見已深,想要說服彼輩,何其難也?!?p> 人對不能親眼所見的事情,必然心存疑慮,所以才會對天上地下如此神秘。雖然他能當場做結冰試驗,但只怕不容易說服眾人,而且一下子公開制冰的秘密,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后世,哥白尼,伽利略,布魯諾這些人也是證據確鑿,可狂熱的反對者誰聽他們講理?
一念至此,明月未免有幾分失望,本以為戰(zhàn)國是一個大膽開拓的時代,就算民間迷信,稷下學宮總該有一些不同的人吧?誰料,超越人們想象的言論,觸及各派利益的真理,依然會受到非難。
他只是小心地解釋了下降雨過程,還沒像后世《神滅論》的作者范縝一般,直說這世上沒鬼神呢,就已經被圍攻至此了??上攵?,他去學宮只身迎戰(zhàn)三家的話,等待他的絕不會是一帆風順。
明月暗暗想道:“我其實不必跟行將入木的鄒衍老先生爭一時之勝,而后卷入麻煩的學術爭端里去。只需要將一個后世的正確概念,用這時代能接受的方式提出來,擺在眾人面前,孰真孰假,十年幾十年后,時間會證明一切,我還年輕,等得起……”
就在二人苦思冥想著破局之法時,遠處卻有一人匆匆走來,看到他們,大呼起來。
“長安君!”
覓著聲音,明月起身望去,卻是公孫龍。
公孫先生不顧半百年紀,一路趨行小跑,長長的幘巾向后飄去,跑得氣喘吁吁,神色卻激動無比。
明月連忙迎了上去,詢問公孫龍有何急事?
“是文章,學宮祭酒荀子又寫了一篇文章!公子快看看?!?p> 顧不得多說,公孫龍一手撫著膺,一手將一張抄錄著密密麻麻篆字的帛遞給了明月。
明月接了過來,這時候田葭也湊過頭來,二人齊聲念了起來……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