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架了啊。
上架以后就不能像以前那樣了,上架不僅僅是收費,更是一種責(zé)任了。
聽說要寫個上架感言,真不知道寫一些什么。
不過這句話,當初看到的時候,就引起了我的共鳴,我決定就用這句話作為我的上架感言吧。
塵封七載又逢天日,撫案追昔不勝悲涼。
以前上高中的時候,就特別喜歡郭德綱,《過得剛好》自然也就入手了一本,他在書說過,‘有人說要出書先出事兒。我也沒出事兒,倒是把書出了。’
我也沒出事,就把書上架了。
說實話這部小說可以說我構(gòu)思了七年,從初中開始看的第一本小說《壞蛋》開始,就喜歡上看小說了,到后來的金庸、古龍,以及各種各樣的網(wǎng)絡(luò)小說,沉迷小說無法自拔。
到了后來,看網(wǎng)絡(luò)連載小說,感覺更新好慢,每天等的不行不行的,以至于自己產(chǎn)生個想法,我自己寫吧……
一個初中生,上自習(xí)的時候,用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開始了這本小說的最初稿……
那個時候畢竟還是以學(xué)業(yè)為重,寫小說這種事,父母老師全都是很抵觸的。
沒有時間,是我那個時候最大的問題。
時過境遷,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之后,尤其是高考結(jié)束,我出去浪的時候,奶奶收拾我的舊書,把這本寫滿了靈感的厚厚的筆記本,給我扔了!扔了!扔了!
攢了五年的精華,里面的人名,后來的劇情,設(shè)計,不能說全都化為烏有吧,但畢竟是這么多年積攢下來的心血。
上了大學(xué),一度曾經(jīng)想要放棄這個少年時候想要寫書的夢想……
大三,一下就閑了下來。
大一時候?qū)W生會、學(xué)院,各種活動,早晚自習(xí),感覺很忙。
大二瘋玩,和朋友上網(wǎng),唱歌,看電影,戀愛……
大三忽然間感覺這些東西,好無聊。游戲玩不動了,唱歌反反復(fù)復(fù)就是那幾個好朋友,他們的成名曲我都會了,電影現(xiàn)在也很少去了,以前陪的她也不在身邊了,感覺好像沒有事情做一樣。
夢想。
現(xiàn)在好像又有時間了?而且還很多。
從新提筆,腦海中塵封已久的記憶再次涌了出來。
而且還是那種猶如滔滔江水,一發(fā)不可收拾的涌了出來。
有的時候,夜半三更,睡不著的時候,我問自己,即使這本書沒有人看,即使自己這一切努力都是毫無用處的,我后悔將這么多的時間放在這本書上面嗎?
當然,我的回答是,不會。
有的時候,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會寫幾首歪詩,詩成之后,自我感覺良好。拿給朋友們看的時候,都是幾句“不錯”,“還行”。
這讓我有點知音難覓,沒人懂我的感覺。
這種感覺更加促使我寫這本書了。
有些話,可以在書中說出來;有些感情,可是在書中肆無忌憚的表現(xiàn)出來。
唉,就寫這么多吧,作為一個上架感言,應(yīng)該差不多了,感覺寫這玩意挺費時間的,還不如去更新一章了。
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看我的這頓牢騷。
應(yīng)該沒有吧?
肯定沒有……
最后附上一首改編京劇《曹雪芹》的主題曲,原版如下:
我也曾金馬玉堂,我也曾瓦灶繩床,你笑我名門落魄,一腔惆悵,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間,世態(tài)炎涼,南山藏傲骨,僨事寫群芳,字字皆血淚,十年不尋常,身前身后漫評量,君試看真真切切虛虛幻幻,啼啼笑笑的千古文章,千古文章。
早年隨手提之,文筆粗爛,獻丑獻丑。若不能入君法眼,權(quán)當博君一笑:
我也曾稱兄道弟,我也曾眾叛親離,你笑我骨肉相殘,滿腹黯然,怎知我看透了人情冷暖,社會黑暗,人為錢財死,鳥為美食亡,為求名與利,道義又何妨,人爭我讓自思量,君試看絮絮叨叨拖拖散散,浩浩蕩蕩的太極毒王,太極毒王……
丁酉年閏六月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