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溫陵為良士,哪料蛇鼠是一窩。痛君不識真面目,卻把城土讓人家!
李贄賊喊捉賊,在臨松城大肆折騰一番,搜出許世忠部余軍數(shù)十人,充當了替罪羔羊,此事便塵埃落定!
李贄這般作為,既白得了賀座巡一萬人馬與臨松大片土地,又不落人口實,可謂一箭三雕,令人不得不為之驚嘆!
臨松郡不比臨海,其下設(shè)九縣十二城,即便災(zāi)荒之年,也頗有積糧!
為徹底牢握臨松,李贄至臨松不久,便取締了各縣令、尉及重鎮(zhèn)守備十余人!
又因賀座巡此前脅迫出兵,遂貶為沖城守備,負責屯田招兵!
賀座巡臨行之際,部將寧吉前來拜訪!寧吉謂賀座巡道:“李贄看似賢明,實乃小人一個,假借出援我軍,暗中包藏禍心,將軍難道看不出來嗎?”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吉聽人言,郡守大人并非死于逆賊之手,而是李贄暗中謀殺!”
“如今那廝取締數(shù)縣官吏不說,還要將將軍貶為守備,難道將軍就不氣憤?”
“寧吉愿領(lǐng)我軍一萬人馬,暗中誅殺李贄,奪其兵權(quán)舉將軍為首,也算是為郡守報仇雪恨,將軍意下如何?”
賀座巡靜聽寧吉講完,只說了一句:“那寧營尉自去準備吧!”寧吉聞后大喜,遂同幾名千戶暗中密謀!
不料賀座巡為討好李贄,將部將寧吉出賣,寧吉等人稀里糊涂便死于非命!
李贄以賀座巡忠心,改命其為屯溪縣尉,領(lǐng)兵一萬,鎮(zhèn)守于此,以防琉域國趁機南侵!
此后不久,嶺南郡義軍首領(lǐng)廣元遣人而來,欲邀李贄同天下諸路豪杰共推蒼帝李崇坤下臺!
各路大軍都搶蕪陽,是因為蕪陽作為皇都,可是富的流油,哪方人馬搶先攻取,定會將其搬為一空!
而此時,有四人距蕪陽最近:西凌史甫與林子禹兵合一處已至高川,下一站便是蕪陽所在地奉天郡!
泰安郡康旬也緊臨奉天,鹽販子張童雖然也活躍于泰安、高川一帶,但畢竟才五六萬人馬!
廣元之所以相邀李贄,是因為嶺南郡比較苦逼,要想攻取蕪陽,至少還得過了清水,還不知應(yīng)州會不會出援清水!
而李贄不同,廊城位于金關(guān)、應(yīng)州、奉天、臨松四郡交接接之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只要李贄奪得廊城,蕪陽則唾手可得!
史、林、康三都是地方郡守起兵造反,既然我廣元得不能第一時間攻取蕪陽,也不能便宜爾等!
當然最好的選擇是兄弟力量張童可以搶個先機,可他勢力又有所不及!
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李贄,畢竟此人一向口碑不錯,雖為縣尉子,卻也好過讓其他地方郡守吃獨食!
李贄得了廣元相邀,心道是:即然大家伙兒吃肉,我海、松二郡總不能干看著!于是遂率軍繼續(xù)西進,逼向廊城!
吳琳才知許世忠二十萬大軍覆沒臨松,李贄又率大軍來攻廊城,遂由西、南兩方戰(zhàn)場急調(diào)十萬大軍前來!
李贄久攻廊城不得,遂兵分三路,由嚴清率北夷八萬蠻夷攻向金關(guān)郡!
御龍婉兒率其五萬水軍,攻向應(yīng)州,陶義率部與呂敬先從旁協(xié)助!
李贄則親率五萬軍兵,力抗廊城,臨越騎兵伺機而動!
廊城守將乃后將軍奇開遠,此人善守,吳琳命其死守廊城,也正合他意!
李贄支開兩路大軍,其一是為了繞行蕪陽,其二則是刻意示弱,引奇開遠來攻!
可是左等右等,怎么也不見廊城出兵,可氣壞了李贄,堂堂一個后將軍你龜縮廊城不出,豈不是辱沒名聲嗎?
臨海軍于城下又罵戰(zhàn)三日,也不見有何動靜,若非城頭人影閃動,旁人還以為這是一座空城!死城!于是奇、李二人便耗在了廊城!
倒是另外兩路大軍屢傳喜報,嚴清所率北夷,進了金關(guān)郡,起初那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沿途攻城拔寨十余地,便在沒遇到像樣的抵抗!
等大軍攻到郡城金關(guān)時,遇到了難題:金關(guān)位于大通河上游南岸,背靠青巖山,中間一條索橋直通金關(guān)城門!
嚴清一部要過索橋,定然會遭到城頭守軍的集中進攻,本就不寬的索橋同時又能通過幾人?一旦己方展開進攻,必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嚴清一部不過李贄所請援軍,如若全力攻打金關(guān),倒也未必打不下來!
可那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即便嚴清傾心相助李贄,也得考慮自家各部的感受不是?
北夷部軍隨即放棄金關(guān),改由虎頭山向南進發(fā),而此時金關(guān)郡守吳克用又率全軍兵力扎營虎頭山!
北夷軍力攻虎頭山數(shù)日不得,遂圍困吳克用于此,便也受阻不行!
而御龍婉兒果真是不走尋常路,帶著陶義、呂敬先二人,一入應(yīng)州便消失不見,等到出現(xiàn)時,全軍皆已在應(yīng)城之下,六萬余人火速攻下應(yīng)城,卻漏逃了應(yīng)州郡尉岳恩!
而后不久,岳恩號令應(yīng)州郡各縣、城,共集結(jié)郡軍八萬,圍困應(yīng)城!
要說婉兒如何應(yīng)對,且聽良駒下回分解!
。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7-03-15/58c8a8e403c1b.jpeg)
良駒齒未落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漫步春泥間,輕拂細雨綿!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醉臥花叢中,靜聽鳥語香!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閑坐青丘上,回望煙云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