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陶榮隨著傳令的童子去了紫芝崖。
環(huán)顧了四周,不見金靈圣母人,陶榮暗自一思,猜測金靈圣母這會應(yīng)該躲在一旁觀察自己,考驗自己的耐心,貌似好多高人收徒都會來這套。于是收起心神,饒有興致的觀看這紫芝崖的晨景。
此時旭日東升,萬道金光從云縫中射下,穿過空中遨游的仙禽,照在奔流不息的海潮之中,光隨水動,浪波相連,頃刻間,狂瀾橫在眼前,帶著萬馬奔騰之勢奔向崖下那一片礁石,當真是美妙中又充滿險意。
當一聲巨響響起,站在懸崖上面的陶榮都能感受到浪潮之中所蘊含的驚人力量,這便是大自然的力量,跟它比起來,自己身上那點力量實在不值一提。
是啊,在天地面前,自己是無比渺小的,就如空氣中一粒塵埃,無關(guān)緊要的存在罷了!
念頭所至,陶榮心中有了一絲明悟,忽然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修道月余,自己一直在不斷追求力量,企圖去改寫歷史的劇本,但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修道的目的是什么?
世間萬物,自有其運行規(guī)律。
而修行一事乃是逆天而行,其中危險重重,稍有不慎就會落得個灰飛煙滅的下場,只有不斷去探索天地的奧秘,才能一直存活于天地間;只有掌握了天地運行的規(guī)律,才能跳出五行,成為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的大神。
時間如迎面而來的輕風,在指縫之間悄然逝去。
此刻,陶榮無意中關(guān)閉了六識,陷入了深思之中,對周圍的一切懵然不知。
在陶榮進入修道的玄妙境界之中時,金靈圣母就現(xiàn)身了,她怕別人打擾到陶榮,要知道修道之人很少有人能進入這種境界。
進入這種玄妙境界后,道行增漲到是其次,主要是思想境界上的突破,這對修道之人來說是終生受益的。
金靈圣母不記得多少年前意外進入這個玄妙境界,但自那以后,她的道行突飛猛進,一路超越同輩中人,成為通天座下四大弟子之一,受無數(shù)門徒瞻仰敬重,可謂是風光無限。
她沒想到,陶榮不過才小小的一個地仙就能闖入這種境界,實在令人驚喜交加。要是此事報于恩師,他老人家一定大感欣慰,定會說門下終于出了一個奇才。
不知過了多久,陶榮從入定中醒來,面帶笑意的轉(zhuǎn)身向金靈圣母施了一禮,道:“弟子讓師傅在此等候已久,實在倍感慚愧?!?p> 此番入定,雖說道行方面進展不大,但是境界直接跳躍了兩個層次,陶榮對道學(xué)的理解比之前強了不知多少。之前的他好比一個只會照著書籍獨自理解的學(xué)者,思想單一,毫無見解,現(xiàn)在卻能舉一反三,從中找出自己獨特見解,并結(jié)合自身的情況找尋屬于自己的道。
“無防?!苯痨`圣母聞言,暗自打量了陶榮一番,只覺得他整個人所流露的氣質(zhì)跟昨日又不一樣,頭頂上似乎隱隱有祥云籠罩,便笑道:“你遠比為師想象中要出色!”
陶榮不驕不躁地道:“師傅過獎了,弟子自知資質(zhì)有限,以后還請師傅多多指導(dǎo)。”
金靈圣母輕輕一笑,攤開手掌,兩個顏色無比誘人的仙果出現(xiàn)在陶榮眼前,還帶著一股獨特的芬香。濃香撲鼻,陶榮情不自禁咽了咽口水,昨日跟聞大師來時,他就對那成片耀眼的仙果惦記不已,只不過初來乍到,果園又有人看守,所以只能強忍饞念。
金靈圣母將陶榮的反應(yīng)看在眼里,頓覺好笑:“徒兒,你還愣著干嘛,這仙果摘下來的時間久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你修為不高,這仙果對你有莫大益處,快吃了它,待會為師好指點你修行?!?p> 陶榮聞言大喜,接過兩個仙果,然后狠狠咬了一口,他早上未進食,現(xiàn)在肚子有些餓了。幾下將果子給吃完了,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仙果吃起來不僅香,而且一入肚,陶榮明顯感覺體力的法力增加了不少,現(xiàn)在已然進入了地仙后期巔峰,離天仙只差臨門一腳了。
陶然心中一笑,向金靈圣母道:“多謝師傅賜果?!?p> 金靈圣母擺擺手,道:“時間不早了,你跟為師去那邊的紫竹林修煉?!?p> ……
陶榮跟隨金靈圣母修煉時,青峰山紫陽洞內(nèi)的清虛道德真君心下戚然,將服侍他的童子趕出洞內(nèi),便獨自一人喝起悶酒來。
剛得知自己徒弟黃天化死于非命,連手中的兩件法寶都被商營大將搶走了,道德真君大怒不已,收拾法寶就要下山為徒弟報仇。
可是剛出門不久,就被元始座下白鶴童子截住,讓他暫時放下仇恨,萬事以大局為重。
師尊的法旨,道德真君不敢違背,只得回洞生起悶氣來,這酒一入肚,感覺更難受了。對于黃天化,他還是有感情的,兩人雖然名為師徒,可十幾年相處下來,實際上跟親生父子沒什么兩樣。
對于這個弟子的命運,道德真君早就知道,因為元始天尊早就暗示過他們十二上仙,三代弟子中除了幾個道行深厚的保留性命外,其他人都是要送上封神榜的。
對于元始的算計,作為弟子的道德真君洞若觀火,一張空白的封神榜要選出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其中截教要占多數(shù),剩下的一部份名額給三山五岳的散人,一部份留給戰(zhàn)場上有功之士,剩余的一部份全給闡教,至于這個名額最后落在誰身上,元始心中早就列出了名單。
元始這么做的目的是掣肘通天,因為封神一事完畢后,天庭權(quán)力支配就成了幾位圣人政治斗爭的漩渦,為防止截教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xiàn),元始自然要提前做好應(yīng)對。
雖然明知黃天化終有一死,但沒料到他會死的這么早,難道師尊的滅截方針有變。
道德真君正疑惑間,聽門外的童子來報,稱武夷山兩位散人前來拜訪。道德真君一怔,心思自己跟武夷山的散人們素不相識,他們來找自己所謂何事。
“你叫他們進來?!?p> 說實話,這會道德真君還真沒什么心思見客,只不過考慮到這兩人來此可能跟師尊一手制定的滅截計劃有關(guān),所以才肯賞臉一見。
“老師有禮了,吾乃蕭升,旁邊這位是我兄弟曹寶。”
蕭升此行雖是來問罪的,不過身份不如人,只得放低姿態(tài),盡量用委婉的言語讓道德真君從他徒弟手中拿回落寶金錢,然后還于自己。若是別的法寶,讓給黃天化到也沒什么,只是這落寶金錢關(guān)乎自己未來的前途,絕無相讓之理。
道德真君點了點頭,問兩人:“你們二人來此所為何事?”
蕭升聽了心生不悅,一旁的曹寶怒火上涌,大聲道:“好你個道德真君,還真會裝蒜,你徒弟搶了我兄長的法寶,這么大的事莫非你毫不知情?”
道德真君大吃一驚,仔細打量了兩人一眼,道:“這位道友可不能亂說,我平生僅收兩名徒弟,二弟子一直跟隨我在山上修行,大弟子下山輔助他師叔,整日忙于戰(zhàn)事,如何會去搶你兄長的法寶?!?p> 曹寶怒急而笑:“搶我兄長的正是你大弟子黃天化,此人卑鄙無恥,口腹密劍,先用言語與我兄長交好,然后趁我兄長不備伺機搶走法寶,此舉跟強盜有如不同!”
蕭升生怕曹寶言語惹怒道德真君,暗自拉了他一把,向道德真君道:“老師,我兄弟乃性情中人,態(tài)度有些不好還請見諒。不過,令徒搶走我法寶一事卻是千真萬確?!?p> 道德真君見兩人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心中十分疑惑,有心將事情查個明白,但黃天化一死這事死無對證,于是道:“二位道友,實不相瞞,我徒弟黃天化前兩日命喪戰(zhàn)場,他師兄收斂他尸體時,并未發(fā)現(xiàn)任何法寶?!?p> 蕭升沉吟不語,曹寶脾氣暴躁,心想黃天化前兩天搶走落寶金錢,這才幾天就死了,未免太巧了。他打量了道德真君幾眼,冷笑道:“好你個道德真君,為了貪圖我兄長的一件法寶,連徒弟的生死都隨意捏造,在下好生佩服。不過今日你要是不將我兄長的法寶交出來,這事沒完!”
黃天化死了,道德真君心情本來十分糟糕,這會被兩個散人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頓誣陷,頓時怒上心頭,沉聲道:“別說我徒弟沒搶你們的法寶,就是搶了你待怎用。想在我紫陽洞撒野,你們還不夠資格?!?p> 曹寶一聽,知道沒有商量的余地,大怒之下提劍刺向道德真君,此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要給這對無恥師徒一點厲害看看,不然真以為散人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呢。
蕭升大驚失色,忙道:“兄弟,快快收手。
可盛怒之下的曹寶哪聽得進他的勸告。道德真君見曹寶不知好歹,冷笑一聲,暗自道:“這是你自己找死可怨不得我了?!?p> 道德真君拿出五火七禽扇往仗劍而來的曹寶一扇,千道烈焰從扇中飛出,將毫無防備的曹寶裹在里面,一聲慘叫,曹寶連人帶劍灰飛煙滅。
“兄弟!”
事情發(fā)生太過突然,蕭升根本來不及阻止,就眼睜睜看著曹寶命喪烈焰中,頓時悲憤不已。不過他性子一向沉穩(wěn),知道德真君厲害,他萬萬不是對手,于是強忍住報仇的沖動,咬牙切齒道:“道德老賊,你對我兄弟下此毒手,我蕭升今日在此立誓,此生若不取你性命,永世不為人!”
說著他怕道德真君斬草除根,慌忙借土遁逃離了紫陽洞。
見逃掉了一人,道德真君嘆了口氣,收回寶扇接著喝酒。關(guān)于蕭升發(fā)的毒誓,他絲毫未放在心上,一個毫無背景的散人與自己為敵簡直跟找死沒什么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