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帖子發(fā)在《Y師附中藝海拾貝墻》上(以后簡稱藝海墻),這名字一聽就透著文化人的氣質(zhì),但是人氣可比什么八卦墻、自拍墻還有什么表白墻差老遠了。
無論在什么地方,曲高和寡這個成語,看來都是適用的。
這個墻,笑湖戈也曾跟著友情推薦來看過,好像就是在Y師附中讀書的周婭藍安利的。
結果看著那些什么心路歷程,什么愛的祈禱,確實興致缺缺。倒不是他不喜歡情感文,但好歹別那么多的抽象,別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感嘆,別那么多小布爾喬亞的無病呻吟嘛。
不過那里有些議論題材的文字倒是有點意思,有一篇悲憫崇禎的文章,笑湖戈還和作者在評論里很是辯論了一番。
。。。。。。
扯遠了,還是說這個引戰(zhàn)帖吧,趙亞橋這么稱呼它,真的是一點沒有錯。
打個比方吧,如果有人發(fā)帖說某某地方好,某某地方差勁,瞬間就會被認為地域歧視,然后瞬間就會出現(xiàn)大量的正反兩方的支持者,冒出來戰(zhàn)斗。
這個帖子在原理上,和地域帖完全一樣,它攻擊的是祥瑞街小學的學校文化。
主標題是:《萬事皆有度》。
副標題是:從一則熱點八卦新聞想到的。
這里就不全文摘抄了,大致的意思是:
一名長相帥氣的祥瑞街小學男生,沒有在美女如云的小學同學里尋找真愛,反而喜歡上了一位第一小學的女生,而這種現(xiàn)象并不少見,說明了什么?
說明祥瑞街小學在學校文化上出了問題,“女權至上”的文化,催生出大量高度自我,以及行事蠻橫乖張的女生群體。
作者雖然也是女生,也痛恨大男子主義,但萬事皆有度,不能打倒了直男癌,又冒出一個大女子主義。
第一小學在這方面無疑是值得學習和效仿,畢業(yè)出來的女生,中正平和,不卑不亢,這才是一名時代女性,所應該具有的氣度。
。。。。。。
原文要比上面的大致概括文采飛揚得多,看得出來寫這個文的女生,文字功底和邏輯思維都是極好的。
一看署名的作者QQ名,笑湖戈樂了,居然還是自己的QQ好友,自己給她有備注名的,這不就是趙同學背地里聲稱,一年級就開始喜歡的向思言嗎?難怪趙亞橋這么緊張,這么重視。
趙亞橋說的第一條就算了,諒解也發(fā)了,不諒解也發(fā)了,那就諒解吧。雖然笑湖戈明白,隨后有可能的論戰(zhàn),也許會把他牽扯進去,麻煩不少。
第二條,他只有能力把承諾界定在一個框架內(nèi)。
但愿這個沒有多少粉絲的小眾墻,不會產(chǎn)生多少影響,搞搞就算了。
。。。。。。
“亞橋,你媳婦兒該是和我們學校女生有多大的仇,才能寫出這個??!”笑湖戈撥通了趙亞橋的電話。
“咳咳咳,這個,這個,之前確實有過節(jié),而且一直對你們學校的女生很不喜歡。”趙亞橋有點尷尬地說。
“她這是沒事挑事兒啊!”
“我勸過她別犯眾怒,結果給我來一句:雖千萬人吾往矣。”趙亞橋頗為無奈。
“她咋不說: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趨避之?”笑湖戈有點沒好氣。
“虎子,這次她那個舉你的例,是做得有點不道地,看我的面兒,千萬別壞了對思言的印象。”趙亞橋開始下話。
“知道了,算了算了,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不過第二點,如果有女生去找你那位茬架,這我真沒辦法?!?p> “這我知道,我也就是有備無患。”
“也許事情沒你想的那么夸張,那個藝海墻,我估計除了幾個文青會去看看外,沒人光顧!”笑湖戈安慰他。
“這倒也是!”趙亞橋深表同意。
然而世事難料,以這篇文章為導火索,一場學校之間的大論戰(zhàn),在Y州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兩所小學畢業(yè)生之間,即將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