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葉凡再次收斂心神,掐指卜算,可是這一番卜算之后,葉凡臉上的表情卻是精彩萬分,因為他卜算到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結果。
玄明所看到的居然和虎爺一模一樣。雖然在細節(jié)上面有所偏差,但是大體上卻是差不多的。這就讓葉凡捉摸不定了,難道這虎爺和玄明是同一個靈魂?不可能??!
“系統(tǒng),你能不能看明白?我總感覺這里面有什么聯(lián)系,但是卻找不到接入口。”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葉凡不得不詢問系統(tǒng)了。
“叮!卜卦一道,可窺天機,探陰陽,尋輪回。宿主剛才所見已經(jīng)隱隱涉及輪回之道,不過由于是通過第三者的視角看到,所以這次卜算并未付出一月陽壽的代價。而剛才只不過是支離破碎的記憶罷了,如果宿主想要看清整個,還需要從和尚玄明以及青電花斑虎身上入手?!?p> 系統(tǒng)的話說的十分隱晦,并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卻是為葉凡指明了一個方向。
“叮!支線任務:夢里尋他,激活,宿主需要完整了解和尚玄明與青電花斑虎的身世,獎勵洞府一座。”
看到系統(tǒng)的任務,葉凡不由苦笑,自己還真是沒事找事,這隨便卜了一次卦,又給自己招來了一個支線任務,還是一個代價不菲的任務。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葉凡依舊照例起床之后,在廣場之上演練了兩遍天水宗基礎劍法,當他兩套劍法演練完畢之后,天已經(jīng)大亮,廣場之上已經(jīng)漸漸有游客出現(xiàn),期間也有人有幸看到葉凡的演練,頓時就被其流水一般的劍法給吸引住了,一個個激動的大呼過癮。這可比平時電視里見到的那些花拳繡腿要強上不少。
當王科長一行三人抵達鳳凰山山腳的時候,天早已大亮,山腳之下已經(jīng)停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旅游大巴,一些挑山工也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的開始挑著滿滿的貨物朝山上運去。
“老鄉(xiāng),你們來的挺早?。 ?p> 王科長走在山階上,隨口就和身邊一位挑夫搭訕。至于身后的外景記者和攝像師,因為地形不方便拍攝,也是僅僅拿著一支錄音筆在錄。
“不早啦!這都已經(jīng)是我第二趟了。”
這位挑山工年紀約莫五十有余,皮膚黝黑,由于常年挑山,兩只手臂上的肌肉顯得極為發(fā)達。張嘴一笑,露出一嘴被香煙熏的發(fā)黃的牙齒。
“這倒也是,畢竟你們這個也算是服務行業(yè),總是要將準備工作做在前面?!?p> 王科長似乎對這個人群極為了解一般,理解的點點頭。
“我有一個門房的堂叔,今年差不多快七十了,年輕的時候,就是在這鳳凰山上做挑山工的。那一干就是幾十年啊!現(xiàn)在年紀大了,也挑不動了。對了,他姓王,人家都叫他.....呃....王大腳。不知道老鄉(xiāng)你認不認識?”
“呵呵,王大腳??!認識認識,這鳳凰山上干挑山工的總共也就那幾人,幾年也不見添一個新人,沒想到今天居然遇到王大腳的后輩了?!?p> 聽說王科長居然是王大腳的后輩,那挑山工在言語之中倒也親近了幾分,兩人東一句西一句的,倒也是什么都聊起來了。聽得后面的兩位記者是相視一笑,暗暗豎起大拇指,沒想到這氣象局的王科長還是一個搭訕高手。
“對了,老鄉(xiāng)。這鳳凰山最近是怎么了?怎么三天兩頭的雷聲隆隆,還有那么嚇人的閃電出現(xiàn)。我在電視里都看到了?!?p> 聊著聊著,王科長就把話題轉到了正題上。
“這誰說不是呢,上次的不說,就拿昨天的來說,當時我正在下山,那一個響雷,嚇得我差點從這山階上滾下去,太突然了,老頭我活了五十多年了,還真沒遇到過這么奇怪的天氣?!?p> 提到昨天的打雷,老頭也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樣子,重重嘆了一口氣,看向山頂?shù)哪抗怆[隱都有一些恐懼。
“是啊,可是這鳳凰山這么大,那雷電有沒有造成什么損失或者人員傷亡的?比如那金山寺?!?p> “呃.....這個倒沒有聽說,好像嚇人歸嚇人,具體損失好像沒有聽說,至于你說的金山寺那就更加不可能了,因為那閃電全都劈在天羅峰了,金山寺在云羅峰上呢,不在一塊,不在一塊?!?p> “哦,原來是這樣,那可真是算萬幸了。對了這天羅峰怎么走?”
聽老頭這么一說,王科長頓時將搜索的范圍又縮小了。
“喏,你看右邊,就是很多人走的那條岔路,你跟著他們走就行了,要不是老頭我今天這趟貨是去云羅峰的,老頭我就帶你過去了。”
隨著老頭的手指,王科長三人,果真看到一條從主道上分出去的岔道,此時岔道之上已經(jīng)稀稀疏疏的有十幾個人了。
“不用了不用了,您先忙,我們?nèi)齻€過去轉轉?!?p> 說著王科長遞了一支煙給老頭,笑著道謝,隨后便和另外兩名記者一起朝右邊岔路走去。
“呵呵,看樣子是電視臺去采訪啊,沒想到王大腳的后輩還有在電視臺的,比我家強?。 ?p> 老頭看了看攝影師手上拎著的攝像機,搖頭笑了笑,隨即便自顧自的繼續(xù)趕路。
在天水階上,王科長好奇的看著極少一部分游客被阻擋在外。
“咦,這是怎么回事?他們怎么上不來?”
“呵呵,看樣子王科長是第一次來著天羅峰吧?”
外景記者和攝像師相視一笑,看著王科長。
“你們怎么知道我是第一次來的?”
聽到外景記者一語便道出了自己沒來過這,王科長也是來了興趣。
“這天羅峰有三怪,第一怪:這要進山門先上階,據(jù)大家猜測,凡是對這天羅峰上的天水宗心意不誠者,登不上這白玉臺階,自然也進不了山門。”
“第二怪:道門之內(nèi)有和尚,這天水宗乃是道觀,可是卻整天有個金山寺的大和尚在上面廝混,最近似乎聽說還搞起了直播。”
“第三怪:不拜神像拜菩提,一般我們無論是進廟或是進觀殿之內(nèi),都是向神像膜拜上香祈福,可是唯獨這天水宗,不立三清不拜神,只拜一顆菩提樹?!?p> “正因為這三怪的出現(xiàn),一直謠傳幾十年的那首童謠,也有了新的版本。王科長可知道是哪個版本?”
外景記者的三怪介紹已經(jīng)讓很少出門的王科長大開眼界,這時候又聽說有了新的童謠,頓時興趣更濃了,要知道:鳳凰山上有鳳凰,鳳凰廟里多和尚,和尚多了干什么?誦經(jīng)念佛想姑娘!這首童謠,可是王科長自小就會的,沒想到這幾十年的童謠居然有了新的版本。
儒方
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