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秋簡史》
《8》
---------------
2春秋簡史
14莊家輪流做,今年到誰家?
東周分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孔子編魯國史書《春秋》,后人將這段歷史稱春秋。
周平王東遷后,王室衰落,名義上是各國共主,實際只相當一個諸侯。強大諸侯國互相爭奪土地兼并小國。戰(zhàn)勝的大國諸侯,號令一方,稱為霸主。先后出現(xiàn)春秋5個霸主:、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第1位莊家:足智多謀鄭莊公,號稱春秋小霸,生年公元前757年
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鄭武公興兵征戰(zhàn),先后滅掉了勢力微弱的虢、蔽、丹、依等10個小諸侯國,平定了今河南鄭州地區(qū),建立了鄭國。鄭武公滅殷國后,殷商的宗祀全部斷絕。
公元前743年鄭莊公承其父鄭武公業(yè),國勢強盛,發(fā)生多次戰(zhàn)事,包括由莊公之弟太叔段發(fā)動的叛亂,這個故事或許大家陌生,但是有個詞大家絕不陌生,就是鄭莊公說其弟太叔段“多行不義必自斃”!之后鄭莊公還打勝了周天子桓王率領陳、蔡、虢等聯(lián)軍的繻葛之戰(zhàn)。繻葛之戰(zhàn)確立鄭國「小霸」地位,使周天子威信掃地,鄭莊公聲威大振。宋、衛(wèi)、陳等宿敵都來求和,鄭國成為當時中原最強盛的諸侯國。
鄭莊公英雄一世,但有兩個重要的失誤。一個是生前沒有對太子忽(鄭昭公)之位作出妥善安排,以致自己一死,鄭國立即陷入昭公和厲公(公子突)之爭。另一失誤是執(zhí)意重用高渠彌,到昭公當國君,高渠趁彌昭公出城打獵之機,射殺昭公,另與大夫祭仲合謀改立昭公的弟弟子亹為君。
鄭莊公在位四十三年,于公元前701年與齊、衛(wèi)、宋等大國諸侯結盟,儼然已是諸侯霸主。幾個月后鄭莊公病逝,鄭國亦由盛轉衰。
《9》
---------------
第2位莊家:尊王攘夷齊桓公
春秋早期,齊國與主要競爭對手魯國之間經常發(fā)生戰(zhàn)爭。公元前689年,齊襄公滅魯?shù)呐c國紀,掃除東面障礙。
齊是太公望的封國,沿海的鹽資源生產比較發(fā)達,國力強盛。公元前686年,齊國發(fā)生內亂。公子小白用鮑叔牙的計謀當上齊國國君,是為齊桓公。鮑叔牙舉薦曾經用箭射齊桓公的管仲【后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的管鮑之交佳話】,齊桓公用之為相管理國政,齊國就越來越富強。
齊桓公用管仲的計謀向剛即位周xī王朝賀,趁機齊會諸侯訂立了盟約爭取霸主地位。公元前684卻在對仇國魯國的長勺戰(zhàn)爭中遭挫,為曹劌(guì)三通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所敗。
后齊國為樹立威信,打出“尊王攘夷”口號幫燕國【途中發(fā)生老馬識途故事】,邢,衛(wèi)等國打敗北戎。聯(lián)諸侯伐楚成王。幫助太子姬鄭即位即周襄王。齊桓公前后九次大會諸侯,史稱“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桓公選賢任能,改革齊政,使國富民強,成為春秋時期名副其實的春秋五霸中的第一個霸主。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齊桓公重用了易牙、豎刁等小人。最后國內發(fā)生內亂,齊桓公本人也最終在內亂中餓死。齊桓公一死。他的五個兒子搶奪君位內亂,公子昭逃到宋國。齊國的霸主地位結束?!咎凝R國可謂遺風猶存,累世相續(xù)前后都盡到輔佐周王室的職責】
《10》
---------------
第3位莊家:蠢豬式仁義道德的宋襄公
宋襄公見齊國發(fā)生內亂,通知各國諸侯,迎接公子昭即位,是為齊孝公。
宋襄公本來野心勃勃,今齊孝公靠宋國幫助才得以即君位,宋襄公就想繼承齊桓公的霸主事業(yè)。
公元前639年7月,宋襄公約各國諸侯在宋國盂(今河南睢縣西北)開會。訂立盟約,自以盟主自居。會上鄭國等贊同楚成王當盟主。但宋襄公不同意,楚宋相爭,宋襄公被逮了去。后經魯國和齊國的調解,讓楚成王做盟主,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宋襄公為出這口氣,決定先伐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宋楚兩軍在泓水(在河南柘城西北)隔岸對陣。楚軍隊渡河,公子目夷叫宋襄公抓緊時機趁楚軍渡河,軍隊陣腳不穩(wěn)攻擊楚軍,可是宋襄公這個家伙死讀書,不明白戰(zhàn)場無父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道理,說趁人家陣腳不穩(wěn)定偷襲不算正義,非要等楚軍全部渡河才開戰(zhàn)。這宋襄公不聽公子目夷說的半渡而擊之,空談仁義最終大敗。
宋襄公中箭受了重傷,一年后(公元前637年)臨死時囑咐太子說:“要報楚國這個仇。晉國公子重耳將來一定是個霸主,有困難可找他。宋襄公講信用而以仁義待人,卻使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不過有名無實,不能算真正的霸主。
《11》
---------------
第4位莊家:制霸中原晉文公
晉獻公的妃子驪姬,使計離間了晉獻公與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間的感情,并設計殺死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為避驪姬之亂,先后逃到狄,衛(wèi),齊(桓公),宋(襄公),楚(成王)國。楚成王對之甚厚,把重耳送到秦國,重耳感激不已,許下諾言他日得勢見到楚軍一定退避三舍。秦穆公幫重耳的兄弟夷吾當了晉國國君。夷吾反而跟秦國作對。秦穆公于是幫助流亡了19年的重耳回國即位。重耳于公元前636年即位是為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后,晉國日漸強盛,。
晉文公第二年發(fā)兵獨力勤王,匡扶周室,迎周襄王復位。楚國楚成王欺負宋國,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來向晉國討救兵。晉文公重耳為報宋襄公之恩發(fā)兵了,公元前632,楚晉兩國軍隊一相遇,晉文公兌現(xiàn)先前的承諾后撤90里(退避三舍)。二軍一戰(zhàn),楚軍大敗,史稱城濮之戰(zhàn)。
城濮之戰(zhàn),晉軍的主帥是先軫,城濮之戰(zhàn)正是先軫的得意之作,先軫被譽為兵學開山始祖。先軫早年跟隨重耳流亡19年,后屢立戰(zhàn)功以其出眾的謀略,讓晉國順利大敗強敵楚、秦,開創(chuàng)文襄霸業(yè),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元帥頭銜并有著元帥戰(zhàn)績的軍事統(tǒng)帥。
周襄王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踐jiàn)慰勞晉軍。晉文公趁機開會,訂立盟約,當上霸主。晉文公于前628年死,但晉國霸業(yè)猶存百年之久。
《12》
---------------
第5位莊家:獨霸西戎秦穆公
秦國原是秦亭(甘肅張家川)周邊的一個嬴姓部落。因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封侯建國。經文、憲、武、德、宣公,疆土不斷東移,已占大半關中。
秦宣公之弟秦穆公在659年即位后,胸懷大志,廣納賢才,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重視民心,實行緩和階級矛盾的措施。不計恩怨,把大批糧食運到了鬧饑荒的晉國,得到臣民都稱頌他,威信提高。
外交上,利用聯(lián)姻娶晉獻公的女兒穆姬,嫁女兒懷嬴給晉文公,與晉國結成同盟,秦晉之好,與中原諸強抗衡。并幫助晉文公在城濮之戰(zhàn)中戰(zhàn)勝了楚國。晉文公死后,秦穆公想取代晉成為霸主。先穩(wěn)定秦國后方,用由余了解西戎各國的山川形勢、兵力部署,采用離間計、美人計等策略,征服了這些國家,擴地千里稱霸西戎。
秦穆公在位39年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yè),統(tǒng)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
公元前624年秦將孟明視更一報三年前崤山之仇,大敗晉軍。秦穆公終于成為西方的霸主。為戰(zhàn)國末年秦統(tǒng)一整個中國打下了基礎。前621年,秦穆公死。
《13》
---------------
第6位莊家:問鼎中原的楚莊王
秦國打敗晉國以后,十幾年里兩國都沒有發(fā)生戰(zhàn)事。可是南方的楚國卻漸漸強大起來。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不滿20歲的孫子(羋姓,熊氏名旅)即位,即楚莊王。當時楚國國內外矛盾重重,國內他的兩位師傅公子燮與子儀發(fā)動叛亂。國外晉國趁機,把幾個歸附楚國的國家又拉了過去。在此形勢下,楚莊王采取了以靜觀動的對策,裝出一副沉湎于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樣子。直到三年后,大臣伍舉(伍子胥的祖父)以飛天五彩神鳥寓言勸諫。楚莊王終于: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
此后,楚莊王決心改革,撤了奉承拍馬人的職;把敢于進諫的伍舉、蘇從提拔起來;相繼打敗南方部落、宋國、陸渾戎族,更在周都洛邑附近舉行大檢閱以示兵威。
周匡王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軍,楚莊王問起周室的九鼎輕重。表示他有奪取周天子權力的野心。
楚莊王又請孫叔敖當令尹(楚國的國相)。孫叔敖開辟河道,廣積糧食。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攻打鄭國,晉國派軍相救。晉國在邲地(河南ZZ市東)和楚國大戰(zhàn)(楚邲之戰(zhàn)),晉國慘敗,威信下降。鄭國屈從于楚國。楚莊王為控制整個中原,不久,楚莊王滅蕭國,又進擊宋國。而晉不能救,宋降楚后,魯也轉而依附楚國。楚又與齊通好。一時中原形勢完全落入楚國的掌握之中,一鳴驚人的楚莊王終于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xiàn)了稱霸的愿望。前591年楚莊王死。
【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生,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是中國古代偉大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孔子曾向他問禮。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
《14》
---------------
第7位莊家:縱橫江淮的吳王闔閭【一國興衰人物】====兵圣孫武,伍子胥
晉、楚爭霸戰(zhàn)爭持續(xù)了百余年,給中原各國人民帶來莫大的災難.
宋國大夫華元奔走于晉、楚之間,以調解兩國的關系,促成晉楚和平相處。
公元前579年,晉楚兩國在宋國舉行了第一次弭兵會盟?!惧舯竿V箲?zhàn)爭】
晉國、楚國第一次弭兵之盟很不穩(wěn)定。晉楚兩國長達半個世紀所積的仇隙,不是能靠一紙合約能化解的。簽訂合約后不久,就爆發(fā)了鄢陵之戰(zhàn),楚國被打敗。
公元前546年,晉楚等國吃不消戰(zhàn)爭的消耗,在宋國大夫向戌的積極外交活動下,在宋國舉行了第二次“弭兵會議”。晉楚平分霸權,以后五十多年里,沒發(fā)生大的戰(zhàn)爭。
楚莊王的孫子楚平王即位后,楚國漸衰落。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聽信寵臣費無極的話搶了兒子的老婆,還廢太子建。還巫說太子建的老師伍奢謀反,更想誘殺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子胥,大兒子伍尚跟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殺害。
而伍子胥逃到宋國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國內亂。又逃到鄭國,鄭定公沒有同意幫他們報仇。太子建勾結鄭國的大臣想謀反,被鄭定公殺了。伍子胥帶著太子建之子公子勝投奔吳國。楚平王下令懸賞捉拿伍子胥,伍子胥愁得一夜白發(fā)出了昭關,江上漁父劃小船把伍子胥渡過江去投奔吳國了。
到了吳國,伍子胥把中國古代四大刺客之一的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吳王僚的堂兄】。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以宴請吳王僚為名,藏匕首于魚腹之中(此即中國歷史上著名“魚腸劍”的來歷),專諸當場刺殺了吳王僚。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
公子光自立為王,是為吳王闔閭(hélǘ)。封伍子胥為大夫,處理國家大事;又用伍子胥舉薦的兵圣孫武整頓兵馬,孫武以殺姬方式練兵,大顯身手兼并了臨近幾個小國。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拜孫武為大將,伍子胥為副將,率領3萬吳軍向楚國進攻,大敗60萬楚軍,一直打到郢都。那時,楚平王已經死去,他的兒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墳,挖出來尸首來鞭尸三百。
楚人申包胥向秦國求救,在秦國廷上痛哭七天七夜苦苦哀求,秦哀公終于被打動了,才派兵打走吳軍。但楚自此一蹶不振。
吳王闔閭回到吳國,把第一大功歸給孫武。孫武不愿意做官,回鄉(xiāng)隱居去了。他留下的《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的杰出的軍事著作。
后人稱之為兵圣。
《15》
---------------
第8位莊家:稱雄東南的越王勾踐【一國興衰人物】====范蠡和文種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成了南方霸主。公元前496年,發(fā)兵打越國。在槜[zuì]李之戰(zhàn)中,吳王闔閭打敗,受傷中箭,回國后不久身亡。闔閭臨死時對兒子夫差說:不要忘記報仇。過了兩年,吳王夫差率軍與越國打。越軍大敗。勾踐派文種去求和。吳王夫差同意,但要勾踐親自到吳國去。
過了兩年,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放了勾踐。回國后,勾踐臥薪嘗膽立志報仇雪恥。整頓內政,努力生產,使國力漸漸強盛起來。
而吳王夫差驕傲貪圖享樂起來。勾踐就派范蠡把西施獻給夫差,夫差寵愛十分。
越國派文種向吳國借糧。夫差看在西施的面上答應了。次年吳國用歸還的糧食種植,結果鬧了大饑荒。這是文種的計策。那還給吳國的糧,是經過蒸熟了又曬干的糧食。
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的話,帶兵打齊國,勝利回來。只有伍子胥說:越國將來滅吳國,越國才是大禍患。
夫差越來越討厭伍子胥,再加上伯嚭說伍子胥壞話。夫差給伍子胥送去一口寶劍,逼他自殺了。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踐作好了充分準備進攻吳國,吳國連敗。吳都被圍兩年,夫差走投無路,沒面目見伍子胥,掩衣自殺。
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徐州約會中原諸侯,兵馬橫行在江淮一帶,是春秋時代的最后一位霸主。勾踐得勝回國,開慶功大會,可就少范蠡。傳說他帶著西施,隱姓埋名去了。
范蠡走前,留信于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這個人,可共患難,不可共安樂,文種不信。有一天,勾踐派人給他送來當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殺的那口寶劍。文種后悔沒聽范蠡的話,只好自殺了。
======其實拘泥于所謂的“五霸”,很不切實際。足智多謀的鄭莊公、尊王攘夷的齊桓公、制霸中原的晉文公、獨霸西戎的秦穆公、問鼎中原的楚莊王、復興霸業(yè)的晉悼公、縱橫江淮的吳王闔閭、稱雄東南的越王勾踐,這八個人串聯(lián)起了整個春秋時代,見證了這數(shù)百年的興衰榮辱。吳越爭霸已經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尾聲。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奴隸起義的不斷爆發(fā),奴隸社會漸漸瓦解,
到了公元前475年,進入戰(zhàn)國時期。我國的封建社會是從那個時候算起的。
《16》
---------------
15千古文武,唯我獨尊【一國興衰人物】====孔子
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孫武的幫助下,大敗楚國,聲勢很大威脅到齊國。齊桓公死后,國內一直很不安定。后來到齊景公,用晏嬰當相國,齊國又開始興盛起來。晏嬰就是小學課本的中晏子使楚的晏子,后來晏子用計殺掉三個勇士(二桃殺三士),推薦的田穰苴(即司馬穰苴)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
孔子名丘,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陬zōu)人。三歲死父親,由母親顏征在撫養(yǎng)成人。
孔子年青時候,讀書很用功。十分崇拜周朝制禮作樂的周公,對古禮特別熟悉,還精通“六藝”。當過管理倉庫、牧業(yè)的小吏。后來名聲漸漸大了起來,辦了私塾,收起學生來。
孔子去見齊景公談了他的政治主張。晏嬰認為孔子的主張不切實際,齊景公沒用他??鬃釉倩氐紧攪趟臅8S孔子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
到了公元前501年,魯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東汶上縣)宰,第二年,做了司空(管理工程的長官),又從司空升做了大司寇(刑部尚書)。
在夾谷會議上,由于孔子的禮,魯國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齊景公歸還三處土地給魯國。
魯國公室自宣公起,日益衰弱,而國政**縱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鬃釉浽噲D改變卿大于公的局面,但是在三桓強大的實力面前,無法成功,加上魯定公接受齊景公送的歌女,天天吃喝玩樂,不管國家政事。這讓孔子感到很失望。于是孔子被迫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游列國,希望實行他的政治主張??墒悄菚r候,大國都忙于爭霸的戰(zhàn)爭,小國都面臨著被并吞的危險,整個社會正在發(fā)生變革。孔子恢復周禮的主張沒有人接受。
有一回,楚昭王邀請孔子。陳、蔡兩國怕孔子到了楚國,對他們不利,發(fā)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鬃颖粐?,斷了幾天糧。后來,楚國派兵才解了圍。
孔子在列國奔波了七、八年,碰了許多釘子都沒有人用他,年紀老了。回到魯國,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詩經》、《春秋》等和教育學生上,有弟子三千,賢者七二,弟子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其中最主要的弟子有顏淵,子路,子貢,宗圣曾參等等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集西周、春秋時期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古代社會生活的民間歌謠,它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春秋》,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由孔子修訂而成。后來出現(xiàn)了對《春秋》解釋的書,代表作品是“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其弟子繼續(xù)傳授他的學說,形成儒家學派。其學術思想在后世影響很大,孔子也被公認為我國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千古第一大圣人,與武圣區(qū)分又稱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