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戰(zhàn)將王玄策

第四回:東行路巧遇玄奘 八年后奉命下山

大唐戰(zhàn)將王玄策 涅陽 4875 2017-10-03 20:37:55

  貞觀七年冬月,雖然寒風(fēng)凜冽,然陽光亦是溫暖。八百里太行山一處山坳,一條小溪靜靜流淌;一束束暖陽灑在水面,如魚鱗般呈現(xiàn)道道白光,甚是悅目。

  在一塊不是很高的平地上,坐落著一處茅屋宅院,籬笆圍滿居所,各種不知名的草藥,晾曬于院子之間;柿子也已掛滿枝頭,紅彤彤似燈籠一般,煞是鮮艷。那條小溪,半結(jié)著冰,隨房舍蜿蜒而過,留下東北方的出口,甚是清靜自然。

  縱觀院子深處,一小伙子正在一白發(fā)蒼蒼的老者指引之下,勤加習(xí)武。這年輕人,時而棍棒飛舞滴水不漏,時而輕點枝頭隨風(fēng)而起,時而刀槍劍雨甚是威嚴(yán)。老者時而點頭,時而注視,頗有一番滿意之色。

  這個小伙子便是---王玄策,此時已近弱冠之年。

  “好,很好!徒兒,休息一下,你隨為師過來,”說著,老者便背著手,往后方的茅屋走去。王玄策借勢收劍,一溜小跑跟隨其后入了房舍。

  老者于正堂坐定,王玄策則站立于老者之前。只聽老者娓娓而語:“徒兒,你跟隨為師已經(jīng)七載,這七年來教你讀書習(xí)武。今天看來,你的武功已經(jīng)有小成,日后勤加練習(xí),必定能稱雄武林,為國殺敵立功。為師已日薄西山,但一腦子智慧與想法,需要傳于后人,故而決定將畢生之思想韜略,講解于你,以流傳后世,你也該走出山林了”。

  王玄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師父,你這是要趕徒兒走嗎?”接著又噙淚道:“師父七年前。于路上收留下我,讓無依無靠的我,終于有了一個歸宿,我怎忍就此離開師父呢,請讓徒兒,為師父盡忠盡孝!”

  老者囑咐其:“男子漢大丈夫,該當(dāng)立業(yè)的時候,就應(yīng)該出去闖蕩,在山里終歸沒有前途,只有建功立業(yè)才是你的宿命?!罢f著就從塌下的方格中,取出一鎏金的楠木匣子,這個匣子看起來古樸大方,端莊典雅。老者打開木匣,只見里面有一本頗有年頭的古書,上書五個篆體大字《鬼谷子兵書》。

  這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東野老人。

  思緒回到七年前的一天。

  東野老人離開長安之后,向東而行,后出函谷關(guān),奔河北而來。因前些年,戰(zhàn)亂紛爭不斷,百姓早已流離失所,一個村子竟然十室九空。好在這兩年休養(yǎng)生息,百姓多多少少又回來了一些,但也疲憊不堪,生活甚是艱難,故而盜匪四起。

  他經(jīng)過了王玄策,所在的還算富庶的小村莊。可惜,因為富庶,因為溫馨,因為和睦,更因為有糧,土匪于前一日,將村子洗劫一空。些微反抗的百姓,被盡數(shù)屠殺,看著如此揪心的一幕,盡管東野老人很為這些百姓感到惋惜,但是他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盛世明主李世民身上。

  面對殘破死寂的小村莊,緩步行走在荒蕪破落之間。突然由遠(yuǎn)及近傳出絲絲木魚聲,沒多久,伴隨著敲擊聲,迎面走出來一個年輕的僧人。這僧人看起來也就二十五六歲,一身土黃色僧衣,手持木魚,身背行李架,足登羅漢鞋。目睹橫七豎八的死尸,忍不住敲著木魚,念起了超度的金剛經(jīng)。

  隨著僧人的身影,漸漸走近,東野老人也停下了腳步。只見這個僧人,雙手合十給東野老人施了一禮口吐:阿彌陀佛。伴著木魚敲擊的停止,隱隱約約聽到一孩童的哭泣之音。兩人相識一看,隨著細(xì)微的哭聲尋去,竟在一荒蕪房舍旁的麥秸垛邊,覓到一十來歲的孩童。

  看著餓的不成樣子的孩子,僧人從背簍里,拿出一個饅頭遞了過去,接過遞過來的饅頭,孩子瞪著大眼望著這二人,狼吞虎咽吃了起來!東野老人便琢磨起這個僧人,又上下打量一番之后,深深感覺到這個僧人,有一股似乎不同于其他僧人的堅毅與執(zhí)著。于是便開口問:“不知小師父,從哪里來,到何處去?”

  僧人看著已經(jīng)漸漸停止哭泣的孩子,答道:“貧僧原是凈土寺一和尚,這次往西而去,是準(zhǔn)備遠(yuǎn)赴西域,以求佛法!”

  東野老人詫異道:“此去西域,足足有上萬里的路程,小師父真能堅持下去?”

  “路雖遠(yuǎn),行者必至”雙手合十,默念著阿彌陀佛!

  這個僧人正是玄奘法師,因大唐的出關(guān)禁令,他只能孤身一人前去西域求法。祈求佛法之根源,重新翻譯,以正華夏佛學(xué)思想的統(tǒng)一。聽此番答復(fù),東野老人也被這個小師父正本溯源的精神所折服。而這個目前只有十來歲的孩子,聽僧人這么一說:也將玄奘,西域這兩個詞匯,深深刻在腦海之中。

  這個活下來的孩子,正是王玄策。因昨日又過土匪,對村莊又是一通打劫,父母雙親在被屠戮之前,只能將其藏匿于麥秸垛中。

  當(dāng)他在麥秸垛中目睹土匪一幕幕邪惡的罪行時,已經(jīng)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因為肚子實在過于饑餓,加上又對亡故雙親的思念,忍不住哭了起來,這一聲哭泣,便引來了恰好路過的二位。

  這個可憐的孩子,讓兩個人都動了惻隱之心。鑒于玄奘法師西出陽關(guān),遠(yuǎn)赴西域,也是吉兇難料,兩個人一商量,王玄策就跟隨東野老人,繼續(xù)東行!相聚總是短暫的,分別總是難舍的,東野老人和玄奘法師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兩人的背影竟是如此相似,只是抱負(fù)不同罷了。

  待他們安葬完所有死者之后,王玄策隨著東野老人,一路東行,來到太行山腹地。原本想云游四海的東野老人,被這里的美景吸引,同時還想給王玄策一個安穩(wěn)的家,便在此地定居了下來。

  轉(zhuǎn)眼間,七年過去了,王玄策早已從那個充滿仇恨的小孩,變成了沉穩(wěn)的大小伙兒;再加上心結(jié)的解開,東野老人才愿意將兵法傳授于他。以求為天下計,為后來人計。

  時光又回到七年后的今天,東野老人對跪在他面前的王玄策,推心置腹地講:“話說鳥兒在小的時候,都是有母親不停地喂食,當(dāng)漸漸長大時,母親會狠心將其踢出鳥巢,自行覓食,只有這樣小鳥才會長大,更會成長。而你也終有長大的一天,也終究會有離開為師的時候,這七年來,為師看著你一天天進步,一天天成長甚是欣慰。你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只有學(xué)慣古今,才能兼濟天下,青史留名。所以,為師今天就將畢生所學(xué)傳授于你,你學(xué)成之后,即可下山闖蕩一番事業(yè)了。”

  王玄策稍稍平靜了一下心境,聽著師父的忠告,再三叩謝之后,盡心盡力地學(xué)習(xí)著《鬼谷子兵書》。很多人都以為這本兵書已經(jīng)失傳,其實不然,只是得到者,為了減少紛爭,暗地里有序傳承罷了。話說這《鬼谷子兵書》不知不覺竟然也有一番奇緣。當(dāng)年,鬼谷子收張儀、蘇秦、龐涓、孫臏四位徒弟。前兩位自然不必說了,戰(zhàn)國有名的辨士,這后兩位也是大名鼎鼎的戰(zhàn)將,鬼谷子因材施教,就將兵法傳于

  二位,龐涓這一支,因為馬嵬坡戰(zhàn)敗,就此失傳。而孫臏這一支,因為看透世事炎涼,與兔死狗烹的道理。故而告誡后人永不做官,只將兵書代代相傳,這也就是孫臏后人沒有做官,都是一些隱士的原因。東野老人正是孫臏后人一高雅隱士的徒弟。

  東野老人這一生,頗為坎坷。年輕時立志匡扶社稷,扶危濟困,兼濟天下,可是終生郁郁而不得志。遇到了太子建成,以為可以大展宏圖,結(jié)果又出現(xiàn)了玄武門之變。自此之后,看透世態(tài)炎涼,也深深明了師父之教誨,故而決定歸隱山林,著書立說,過一番清凈日子。

  剛開始他也擔(dān)心王玄策,再走自己的老路,未將畢生所學(xué)傳授與他;但是漸漸地,他被李世民治國理政的實效所感動,再加上亦擔(dān)憂自己這一脈學(xué)說就此失傳,故而再三思量之后,改變了原有觀念。

  經(jīng)過幾個月的刻苦用功,王玄策也熟透了兵書要旨,在不懂的地方時常請教師父,師父都細(xì)心指點,一一做答。不知不覺又是幾個月過去了,時間來到次年的夏末秋初。王玄策早已將師父的畢生學(xué)說融會貫通,活學(xué)活用。

  一日,天剛蒙蒙亮,只見在一高石之上,東野老人已經(jīng)舒展著拳腳,看山崖聳立,聽林木鳥鳴,悟泉水叮咚,聞野草花香,品清靜自然。在這樣一塊靜謐之地,的確很適合隱居與修身。清靜的環(huán)境,清靜的山林,一條小路通向外界,時不時的信息交換,偶爾的友人相聚,讓這一副秀美的山水畫卷,別有一番情趣。

  隨著昏暗的燈光,將目光引向一片青翠竹林之中的房舍,這里早已改變了冬日氣息。五六間房舍都是竹木山石結(jié)構(gòu),院內(nèi)錯落有致,水車、石磨,花花草草,一應(yīng)俱全。一個青色石槽后面幾匹健碩的牛馬,與不遠(yuǎn)處一片開墾好的田地交相輝映,細(xì)細(xì)品讀別有一番韻味。

  跟隨燈光指向,來到廚房,王玄策正在生火做飯。不大一會,飯菜已經(jīng)收拾停當(dāng),靜等師父下來,開啟一天的大美時光。每天重復(fù)這樣的生活雖然無趣,但卻很是充實;因為安靜,因為坦然,因為心歸自然,因為沒有了世事的爾虞我詐;所以擁有的只是隨心,隨靜。

  不大一會,東野老人從高處走下,王玄策已在院中的石桌之上,擺好了當(dāng)日之早膳。一份雞蛋,一個饅頭,一疊咸菜,外加一份熬得不錯的白粥,簡約而不失簡單。二人用過早膳,收拾完畢,天已大亮。東野老人對王玄策說:“徒兒,你過來,為師有話對你說”

  聽聞師父召喚,王玄策趕忙走過來,站立在師父面前,準(zhǔn)備聆聽其教誨。東野老人看其如此謙恭有禮,就對他說:“不用這樣拘泥與禮數(shù),坐吧!”于是,王玄策就坐在了他對面一個低矮的刻花石凳之上。

  東野老人囑咐起:“徒兒呀,不知不覺又過了多半年,縱觀你這段光景,早已將師父畢生所學(xué)融會貫通;你足矣下山闖蕩一番事業(yè)了?!闭f著從懷中掏出了兩封書信,兩封書信的署名均是東野老人”

  王玄策也早已料到會有這一天,沒想?yún)s來得這么快!就帶著傷感的神情,接過了師父遞來的兩封書信。

  東野老人又叮囑他:“這兩封書信,一封是寫給當(dāng)朝錚臣魏征的,事關(guān)你的前途與命運。另一封是有他代呈當(dāng)今陛下的。希望你下山之后,好好為大唐盛世出謀劃策,干出一番報國為民的事業(yè)。也不枉為師我這幾年對你的栽培。今天,你就下山去吧,前去長安為國效力”。

  聽東野老人如此之說,王玄策趕忙跪了下來,淚如泉涌,痛哭流涕,帶著千般不舍,答謝師父。

  東野老人強忍著,內(nèi)心深處分別的傷感,又語重心長地說:“世事難料,官場亦是復(fù)雜,要胸懷坦蕩,秉承正義之念,一心為百姓做好事,做善事;要明白百姓才是基石,口碑才是你立身之本。當(dāng)所有人都說你好的時候,你才是一個好人,否則說再多都是沒用的。面對官場的嘈雜,為師也是一個失敗者,故而官場上的事,師父也教授不了你什么,只希望你可以秉承本性,一往無前,干出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yè)。為師父爭光,更為你自己立身立命!為師能幫你的也就是這兩封書信罷了,一定要收好,其他的都得靠你自己闖蕩了。”聽完師父的又一番囑托,王玄策強忍著淚水,莊重地給東野老人叩下三個響頭,以答謝這么多年來的孜孜教誨!

  雖有千般不舍,萬般不忍,但終究拗不過師命。在師父催促下,緩慢地收拾好東西,帶著師父贈予的兩件兵器,三步一回頭,五步一望首,沿著山間小路往長安方向走去。東野老人,在其后面又一次叮囑:“徒兒一定要記住為師的話呀,好好做人,踏實做事。”只聽遠(yuǎn)去的王玄策大聲回到:“師父,徒兒一定銘記在心。”

  相聚總是短暫的,離別卻是傷感的,望著遠(yuǎn)去的背景,東野老人也希望這個徒弟,經(jīng)過這一番闖蕩,終可成才。

  王玄策走了之后,東野老人沒有了授徒的艱辛,依舊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guī)律,靜心修心,別有一番韻味,關(guān)于東野老人的故事,暫且按下不表。

  縱觀中國歷史,很多事情都是機緣與巧合。自陳勝吳廣農(nóng)民起義,天下豪杰群雄并起,才有了劉邦項羽爭天下。縱觀西漢之開國功臣,蕭何曹參夏侯嬰,灌嬰周勃燕王館,哪一個不是劉邦的酒肉朋友,一個村里爬出來的,這就是機緣與巧合。回首東漢,光武帝劉秀出身布衣,依舊是一幫從小玩到大的鐵哥們幫襯著,才打下東漢王朝的二百年之江山。再回到三國,曹操、孫策、劉備哪一個不是在起家的時候有幾個兄弟依靠著,照應(yīng)著;這仍舊是機緣與巧合。

  換個角度來考慮,歷史上要沒有這些人的幫襯,這些開國帝王會是怎樣的結(jié)局?雖然發(fā)生過的歷史,不容假設(shè)。但由此說明,機緣對一個人的確重要。王玄策,這個引領(lǐng)了一千多年的歷史狂人,一代戰(zhàn)將,這次下山也會有這樣的機緣與巧合嗎?

涅陽

讓大家久等了,終于開始正式寫主人公了。對了,玄奘法師的西行求法,剛開始的目的地是西域,而不是印度。當(dāng)?shù)搅宋饔蛑蟛帕私饬擞《?,進而前往那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