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春天的氣候多變,生病的人也多,上午霍文山又被人接走了,這次是抬著轎子過來的。
下午,霍希媛跟著唐氏和曾氏在霍希蕓家做吃食,這次霍希媛又提出了新的美食——肉夾饃,而她也越來越知道怎么“發(fā)明”這些美食,好在不用說服大人們?nèi)ベu這些新奇的東西。
等霍思瑞散學回來,霍錦成和霍錦軒又帶著他們四個小的去放風箏了。
第二天逢了圩,吃了午飯,大人們背著背簍帶著孩子們上山采摘明前茶。
自春分時節(jié)采完社前茶,過了近半個月,茶葉樹上又滿是茶葉,比春分還多些,大人們一人采滿一大簍就早早回去了。
十五日早上吃了早飯,送霍思瑞上學后,繼續(xù)上山采茶,大伙齊心協(xié)力,到了中午,差不多未時兩刻的樣子,終于都采完了。
收攏茶葉,霍錦成和霍錦軒擔著籮筐走前面,女人們背著背簍帶著孩子走中間,霍文山和霍文祥走后面,大伙趕回家做午飯,平日這個點都吃完午飯、洗完碗了。
回去后,曾氏和唐氏就燒水發(fā)粉,做飯?zhí)?,一人煮碗米粉墊墊肚子,晚上再做飯菜。
吃了米粉,稍作休息,就到了接霍思瑞散學的時間。
這還是霍希媛第一次見家人這么辛苦的勞作,主要是這個時間節(jié)點有點尷尬。
明前茶,顧名思義清明節(jié)前采制的茶,以寒食節(jié)采制的茶葉味道最好。
寒食節(jié)又稱禁煙節(jié)、冷節(jié)、百五節(jié)和禁火節(jié),一般是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天,故,明前茶又稱火前茶。
若在過去,寒食節(jié)是要連續(xù)三天禁煙火、吃冷食的,只是現(xiàn)在朝廷不再要求寒食節(jié)禁火,百姓們可自行選擇禁還是不禁,像圣陵和寺廟的香火是不禁的。
在霍家村,依然延續(xù)寒食節(jié)的習俗,但只在清明節(jié)前一天禁火,在清明節(jié)“請新火”,新火意味著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清明節(jié)前一天要禁火,就不能炒茶葉,茶葉又得當天采當天炒,所以不在這天采茶。
也因為禁火,今天晚上要準備好一家人明天一天的食物和冷開水,還得洗澡、洗頭發(fā),所需時間較長,得早點趕回家準備。
而且,清明節(jié)期間,在外勞作的村民們都會在太陽落山前趕回家,這也是昨天下午沒采的很晚,又趕著今天上午采完的原因。
昨天采制茶葉也很好,但因為上午逢圩,只能下午去采。
茶葉不在清明節(jié)和節(jié)后采,是因為清明節(jié)上午要掃墓,村民們下午一般不上山,清明節(jié)后雨水多,影響茶葉的味道。
春分時節(jié),茶樹上的茶葉都采摘完了,茶葉需要充分的時間生長,未到寒食節(jié)采制茶葉太嫩。
因此,最好的采茶制茶時間是昨天和今天。
并且,清明前采完茶,茶葉樹經(jīng)過清明時節(jié)的雨水滋潤,又能長出新茶,等到谷雨時節(jié)又可以采了。
當然,這都得看天氣,若是清明節(jié)前下雨了,就只能清明后了。
其實,也就普通人家有這么多忌諱,對于茶莊來說,茶葉的味道優(yōu)先,要不然怎么有“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的說法。
第二天一大早,吃了早飯,霍文山和霍錦成就趕了牛車,帶著霍思瑞出門了。
霍思瑞今天不放假,還得去書院,霍文山、霍文祥、霍錦成和霍錦軒四人去圣陵給圣祖上香。
收拾好家里,曾氏、潘氏、唐氏和小潘氏帶著霍希望、霍希蕓和霍思明去河邊折柳枝。
先去找霍秋蘭她們,大伙沿著一條一米來寬的田埂向南邊的小河走去,遠遠的就聽到小河那傳來的笑語聲。
村民們?nèi)宄扇旱鼐奂诤舆?,圍著粗壯的柳樹折柳枝、插柳枝、編柳環(huán)、蕩秋千,十分熱鬧。
大人和大人打著招呼,孩子和孩子打著招呼,甚是親切。
婆子們折柳枝,年輕的婦人給孩子編織柳環(huán),搭秋千,玩了好一會才回去。
霍希媛覺得很好玩,遺憾的是沒有相機,不然可以紀念一下,不知道霍錦成會不會作畫,要是會的話,給他們的童年留些畫作就更好了。
空手過來的,回去的時候,每個人頭上都戴著一個柳環(huán),霍思明也戴了個細的,大人們還一人拿了一小捆柳枝。
好在柳樹多的,不怕折,而且“無心插柳柳成蔭”,今天村民們沿河插了這么多柳枝,來年的柳樹應(yīng)該更多了。
回到家,曾氏和唐氏把柳枝插在院門和堂屋的大門上,據(jù)說可以辟邪。
霍文山和霍錦成趕在吃午飯之前回來了,兩人吃了午飯,又去圩上看斗雞去了,等霍思瑞散學了才一起回來。
婦人們和孩子們拎著籃子,帶著孩子們?nèi)ヌ锕∩蠈S花白艾,明天做艾葉米粿。
今天禁火,明天又是清明節(jié),明天不賣吃食,霍思瑞明天放假,一家人都在家里休息。
這還是霍希望第一次過寒食節(jié)。
寒食節(jié)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比清明節(jié)更受重視,后來和清明節(jié)合二為一,又漸漸被人們遺忘,與其禁煙火、吃冷食的特色不無關(guān)系,特別是現(xiàn)代,禁火和吃冷食都不可能。
晚上吃了晚飯,早早就臥床休息。
第二天早上,沒有迎來雨紛紛,依舊是晴朗的一天,不過比昨天熱些。
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在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沒有雨,也沒有杏花,只有紅燦燦的杜鵑花。
霍希媛和霍思瑞沒有去掃墓,跟著曾氏和唐氏在家里做艾葉米粿和米豆腐,雖說這兩樣東西吃了無數(shù)次,卻依舊不減家人對它們的喜歡。
霍文山和霍錦成回來時,采了一大把杜鵑花回來了,用陶罐插了起來,放在屋檐下。
中午吃了飯,大人們又帶著他們?nèi)シ棚L箏了。
今天放風箏的人很多,無數(shù)只風箏在天空中比美。
與之前不同的是,等孩子們玩夠了,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霍錦成和霍錦軒把風箏線剪斷,讓它們隨風飄向遠方,帶走一年的霉運和晦氣。
孩子們沒有吵鬧,一來玩夠了,二來在放風箏前,霍錦成和霍錦軒就和他們約定好了,會剪斷風箏的線,讓風箏飄走,不會再撿回來,而且也不許他們?nèi)靹e人丟掉的風箏重放,要放風箏等明年的清明時節(jié)再做新的風箏。
不僅是他們的風箏剪斷了,空中很多風箏都失去了方向。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就過去了,清明節(jié)過后村民們又要開始忙耕種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