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的時間過得飛快,范銘感覺四周已經是靜悄悄的,只余下蛙鳴聲。
也不知道到了什么時候。
合上書本,望了望窗外,半空中的月亮已經是透亮透亮,索性拿著書本走出門外,坐到院中的那塊光滑大盤石上,習習涼風吹拂著,反倒十分愜意。
月光雖然敞亮,但光線還是有點稍顯不足,范銘看得還是有點吃力,范秦氏心疼兒子,摸索著把家中許久沒用過的油燈那了出來,點上之后朝屋外喊道,“五郎,來屋里看吧,傷了眼睛可是一輩子的事?!?p> “嗯!”范銘默默的答應著,心中頗有些感動,不論什么年代父母為兒的那種關切之心都是不會變的。
在昏暗的油燈下范銘細細的體味著每一句話的含義,不時用毛筆沾了沾水在塌幾上書寫著一些較為生疏的字體,環(huán)境雖然非常的簡陋,但范銘卻格外的珍惜這來之不易能夠讀書的機會。
這三個月的艱辛勞作讓他明白一個道理,機會從來都是通過踏踏實實的做事得來的。
一晚上的功夫,一本《幼學文》已經是差不多背誦了下來,《幼學文》是真宗所編制,通篇都是勸人向學的道理,以他的底子背誦這些簡單的當然不是問題,不過如果要談到靈活運用的話,可能就不是那么的得心應手了。
主要其中一些典故的地方不是很了解,再加上文化思想的曲解讓他有些難以接收,不過其中的一些語句按照當時的環(huán)境看來卻是十分的有上進意義。
自五代以來,武人當道,倫理盡喪,急需建立一套道德標準,而這本就充當了一個啟蒙宣傳的作用,就如后世的一位偉人所說教育從娃娃抓起是一個道理。
當然,讀書人也必須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往往有很大一部分的書生滿腹才學卻多半無用,進不能興邦立國,素來有秀才造反百年不成之譏;退不能守家旺業(yè),周全妻子兒女,讀書人懂的東西多了,見的東西也多了,誘惑自然也多了,在進行正義和利益的取舍時便有了更多要考慮的東西。
但如果讀書人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的話,對整個社會的影響便是極其重大的。
讀書人傾向正義還是傾向誘惑,更多的并不是在其知識的多少,而是在他存在的那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如果社會風尚好,讀書人自然也能秉持讀書人應該有的道義。
胡思亂想著,估摸著時間也差不多該睡覺了,明天還要上工。
這可是他升任胚畫工匠的第一天,不能在別人的面前落了面子,還有陳耆長那里也不是那么好交代的,合上書本吹熄油燈,脫了褂子走到院子中準備沖個澡再睡,三伏天剛過,天氣還是那么的悶熱,剛才一動不動的看書幾個時辰讓他一身滑膩滑膩的特別難受。
范銘正脫光了洗得痛快,外屋的門簾突然撩了起來,抬頭一看卻是張婉兒走了出來。
張婉兒身上卻是只穿著一件小衣,其中露出些許白膩之處,饒是范銘后世已經司空見慣也不由有些尷尬,索性蹲了下去,幸好處在角落的陰影之處,倒是不太明顯。
張婉兒本是出來解手,迷糊之間倒忘記小叔還在用功讀書,一時看見一具精壯漢子的身體陡然紅了臉,急急轉了回去,半晌間從里面?zhèn)鞒鲆痪湓拋?,“五郎,該睡了,再晚點雞都該打鳴了,你可早點歇息才好!”
“嗯!”范銘低頭悶哼了一聲,尋思著這樣長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
腦中生出了將這個破茅草屋重新翻修的念頭,要起一間三廂的青磚大瓦房顯然是不可能,但多舔一間書房倒是沒有什么問題,窯上有許多木料,出點錢買的話可能花費也不多。
有了決定,范銘的心也就坦然了,當下收拾了一番回屋上床睡了。
第二天一早,范銘起身就沿河到了窯上。
一路上他也沒閑著,在腦中不斷搜索著一些見過的畫藝、畫風,曹戶長給他分配的工作就是裝飾繪畫。
這些天他也研究了不少,心中也有些底子,也就是在坯胎成型后,匠師們據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審美需要進行裝飾繪紋,方法多種多樣,如刻、劃、印、繪畫、雕塑等。
刻劃紋飾需在坯胎將干未干時用竹刀等特殊工具進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較濕時進行制作,而繪畫則是在胎體涼干后進行,根據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繪制,如釉下青花用鈷料,釉里紅用銅料,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則是用不同彩料在燒成的瓷器素面上再行繪畫。
工筆畫他也曾經跟一個老師學習過一年,應付一些簡單的倒是不成問題。
“范五,來上工了??!”臨近窯上,不少的工匠在同范銘熱情的打著招呼,饒是他當工匠的消息已經傳播開來了,農人平常沒甚事,這些消息倒是傳播的飛快。
范銘也只是微笑的回應著,沒有多做矯情。
曹府的管理體系相對來說非常的先進,新任匠師到任就有專門的小廝領著他到專門的畫匠作坊,作坊中有個年長的匠師充當坊都,也就相當于車間主任,由他來分配每天的做工任務,范銘對于這一切倒不是很陌生,先前在做力工的時候他也時常到各個作坊中‘考察’過。
坊都姓趙,是應天府人氏,他以前也和他打過一些招呼,對他不冷不熱,一般年長的手藝人都是這般古板。
范銘只是一個新晉的畫匠,在還沒有得到他的認同前是不會有什么好臉色的,“范五,這幾天,東家要的東西急點,要把這批的瓷活趕出來,你先把這批胚畫弄好!”
“誒,好!”范銘沒有答話,只是默默的走到屬于他的那個小‘工作間’,其實也就是一個工間作坊,位置大概也就兩三平方米,相對于泱泱大宋來說這點土地算不得什么,再一個整個窯上的匠師都集中在一起,也大大的提高了整個瓷窯的做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