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水滸的傳說
洛莎妲看看這兩個女孩,看樣子,這兩個女孩是亞洲人,很瘦,身體左右兩邊好像不對稱。
洛莎妲對謝石說:“你不會治療?”
“我不會同類療法。沒有天賦,學不會?!?p> “那你可以用中醫(yī)啊。”
“公主,你又不是不知道,中醫(yī)我也不會。?!?p> “我看她也沒事。我自己很忙,沒空治療她的病。我交代些事情給你,我就得走?!?p> “公主,不急,她有一些情報要告訴你?!敝x石說。
“什么情報?”洛莎妲說。
其中一女孩對洛莎妲,說:“你是七星家族的宗家(族長)?!?p> 洛莎妲說:“我是。你有事就說?!?p> “天罡地煞的其中一個封印被打開了?!?p> “天罡地煞?”
謝石說:“《水滸傳》第一、二回里面不是說過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嗎?”
“哦?”洛莎妲說。
對于《水滸傳》的故事,洛莎妲
只是大概了解而已,不過她記得
謝石那本叫做《中華古代人物軼事》的書,在講到【王安石】的時候,有說到【王安石變法與《水滸傳》】。
提及王安石這個北宋的歷史人物,就一定會提及王安石變法,而王安石變法,歷來就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北宋之所以這么快就滅亡,原因就在于王安石的變法。
?。ㄔ谡f《水滸傳》內容之前,先厘清北宋幾個皇帝的先后順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
《水滸傳》的第一回,歷來很少有人會重視,認為它不過是個序,做個開頭而已,實則不是,它其實是點睛之筆,水滸傳的作者歷史知識非常扎實,書中很多的說法都是有其歷史根據。
例如《水滸傳》第一回說:嘉祐三年(即公元1058年),發(fā)生了一場災難,其實是說王安石上書的事,因為王安石在這一年(公元1058年),曾給宋仁宗上書,提及要改革,還說【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后來這份上書的內容基本成為了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由于王安石那時就在長江以南的江南任職,所以《水滸傳》就說災難【自江南(從江南開始)】?!端疂G傳》想說的是導致北宋腐敗和滅亡的根源是在于王安石變法。
在評價王安石變法的時候,謝石有這么的一句話:王安石變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宋的財政問題,但是由于王安石在變法的過程當中措施不當、用人失衡,加劇了北宋內部的分化,客觀上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為什么呢?原來當時北宋出現了所謂【三冗三費】的問題,即冗僧、冗兵、冗官,道場齋醮、多建寺觀、靡費公用。換言之,北宋當時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經濟問題,北宋出現很大的財政赤字,也就是說【入不敷出】,很需要變法來增加收入,于是出現了比較著名的兩個變法【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但是在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的過程中,又產生了政治問題。
為什么又會出現政治問題的呢?先做個簡單的例子,假設當時一個北宋的公務員,原本工資是100元,在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之后減少到只有30元,其他待遇也減少了,甚至沒有了,所以這些人都反對變法,因此歷史學家每次提及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都會說【觸動了大地主等人的利益】,而這些人正正是北宋的政治基礎,對他們處理不當的話,北宋就會出現政治問題,所以北宋的仁宗和神宗,就不得不把主持和反對過【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的人】降職、遠調外地,這些人就包括范仲淹、歐陽修、文彥博、蘇軾、蘇轍,當然還有王安石,等等。所以《水滸傳》把這些人一一揪出來說,在第一、二回就提到范仲淹、文彥博、小蘇學士等人。
《水滸傳》第一回說:【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命在京宮觀寺院,修設好事禳災?!?、【參知政事范仲淹......京師禁院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這都是說北宋的三冗三費的問題。
《水滸傳》還說洪信在上山找張?zhí)鞄煏r,遇到老虎和大蛇,這也是來源于孔子所說的【苛政猛于虎】,和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水滸傳》的意思是,北宋這些變法造成了民間的疾苦。
另外《水滸傳》在【伏魔之殿】的時候,還借洪信之口說過這么兩句重要的話:【胡說!你等要妄生怪事,煽惑良民,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鎖鎮(zhèn)魔王,顯耀你們道術。我讀一鑒之書,何曾見鎖魔之法!......】,【你等不開與我看,......奏你等私設此殿,假稱鎖鎮(zhèn)魔王,煽惑......百姓。把你都追了度牒......】,這兩句也是說三冗三費的問題,因為北宋整天大建寺院,大搞封建迷信,浪費北宋的金錢。而洪信認為【伏魔之殿】不過是寺院掩人耳目的,實際在做一些不法的事情,所以他一定要開啟,看個明白。
可以說,洪信在當時是講科學的,不講迷信,這一點令人敬佩的。
而小蘇學士暗指就是蘇軾和蘇轍這兄弟倆,他們沒有管理壞人,任由壞人進入皇帝的身邊,高俅就是一個例子,高俅就是因為小蘇學士的推薦,高俅因而認識了后來的宋徽宗,在宋徽宗成為皇帝之后,高俅就飛黃騰達了,最后連同蔡京、童貫、楊戩等人為禍國家。
說到高俅這個歷史人物,實際上,并不是像《水滸傳》那么的糟糕,如果他正如《水滸傳》所言,他一定會被歷史學家寫入《佞臣傳》這一類,但是宋史等史書沒有對他進行過太多的描述,足以證明他不是一個很壞的人,但是《水滸傳》正好拿這個人來借題發(fā)揮,這符合文學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
而歐陽修,有一件事,他做得很糟糕,就是修撰《新唐書》?!缎绿茣吩谑穼W上評價不高,因為它很多內容是不實的、偽造的,對于唐代很多事件,它的評點不夠客觀,例如唐代高陽公主與辯機的事,是偽造的。又例如
黃巢的事,《新唐書》對其性質定得更為嚴重,不夠客觀。
為什么呢?歐陽修等人在修撰《新唐書》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原來,宋仁宗時,北宋發(fā)生過很多次農民的叛亂,因此歐陽修在修撰《新唐書》的時候,他特意把偽造了唐代高陽公主與辯機的事,和把唐代黃巢的事的性質定得更為嚴重,這樣雖然使到《新唐書》在史學上出現一些不實的內容,但是卻是與魚玄機一事一樣在提醒后人唐宋都有【三冗三費(即冗僧、冗兵、冗官,道場齋醮、多建寺觀、靡費公用。)】的問題。(詳細可回看本卷第八十章古案奇談與實錄)
謝石,在其《中華古代人物軼事》書中還特別提到,那么怎么才能成功呢?也就說王安石變法怎么樣才能成功呢?
歷史學家基本上都是在總結這個王安石變法失敗原因,但是絕少提及怎么才能成功呢?因為【怎么才能成功】這個問題,除了是個政治問題,還是一個經濟的問題,歷史學家只是專注于政治歷史,只能解決政治歷史的問題,解決不了經濟的問題。
其實,北宋當時最缺的人才,是既熟悉政治,又熟悉經濟的專家。司馬光和王安石,都不是這方面的人才,他們是政治家,不是經濟學家。
謝石說,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切實際。北宋這些皇帝,改革其中做得最好的是宋英宗,英宗處事比較實在,很好地平衡當中的利益,但是可惜他壽命不長,在位4年后逝世,到了他兒子神宗,神宗做事過激,加上王安石在改革的時候用人不當,為北宋滅亡埋下了禍根,所以王安石變法客觀上其實是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那王安石變法怎么才能成功?謝石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有這么三個重點:1,要符合實際,不能過急過快,以某些地區(qū)作為試點,才開始推廣;2,設置監(jiān)督機制,和設立用人標準,要有問責機制;3,建立社會保障機制。
實際上王安石變法,部分是太過超前,但是王安石在變法過程中缺失了這三個重點,所以它的變法必然會失敗。
那王安石的人品有問題嗎?沒有,王安石本人的人品沒有問題,他的對手司馬光也沒有問題,但是王安石用人很有問題,司馬光在編《資政通鑒》時就特別強調用人的問題。
謝石引用了,當代我國某大學某一年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其中一條提及【君子與小人】的作文題目,就是這樣的:天下國家之事,敗于小人者十一,敗于君子者十九,蓋小人之骨柔,其氣餒,其愿欲易售,其營壘亦易破;惟君子之才品自不同,而業(yè)已為眾所推,其自負也??憾豢舷拢谑菫樯羁?,為褊淺,為執(zhí)拗,不能舍己從人,以佐國家之急。(天下國家的大事,敗在小人手上的十件其實只有一件,而敗在君子手上的十件有九件,小人很容易滿足,愿望不大,很容易就被說動;而君子就不一樣了,他們受到很多人推舉,但是他們性格很執(zhí)著,不愿意聽別人的意見,國家有難的時候,不愿意犧牲自己利益和觀點,以幫助國家渡過難關)。據說這段典故來自于《史記》。
王安石在變法和用人的時候,就是這樣,王安石很執(zhí)著,人稱【拗(niu第四聲)相公】,他不聽善言,用的基本上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這一點司馬光就有提過。而這些小人,借變法之名謀取自己的利益,加速了北宋的腐化,到了后來徽宗,徽宗所用之人基本是這些變法中獲益取得勝利的小人這一邊的人,例如蔡京等。這導致后來,金人南下,發(fā)生了靖康之難,北宋滅亡。
但是當時北宋的部隊并不弱,有一支駐在西北的,戰(zhàn)斗力很強,這支隊伍能打硬仗,戰(zhàn)績彪炳,它的一個指揮就是北宋名將【種(chong 第二聲)師道】,《水滸傳》里提到老種經略相公、小種經略相公,就是指他及其弟種師中。這支隊伍在回防北宋汴梁的時候,被這些小人所誤,種師中被金人擊敗身亡,享年六十七歲,而種師道本人不久也得病身亡,享年七十六歲,這支隊伍也隨之被金人擊敗。
種師道死后,其靈柩被送回安葬的時候,路上遇到強盜,強盜知道是他的靈柩,都下拜致祭,還送予金錢,并一路放行。
謝石每每提到這一件事,心中都久久不能平靜。
那謝石為什么認為要建立社會保障呢?因為當時的北宋與現在大多數國家一樣,養(yǎng)不起那么多人,是因為這樣,現代社會才有了社會保障機制,一個人從工作第一年開始,每一個月從工資拿出一部分出來,作為一個基金,到這個人退休,這個基金所得的就是這個人的退休金。
謝石的意思是變法要對安頓舊的人,也要顧及新人。
好了,言歸正傳。
雖然洛莎妲也明白謝石憂國憂民之心,但是她實在是沒心情想太多謝石這本《中華古代人物軼事》的事,現在她所想起的是《水滸傳》108個魔君的封印被解開的問題。
洛莎妲心想:眼前的謝石帶來的這兩個人,應該是《水滸傳》里面封印108個魔君的道人的后人。這108個魔君其中的七十二地煞,與所羅門王七十二魔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