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武裝明末

第九十五章 招募

武裝明末 潛水攻城獅 2287 2018-02-10 13:08:46

  王永民的這番話讓方云非常驚訝,甚至已經預料到了未來十多年的事情,這真的是非常了不起。

  后來的事實也證明王永民說的的完全正確,崇禎之所以不殺那些畏戰(zhàn)怯戰(zhàn)的武將,正是因為需要他們人去賣命,而文官,殺了就殺了,隨便換一個人照樣玩的轉。

  “表哥,今天這話也就我們兩私下說說,你可千萬別再外面亂說。”方云提醒道。

  “我知道,這話我也就和你說過,因為表弟你可不是一般人。”

  王永民點了點頭,他當然也知道這種話不能亂說,其實在大明能看到這一點的人不少,可是卻沒人敢說,原因也很簡單,文武百官不喜歡聽,皇上也不喜歡聽這樣的話。

  “哈哈,這話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我很奇怪表哥為什么會有這個想法?”方云好奇的問道。

  王永民似笑非笑的看著方云道:“這不是明擺著的嗎,雖然你只是一個百戶官,但是我看你手下的軍隊軍容整齊,士兵個個英姿煥發(fā),可見你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而一般百戶官都是變著法的吃空餉,你這個百戶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部下齊裝滿員,還在方家莊弄了一個新兵營,足足有五百多人,甚至比一位千戶官手下的兵馬還多,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p>  方云現在越看王永民越覺得順眼,此人的確是個絕頂聰慧之人,要是他能幫自己做事,對自己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

  況且隨著他實力的壯大,黑龍灣,方家莊,靖海堡百戶所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來出來,每天從早忙到晚都處理不完,再這樣下去,早晚會被累垮了。

  方云其實早就想招一些人來處理百戶所政務方面的事情。

  可是處理這類事情,不像招兵一樣,只要年齡符合,身體沒毛病就行,處理政務方面的人才,識文斷字是最低的要求,更需要對事物的分析和處理能力。

  方云也知道這樣的人不是沒有,可這樣的人不說是人杰,至少都是大明社會里的精英,怎么會屈尊給他這個十幾歲的百戶當小弟。

  “哈哈哈,你一點都不像我見過的那些酸秀才,倒是與六扇門的神捕有的一比。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你現在的才華,光讀書已經增長不了多少見識,不如到我這里來做些實事見效。

  你別看我現在官小勢微,可正如你所說,大明現在已經有了動亂的征兆,動亂對于百姓來說是災難,但是對于我這樣的武官來說就是機會,這大明早晚會有我的一席之位,而且這一天也不會太久?!?p>  說完,方云笑著說道,不過他總感覺有些怪怪的,按理來說自己是老板,應該是王永民向他介紹自己的優(yōu)點才是,可現在卻反過來了,他這個老板先像未來的員工做了報告。

  王永民對方云說那番話的時候,心里其實也有這個想法,只是作為一個讀書人,他還有一些矜持,如果方云不邀請,以方云現在的身份和地位,他也不會主動開口。

  王永民早在幾年前就是秀才了,秀才雖說有些身份,可想要當官至少也得是舉人,就算中了舉人,也是能算是替補官員,必須要等到有官位空缺的時候才有機會補上去。

  王永民也是一個有抱負的人,一心希望在這個動蕩的時期做出一番事業(yè)來,可是腐朽的大明官場,讓王永民很失望。

  與他同期的學子很多才學不如他的人都已經中了舉人,可自己到現在還只是一個秀才。

  至于為什么會這樣王永民也心知肚明,說起來都怪他這一張嘴,說話太直,針砭時弊太過血淋淋,平時注意點還好,一旦開了口,收都收不住,貢院的同學和老師對他的印象很不好,屢次參加鄉(xiāng)試都被故意刷下來了。

  眼看著比自己小六歲的表弟方云,都已是正六品的百戶了,王永民心里就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當方云向他拋出橄欖枝時,王永民的確心動了。

  雖然作為一個讀書人,王永民雖然也受到重文輕武的影響,但是他并不是一味死讀書,還一直關注著時局發(fā)展。

  大明各地發(fā)生的重大事情,王永民都會想方設法的弄到資料,所以他很清楚大明如今面臨的困難,就算他當上了知縣,知府,如果手下沒兵,說話也不會管用,所以王永民武官并不排斥。

  而且王永民心里很清楚,他在貢院的名聲不是很好,除非省府的官員換一批人,否則他就算是文曲星下凡,想要通過鄉(xiāng)試都比登天還難,他雖然還年輕,但還有多少年可以一直等下去。

  最重要的是王永民從方云的眼中看到了勃勃的野心,當前這個野心不是指造反野心,王永民雖然思想比較先進一些,但造反的事情他還是想都不敢想,而是一種銳意向上的進取心。

  現在大明戰(zhàn)事頻發(fā),方云手中的軍隊就是他最好的晉升之階。

  打仗方面王永民不在行,他對當武將也沒興趣,但是方云也需要文職助手啊,比如屯田,招攬流民之類的事情王永民很有信心。

  這些年他雖然屢次鄉(xiāng)試不中,但是也沒閑著,一直在鉆研歷史上名臣的為政措施,所以現在理論知識方面,王永民認為自己累計的足夠了,就是差一個付諸于實踐的機會。

  現在有了這樣機會,王永民不想錯過,他也不是很在意官職的高低,只要能讓他施展一生所學就行。

  方云是他的表弟,在方云麾下做事多少總會有些優(yōu)待,想到這里,王永民不在猶豫。

  “你說的很有道理,我都讀了十多年的書了,除了熟通詩書禮儀外,見識沒有一起增長,是該沉下心來好好實踐了,既然表弟相邀,我就恭敬不如從命。待我回稟父親和祖父后,便去百戶所去報到。”

  王永民愿意來幫自己,方云非常高興,但卻不敢這個時候讓王永民回去,再有一個兩月山東就要大亂了,這個時候讓王永民在青州與登州之間來回跑,那不是要他的命。

  別說王永民已經答應跟著他干,就是沒答應,方云也不會讓他這個時候回去,畢竟他還是自己的表哥呢。

  “表哥何必親自回去呢,我派人向舅舅和外祖父通報也一樣。不如等到年關回去也是一樣,到那時說不定你已經有了官身,回去也不用擔心外公和外祖父會責怪你?!?p>  “也好,就按你說的辦。”

  王永民也頭疼該怎么向他的父親和祖父解釋這件事,好好的一個秀才不當,跑去給百戶打下手,這不是丟他們老王家的臉嗎。

  如果當面鑼對面鼓跟他們說,王永民真懷疑自己還能不能出門家門了,方云這個辦法正好省的他自己頭疼。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