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不斷向星云深處航行,50年后,艦隊周圍原子濃度達到100萬顆/立方厘米,相當于地球大氣層的億分之一。
光學望遠鏡和超頻電磁波探測儀數百次捕捉到大型星體,最大一顆長度超過3000公里,體積約月球的0.5倍,明明沒有足夠引力牽扯,它們卻在緩慢移動。還探查到疑似氣態(tài)星體的存在,總共探查到21顆,猜測是初具雛形,分別命名龐司1星,龐司2星……龐司21星。
非常奇怪的是,在星云...
艦隊不斷向星云深處航行,50年后,艦隊周圍原子濃度達到100萬顆/立方厘米,相當于地球大氣層的億分之一。
光學望遠鏡和超頻電磁波探測儀數百次捕捉到大型星體,最大一顆長度超過3000公里,體積約月球的0.5倍,明明沒有足夠引力牽扯,它們卻在緩慢移動。還探查到疑似氣態(tài)星體的存在,總共探查到21顆,猜測是初具雛形,分別命名龐司1星,龐司2星……龐司21星。
非常奇怪的是,在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