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大漢重生

第72章 群雄并起(三)

三國之大漢重生 凌風笑諾 2455 2018-03-05 17:29:09

  待眾將返回晉陽后,劉琦拉著田豐荀彧沮授為趙云、典韋主持了婚事。完了又幫著張遼、太史慈、高順、徐晃等人張羅媳婦兒。張遼本就是雁門人氏,家中已定親,只待擇日回去完婚便可。

  哪知想睡覺就有人送上枕頭,無極甄堯親自帶來消息欲將三妹甄道、四妹甄榮許配給劉琦手下將領為妻。劉琦將甄道許于高順,甄榮許給了太史慈,徐晃卻推說自己還小,過幾年再說。太史慈倒是高高興興接受了,至于高順,反正老是一本正經、不茍言笑,劉琦也不管他了,以軍令壓之,不得不從。

  次月,郭嘉與趙雨完婚,從此告別放浪不羈的浪子生涯。

  初平二年,董卓回到長安后,威福更盛,盜用天子車服,并命尚書以下眾官有子皆至其相府稟報。又以其弟董文為左將軍,從子董璜為侍中、中軍校尉,皆典兵事。大封其宗族,董氏襁褓中嬰兒皆得封,男皆封侯,女為邑君。于長安筑郿塢,高、厚各七丈,其中積糧可用三十年。董卓又殘暴好殺,諸將稍有言語差失,立即處死,又以叛逆之名,大殺關中舊族。

  其倒行逆施引起朝臣強烈不滿。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碗、尚書楊瓚等密謀殺掉董卓,董卓自知為人所怨,出入常以驍勇過人的中郎將呂布作護衛(wèi)。王允用連環(huán)計挑撥呂布與董卓關系,等時機來到,遂勸諭呂布殺董卓,為天下除害。

  初平三年四月,獻帝大病初愈,眾臣朝會于未央殿。董卓乘車而入,以兵護衛(wèi)道旁,并使呂布隨車衛(wèi)護。王允命尚書仆射士孫瑞寫誅卓詔書交付呂布。呂布令同鄉(xiāng)騎都尉李肅帶勇士十余人扮作衛(wèi)士埋伏于朝門內,董卓入,李肅一戟將其刺倒,呂布隨即將董卓刺死。

  董卓一死,長安兵民百姓相慶于道,衛(wèi)士皆呼萬歲,盡誅董氏宗族。于是,朝廷以王允錄尚書事,以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jié),儀比三司。共秉朝政。

  同月,青州黃巾軍百余萬人向兗州進擊,攻下任城,殺任城相鄭遂。兗州刺史劉岱以黃巾軍乃烏合之眾,盲目自大,親自率兵鎮(zhèn)壓。誰知在東平附近,兩軍相遇游戰(zhàn),劉岱兵敗被斬。黃巾軍向壽張一帶移動,青州黃巾在兗州的順利發(fā)展,使兗州的官吏士人極為恐慌,加上刺史劉岱被殺,州中無人主事,兗州上下一片慌亂。

  這時東郡太守曹操的部下荀攸勸說兗州治中、別駕等迎曹操入主兗州,與曹操素相友善的濟北相鮑信也極力推薦曹操。于是兗州治中萬潛與鮑信親至東郡迎接曹操出任兗州牧。

  曹操進入兗州后,立即與鮑信聯軍堵擊青州黃巾于壽東郊,兩軍展開激戰(zhàn),黃巾軍久經戰(zhàn)陣,兵皆精悍,陣斬鮑信,曹操身先士卒,激勵將士,經過晝夜激戰(zhàn),終于將青州黃巾趕出奉張。同時,朝廷聞知劉岱戰(zhàn)死,以京兆尹金尚為兗州刺史。曹操于途中迎擊金尚,金尚逃奔袁術。于是曹操占兗州。

  董卓對蔡邕有知遇之恩,蔡邕在王主持的會議上對董卓之死表示悲痛,被王允指責為“天誅有罪而反相傷痛”,是國賊董卓的死黨,即收捕下獄。蔡邕陳辭謝罪,請求免列,愿黥首刖足,在獄中繼續(xù)漢史的編修工作。太尉馬日磾和許多士大夫為蔡邕求情,指出蔡邕是曠世奇才,素以忠孝著稱,不能隨便處死,應讓他續(xù)修漢史,完成一代大典。王允認為當初武帝不殺司馬遷,至使司馬遷能作《史記》流傳后世,其中多有對皇帝不敬之詞,現在決不能讓蔡邕執(zhí)筆修史,使他能再作謗書,堅持要殺他。

  呂布受劉琦所托保全蔡邕,隨即站出來說蔡劉聯姻,而劉琦平定并州有功,如今又是兵多將廣,而王家又在劉琦治下的太原,不如賣劉琦一個面子,削去蔡邕官爵便好。王允三思后應允,隨既將蔡邕削去官爵貶為庶民。當夜史阿領人護送蔡邕逃出長安,北上上郡,逃往并州。

  作為誅殺國賊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賞和廣大人民的稱贊。于是,王允態(tài)度開始發(fā)生改變,似乎有些飄飄然起來:“連董卓這樣不可一世的大奸賊都死于我的手下,我還有什么可懼怕的呢?”他便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無所謂,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及在際會,每乏溫潤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權宜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泵慨斎撼技瘯踉屎苌傧褚郧澳菢雍痛蠹彝菩闹酶?,共同商討權宜之計,而是正襟危坐,面無和悅之色。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推崇和擁護他了。

  董卓死后,王允在如何安排和處理他的舊部時,反復無常,態(tài)度極不慎重。他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呂布也多次相勸,可繼而王允又對群臣解釋說:“本來,他們是沒有罪的,只是身不由己,跟隨董卓,所以不得已聽從董卓差遣,犯了錯誤?,F在如果給他們突然加上惡逆的罪名,而且特定赦免他們,恐怕反而使他們猜疑恐懼,心理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們無罪不是使他們安心的上上之策,還不如讓他們承受懲罰。”

  王允平日卻看不起呂布,以劍客對待他。呂布也認為自己有功勞,自吹自擂,既不得意,漸漸與王允不和了。

  涼州兵是董卓的嫡系部隊,戰(zhàn)斗力強,而且對董卓最忠心。董卓死后,如何處置涼州兵,是關系王允本人和東漢政權的大事。王允企圖削奪涼州兵將領的兵權,取締全部涼州兵,并且計劃利用關東兵去控制他們??墒呛髞碛腥藢ν踉收f:“涼州兵素來害怕袁紹,畏懼關東兵,而今,如果派關東兵去解散他們,涼州兵人人都會擔心性命不保,這樣,很容易引起兵變和混亂。還不如任命皇甫嵩為將軍,去擔任涼州兵的統(tǒng)帥,并讓他長期留在那兒,以便安撫軍心。”王允堅決反對。

  涼州百姓聽到王允想解散涼州兵的風聲后,便到處傳言,說王允要殺掉所有涼州人,一時之間,整個涼州人心惶惶,一片驚慌。涼州兵將領本來就成了驚弓之鳥,對自己的前途深感憂慮,當他們得知王允要削奪他們的軍權,解散涼州兵的消息后,更是驚慌。

  絕望的涼州兵尋思:反正是一死,不如死個痛快。于是他們迅速召集軍隊,嚴陣以待,準備見機起事,并且互相傳告:蔡邕只不過受了董卓的一點厚遇而已,王允便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他殺了。對于我們,不僅沒有絲毫赦免的意思,反而想剝奪我們的兵權,置我們于死地。我們除了聯合起來,別無選擇。

  當時,涼州軍中最有影響和實力的將領是李傕和郭汜。二人聽從李儒建議,聚集了張濟、樊稠等董卓舊部,他們將所有涼州兵集合起來,誓師進發(fā)都城長安。東漢官兵不堪一擊,不久,李傕、郭汜的部隊便攻陷長安。呂布慌忙領兵引兵迎戰(zhàn),結果因兵力懸殊過大,大敗而歸,只引數十騎護著家眷逃離長安。

  王允被西涼賊兵逼迫,為保天子,縱身跳樓而死。李催郭汜把持朝政。

凌風笑諾

書友群已開,群號658686404!歡迎大家參與討論,提供資料和建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