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詩句的念誦,聽雨閣中也安靜下來。
菊花,歷來被視為國花,自古以來詠菊者數不勝數,卻從來沒有人把這等艷麗的花朵寫的如此氣勢非凡。
片刻的安靜后,許士杰起身艱難的說道:“此詩雖然稱得上是一首傳世之作,但卻殺氣甚重,以詩觀人,韓公子的為人,與這首詩詞相差甚遠,不如引見下身邊的李闖李先生?”
沒有一定的把握,許士杰怎么會輕易挑釁韓明松,他早就知曉了這些詩作都是出自李闖之手,而且如此踩韓家少爺的臉面,不過是為了之后選官察舉之中去除威脅。
乾朝實行察舉制,以此選拔官員。而察舉向來以道德為中心,注重聲名取士,以薦舉為主,策試為輔。前段時間韓少爺的名聲甚至壓過了自己這個貨真價實的飽學之士,許士杰怎肯善罷甘休,至于李闖不過是出身寒微之人,若不是攀附韓家怕是連被舉薦的資格都沒有。
隨著許士杰的話語,聽雨閣中的目光都落在了此時正在回廊處憑欄而立的李闖身上。
.............
相比于聽雨閣中詩會氣氛正酣,夜幕籠罩下的宛城早已暗流涌動。
城門處,數個漢子驅趕著沉重的驢車慢慢靠近城門。
“什么人,這么晚了還想要出城?”如此時分卻靠近城門,早已引起了守軍的警惕。
“軍爺,我們有一批緊急貨物要出城,能不能通融一下?”那個長臉漢子上前吸引守兵的注意力,其余等人已經暗中點燃了被麻油浸濕的油繩。
“這么晚了,城門早已落下,若沒有郡守府的通行手令,任何人。?!蹦敲乇掃€沒說說完,就被一聲大吼打斷了。
“快跑!”那幾個押運驢車的漢子立馬撒腿就跑,連驢車也不要了。
城門的守軍當場就懵逼了,什么情況,還沒說動手呢你們就跑了,第一次看見做賊心虛到這種地步的。
雖然不明白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那名隊正還是立即命令數十個守軍抓捕這幾個疑似逃犯,至于驢車和上面的貨物,自然是扣押了,難道要還回去不成?
被點燃的油繩在厚厚的黑布下迅速燃燒,只可惜被黑布阻礙了視線,在場的士卒沒人發(fā)現這一點。
一群守軍追出數十步后,卻發(fā)現這幾個奇怪的漢子立馬臥倒在地。
“真是一群瘋子,來弄這一出只是為了好玩?”看到倒地“投降”的嫌犯,這名隊正小聲地嘀咕道。
還沒等他下令逮捕這幾個精神不正常的瘋子,忽然一聲巨響從身后傳來,接著強橫的沖擊波將這些沒有臥地的士兵席卷上半空,落地之時已內臟碎裂而亡。雖然有了李闖之前的吩咐,這幾個押運驢車的漢子早早就臥倒在地,但是依舊被強大的威力震暈過去。
遠遠望去,城門處好像升起了一股小型的蘑菇云,沉重的木質包鐵的城門被擊飛出去數十米遠,上面布滿了數不清的裂紋,接連的城墻也倒塌的一小段。
整個宛城都能感受到遠遠傳來的震動,城門處耀眼的火光沖上夜幕十數米遠,爆炸所產生的巨響仿佛是雷神降世一般,波及方圓數十里。
與此同時,城外瞬間殺聲震天,李文忠?guī)е谝股袧摲丫玫拇筌娭苯訐屨急边叧情T,以此為據點向著城中郡守府殺去。
城墻上,被巨變所驚呆的宛城守軍頂著殺上來的士卒,燃起了之前準備好的烽火,明亮的火光在夜色之中極為顯眼。
城門處的烽火,驚醒了宛城沉睡中的戰(zhàn)爭機器,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員立刻離開家門,向著各自的職司前去。剩余三面城墻的守軍和城中的預備軍隊則集結起來,向著烽火處支援而去。
此時的聽雨閣中,隨著遠方傳來悶雷般巨響,地面一陣震顫傳來,桌上的的茶水點心散落了一地,四周的燭光也隨之明滅不定。而在場的世家公子小姐則是花容失色。
“平日里怎么會起驚雷?”
“這是地震了嗎?”
“城墻北門有烽火被點燃了!”
.....
閣中的眾人經此變故,都擠到回廊欄桿處遠眺,黑夜中,遠處的烽火極為刺目,城中來往的人潮如同流水,那是守城的軍隊在調動。
李闖看著遠處的烽火和隱隱傳來的喊殺聲,心知計劃的第一步,打破城門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瓦解城內的反抗力量。
.......
作為本郡的都尉,許明睿在忙完了一天的軍務后回到家中,正待喝上一兩小酒,卻忽然感到一陣天搖地動,耳邊傳來一陣悶雷般的巨響。稍稍平定心中的慌亂后,許明睿立刻沖出家門,遠處的烽火在黑夜之中看的清清楚楚:“宛城有變,必須立刻整軍支援北門!”
都尉乃是郡中除了郡守之外的最高軍事長官,在此危機之時,以許明睿的聲望自然能夠集合軍隊抵抗。叫來家中的車夫后,許明睿轉身上了馬車,便向著城外軍營行去。
卻沒想到,許都尉這才出了家門,就已經被人盯上了。急速行進的馬車剛剛轉過一個路口,車身的速度也因此降了下來,前方駕車的馬夫忽然看到黑暗中似乎有點點火光,接著便是轟然一聲巨響,灼熱的氣浪迎面撲來。
接連炸開的六個炸藥包封鎖了前后三十米的路段,劇烈的爆炸震動了整個宛城,許明睿和隨行的二十來個護衛(wèi)死傷大半,僥幸生還的也在氣浪所造成的沖擊下昏迷過去。
李闖站在憑欄處,看著城北又一起沖天的火光,那應該就是本郡都尉大人的住宅附近,作為重點目標,李闖給他安排了三重暗殺線,估計他連第一波也沒抗住就稀里糊涂地上了西天。
仿佛引動了某個約定的信號,城中劇烈的爆炸聲接連響起,各個重要人物的住宅附近,主要的交通干線處,猛烈的氣浪所造成的沖擊波橫掃了周圍的一切,沖天的火光映紅了半個宛城。
自南向北,偌大的宛城之中竟然只有北門到郡守府這一條道路可行,四面八方如同流水般趕來的援軍都被封鎖在了半道之上!
此時郡守府外,長刀如林,密密麻麻的火把將此處亮的如同白晝,李文忠策馬向前,用盡最大力氣喊道:“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身后數萬大軍齊聲高呼,聲浪震動整個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