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杳等人不知什么情況,便問:“為何如此之急?”
“將軍走后,我軍受青犢、尤來伏擊,青犢已卻,尤來人馬甚重,劉將軍帶軍退入隆慮山。已派人尋得尚書令謝躬前來討伐尤來?!?p> “好,速回稟大司馬報我軍已破河內,即刻回兵?!?p> 斥候答應一聲便策馬而回。
“謝躬乃陛下派來與我軍成分庭抗禮之勢,如若我軍敗,謝躬勝,則大司馬于河北苦心經營將隨之而去?!睆堣谜f。
“張將軍多慮了,謝躬治軍不嚴,手下善于搶劫擄掠,即便打了勝仗,百姓也難能歸心。不如我軍留下千人駐守河內,你我速去救援劉將軍?!瘪T異說。
張杳委派一員副將點齊一千人馬留于河內,三人帶著大軍以及岑彭、韓歆所部人馬前往隆慮山。
一路之上三人與岑彭交換此去意見,岑彭說:“尤來一群山野村夫,打家劫舍有些能耐,不巧小勝我軍。你我可略施小計即可破敵?!?p> “岑將軍有何妙計?”耿弇問到。
“方才斥候說尤來與青犢聯手而上,現青犢已退,尤來孤立無援,我等可假扮青犢散軍,趁其不備,一舉掃滅?!?p> 耿弇、馮異頓時覺得此人亦非等閑之輩,又聯想劉秀為何突然要轉向河內,而且還派張杳前來,便知劉秀意圖并非河內,而是要招降此人。
眾人解意之后會心一笑。于是便按照岑彭的計策前行。
兩日的奔襲,讓眾將士有些疲憊,張杳讓大家在靠近戰(zhàn)場之處休整一下,等到恢復體力,留下騎兵由耿弇帶領,待敵營之中混亂之時便可入營破敵。然后親自挑選三千步兵換上破爛衣服,臉上涂些泥土以作記號,假冒青犢敗兵而去。
尤來人馬看到這些“敗軍殘將”,問其何往。張杳反問其是否是尤來大軍,得到肯定回答后,張杳便說自己一行人是敗下陣來的青犢將士,看青犢已敗,前來投靠尤來。由于農民軍并沒有太多交集,只是領導層有些接觸,所以還真蒙混過關了。
眾人被帶進尤來營中,張杳趁著對方沒有防備,便下令沖殺。漢軍一齊而上,尤來軍不知什么情況,抵抗嚴重不足,營中瞬時亂了起來。
耿弇在遠處看到尤來營中打亂,便下令手下騎兵、步兵進軍,很快騎兵便沖進了營寨,步兵緊隨其后。
尤來被這突如其來的擾亂完全打敗了,根本就沒有任何抵抗之力。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就或死或跑。
戰(zhàn)斗結束后,張杳留下一部分人打掃戰(zhàn)場,自己帶著岑彭去見劉秀。
“張杳來遲,師兄受驚了?!?p> “師弟哪里話,這不我還好好的嘛,沒曾想師弟這一回來便剿滅了尤來賊寇?!眲⑿愫苁歉吲d。
“不僅破敵,而且岑大哥來了?!?p> “師弟此去,果然不負重托?!眲⑿愀歉吲d。
“岑彭拜見劉將軍?!贬砩锨耙姸Y。
“請起?!眲⑿阃衅疳?。
“謝將軍。”
“岑將軍之能,我早已知曉,如今得將軍,可比數萬精兵。”
“方才并未說及破敵之策,此計便是岑將軍所出。”張杳又補充道。
“將軍此來便立如此功勞,不得了?!眲⑿泱@喜地說。
“劉將軍過獎,罪將來晚,將軍不怪罪便是岑彭之福,又豈望貪圖功勞?!?p> “我軍將才如云,可帥才如鳳毛麟角,岑將軍可否愿為我分擔此憂?”
“將軍不嫌,我愿肝腦涂地?!?p> “好,如今謝躬居于我旁,此乃大患,需盡早除去,我欲派遣吳漢與將軍共去,如何?”
“定不辱命?!?p> 劉秀在南陽吃過岑彭的虧,知道此人可為帥,但恐眾人不服,便讓岑彭于吳漢共去除掉謝躬以堵住眾人之口。
而此時吳漢已斬殺幽州牧苗曾,耿弇也殺了劉玄新任命的上谷太守韋順、漁陽太守蔡充,二人持劉秀之符節(jié)調集幽州各郡兵馬回來復命。然后將調來的數萬士兵分配給諸將,將多兵少的局面已經打開。
就在吳漢、岑彭襲擊謝躬老巢鄴城之際,劉秀又想著去平定河北另一大勢力——銅馬軍。
“銅馬為首者無非東山荒禿、上淮況二人,此二人皆河北義士,卻目光短淺,與陳勝無異。銅馬十數萬人在其手下難成氣候,我軍如若能破銅馬,收編其軍馬,天下可定?!编囉矸治龅?。
“銅馬雖有十萬之眾,大戰(zhàn)卻未有過,我軍卻大小百戰(zhàn),各位將軍多能排兵布陣,軍備優(yōu)于銅馬數倍。且我軍乃漢室正統(tǒng),銅馬乃賊寇。如此看來,我軍勝矣?!睆堣谜f。
“我軍所到之處,百姓簞食壺漿,銅馬所到之處盡是燒殺擄掠。天時、地利、人和,我軍皆占,豈有不勝之理?!瘪T異說。
“看來眾將滅賊之心甚重,待吳、岑二位將軍得勝而歸,我大軍即可出兵銅馬?!眲⑿阏f。
諸將都等著再有戰(zhàn)事,也好多立功勞,無不歡欣鼓舞等二人歸來。張杳和鄧禹在眾人散去之后,留了下來。
“師兄可為以后做何盤算?”
“先剿滅天下亂賊,再做他想。”
“可賊人未絕,我軍就已攻打劉玄之兵,已殺其屬下多人,豈不與反賊無異?”
“嗯……”劉秀有些不知所云。
“師弟應盡早登基為帝,如此我軍與劉玄便無瓜葛,殺其將,奪其城乃順之天意。”
“師兄豈可胡言,你我皆為漢臣,怎能如此?”
“師兄應早作打算,不可冷了眾將之心?!?p> “此事休要再說?!眲⑿闼π涠?。
“師兄此意未決,唯恐來將皆盼不到希望,日漸離心。他日還需尋得河北之人說與師兄?!睆堣脤︵囉碚f。
“可。天下無明主,亂世不能平!”鄧禹激憤。
“天下不平,百姓又何能安居!”張杳嘆息。
二人各自回營,仔細觀瞧何人可代河北眾將勸諫劉秀。
這些天里,各位將領都是秣馬厲兵,積極應戰(zhàn)。就在此時,劉玄的使者又來到劉秀軍中傳下旨意封劉秀為蕭王,領兵回長安復命。
劉秀獲封蕭王,卻沒有馬上答應罷兵之事,留下使者小住幾日。
張杳和鄧禹看到此機會難得,二人商量著應該讓耿弇前去面見劉秀,陳說利害。于是二人找到耿弇,拉至偏僻之處,告知其目的。耿弇一聽,高興壞了,沒想到自己才來漢軍這么短時間,就得到二位將軍的認可,還讓自己代表河北諸將去勸劉秀稱帝。話沒多說,直接答應下來。
“耿弇將軍來此何干?”
“今更始失政,君臣淫亂,諸將擅命于畿內,貴戚縱橫于都內。天子之命,不出城門,所在牧守,輒自遷易,百姓不知所從,士人莫敢自安。擄掠財物,劫掠婦女,懷金玉者,至不生歸。元元叩心,更思莽朝。又銅馬、赤眉之屬數十輩,輩數十百萬,圣公不能辦也。其敗不久。公首事南陽,破百萬之軍;今定河北,據天府之地。以義征伐,發(fā)號響應,天下可傳檄而定。天下至重,不可令它姓得之。聞使者從西方來,欲罷兵,不可從也。今吏士死亡者多,弇愿歸幽州,益發(fā)精兵,以集大計?!惫m說。
“今日之事,不得與外人道也,汝可調訓兵馬,他日定有重用。陛下雖有失道,尚需時日加以改正,吾欲盡收河北。還請將軍回營早做準備。”
“謹遵蕭王之命,還望三思。”耿弇退出。
由于此番見劉秀,劉秀很是滿意耿弇的想法,便晉升耿弇為大將軍,以使之調兵遣將。
劉秀回想張杳、鄧禹的說法,再加上耿弇的說辭,下定決心與劉玄分裂,于是召見使者告知其由于河北未定,不得回朝復命,請使者回稟劉玄。
使者也無辦法,便恙恙而回。
不多日,吳漢、岑彭斬殺謝躬,班師回射犬與劉秀匯合。
沒想到在吳漢等人回來之前,一人快馬加鞭趕到射犬來見劉秀。
劉秀召見此人,大喜過望:“馬將軍久經沙場,今日來投,幸甚至哉?!?p> 原來馬武也孤身前來投靠劉秀,不想再跟著劉玄混日子了。
“末將來晚,愿追隨將軍身后?!瘪R武說。
“吾得漁陽、上谷突騎,欲令將軍將之,何如?”
“駑怯無方略。”
“將軍如此謙遜,如不嫌棄,可隨我左右,與我為謀?!?p> “謝過將軍?!?p> 劉秀知吳漢已破謝躬,便下令讓其率領精銳騎兵掃平諸縣,以便大軍主力全力攻打銅馬。然后發(fā)兵前往鄡縣,在此與銅馬戰(zhàn)戰(zhàn)停停。
入秋的光景,讓人更加想念家鄉(xiāng),眾多將士無不盼望早日剿除銅馬,也好暫時歇歇,回鄉(xiāng)去收割莊稼??墒倾~馬勢大,一時漢軍難以取勝。吳漢也在此時掃平后方,趕來相助。
“敵我如今勢均力敵,取勝不易,諸將可有妙計?”劉秀問。
“我軍糧草充盈,可做長久準備。銅馬流寇,無以為繼,心念速戰(zhàn)。我可以逸待勞,堅守不出,待其出外搶掠,可以小隊騎兵擊之,斷其糧道。俟其隱退,再行追擊,定可破敵。”張杳說。
眾將皆覺此計甚可,果真在月余之后入夜之時銅馬悄悄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