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孤家

去強(qiáng)

孤家 沒名字很高興 2102 2018-03-06 23:53:19

  以強(qiáng)去強(qiáng)者,弱;以弱去強(qiáng)者,強(qiáng)。國為善,奸必多。國富而貧治,曰重富,重富者強(qiáng);國貧而富治,曰重貧,重貧者弱。兵行敵所不敢行,強(qiáng);事興敵所羞為,利。主貴多變,國貴少變。國多物,削;主少物,強(qiáng)。千乘之國守千物者削。戰(zhàn)事兵用曰強(qiáng),戰(zhàn)亂兵息而國削。

  農(nóng)、商、官三者,國之常官也。三官者生虱官者六:曰“歲”,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者有樸,必削。三官之樸三人,六官之樸一人。以治法者,強(qiáng);以治政者,削。常官治者遷官。治大,國?。恢涡?,國大。強(qiáng)之,重削;弱之,重強(qiáng)。夫以強(qiáng)攻強(qiáng)者亡,以弱攻強(qiáng)者王。國強(qiáng)而不戰(zhàn),毒輸于內(nèi),禮樂虱官生,必削;國遂戰(zhàn),毒輸于敵,國無禮樂虱官,必強(qiáng)。舉榮任功曰強(qiáng),虱官生必削。農(nóng)少、商多,貴人貧、商貧、農(nóng)貧,三官貧,必削。

  國有禮、有樂、有《詩》、有《書》、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

  有辯。國有十者,上無使戰(zhàn),必削至亡;國無十者,上有使戰(zhàn),必興至王。

  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強(qiáng)。國用《詩》、《書》、禮、樂、孝、弟、善、修治者,敵至,必削國;不至,必貧國。不用八者治,敵不敢至;雖至,必卻;興兵而伐,必??;取,必能有之;按兵而不攻,必富。國好力,曰以難攻;國好言,曰以易攻。國以難攻者,起一得十;國以易攻者,出十亡百。

  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興國行罰,民利且畏;行賞,民利且愛。國無力而行知巧者必亡。怯民使以刑,必勇;勇民使以賞,則死。怯民勇,勇民死,國無敵者強(qiáng),強(qiáng)必王。貧者使以刑,則富;富者使以賞,則貧。治國能令貧者富、富者貧,則國多力,多力者王。王者刑九賞一,強(qiáng)國刑七賞三,削國刑五賞五。

  國作壹一歲,十歲強(qiáng);作壹十歲,百歲強(qiáng),作壹百歲,千歲強(qiáng)。千歲強(qiáng)者王。威,以一取十,以聲以實,故能為威者王。能生不能殺,曰自攻之國,必削;能生能殺,曰攻敵之國,必強(qiáng)。故攻官、攻力、攻敵,國用其二、舍其一,必強(qiáng);令用三者,威,必王。

  十里斷者,國弱;九里斷者,國強(qiáng)。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強(qiáng),以宿治者削。

  舉民眾口數(shù),生者著,死者削。民不逃粟,野無荒草,則國富,國富者強(qiáng)。

  以刑去刑,國治,以刑致刑,國亂,故曰:行刑重輕,刑去事成,國強(qiáng);重重而輕輕,刑至事生,國削。刑生力,力生強(qiáng),強(qiáng)生威,威生惠,惠生于力。舉力以成勇戰(zhàn),戰(zhàn)以成知謀。

  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本物賤,事者眾,買者少,農(nóng)困而奸勸,其兵弱,國必削至亡。金一兩生于竟內(nèi),粟十二石死于竟外;粟十二石生于竟內(nèi),金一兩死于竟外。國好生金于竟內(nèi),則金粟兩死,倉府兩虛,國弱;國好生粟于竟內(nèi),則金粟兩生,倉府兩實,國強(qiáng)。

  強(qiáng)國知十三數(shù):竟內(nèi)倉、口之?dāng)?shù),壯男、壯女之?dāng)?shù),老、弱之?dāng)?shù),官、士之?dāng)?shù),以言說取食者之?dāng)?shù),利民之?dāng)?shù),馬、牛、芻藁之?dāng)?shù)。欲強(qiáng)國,不知國十三數(shù),地雖利,民雖眾,國愈弱至削。

  國無怨民曰強(qiáng)國。興兵而伐,則武爵武任,必勝。按兵而農(nóng),粟爵粟任,則國富。兵起而勝敵、按兵而國富者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