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眼見情勢不對自己身上有傷也不能硬接,急忙向后退去隨后一掌長擊地面,靠著反坐之力拉開了與來人攻勢的距離。
拳風才停人便跟至,俞大猷豪然當前威風烈烈,偉岸雄壯的挺拔身軀擋在了俞長生和沈煉的面前將兩人護住。
俞大猷方才一直在后掩護俞家軍的傷員兄弟們突圍無暇抽身,但遠遠聽得徐海的聲音,他放心不下趕忙擊潰了擋在身前的倭寇賊兵前來援助先鋒眾人。
徐海為了擊敗俞長生和沈煉已經(jīng)受了內(nèi)傷,現(xiàn)在俞大猷趕到,正面一戰(zhàn)自己恐怕再無勝算。
卻見俞大猷周身陽明真氣潰涌升騰宛如龍將躍淵,此刻自己再不甘心也要先行避戰(zhàn)了。
突然徐海朝一個方向沖了出去,俞大猷起初本以為對方要逃,卻見徐海卻是直朝著秋葉丹和陸流的方向所去!
原本秋葉丹和陸流應對藏點紅和夜西愁就十分吃力處于劣勢危險之眾,兩人現(xiàn)在都各自受傷血染衣袍,此時要是徐海突然施以偷襲那她兩人只怕一招都難以頂住頃刻間就會被格斃擊倒。
俞大猷急忙也全力朝著那四人激斗之處跑去,俞長生和沈煉才剛互相攙扶起身,卻見徐海這般行徑也趕緊追了上去!
卻見徐海第一時間并沒有攻向秋葉丹和陸流,他雖然沖在前面,但若是強行攻殺兩人,即便能當場了結(jié)這姐妹二人性命,但與此同時俞大猷也必然會在他背后夾攻出招,屆時前后不能兼顧,那徐海自己恐怕也會死在俞大猷那雷霆萬鈞的虎拳龍掌之下。
是以徐海沖來只是朝夜西愁和藏點紅使了個眼神,隨即三人便撤出了與秋葉丹和陸流的鏖戰(zhàn)激斗,這一下俞大猷等五人都被徐海三人甩在了身后。
俞大猷心中擔憂并沒有反應過來徐海的真實意圖,只是著急趕緊沖上去擋在了秋葉丹和陸流的身前。
這時徐海突然又回過頭來,正面俞大猷等人,猛得一招“摩訶般若掌”朝其攻去,藏點紅和夜西愁也一起隔空拍掌而來。
俞大猷眼見三人正面齊攻以為徐海是想避免剛才自己遭受背后夾擊之勢,這才要與屬下匯合一起合力攻殺,他右拳瞬間以虎變龍轉(zhuǎn)做掌形,一掌拍去將三人的掌風震蕩而頂。
一招相接卻發(fā)現(xiàn)對方掌勢只是空有來勢,場面洶洶但力道稀松,卻見徐海面露冷笑,手臂一弓一推,借著俞大猷的掌風之力將的身子整個反頂了出去!
藏點紅和夜西愁也是有樣學樣,這般借力脫身的把戲俞大猷當年曾經(jīng)使過,不想現(xiàn)在徐海等人也學了過來。
眼見三人一下退去脫身,俞大猷這才明白徐海一開始就是假意要攻殺秋葉丹和陸流,他只是想逼迫俞大猷前去保護兩人不敢輕舉妄動,趁勢帶走兩名心腹隨即借力退去。
同樣的脫身技巧俞長生和沈煉雖也見萬木春用過,但他們憂于秋葉丹和陸流的安危,是以也未加防備沒有提前警示俞大猷。
還不及俞大猷決定是否追趕,卻聽得徐海遠遠以高深內(nèi)力聲喝指揮倭寇重兵道:“俞大猷本人就在這里,爾等速速圍攻,能殺得此人者本佛賞賜千金!”
這倭寇賊兵之眾本就是因利而聚的亡命之徒,耳聽的東海佛爺懸以重賞,也顧不得和俞家軍的廝殺,紛紛調(diào)轉(zhuǎn)方向沖著俞大猷等人的地方包圍殺來!
突圍的俞家軍本就只有不足兩千之眾,一路沖鋒再是勢如破竹,俞長生被徐海一擋至此現(xiàn)在也鋒芒已搓,十倍之眾的倭寇頃刻包圍上來眾將士依然陷入苦戰(zhàn)險境。
現(xiàn)在俞長生、沈煉、陸流、秋葉丹四人都受傷不輕,俞大猷趕緊擋在眾人身前,他手中奪帥拔出劍吟生嘯,攻殺而來的倭寇更莫能近,會被砍殺或被俞大猷“流星逐月”的腿法踹飛!
這時突然聽得一陣鳥銃聲(明朝火槍)的火擊之響非常臨近,一門炮響震耳欲聾隨后更是將附近一片倭寇炸倒轟飛!
徐海這一聲呼喝,雖然指揮調(diào)集了倭寇,但是也讓趕來救援接應的戚繼光找到了眾人的位置!
戚繼光和劉顯在山下的攻勢極為順利,戚繼光所安排的十一人陣法所向披靡,一路沖殺上山打倒倭寇不計其數(shù),而明軍將士卻鮮少傷亡。(歷史上戚繼光將軍用兵與倭寇作戰(zhàn),戰(zhàn)損比之驚人可以達到1:200)
兩人率軍沖擊敵陣雖然打開了一道缺口路線,但是亂軍之中卻始終難以找到俞大猷等人匯合,反倒是徐海這一呼喊,反倒幫了大忙。
眼見援軍終于到了,俞家軍眾弟的士氣又再次提振,一個個猛攻怒殺,手中的長槍刀劍已經(jīng)成了一團亂銀盤舞,俞大猷和俞長生等人更是一馬當先,率領兄弟們朝援軍方向殺去匯合,倭寇之眾雖然人多但面對這樣的進攻鋒芒卻也再不能擋!
俞長生雖然受了不小的內(nèi)傷,但他這時過于興奮,依然沖在最前,他一拳狂嘯而去,將面前賊兵人群瞬時打出了一個大豁口,終于得以與戚繼光和劉顯的援軍匯合!
這時俞長生一口鮮血噴出,眼前一黑仰面倒去!
他身子還未落地,俞大猷便一把接住了他,隨即一掌撫在他胸口,灌以渾厚內(nèi)力支撐幫他固本強元。
俞大猷喝道:“臭小子不要命了!受了這么重的內(nèi)傷還敢這么勉強!這次你必須得跟老子一起活著出去!”
俞長生本來險些昏厥卻被俞大猷又撐了過來,他笑了笑滿臉燦然道:“知道先生肯定會接住我,就不怕瘋上一瘋!”
俞大猷也聞言大笑,隨即師徒兩人帶領眾家兄弟突破倭寇包圍與援軍匯合,兩波將士兄弟終于連接合為一軍。
戚繼光雖然年輕武功不高,但作戰(zhàn)也是勇猛身先士卒,劉顯更是驍勇善戰(zhàn)以一當十親自決戰(zhàn)陣前奮力殺敵。兩人看到俞大猷和俞長生等人都十分興奮。
戚繼光見到俞長生滿身血污嘴邊也全是血跡,忙上前道:“大哥!你傷勢如何可還要緊?秋女俠、沈大哥和陸姑娘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