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站在院子里,看著院子里的一切,還是印象中的樣子,雞鴨在那里叫著,豬圈里面的豬在那里哼哼的叫著。一切都是這么的和諧與美好。
“曉曉,你怎么出來了,趕快回屋里面去,醫(yī)生說你的頭不能見風”張母邊說著邊拉著張曉的手,把張曉往屋子里面帶。
張曉看著年輕的母親,再回想前世那個被生活操勞的早衰的母親,就楞在那里,任由母親將自己拉進屋內(nèi),坐在床邊。
張曉的母親叫王秀瑜,濃眉大眼,中等身材,身高大概160cm左右,體型不胖也不瘦,也就100斤,沒出嫁之前,在家里,也是干活的好手,屋里屋外的,都會干的很利索,就是沒有做過地里面的農(nóng)活,當年張曉的爸爸就是看中了王秀瑜的長相和勤勞,才主動去求娶的。
可是,在農(nóng)村,不是你長得漂亮,能把屋里屋外的活計干好,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相應(yīng)的嫁妝,可是王秀瑜家很窮,根本拿不出來那么多豐厚的嫁妝,而張忠義結(jié)婚時候給王家的3000塊錢的彩禮,也是超出了曹氏的預(yù)期。而且王秀瑜兄弟姐妹共8人,一大家子的人,開銷都很大,因此家中比較貧困,而且王秀瑜這樣的身材瘦弱的,在家從來沒做過農(nóng)活的大小姐,自然入不了一心想給兒子找個有豐厚嫁妝的曹氏的眼睛了。
當年張曉的爸爸張忠義違背母親意愿,娶了王秀瑜回來,張曉的奶奶曹氏可是生了好長時間的氣呢,如果不是張曉的舅奶奶勸說自己的老姐妹,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讓她管那么多,張忠義和王秀瑜結(jié)婚在一起還需要一些時間呢,因此曹氏也就對這個兒媳以及張曉這個孫女也是十分的不喜,總是各種挑刺兒。
張曉的爺爺張文慶在張曉的小叔叔張忠智2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張曉還記得舅奶奶和自己說過的話:爺爺張文慶和奶奶成婚以來,一直讓著奶奶曹氏,不讓曹氏做什么臟活累活,對曹氏也是疼愛有加,可是即使是這樣,曹氏依然看不起張文慶,在成婚生下長女張淑琴之后,叫嚷著要離婚,帶著孩子離家出走,在離家出走的路上,過小橋的時候,掉到了河里面,要不是張文慶及時趕到,張曉的大姑張淑琴就會被淹死了。曹氏看著差一點淹死的大姑娘,又看著及時過來救了她命的張文慶,也就跟著張文慶一起回家了,但是她依然沒有改變她那無理取鬧的脾性,動不動就耍脾氣和張文慶吵架,張文慶整日被曹氏這么罵著,時間長了就郁結(jié)于心,就生病離開了。
“我奶奶為什么會這樣呢?脾氣這樣壞”張曉依稀還記得當時問舅奶奶的話。
“你奶奶估計是憋屈吧,嫁給你爺爺比較憋屈”舅奶奶嘆了一口氣,然后繼續(xù)說道:“你知道咱們這里為什么叫曹家甸么?這個曹呀,就是你奶奶家的曹,你奶奶家,也就是你爸爸的姥姥姥爺家,是這里的大地主,這附近村子的土地都是你奶奶家的呀,曹氏可是正兒八經(jīng)的地主家的大小姐呢,如果不是當年你奶奶因為一些原因頭發(fā)稀少,如果不是在當年,曹氏根本不可能嫁給你爺爺張文慶,要知道你爺爺家在當時可是貧農(nóng)呀,地主家的大小姐怎么可能看得上你爺爺呀”舅奶奶感嘆道。
張曉聽著也是感到很新奇,,心里還想著,原來我奶奶是地主家的大小姐呀~嘻嘻~
至于后來爺爺奶奶之間的事情,舅奶奶就沒再繼續(xù)和張曉說了,只是說等張曉再大一些,知曉人情世故了,再說給張曉聽,現(xiàn)在和張曉說,張曉也不懂。
再說張曉的父親張忠義,張文慶和曹氏共有四子三女,張忠義是張文慶的第三個孩子,長女張淑琴、長子張忠仁、次子張忠義,也就是張曉的父親,三子張忠禮、二女兒張淑云,小女兒張淑鳳、小兒子張忠智。都說中間的孩子不受重視,張忠義從小就是這樣子的,不是最小的,也不是最大的,處在中間的位置,本來就很尷尬,而且張忠義也不爭不搶,從小到大,比較聽父母的話,唯一的反抗父母的安排恐怕就是娶了王秀瑜了吧。
張忠義是個比較老實本分的人,人很聰明,有一些小聰明,但是不會用這心思去對付別人,整日里就鉆研著,怎樣才能多種一些土地,多掙一些錢,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環(huán)境。平日里在家就是知道在地里干活,能吃苦,就是不太會說虛頭巴腦的空話,只知道干實事,自然比不上能說會道的張忠智得父母歡心了,也比不上自己的二妹夫李君。
此時正是春末夏初的季節(jié),張曉的老家農(nóng)村正是農(nóng)忙的時候,忙著種玉米,忙著插秧,今天中午正是王秀瑜回來做飯,然后把飯帶給正在地里翻地插秧的張忠義。
王秀瑜回來就看到女兒站在院子里面,東瞅瞅西望望的,不知道在那里看些什么,又看到女兒頭上包的紗布,疾步走到她面前,將她拉到屋子里。
“頭還疼么?”王秀瑜貼心的問著
“不疼了。媽,我爸呢?”
“你爸在地里插秧呢,等一下我把飯做好,再帶到地里面,你爸中午不回來了”
“你趕快到床上躺著,休息,我去做飯了”說著,王秀瑜就往廚房走去。
張曉家的房子是土坯壘成的二間房,而且和村里其他人家的房子相比,張曉家的房子顯然是破舊的,而且由于房子建成的時間比較長,房子也有些舊了,土坯總會掉落,特別是夏天的時候,趕上下大雨的天氣,張曉家的房子還會漏雨。但是就是這樣的一間土坯房,還是當年張忠義從朋友借錢,一點一點蓋起來的。張曉始終記得鄰居家的舅奶奶和自己說的話:當年張忠義和王秀瑜婚后沒多久,就被奶奶曹氏分出來,分家的時候,奶奶曹氏很小氣的,就是不給張忠義分多少東西,就說家里窮,沒有東西,只給了張忠義200斤大米和一麻袋的小土豆(也就100斤左右),一頭瘸了腿的老黃牛,筷子2雙,盆子2個,就這些東西,張忠義趕著老黃牛,拉著木板車,一瘸一拐的走出老宅,那個木板車還是張忠義從村里的一位叔叔那里借來的,木板車上裝著和王秀瑜成婚以來的兩套被褥,一個組合柜,還有分家時候曹氏給的那些東西,王秀瑜跟在車的后面,看著車上的東西別掉下來。
張曉不知道小土豆有多小,在長大后特意問了母親王秀瑜之后,王秀瑜笑著說小土豆是沒見過的小,張曉表示很新奇,連忙問有多小,王秀瑜說20個小土豆,才能做一碗土豆醬,邊說邊用手比劃著,張曉看著,也就直徑13厘米左右吧。張曉知道王秀瑜說的土豆醬是什么樣子的,就是用那時張曉才知道原來奶奶給的小土豆竟然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