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陪著這位嫂子說話,一邊說話,一邊拿起放在餐桌上的水杯和茶壺,沏了一壺茶水。然后倒了一杯水,將水端到了炕上,放在了來人的手邊。
“嫂子,喝水”
“嗯,行,放那兒吧”
“曉曉,寒假放幾天啊?什么時候開學(xué)?。俊?p> “年后開學(xué)呢,陽歷2月末吧”
“年后呢呀,那還成,能在家待挺長時間呢”
“你在學(xué)校適應(yīng)不?累不累”
“還行,剛開始不太適應(yīng),時間長了也就沒什么了,在哪兒都一樣。”
“那累啥啊,就是學(xué)習(xí)而已,也不做什么體力活,累不到哪里去”張曉不是那種愿意訴苦的人,更不愿意讓別人覺得自己嬌氣的人。
畢竟在家里邊大多數(shù)人看來,學(xué)習(xí)不累,比干農(nóng)活輕松很多。
兩個人聊了幾句話,茶水也沏好了,大嫂子也端起水杯,開始喝水。
兩個人就這么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
張曉聽見開門聲,站起來一看,王秀瑜抱著一捆玉米桿進(jìn)來了。
“媽,大嫂子過來了”
“你進(jìn)屋跟大嫂子嘮嗑吧,廚房我收拾”
王秀瑜將玉米桿放在廚房的地上,脫掉干活的時候外套,摘掉手套,將手套和外套遞給張曉之后,就進(jìn)屋了。
還沒等進(jìn)屋呢,就聽見大嫂子那標(biāo)志性的大嗓門兒了。
“二嬸兒啊,這張曉妹子回來,你能輕松許多了吧?”
“是的啊,曉曉回來了,能幫我干點活兒”
“可不就是呢,這曉曉回來了,那些零碎的活都可以給張曉做了,這樣你也能干點別的事情”
“對對,來,喝水”
王秀瑜端起另外一杯水,喝了起來。
茶水已經(jīng)晾了很長時間了,也有點涼了,這個時候喝正好。
咕咚咕咚的喝完一杯之后,又拿起茶壺倒了一杯,然后兩個人開始嘮家常。
東家長、西家短的,大嫂子起話來,聲音是越來越大,而且一邊說著還一邊比比劃劃的,王秀瑜偶爾應(yīng)和幾句,然后默默的聽著這個侄媳婦說著。
將近做下午飯的時候,這個鄰居家的嫂子才回家做飯。
這個時候張曉也已經(jīng)在廚房忙活一段時間了,米飯也已經(jīng)做好了,還蒸了一簾子的粘豆包。
粘豆包是粘大米面的,也就是糯米面。曹家甸這邊的豆包有兩種面的,一種是粘大米面,白色的;一種是黃米面,黃色的。兩種面的豆包都各有特色,在張曉小時候,家里吃的大多是黃米面的豆包。
每年冬天的時候,曹家甸的家家戶戶就開始泡黃米,打面,發(fā)面,然后煮豆子,豆子煮好之后,往里面加入一些糖精或者是冰糖,給豆餡增加一些甜味,再將豆子用豆杵子將煮好的豆子杵成豆沙,然后將豆沙揉成一小團(tuán),一個一個的放在盆子里。等到面發(fā)好之后,就開始了包豆包了。
上初中的時候,周末放假,張曉會幫著王秀瑜一起包豆包,一個一個的,當(dāng)豆包鋪滿一個簾子的時候,王秀瑜就會拿到廚房,放在鍋里蒸熟,蒸熟之后,再一個一個的起鍋,涼涼之后,再拿到倉房里面,放在倉房里面凍一晚,然后再一個個放在那個專門用來存放凍豆包的大缸里面。
之所以要蒸熟了以后再凍起來保存,是因為這樣的凍豆包能夠保存更長時間,不至于在來年開春之后,被春風(fēng)一吹,就化了,豆包上面的面會掉下來,豆包也變的不好吃了。
小的時候,經(jīng)濟(jì)條件也不是很好,零食的種類也不是很多,每年冬天的零食主要就是凍梨、雪糕、凍柿子這類的凍貨。除了這些凍貨,張曉還特別愿意吃蒸熟之后的凍豆包,說是吃,其實就是啃,一點一點的啃凍豆包,越啃越有感覺,特別是吃到里面的豆餡兒的時候,可以說的上是無上美味。
把飯做好之后,張曉又去拿來兩個土豆,將土豆去皮,然后再將土豆切成土豆絲,說是土豆絲,其實可以算得上是土豆條了。
張曉的刀工實在是差的很,這也跟她不常做飯有關(guān)。
等到王秀瑜準(zhǔn)備做晚飯的時候,發(fā)現(xiàn)張曉已經(jīng)將飯做好,只剩下一個菜了,再看看張曉準(zhǔn)備的土豆條,大概就猜到張曉打算做什么菜了,應(yīng)該是酸菜燉土豆條。
王秀瑜去酸菜缸里面撈出一顆酸菜,用鍋里的溫水將酸菜洗凈,然后切絲。看到張曉還在廚房里面站著,就讓連忙讓張曉出去。
“曉曉,你進(jìn)屋待著,別在廚房待著,我一個人能忙活過來。”
“媽,我想幫你燒.火,你自己一個人也燒不了”
“那現(xiàn)在也不需要你,你先進(jìn)屋歇會吧,都忙活這么長時間了”
王秀瑜看張曉把飯做好了,還是很欣慰的,畢竟張曉大了,能夠幫家里干活,分擔(dān)家務(wù)了,做父母的也輕松一些。
過了一會兒,張曉坐在屋子里,聽到廚房傳來王秀瑜炒菜的聲音,張曉知道王秀瑜開始炒菜了。
張曉連忙起身,走進(jìn)廚房。
只見王秀瑜已經(jīng)將柴火放進(jìn)灶膛,灶膛里面的火燒的正旺,鍋里面的油熱了之后,王秀瑜依次的放進(jìn)去切好的蔥花、姜、蒜,再放一些醬油進(jìn)行爆鍋,然后趁熱再將切好、洗好,已經(jīng)攥出水的酸菜團(tuán)、土豆條放在鍋中,再用鍋鏟不斷地翻炒,炒一會兒之后,再往鍋里加入適當(dāng)?shù)乃?,蓋上鍋蓋,繼續(xù)燒火,等到開鍋之后,再燒適當(dāng)?shù)臅r間,菜就好了。
王秀瑜做的酸菜土豆條湯,特別好吃,酸菜的酸爽勁兒,搭配上稍微有點硬度的土豆,在出鍋之后,再將用火燒好的干辣椒剪成段兒放進(jìn)湯中,美味可口的酸辣湯就做好了。
冬天的時候,坐在炕上,喝著酸辣湯,身子也暖暖的。
在王秀瑜開始做菜的時候,張忠義就回來了。他出去串門兒,再打聽一下最近糧食的收購價格。
張忠義打算將家里的玉米和稻子都賣了,眼看著就要年底了,賣了糧食之后,也沒什么事情了,年前也就剩下置辦年貨,等待過年了。
在飯桌上,張忠義和王秀瑜兩個人說起了今年的糧食價格的問題,今年的價格跟往年差不多,比去年略高一些,但是也沒有高多少。
玉米是8毛錢一斤,而且還要看玉米的水分多少,玉米水分越大,價格越低。
水稻則比玉米高一些,一塊三、四一斤,長粒的水稻,價格會高一些,水分低的能達(dá)到一塊六左右,水分高的,或者是品種不好的短粒的水稻,一斤的收購價格是一塊二三。
雖然說水稻的價格高,但是每畝水稻的成本也比玉米的要多。綜合下來,每畝水稻的純收入?yún)s沒有比玉米高多少。
所以說,農(nóng)民想要通過種田致富,只能走規(guī)模經(jīng)濟(jì),就是多種地,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收入。
慈儉
給自己加油!爭取每天更新一章,不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