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臨,雉縣城中燈火通明,歡聲笑語隨風飄蕩。
縣衙大堂里,酒宴擺開,隨軍幕僚及軍侯以上將領(lǐng)齊聚,李汗青帶著周武、方宏走進大堂,眾人紛紛起身抱拳行禮,“見過李帥……”
李汗青抱拳回禮,“大家請坐!”
說罷,他徑直走到了左首波才的面前,沖波才抱拳一禮,“波帥請上座……”
于他,波才先有提拔之恩,如今又有讓賢之義,對于這樣的波才,他如何能不敬重?
波才連忙回禮,神色肅然,“自古尊卑有序,波才豈敢僭越?還請李帥上坐!”
見波才一臉肅容,李汗青心底卻莫名地有些失落,連忙抱拳回了一禮,神色誠摯,“在汗青心中,波帥永遠都是波帥,波帥……稱我汗青即可!”
望著滿臉誠摯的李汗青,波才稍一猶豫,笑著叫了一聲,“汗青!”
李汗青頓時展顏而笑,“誒……”
見到他開心的樣子,波才不禁也有些動情,“汗青,如今我軍實力大損,想來張曼成所部的情勢也不容樂觀,值此危急之際,我卻將擔子壓到了你的肩頭……不要怪我,能者多勞啊!”
李汗青粲然一笑,豪氣頓生,“波帥放心,汗青必定披肝瀝膽,永不退縮!”
說罷,他一轉(zhuǎn)身,目光炯炯地掃過堂中眾人,意氣風發(fā),“今夜,大家盡情吃喝,暢所欲言,來日隨我馳騁沙場,為世人打出一個煌煌天下,共致太平……”
什么危機,什么重擔……他李汗青一開始就沒打算逃避,他李汗青一開始就準備為世人打下一個煌煌天下!
這天下,屬于勇者!
若無鐵肩擔道義的氣魄,哪敢稱什么勇者?
夜?jié)u深,雉縣城中依舊燈火通明,酒宴未罷,而城東十余里處,一條火把匯聚的長龍緩緩而來,軍中旌旗飛揚,“大漢左中郎將朱”、“大漢騎都尉曹”、“大漢射聲校尉廉”、“大漢越騎校尉孫”……追兵已至!
只是,這支追兵也是追得心中惴惴、步履躊躇,否則,一支囊括了漢廷禁軍精銳的大軍怎么到現(xiàn)在才追上來?
“噠噠噠噠……”
一騎斥候自前隊直奔中軍大旗之下,翻身下馬,沖朱儁單膝一跪,“大人,雉縣城門緊閉,城頭崗哨林立防備森嚴,城中喧囂……想來李汗青所部正在城中!”
朱儁濃眉一皺,“唔……傳我將令:城東五里扎營,加強戒備……”
只是,說著他心中已是一片苦澀。
若非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他朱儁絕不會硬著頭皮追上來。
能輕松擊潰張忠八千人馬,能轉(zhuǎn)戰(zhàn)三縣百余里連破兩座營寨殺得六千將士龜縮不出……這樣的強敵,追上了又能如何?
與此同時,雉縣城中也有一位軍士匆匆地沖進了一片歡聲笑語的縣衙大堂,“啟稟大帥,城東突然出現(xiàn)大隊人馬,想來是肇縣方向的追兵到了!”
堂下頓時一寂,李汗青也放下了酒碗,“傳我?guī)浟睿壕蒲缃Y(jié)束,各部將士抓緊時間休整,隨時待命……”
漢軍遲早會追上來,這本就在他的預(yù)料之中。
漢軍在肇縣吃了那么大個虧,如果不追上來如何跟朝廷交待?
這樣也好,在雉縣城下解決掉這個麻煩,可比把這個麻煩待到雉衡嶺下去要強得多!
李汗青發(fā)了話,眾將陸續(xù)散去,偌大一個大堂很快便冷清了下來,李汗青也起身回了后院。
后院原本很寬敞,但此時寬敞的后院里擺放著一具具用草席包裹著的遺骸。
那是陣亡在肇縣西南那座矮嶺下的前軍將士的遺骸,一共一百三十九人!
入城之后,他便讓人四下搜羅草席,為他們裹好了尸,因而他身為主帥卻是最后一個去大堂的。
當然,矮嶺下還有數(shù)千具陣亡將士的遺骸,可是,當時他要率部斷后,根本就帶不了那么多,當時還是前軍校尉的他便只帶回了前軍陣亡將士的遺骸。
只是,此時的他已經(jīng)是潁川黃巾軍的渠帥了,想起其余那些陣亡的將士還暴尸荒野,心中不免就有些黯然。
他們也是人,也有妻兒父母,也是別人的摯愛親朋……
站在臺階上,怔怔地望著院中那一具具陳列整齊的遺骸,李汗青只覺酒意上涌,心中的酸楚頓時便化作了沖動——殺回去,把他們也帶回雉衡嶺!
正在此時,波才從左廂走了出來,沖怔立臺階上的李汗青走了過來,輕聲地嘆息了一聲,“這就是命,或許終有一日,我等也會如他們一般吧!”
很顯然,他以為李汗青是觸景生情,在對著這滿院子的尸骸傷感呢!
李汗青強自一振精神,“不!即便窮盡此生,汗青也要讓軍人變成一種光榮的職業(yè)!”
脆弱只能留給自己,在別人眼中,他永遠都只能是那個豪情萬丈的李汗青,不可戰(zhàn)勝的李汗青!
只是,波才卻聽得一怔,最終輕輕地搖了搖頭,“汗青,早些歇息吧!所謂行百步而半九十,如今雖然距離雉衡嶺只有三十里了,但漢軍也已追至,萬萬不可大意?。 ?p> 李汗青展顏一笑,“波帥請放心,便是他們沒有追上來,汗青也打算在此等著他們呢!”
說著,李汗青一聲吩咐,“周武,傳我將令:東門城頭每隔半個時辰擊鼓一次!方宏,曉諭城中軍民:天明之前,雉縣內(nèi)外無戰(zhàn)事……”
他麾下的將士們需要休整,昨夜被折騰了一夜、今日又追了一路的漢軍何嘗又不需要休整呢?
城東五里,漢軍剛扎好營,正準備休息,便聽得雉縣城頭突然鼓聲大作,不禁都是一驚:黃巾這是要趁夜襲營啊!
若說別的黃巾敢敲著戰(zhàn)鼓搞夜襲,他們是一點也不會信,可是,李汗青就在城中,有什么事是他李汗青不敢干的?
在震天的鼓聲中,漢軍紛紛抓起武器,匆匆地鉆出了一座座軍帳,就準備迎敵。
可是,等了半晌,直到鼓聲停止后也不見城中有絲毫動靜。
中軍大帳里,朱儁和一干將領(lǐng)聽罷斥候的匯報,卻絲毫不敢松懈,他們可都知道汝水河畔那一戰(zhàn)的經(jīng)過……安知李汗青不會故技重施,在數(shù)遍鼓聲后便會真地率部出城襲營?
親歷那一戰(zhàn)的曹操更是臉色難看之極,“不出意外,一個時辰后,鼓聲便會再次響起……”
此情此景,他好似又聽到了當時李汗青那響徹汝水兩岸的怒吼聲,“準備沖鋒……準備沖鋒……兄弟們,跟我沖啊……”
當時,他就是被那每隔一個時辰就會響起的怒吼聲給麻痹了,才會輸?shù)靡粩⊥康兀?p> 只是,今夜的鼓聲卻比當時的怒吼聲響得更加頻繁,每隔半個時辰便會準時響起,讓一眾好不容易放松心神準備入睡的漢軍將士一次又一次地從營帳中鉆了出來。
但每每都是虛驚一場,罵聲一片!
城中的軍民雖然明白那鼓聲到底是怎么回事,卻依舊有不少人一次又一次地被那振聾發(fā)聵的鼓聲驚醒。
又一次被鼓聲驚醒,波才騰地翻身坐起,旋即不禁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個汗青吶,還真能折騰人……只怕城外的漢軍早已經(jīng)罵聲一片了吧?”
豈止是罵聲一片,一眾漢軍將士簡直恨不得生吞了李汗青!
雖然明知很可能又是虛驚一場,但是每當戰(zhàn)鼓響起時,他們依舊不敢有絲毫怠慢。
畢竟,李汗青的威名就擺在那里,曹操所部兩千精騎在汝水河畔的遭遇就是前車之鑒吶!
娘的,城中為何會偏偏是他李汗青?
他們卻不知道,李汗青今夜同樣難以入睡,倒不是在擔心城外的漢軍和黃巾軍面臨的危機,而是在思考著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黃巾軍一直喊著為天下致太平,他李汗青也打的這個旗號,可是,在這個時代,所謂的致太平又能致到哪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