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在戰(zhàn)國當?shù)蹘?/h2>

第三十七章 百家爭鳴開幕

我在戰(zhàn)國當?shù)蹘?/a> 三事三 2004 2018-06-11 21:13:22

  隨著越來越多的百家中人來到齊都臨淄,稷下學宮中的傳出的爭辯聲,也變的越來越多起來,齊國又一次重現(xiàn)了最繁華時,百家爭鳴的盛況。

  齊國街上孩童最愛玩的游戲,也慢慢變成了,學著一個個熟讀百書的老先生,一本正經(jīng)說著自己聽到的大道理,畢竟在孩子懵懂的心里,能受萬眾敬仰,就是大英雄。

  而稷下學宮百家負責講學的那些先生,看著臺下身穿各國服飾的學子,往往也會如打了雞血一般,恨不得把自己一肚子的學問都抖出來。

  連以前戰(zhàn)國都少見的商家都開始出現(xiàn)在了稷下學宮中,不過從對方手中少的可憐的“范蠡列傳”以及擺了一地的儒家,道家,法家。。。百家熱門經(jīng)典竹簡,實在不知道該贊嘆對方活學活用的,還是吐槽他是來賣竹簡的。

  雖然還有很多因為爭辯過于激烈,而導致的麻煩,

  但是就在這副百花齊放的盛景中,后世與“奧林匹克運動會”齊名的文化屆的世界級運動會——百家爭鳴,就在最后一批來自秦國學者的到達后,拉開了第一屆的序幕。

  各大學派的頂梁柱,都為了這片富裕的文化沃土象征正統(tǒng)的官學,而摩拳擦掌。

  。。。

  當青銅鐘的聲響再度在稷下學宮中回蕩起來,一個個旅居在稷下學宮周圍的百家學子,紛紛開始洗漱換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文化戰(zhàn)役的第一槍已經(jīng)打響了。

  百家爭鳴經(jīng)過百家眾人的口舌,早就傳的聞名七國,無論是儒家與法家的“王霸之辯”,還是儒家內部的“天人之辯”“善惡之辯”。。。還是流傳于鄉(xiāng)野坊間的墨家機關,都深深的吸引了齊國臨淄的百姓和各國商旅。

  在這個沒有娛樂項目的時代,從七國傳說的火爆程度就可以看出來,如此盛會對戰(zhàn)國居民的吸引力。

  白曉生看著周圍川流不息,身穿百家學子的男男女女,不由在內心連連感嘆道:“果然不愧是還未受腐儒思想侵害,開明程度數(shù)一數(shù)二的春秋戰(zhàn)國,連身穿儒袍的女子學者,數(shù)量都如此驚人。”

  回頭一看,才發(fā)現(xiàn)高漸離,姜奴兒和師傅三人竟然不知道什么時候消失不見了。

  當他再一次找到三人的時候,才驚奇的發(fā)現(xiàn)師傅田單,竟然在于前幾日與公孫龍辯論的縱橫家魯仲連子交談甚歡,連忙好奇的湊上去偷聽。

  田單看著身旁的白曉生,想要跟自己的老朋友介紹一下,這就是自己在信中提過的新弟子。

  魯仲連子瞇著眼睛看向白曉生,微笑著說道:“不用介紹了,他是你新收的徒弟,前幾日我已經(jīng)在與公孫龍的辯臺上見過了,口才著實驚人。”

  一旁的田單聽到自己老友夸贊自己的徒弟,心里如吃了蜜一般開心,卻自覺的連連擺手道:“在名揚七國的魯仲連子面前,我這個傻徒兒哪敢自稱口才好,當年我攻打聊城一年都沒有打下來,老友一封書信,就讓那燕將自殺,燕君開城投降。我在趙國時,秦國大軍攻打到趙國國都邯鄲,若不是老友勸解,恐怕世上早就沒有趙國了。魯仲連一言可是能敵千軍,戰(zhàn)一國?!?p>  聽完師傅的話,白曉生在想起來眼前這人是誰,原來眼前的老者就是被唐朝謫仙李白專門寫詩別魯頌(誰道泰山高,下卻魯連節(jié)。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稱贊,并且在他一十三首詩中留名的魯連,魯仲連子。

  那個師傅一城換得七十歸神話背后的男人。

  就在此時,一陣連續(xù)不斷的青銅鐘敲擊聲從場地內響起,打斷了兩人的商業(yè)胡吹,而所有在場外徘徊,敘舊的眾人,都開始朝場內涌去。

  百家爭鳴即將開始了!

  整個百家爭鳴的場地被中間的高臺劃分成了兩個區(qū)域,左邊是數(shù)十個百家學者辯論用的辯臺,而右邊則用來讓一些實踐派百家展示自己成果,販賣書籍竹簡。

  身著王服,一身正氣的齊王建緩緩走到了高臺中央,向眾人微微躬身,行禮道:“歡迎各位諸子百家的學者以及我齊國子民,前來觀賞確立我齊國官學的百家爭鳴。”齊王建聲音不大,卻從不斷回響在龐大的會場之中。

  原來,白曉生在立好柱子之后,考慮到場地太大,萬一丟了小孩都不好找,于是,又請墨家眾人研究了原始擴音器,并綁在了圈定場地的幾根石柱之上。

  “齊王建果然如傳聞中一樣,禮賢下士,你看他剛才對著眾人,那不失威嚴的輕輕一拜,我游歷七國從未見過如此賢君?!?p>  “齊王已經(jīng)如傳聞,就不是知道那文抄家臥龍先生,又是何模樣?!?p>  “你們還沒見嗎?前幾日,臥龍先生與名家公孫龍一辯時,我就在旁邊觀看,辯才當真了得?!?p>  “你看那不是齊國的君王后嗎?似乎沒有傳聞中,那副奄奄一息的模樣?!?p>  君王后在齊國禁軍的護衛(wèi)下,欣慰的看著臺上的齊王建,雖然作為從小看著他長大的母親,她知道齊王從燕國回來以后,并沒有發(fā)生什么本質的變化,但是,似乎已經(jīng)可以把朝政交給他了,少了朝事的煩擾,自己說不定也可以多活幾年,能有機會好好看自己的寵溺子,如何一步步化“愚”成龍,攪動天下風云。

  齊王建聽著臺下的議論聲,面不改色的緩緩說道:“我齊國,始于太公,齊桓稱五霸,先祖宣王時,達到頂峰。后五國攻齊,雖得安平君復國,但齊國國力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今廣開大門,希望齊國能成為諸位賢能的梧桐木?!?p>  周圍多是精通列國歷史的文化人,聽到齊王建的話語,也不禁唏噓,曾經(jīng)能與秦國爭雄的齊國,遭受五國圍攻之后,飽受戰(zhàn)亂的齊國國力確實大不如前。

  不過經(jīng)過君王后這么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也算是恢復一二了,又有如此賢君,確實是一片能一展拳腳的沃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