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于抬起另一只手,一拳重重敲在他的刀背上。
他要用這股蠻力將李容若連人帶劍震碎。
他這一拳下來,李容若胯下的戰(zhàn)馬發(fā)出痛苦的哀鳴,就像負載的重量超出了它能承受的范圍。
所幸這匹堅強的馬兒沒有倒下,更沒有驚慌,李容若則沒有讓它的痛苦持續(xù)太久。
先是聽到一種鏘鏘的碎裂聲,原來是刀劍交接處,產生細微的裂痕,刀鋒劍刃在重壓下相互切割,開始崩碎。
外人或許看不到這個細節(jié),單于卻是眼尖,他分明看到李容若的劍刃竟然切入了他的刀鋒,交擊之處,已經碎裂了一個缺口。
這回輪到單于咬牙,惡狠狠道:“你小子!”
多年的經驗告訴單于,李容若非常危險,他想將李容若連人帶劍砍斷,李容若則要將他的大刀切碎。
他自恃蠻力強橫,卻被李容若一眼看穿——戰(zhàn)場上丟了趁手的兵刃,就像孤狼沒了利爪尖牙。
再這么僵持下去,他的黑刀就會被李容若一寸寸切割,以至斷裂。
兩相權衡,單于只得退讓,暗里撤力,緩緩松手。
李容若抓住了這個細節(jié),雙手握劍,自下而上猛然揚起,竟然將單于掀開了!
他們這個抗衡只在轉瞬之間,其中勾心斗角和細節(jié)外人不可知,在他們看來,單于和李容若第一次交手,到底是李容若略勝一籌。
只可惜單于到底身經百戰(zhàn),即便輸了一招,但沒給李容若乘勝追擊的機會,一個欠身,迅速后退,和李容若拉開距離。
一直被匈奴騎兵壓制的弈軍看到這一幕,紛紛呼喊起來,將敬意通過怒吼傳給李容若。
但李容若很清醒,這不是什么好事,這會令單于將他當成“真正的對手”,況且他和單于之間不過是個人之爭,真正影響大局的,還是雙方身后的大軍,而弈軍和匈奴騎兵相差太多了。
李容若最好的選擇是借勢發(fā)揮,盡量壓制單于,為自己爭取哪怕分毫的主動。
他策馬往前走了兩步,將長劍收回劍鞘,順手將之前甩出,插在那名匈奴騎兵胸膛的銀月長槍拔出來。
槍尖指著單于,面無表情道:“別退,再來?!?p> 單于臉上的肌肉抽動了一下,那是他憤怒到極點的反應。
李容若這種“挑釁”,已經觸犯到他的權威,如果在戰(zhàn)場上輸給敵方大將,他在匈奴軍中的地位將會受到質疑。
如此一來,李容若必須承受他全部的怒火了。
當單于再次向李容若沖來時,后面的衛(wèi)衣卻看到了機會——李容若成功將單于激怒。
憤怒會磨滅對方的耐心和理智,特別是在戰(zhàn)場上。
“說不定真的可以。”
衛(wèi)衣心里響起一個聲音,“說不定李容若真的可以‘擒賊先擒王’?!?p> 就像蘇弈以前總能做些匪夷所思、扭轉敗局的決定,將不可能變成可能,是為奇跡。
這些年受蘇弈耳濡目染,又一直將蘇弈當做追尋的目標,衛(wèi)衣早能在戰(zhàn)場上審時度勢,見機而為。
為了配合李容若,衛(wèi)衣也親自帶隊,反守為攻,跟著李容若撲上去。
戰(zhàn)況似乎向李容若和衛(wèi)衣這邊傾斜了——
如果沒有燕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