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投降元廷后,與朱元璋發(fā)生多次摩擦,勝少敗多。苗軍統(tǒng)帥楊完者也多次被朱元璋擊敗。
紅巾軍把大元攪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楊完者的父親楊正蘅(他是五代宋初年間“飛山軍”首領(lǐng)楊再思的后裔)在廣西組織起了軍隊,并幫助元廷和紅巾軍作戰(zhàn)。因為當年跟紅巾打仗的時候,當?shù)毓俑浴皻q久乏糧”為由,沒及時提供糧草,楊完者的父親率部餓著肚子堅持作戰(zhàn),殉國了。
楊完者很傷心,但是,沒有反對朝廷,帶領(lǐng)部下輾轉(zhuǎn)來到江東,繼續(xù)為朝廷效力,因為父親的傷心往事,楊的軍隊沒糧的時候,就搶(怎么說呢?哎!)
士誠、楊完者、達識帖睦邇?nèi)酥g的關(guān)系其實很微妙:正牌的杭州老大達識實力卻不強。張士誠一投降過來的,官職卻最高(太尉),因之前多次被楊完者打敗,心里一直憋著壞。楊完者一直以功臣自居,飛揚跋扈,強娶別人女兒,很不注意團結(jié)同事。
朱元璋派鄧愈、朱文忠、胡大海率兵取道徽州路的昱嶺關(guān),攻克建德路,拉開了攻略浙東的序幕。也拉起了元廷江浙三巨頭內(nèi)斗的序幕。
達識帖睦邇讓張士誠發(fā)兵收復。張士誠率軍出戰(zhàn),卻包圍了毫無防備的楊完者城北軍營。達識帖睦邇沒管。
楊軍悉潰,完者與其弟伯顏皆自殺。楊軍余部投降了朱元璋。
而朝廷除了追授楊完者高官、謚號。根本沒敢動張士誠。后來,張士誠送給元廷十萬石大米。元廷封張士誠的弟弟士信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達識帖睦邇逐漸被架空。
張士誠更進一步,干脆自立為吳王,在平江(蘇州)治宮闕,立官屬。
十月在另一場內(nèi)斗中,張士誠又輕松拿下紹興。
浙東的方國珍派兵攻打紹興下邊的縣,守臣邁里古思:國珍本海盜,多次投降,又數(shù)次復叛,剛又投降(不是順口溜),做了大官?,F(xiàn)在攻我州縣,欺我百姓,可乎!
于是,讓部下率軍還擊??蛇@時候,朝廷還指望方國珍的海船為大都運糧呢?。◤埵空\送的十萬石大米,是用方國珍的船走海路直接送到天津的)
御史大夫拜住哥,曾收受過方國珍的賄賂,現(xiàn)在大都糧食也指靠著方國珍。他怕邁里古思還擊方國珍會讓大都斷了炊。派人召邁里古思至其私宅,命左右以鐵槌撾死之,斷其頭,擲廁溷中。
紹興城中百姓聞之,不論男女老幼,無不慟哭。邁里古思部下黃中率兵復仇,盡殺拜住哥家人及臺府官員掾史,獨留拜住哥不殺,然后請大佬張士誠裁決。
張士誠遣將發(fā)兵接管了紹興,拜住哥呢,尋遷行宣政院使。
而至正十八年最終也是以一場內(nèi)斗作為收尾的。
十二月,陳友諒遣兵攻衢州,自己則引兵至江州迎徐壽輝,伏兵西門,壽輝入城,閉門盡殺壽輝部屬,獨留壽輝,以江州為都,奉壽輝居之。
陳友諒自稱漢王,立王府,置官屬。自此,天完軍政大權(quán)皆歸于陳友諒,留給徐壽輝的只是一個虛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