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下午就開始準備上報朝庭的材料。他用了一下午時間先擬了一份文稿,詳細講述了陵高縣的這樁“抱著牌位出嫁”的事情經(jīng)過。
主簿把寫好的材料拿細了杜衡,杜衡仔細地看了看,看完后說道:“這里面還有許多細節(jié)沒有寫清楚,你去過焦家嗎?”
主簿說道:“沒有,我也是聽家里的人這么講,具體的情況還沒有去焦家落實過?!?p> 杜衡搖一搖頭說道:“你必須親自去焦家一趟,先爭取一下焦家的意見,再詢問下事情的詳細經(jīng)過,這樣子朝庭若是問下來也能解釋清楚,可別弄個一問三不知!”
主簿說道:“還是大人心細,考慮長遠,卑職馬上去辦!”
說完后主簿就趕往了焦家。
焦家老太爺一聽仆人傳稟主簿大人駕到,他有些不知所措,心里琢磨著焦家從不和官府打交道,也從無違法亂紀的時情,主簿大人突然來到焦家,莫不是有什么重大事件?
懷著一絲疑惑老太爺把主簿迎進了正廳。兩個人寒暄落座后,焦家老太爺拱手問道:“不知主簿大人光臨寒舍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主簿把手一揮,哈哈大笑道:“是我上門太唐突了,您就別客氣了,今日登門是因為一樁喜事,所以我特來賀喜!”
焦家老太爺一聽很是驚奇,忙問道:“大人,我焦家近來才辦了喪事,不知喜從何而來?”
主簿說道:“你家出了貞節(jié)烈女,咱們知縣大人準備上報朝庭進行表彰,這可是陵高縣歷史上的第一次,不是天大的喜事嗎?”
焦家老太爺聽主簿說完才明白原來是這么個喜事,他忙不迭地說道:“這算啥喜事,就是我家孫媳婦仁義,不忍心讓我家伯賢絕了戶,其實我們也不忍心讓她年紀輕輕的守活寡?!?p> 主簿一聽忙擺手說道:“老太爺不能這么說,像你家孫媳婦這等烈女可能世上少有。這至少證明第一家傳好,第二咱縣民風教化好。這個事情上傳到皇上、太后老佛爺那里,肯定是大力褒獎,一座貞潔牌坊是少不了的?!?p> 焦家老太爺這時才聽懂了主簿的來意,他思考了一下說道:“大人,這件事情我家孫媳婦確定是做得了不起,我也一直想補償她,所以才把家里當家的大權(quán)交給了她。可是要上報朝庭立貞潔牌坊,也不知合適不合適?”
主簿說道:“這是多少人盼也盼不來的好事,你怎么還說合適不合適的話呢,知縣大人說此事情一可以告慰死者安慰生者,二可以教化民眾像她學習,此等好事何樂不為呢?”
焦家老太爺聽完后沉吟了一會說道:“這事關(guān)孫媳婦,我待會兒問問她的意見可以嗎?”
主簿看到焦家老太爺不是那么配合,心里略有些不快,他心想著“如此的美事你還推三阻四的,要不是知縣大人讓我跑這一趟,我才懶得和你費口舌呢!”
嘴里卻絲毫不顯露出這種情緒來,仍客氣地說道:“好的,最遲后天給我一個答案,上報材料已經(jīng)準備好,等老爺子一句話就可以上報到皇上、太后老佛爺那里去?!?p> 說完后主簿就告辭了。
焦家老太爺先是坐在椅子上沉思了半天,后來他想起丁爾康正好在家里教仲文,想著可以參考一下丁先生的意見,就來到了仲文的書房。
焦家老太爺讓仲文回避了,他不想讓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影響到仲文,畢竟仲文的癔癥剛好。
丁爾康好奇地問道:“老太爺,有什么要緊的事情嗎?”
焦家老太爺就把主簿的話原原本本地講了一遍,然后問道:“丁先生,你覺得這個事情能答應(yīng)嗎?”
丁爾康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給秀珍立一塊貞潔牌坊,那豈不是把秀珍這輩子都禁錮住了,一塊牌位還不夠,還要再加一座牌坊,小小的秀珍能承受的起嗎?”
丁爾康心里默默地念著,可是這種話怎么能和焦家老太爺說呢。
丁爾康不能讓秀珍被套住,他心里暗暗盤算著怎樣去說服焦家老太爺。
他婉轉(zhuǎn)地說道:“老太爺,我覺得這件事情還是謹慎些好,秀珍還小擔不起那么大的榮譽,怕她服不住再惹出點事情來就不好了!”
老太爺點點頭說道:“我也是怕服不住這個牌坊,焦家才出了伯賢這個喪事,千萬不能再惹亂七八糟東西了?!?p> 丁爾康又繼續(xù)說道:“那您就和主簿說一聲,咱們不要這個牌坊不就可以了?!?p> 焦家老太爺又搖一搖頭說道:“恐怕不行,主簿大人說了就等我一句話,材料馬上上報朝庭。這材料都準備好了,聽說是知縣大人親自同意的,今天主簿大人上門估計也就是通知一聲,咱們胳膊哪里能擰過大腿呢!”
丁爾康聽了老太爺?shù)姆治?,他想了想說道:“這只是您在猜測,萬一不是呢,我建議還是不要立為好!”
焦家老太爺說道:“我試一下,后天我親自去府衙和主簿大人說,能不立就盡量不立吧!”
焦家老太爺商量完就走了。
丁爾康反而陷入了思考之中,貞潔牌坊這東西能有什么用,人已經(jīng)死了,活著的人該受啥罪還受啥罪,要那些個虛榮有什么用,秀珍未來的日子還長得很,萬一能遇到個合適的人,說不定就嫁了。可是有了這個牌坊,哪里還會有這合適的人呢,秀珍這不是等于套上了枷鎖嗎?
丁爾康正想著就聽耳邊仲文說道:“先生,發(fā)什么呆呢,我爺爺找先生可是有要緊事情嗎?”
丁爾康也沒敢讓忡文知道這件事情,他騙仲文道:“老太爺商量一下給你娶親的事情呢!”
仲文撇撇嘴說道:“不可能,我家三年之內(nèi)不得辦喜事這個風俗,我還是知道的,先生不想說就算了!”
仲文沒有再追問下去,丁爾康也松了一口氣。
秀珍這一天一直在榨油坊忙乎著,等到回家已經(jīng)是晚飯時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