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小叔叔追妻記

第77章 番外的開始

小叔叔追妻記 喜歡雨天發(fā)呆 2040 2021-09-27 06:56:00

  除了大米粥,在這世界上,應該就數(shù)小米粥,最容易熬了吧?

  “我居然已經三十歲了……?!”

  孟曉彤今天終于要過三十歲生日了!

  然而,生日這一天,她獨自在自己的公寓廚房里,面對那張空空當當?shù)姆叫托〔妥溃怪恢笊狭艘诲佇∶字唷?p>  那小米粥,曾經是在她兒時和她少年時被她口口聲聲呼喚著的“小叔叔”李子孟只要一生病,就最愛喝的小米粥……

  如今,李子孟卻再也認不出她了……這個情況,已經有整整十年了。

  十年前,就在孟曉彤二十歲生日的前夕,說好的,“小叔叔”會和自己一起慶祝生日的,而且還要和孟曉彤說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然而,自那天之后,不,準確的說,自從那天原本只有他們二人的慶生會、和十年后的今天一樣只有孟曉彤一個人度過之后,李子孟就像人間蒸發(fā)般的,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孟曉彤的生活中。

  手機突然失聯(lián)、全家突然搬走、親朋好友甚至都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孟曉彤徹底失去了他!

  而,就在過去的這個十年里,孟曉彤的學業(yè)和事業(yè),徹底一落千丈,墜入了她人生中幾乎最難挨的十年……

  她不再是被周圍人捧在手心里無比團寵、無比稱贊的“學霸?;▋骸保约河H手連連打碎著曾經套在自己身上的一個又一個耀眼的光環(huán)。同時,又因為李子孟的消失得如此干凈和閃速,她也變得性格孤僻、不再合群,甚至十分地抑郁厭世,尤其是不喜歡人多、聚眾的場合。

  但是,孟曉彤從來沒有想過,要了結生命,而讓她唯一堅持想要在這世間活下去的唯一念想,就是想方設法要找到自己的“小叔叔”,活要見人、死要……

  呸~呸~呸~女言無忌,什么死不死的!就算是,他李子孟飛出外太空去,她孟曉彤也要見到他!

  兩個小時后,捧著熱氣騰騰的粥碗,坐在床邊的小桌前,面對著空白的新建文檔,孟曉彤打下了自己即將新開的劇本標題《小叔叔,余生請多指教》。

  其實,當下,孟曉彤并不是職業(yè)編劇,她對娛樂圈也根本不感冒,她甚至對稿費應得多少、自己的粉絲量和知名度已經如何了,也從來不怎么上心。

  然而,自從艾南柯做了制片和出品之后、死乞白賴非要把那個什么什么新生派導演介紹給孟曉彤認識之后,她就開始每天利用深夜的四個小時來創(chuàng)作劇本,“嘔心瀝血”、“擠破腦袋”地非得要混入影視圈,不可了。

  她的目的,只有一個,讓自己的劇本成為熱播劇,讓李子孟有機會能看到,讓李子孟知道,自己在找他……只此,而已!

  然而,她想了許久,原本是決定將她自己和“小叔叔”的父母在他們那個年代的愛情,作為開篇第一卷的。然而,后來,她還是放棄了。

  她又想著,或許,應該把它作為番外,放在最后的最后彩蛋,拍個十分鐘、八分鐘的短視頻,就得了。

  但是,孟曉彤深刻地意識到:其實,沒有他們的父親和母親,怎會有她和李子孟的這段還沒結果的“孽奇緣”呢?

  孟曉彤的父親叫孟慶云,是京北市郊區(qū)梨園鄉(xiāng)鎮(zhèn)人。母親叫蘇彤,是南川省杭城市人。而,孟曉彤為什么會出生在哈爾市?這便是是后話了。

  在孟曉彤和李子孟還沒出生的那些年里,他們彼此互不相識的父親母親們,穿著黃綠布裝,背負著重重的行囊,豪情萬丈地踏上北啟的綠皮火車,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他們所在東南西北中的故鄉(xiāng)……來到了這一片最北端的黑土地上,距離具有“東方小巴黎”一般美譽的城鎮(zhèn)哈爾市之外四百多公里的、坐落在牡丹江鏡泊湖附近的農場,相應號召,依靠辛勤的勞動,爭做那個“最美麗的人”、“最有貢獻的人”。

  李子孟的父親——不,準確的說,應該是他的養(yǎng)父,李建明出發(fā)之前,當時還是第三印刷廠廠長的大兒子。

  李建明還有兩個弟弟,二弟李建設和三弟李建春,分別還在讀小學六年級和二年級。原本,李建明也可以像一些相似家庭背景里的孩子們一樣,想盡一切辦法借用長輩們的能力,留在市里繼續(xù)讀書學習、順利畢業(yè)后在廠子里“子承父業(yè)”的。

  但是,仿佛在他的血脈里,早就已經浸染了他的父輩、祖輩們那些在歷經國難的興衰榮辱中歷練出的、所特有的無比愛國、無比正直、無比清廉、無比偉岸……的靈魂和氣魄。同時,在李建明的身上,也并沒有一點所謂的“富家子弟”的優(yōu)越感和富裕感。

  然而,在那時比較特殊的大背景之下,他的父母因為被人“詬病誣陷”而遭到了暫時的停職。母親隨父親一起到了烏河市遠郊外的勞動場地進行反思和改造。

  李建明的兩個弟弟也只能寄宿在親戚家里,過著無論走到哪里都會被人在背后狠戳脊梁骨的、無法抬頭看一眼太陽光的日子。

  原本在隊里表現(xiàn)很是突出、擔任班隊長的李建明,因這次家庭情況的突變,而一落千丈。

  先前的好兄弟都會在人后偷偷地勸慰他,最好及早地和自己的父母、家庭劃清界限,但是,他始終都沒有。他堅信,上面終將會還給自己的父母一個公道的。

  只是,他暫時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世態(tài)炎涼,被冷落、被孤立……沒有同伴兒再敢挺身而出為他說話,沒有任何人敢輕易地靠近他或者幫助他,甚至,彼此之間連最簡單的日常打招呼,都幾乎全部被省略掉了。他干完最苦、最累的活兒,回到食堂的時候,已經空無一人,只有剩下的冷飯冷菜。

  他,常常,受著冷言冷語、白眼鄙夷,時間一久,似乎快要有些習慣了。

  當然,偶爾,也會免不了隨之突如其來的、一場莫名其妙的拳打腳踢。一般的皮肉小傷,他忍一忍,自己簡單處理和包扎一下,仗著身體還年輕也就抗過去了。

  但是,有兩次,直到實在是疼痛難受得無法入睡,他才會趁著沒人發(fā)現(xiàn)的時候,獨自借著夜色溜去場區(qū)所轄的衛(wèi)生所,去看一看、治一治。

  衛(wèi)生所里,有一位來自青魯島的女同志,叫孟憲玲。美麗而善良,兩股烏黑的麻花辮上總是帶著兩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結。她是這里諸多男生們心儀的對象。

  她,平時不言不語,微笑起來,兩個小酒窩甜甜的,身邊方圓一百米之內的蝴蝶和蜜蜂都會被吸引來似的。

  她,喜歡寫詩唱歌跳舞,是文藝隊里的一員主力。而且,據說,還做得一手特別好吃的家鄉(xiāng)魯菜。

  她,是由于家族代代中醫(yī),來了這里,便自然而然、義不容辭地成為了衛(wèi)生所里的一名護士員。

  以往,她對李建明采取的所有醫(yī)護行為,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屬于例行公事的范疇;絕對不會引來旁人說三道四的閑言碎語。

  孟憲玲對別的男生是什么態(tài)度,對李建明也是一視同仁的。畢竟,在那個年代里,青年男生和女生之間,是十分注意彼此交往的分寸的。

  有一年春節(jié),她替連隊衛(wèi)生所的所長值班,就沒有回家過年,和四個來自天南海北、無“家”可歸的“留守”人員,一起待在了集體宿舍里。

  大年三十的晚上,孟憲玲準備到菜窖里去取兩棵大白菜的時候,聽見木頭門里面似乎有幾聲非常奇怪的動靜,既不像風聲、也不像老鼠,嚇得她沒有直接打開門,差一點把手電筒掉在雪堆里。

  在那個年代里,除了瓦絲燈泡,也就是手電筒勉強能算是家用電器了,而且,這個東西對于連部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共財物——大家在夜里走山路,全靠它了。

  孟憲玲三步并兩步著,跑回去又喊了一個男生、一個女生陪著她過來……

喜歡雨天發(fā)呆

這一章,我足足反復修改了大于等于10遍。   希望,這次審核通過,最終展現(xiàn)書友面前!   讓我原地轉三圈,立掌來祈禱一下吧……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