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yǎng)孩子是需要愛心的。
收養(yǎng)前朝皇子則更需要勇氣。
因為如此行徑,難免有同情、懷念前朝的意味,容易招新君猜忌。
潘美是聰明人,他應該很清楚。
然而作為趙匡胤的親信部將,兵變之夜的先鋒將軍,前途無量,完全沒必要這么做。
可他還是這么做了,幾乎沒有猶豫,語氣與神情坦坦蕩蕩。
周遭有人露出了質(zhì)疑神色,但趙匡美沒有。
他知道,歷史上的潘美可是忠心耿耿,南征百戰(zhàn),為大宋立下汗馬功勞。
懷疑他的忠誠,此舉是另有所圖?
哼哼!
這是一位善良的將軍,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潘將軍仁愛之舉,匡美敬佩,亦不反對,只要大兄應允即可?!?p> 趙匡美有分寸,無論自己如何看待,茲事體大,都需要大哥,明日的大宋皇帝趙匡胤點頭。
這是原則,不能越俎代庖。
親兄弟也不例外,甚至尤為需要避嫌。
不過想來,太廟立碑,遺囑善待柴氏后人的大哥,應該不會反對。
趙匡美與潘美,二“美”一問一答,頓時讓許多人神色黯然,啞口無言。
輕紗之后,張含靈的眸子里也盡是贊許神色。
一夜之間,這位趙三公子真是變化多端啊!
說話間,有消息傳來,趙匡胤入宮了。
趙匡美心頭一震,“素未謀面”的大哥現(xiàn)身,改朝換代進入最后階段。
……
新帝到來,群臣迎主。
眾人立即涌向宣德門,皇城正門處,迎接趙匡胤入宮。
這是趙匡美“第一遭”見到大哥趙匡胤,三十來歲,相貌堂堂,眉額堅毅,眼神炯炯,頜下留著短須,身材高大魁梧,整個人格外精神,透著英武氣質(zhì)。
在眾將拱衛(wèi)之下,步伐豪邁,也不知是否是心理作用,好似確實有龍行虎步的感覺,氣勢不凡。
“臣等恭迎官家。”
盡管尚未登基,國號未定,但黃袍在身,便已是帝王,眾臣將領紛紛俯身見禮。
“眾卿免禮?!?p> 趙匡胤道:“今夜,諸卿辛苦,朕當銘記于心,他日自會論功行賞?!?p> 從龍之功,必須盡快認可,予以賞賜酬謝。
至于論功,今夜到底何人功勞最大呢?
封丘門前的高懷德?仁和門的張令鐸?左掖門的石守信?還是此刻仍在奔走,整肅東京治安的王審琦?
或者在陳橋驛給自己披上黃袍的一眾將領臣子?其中還包括了自家兄弟趙匡義。
抑或者……
趙匡胤看向人群中最為年輕,還有幾分少年稚氣的三弟,目光有些復雜。
“三弟!”
“拜見大兄……皇兄?!?p> 趙匡美欣然上前,欠身一拜。
面前之人是赫赫有名的宋太祖,是今世血脈相連的大哥,也是往后最大的靠山。
“三弟,今夜……你很好,辛苦了?!?p> “皇兄謬贊,小弟全賴父兄指引庇佑,亦是應盡之責?!?p> 聞聽“父兄指引庇佑“幾個字,趙匡胤目光微微一滯,但什么也沒說,只是拍拍兄弟的肩膀,然后朝群臣走去。
“三弟,辛苦了?!?p> 趙匡美目送長兄離去,回頭瞧見一個青年站在身后,二十許間,相貌與長兄有幾分相似,皮膚偏黑,身材不甚魁梧,正微笑看著自己。
不消說,正是二哥趙匡義。
“二哥!”
趙匡美當即招呼,兄弟倆“初見”,都帶著笑容,也貌似很親切。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趙匡美總覺得二哥的笑容里,隱隱有點古怪的感覺,后背不由自主生起了雞皮疙瘩。
也許是心理作用吧!
此時此刻,趙匡美突然感受到如今這個身份微妙之處。
“未卜先知”的他在面對兩位兄長,尤其是眼前這位二哥的時候,心情不免有些復雜。
趙家二哥,大宋太宗皇帝。
可是他這個皇位來的疑點重重,燭影斧聲乃是千古懸案。
如今自己有幸作為這段歷史的親歷者,卻偏偏是兩位當事人骨肉相連的至親,倘若真相……
該如何去面對呢?
前世遭遇過一次兄弟背叛,今生當真不愿意再見到兄弟鬩墻。
唉!
好像還很遙遠,眼下何必想那么多呢?
也許沒有那么糟糕,也許蝴蝶效應可以改變他們命運的軌跡……
趙匡義笑道:“沒看出來,你小子平日里不聲不響,今天一鳴驚人??!難不成是摔了一跤,開竅了?”
還別說,真是!
而且不止是開竅那么簡單,而且是未卜先知,洞悉遠見。
趙匡美笑道:“二哥說笑了,多虧父親夢中囑托,否則我哪知道這些。”
“父親當真給你托夢了?”
“沒錯!”
趙匡美知道,從此刻開始,這將是他身上最大的一點,必須咬死不松口。
“父親夢中對我說,今日我趙家將經(jīng)歷大變,若是不幸,會有滅族之禍,若是得天庇佑,從此貴不可言。”
趙匡義默默注視這個小兄弟片刻,滿臉狐疑。
到底是三十而立的靈魂,前世又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多年,面不改色還是能輕松做到的。
無可奈何,趙匡義只得將信將疑點點頭,旋即又問道:“那游說張令鐸呢,那可是沙場老將,你能耐不小?。俊?p> “哪里,也是運氣,湊巧碰巧碰到張家家眷也在定力院,才有這個機會?!?p> 趙匡美笑道:“大兄和二哥你們在城外謀大事,小弟身為趙氏男兒,自然也要盡力才是嘛!
至于說服張令鐸,單單靠我哪行?還不是仗著大兄和威名,也多虧了阿姊及時說服了高懷德,大軍及時進城。不然啊,我這會小命在不在都不知呢!”
“嗯,好!”
趙匡義臉上含笑,再三打量,明顯察覺到小兄弟的變化,難道真是父親夢中指點之故?
趙匡美心里有數(shù),只得尬笑應對。
好在前邊呼喊,眾臣欲隨趙匡胤入宮,這才得以暫時解圍,匆忙跟了上去。
趙匡義站在原地,瞧著三弟有些單薄稚嫩的背影,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趙匡美雖然沒有回頭,卻隱約察覺什么,后背上再次浮起雞皮疙瘩。
也許是春寒料峭,夜深露重,后脖頸上竟也有些涼颼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