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說說渲染。
我曾看到一位網文大神的文,從主角開始等一個下屬出現到下屬片刻后出現,這一過程寫了6頁手機頁。
我起初覺得水得很夸張,后來看了《平凡的世界》,發(fā)現路遙先生的背景和環(huán)境描寫只多不少。
為何路遙的作品是矛盾文學獎?一是(我猜?。┠菚r候競爭沒那么大;二是更能將讀者帶入大環(huán)境——我看了開頭三四頁,那個時代大致風貌就心里有數了。
而網文大神更多則是小環(huán)境和細微心理表情的描寫,譬如:“夜色深沉,陰云密布……”“蹙眉……冷肅……緊張握拳”(非原文)。
網文作品多數如此,環(huán)境描寫主要集中在晴朗風雨亭臺樓閣花香鳥語。而大背景、大氛圍、民俗風情上較弱,所以讀者就算能被帶入,也是被帶入小環(huán)境,而不是帶入故事展開的大背景中去,看完感覺還是在書外。
都是無關情節(jié)推動的內容,如果是像【平凡的世界】那樣在介紹世情民生,那么寫他八九十來頁也無妨,因為非常有用。但前面提到的那種小渲染,兩三段足以達到一樣的效果,再多真的太冗余了,弊大于利。
再回想那位大神用小環(huán)境和表情描寫將一個無關緊要的短暫過程寫足6頁的做法,我最終還是決定不認同,將這部分認定為水。
——————
如果對我所說的大環(huán)境描寫沒有概念,那么我再舉兩例:
1,《芙蓉鎮(zhèn)》(古華)。起點可以搜到,整整前八頁都是環(huán)境描寫,看完就感覺自己進入了那個六十年代的南方小鎮(zhèn),風土人情了然于心。
2,《邊城》(沈從文)。語文課學過,情節(jié)非常簡單,甚至我感覺作者只是借這個故事展現當地風情。寫得簡直不能更生動,那個畫面感,讀來就感覺被帶著穿越去了那個年代的湘西云旅行。
上面兩個例子都是大環(huán)境(民俗世情)寫得又多又好,小環(huán)境寫得真實感畫面感極強的作品,整個作品近乎過電影一樣呈現眼前。
大家讀慣網文的,推薦去看一下芙蓉鎮(zhèn)開篇前八頁(認準作者是古華),就一定能明白網文作者跟名家的筆力差距在哪里,文風差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