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三洞梅山

第二章 下山

三洞梅山 豆卜 3737 2022-04-25 22:21:41

  吹了一夜的狂風,也下了一夜的暴雨,終于停了,墳山張家祖墳。

  祖墳入口處,超子燒焦的尸體還停在原處,沒人敢去觸碰,這一晚幾個人瑟縮在這老柏樹下,張平安有些冷,下意識的往父親的懷里鉆了鉆,身后的孝布沾了柏樹留下的汁,枯黃干澀,雙眼密布血絲。

  他緩慢起身,收攏了燒的只剩幾塊骨頭的尸骸,幾個人默不作聲,心情都有些復雜,張大牛更是陰沉著臉,拿起昨日下葬時帶上來的鋤頭,就在弟弟的新墳旁,先挖了個坑,將超子的尸骨掩埋,又取了一塊扁平的石頭,佇在墳頭。

  “平安,你要記住,這是你超子叔的墳,咱要記住了,以后清明,你要給他除草掛青,明白么”

  張平安點了點頭:

  “爹,我記住了”

  說完取下身上的孝布,壓在石頭下,漏出來半截,做了一個一眼就能看出來的記號。

  張大牛幾個準備下山,昨天被石頭砸傷腦袋的長喜行動不便,無奈張大牛只能背上長喜,讓張平安緊跟在眾人身邊,一路簇擁著往山下而去。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這暴雨過后,山路猶為泥濘,再加上上山時八大力士抬棺借力,這山野間好容易積攢的松針被幾人輪番踩踏,到處都是裸漏的黃泥,根本找不著著力的店,連幾個叔伯都有站立不穩(wěn),差點滾下山去的,張平安人小力微,不到一炷香功夫就摔了幾個屁股蹲,但是眾人都憂心山下的家小,張平安是個倔強的,硬是忍者沒哭,就這么連拖被拽的往山下而去。

  雖然路上亂石倒木無數(shù),一行人好歹有驚無險的到了村口,此時村子里墻倒屋坍,已近中午時分也不見誰家升起炊煙,眾人見狀無不面露憂色。紛紛開口向張大牛告辭,往自家尋去。

  張大牛此時頁心急如焚,將受傷的長喜略作安排后,也是匆忙抱起小平安,辨認了一下方位,朝自家而去。

  村西頭張家,原本修得齊整的院子被洪水一沖,籬笆活著黃泥,將滿園的豆角、苦瓜、辣椒苗沖得七零八落,原本好好的四進的土磚房被大水沖刷掉整一個角,然后從大門處洶涌而出,被沒沖毀的圍墻擋住,一灘黃湯里,昨日做白事的經(jīng)幡、紙錢無助的打著旋兒,卻是不見爹娘媳婦的身影,張大牛不由暗自著急,也顧不上其他,扯起嗓子就叫喊起來。

  “江梅~”那是小平安娘的名字,平安記得父親說過梅花是一種只在冬天開的花,跟所有的花都不一樣,跟他娘一樣,小平安沒見過梅花,但是覺得既然是母親的名字,那肯定是很好看的一種花,只是此時觸目所及,又聽到父親如此焦急的呼喚也沒有回音,一日來的委屈,也不經(jīng)此時終于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娘,我要娘~嗚嗚~”

  張大牛家住在村頭,又在山澗正對著的出口,此時洶涌的水聲、孩子的哭聲、男人的叫喊聲夾在在一起,根本就傳不出多遠,村西頭還供奉著一尊據(jù)說是從縣里請回來的土地像,村里時不時有人來此燒奠冥香,村里的土地也沒啥廟宇金身,不過是拿幾個黃土磚和著稻草壘成的窩棚,小平安覺得就連順帶負起廟祝職責的劉阿婆家掏的雞窩也比這“土地廟”要看著精細。

  說來也奇怪,這土地廟在張家房子下手位,這洪水沖垮了最外邊原來獨屬他昨日死去的叔叔單住的房子后,就像是遇到什么堅硬的物事一般,剛好擦著邊上的土地像,朝下游而去。

  與張家毗鄰而居的劉阿婆家雖然家門口的空坪被大水沖毀,但有張家的阻擋,劉阿婆家除了豬圈被淹了以外,看起來比張家的情況好多了。張大牛稍定心神,他畢竟是一家之主,雖然突遭巨變,一時亂了心神,但是也強迫自己穩(wěn)定下來,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劉阿婆家。

  劉家在張家的下手位,只要有點常識,妻子和父母應該不會留在劉家,那不異于等死,張大牛把目光投向了后山,張家的后山是村里唯一的竹林,上面盛產(chǎn)一種麻竹,筍殼上斑斑點點,筍子非常鮮美,炒上奶奶熏制的臘肉,小平安一頓能吃五碗飯。

  后山麻竹茂密,張家在這山上也挖了不少窖洞,用來存儲紅薯、菘菜過冬,想到這,張大牛心中一動,這山上大半的紅薯窖都是在黃土中,但是黃土性柔扛不住雨水沖刷,唯一這后山有個蝙蝠洞,雖然深不見底,但是應該比家中安全。張大牛想到這里,扛起小平安就朝山上而去。

  麻竹掩映之間,一個幽深漆黑的蝙蝠洞,江梅也就是小平安的娘,正在撥弄著火堆里的紅薯,紅薯香甜,還帶著升騰的熱氣,似乎那被打濕緊貼在身上的麻衣,也不那么冰涼了。

  “娘,紅薯烤好了,您趕緊給這丫頭吃點吧。”

  平安娘一邊哈著氣,一邊拍打著紅薯上沾上的灰,雙手遞給身旁蹲坐在石頭上的婦人,那是張平安的奶奶,生的膀大腰圓,蠟黃的臉上瞪圓的眼珠,看上去不太好親近的樣子,此時婦人懷里正抱著一個一歲多的奶娃娃,那正是張平安過世叔叔留下的小孩,還沒起名,這會子應是受了寒氣,又被這柴火的暖風一熏,臉頰坨紅,正吮吸著自己的手指,嘴角淌下一溜晶瑩。

  婦人接過紅薯,輕輕的拍了拍女童后背,柔聲道“囡囡,起來吃飯飯咯”,女童迷糊了一下雙眼,似乎是難掩困倦,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聲音十分洪亮,全不似個半大的奶娃娃。好說歹說,折騰了大半個時辰,終于喂她吃下半個紅薯,剩下的這婦人三兩下就著皮囫圇的吞入腹中,也不問這烤了半天紅薯的江梅,只是嘴里嘟囔這賊老天,還讓不讓人安生的活了。

  門外,走進來一個披著蓑衣扛著鋤頭的莊家漢子,滿臉的絡腮胡子,顴骨突出,黝黑的皮膚生來一副苦相,這是平安的爺爺,因為憂心去梅山送殯的兒孫,只待大雨稍停就回去張家那邊看看有沒有消息,眼看到了中午,腹中著實饑餓,想起在窯洞的兩個女人和一個小娃,這才與方下山的兩人錯過。這莊稼漢子從兜中掏出兩顆土豆,還帶著新鮮的泥土。

  女人一看是公公回來了,慌忙問到“爹,可有平安的消息?”眼中滿是希冀,其實她還想問自家男人的,只是臉薄,沒好意思。

  “哎~,沒有,不過這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莊稼漢子一聲長嘆,說罷將紅薯遞給女人,“我剛下山看了,這村里的路基本被沖斷了,這水估摸還要個兩三天才能退下去,咱們這兩天就好好守在這里吧”似是看出來女人沒說出口的話,又補充道“大牛是個曉事的,從小主意又大,只要他回來一定想得到我們在哪的,媳婦你先把這兩個紅薯烤了,沒準烤熟了,他們就回來了”

  婦人眼中劃過一抹失望,但她也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得接過紅薯,自去處理去了。

  “當家的,咱家房子怎么樣了?”

  平安他奶此時也安頓好睡去的小孫女,忙不迭的問道,昨日晚間走的匆忙,為了保命,只顧得上哪些衣物糧食,家里好些家私可還是從她娘家陪嫁過來的,雖然早就掉漆的掉漆,破損的破損,可這老張家,除了門就是窗的,窮的那是遠近出了名的,沒了這些破爛東西,以后的日子肯定更難過。

  莊稼漢子頓時語塞,只是含糊道,“家里還好,就是長安那間房子被大水沖毀了”漢子黯然說到,都說父母愛幺子,張二牛如今前腳剛上山,后腳家里就遭了洪水,偏偏誰的房間都不沖,就把他的房間沖走了,由不得不唏噓。

  “阿彌陀佛,菩薩保佑,這個討債的喲”

  婦人聽到這個消息,雙手合十,眼中已是淚光閃爍,這個小兒子她向來是寵的,但凡要什么無有不給的,為此甚至還讓張長安對她頗有一些意見,就是覺得小兒子在礦場做工,一個月掙得銀錢多,想著比這大兒子只會在土里刨食有出息。奈何這天殺的賊老天,見不得人過的好,硬是生生從他心尖挖走一塊肉,如今倒好,兒子去了,連他的房間都被大水沖垮了,一想到這往后的日子,這婦人不由悲從中來,一屁股坐到這窖底,抽泣起來。

  莊稼漢見此氣不打一處來,這拎不清的婆娘

  “有什么好哭的,有這功夫你還不如去幫媳婦把衣服烤干了”

  平安奶奶,這才略微收斂了眼淚,向著內(nèi)里走去,就在此時窖外傳來一聲呼喊:“爹,娘,你們在里面么?”

  “是大牛!爹,是大牛的聲音”正在撥弄柴火灰的平安娘,聽到這個惦念了許久的聲音,再也壓抑不住內(nèi)心,把柴火一扔就奔向窖門口。

  此時,張大牛正牽著一臉蒼白的張平安,站在在地窖門口,江梅看到丈夫和兒子,再也忍不住,眼淚瞬間奪眶而出。

  “娘~”

  張平安憋了很久的情緒終于也在這一刻宣泄而出,江梅眼見兒子這樣,心都揪做了一團,哪還顧得上其他,慌忙抱起張平安。

  “平安,你怎么臉色這么白?”

  江梅慌亂的撫摸著兒子的臉蛋,觸手間冰涼一片,江梅正在訝異間,張平安鼻間涌出兩股黑血,只來得及說出兩個字

  “娘~我怕”

  就似乎已經(jīng)榨干了最后一絲力氣,暈倒在江梅的懷中,這可把江梅嚇得夠嗆。

  “大牛,平安這是怎么了?”

  卻不料,話音剛落,原本因見到他一臉欣喜的張大牛,竟也突然口吐白沫,翻倒在地,這還了得,好不容易把這爺倆盼回來,結果話還沒說一句,竟雙雙暈倒在地,江梅慌忙大喊:

  “爹,爹”

  慌忙跑出來的張老漢一看這景象,也是慌了神,過了好一陣子才招呼大家一起把張平安和張大牛抬進地窖。

  此時江梅和張老婆子已經(jīng)哭成了淚人

  “大牛/平安,你也丟下為娘的去了,可要我怎么活~”

  一陣哭天搶地的哀嚎,江梅聽到這也實在心慌。

  “爹,你想想辦法救救大牛和平安!”江梅望向一邊的公公似乎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滿眼希冀的沖他道。

  這莊稼漢子強自鎮(zhèn)定,思來想去,終于想起來給小兒子做水陸到場的常天師,荊湖南路巫醫(yī)一體,這常天師也算是遠近聞名,但凡有個頭疼腦熱,紅白喜事,都會叫巫祝起興,看兒孫這情況,又像是生病,又像是中邪,也只有去請他來看看,此案呢過給個章程。

  于是張老漢對江梅說道:

  “你別慌,和你娘守在這里不要動,我去找常天師,他肯定有辦法”

  兩個女人一聽去找常天師,也覺得是最好的辦法了,忙收斂了心神。

  “對,找常天師,常天師神通廣大一定有辦法!”

  說罷,張老漢就帶上斗笠消失在了雨幕中。

  梅山的雨越下越大,天邊絕了一道口子,不知道何時才是終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