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子和罐子還是不夠,這個要增加。就算只有自己一個,再加上小虎,兩個罐兩個盤子也不夠。
雖然兩個女人不知道會待多久,但增加一些容器是必要的。
王雋在山崗上又砍了和上次一樣多的竹子。這已經(jīng)是他運輸一趟的極限,而且還是半扛半拖過去的。
此外,他還找到了一根適合做笛子的小竹子。為了這根小竹子,他在竹林里尋找了許久,甚至走到了另一面山崗上去。
他把竹子拉回去的時候,兩個女人也回來了,帶著鼓鼓囊囊一包的水果。
做中午飯的時候,王雋第一次目睹了大女人實操鉆木取火。
他看見她兩只手掌夾住插在孔里的小木棒使勁來回搓動,帶動木棒旋轉(zhuǎn)摩擦孔洞。不過幾分鐘時間,便有火星從孔里落下,燃著了下面的絨絲。她彎腰朝火星吹了幾口氣,火便點著了。
看她操作,似乎鉆木取火是很容易的事情。
火點著以后,王雋要過工具自己試了一下。
結(jié)果沒搓多久,兩只手掌就感到痛。只得放慢速度,結(jié)果搗鼓了十幾分鐘,硬是沒把火取來。
王雋的行為讓兩個女人奇怪??此渴直磕_的,以前他是怎么生火的呢?
大女人過來教王雋使用工具,邊說邊比劃著告訴他搓木棒要保持快速。
如此這般。
王雋是理解了,但今天不想再試了。
還是先對付肚子吧。
中午飯是烤雞加生猛水果。
食材都是女人們整出來的。
多了兩個人,情況就是不一樣。
不過總是吃烤肉,未免太單調(diào)了些,要是有個鍋就好了。
但是依目前的情況,想吃煮或者炒的東西是奢望。
吃完中午飯,大熱天,不宜在室外活動,王雋決定睡個午覺。
自從登岸以來,這么長時間還從來沒有睡過午覺。
但兩個女人好像沒有睡午覺的習(xí)慣。
女孩過來向王雋借刀。
槍和刀,王雋是從不離身的。
王雋問她拿刀做什么。女孩指了指平臺上的竹子,告訴他要加工些什么。
王雋想了想,她們做什么東西就做吧,總是有用的東西。
等他睡醒了起來,兩個女人已經(jīng)走了。
王雋看到平臺上多了一個竹排。竹排長約兩米,寬約一米半,用藤綁扎,上面攤曬著一些上午采摘的水果。
睡一覺就做好了,效率挺高嗎。
洞口一側(cè),放著王雋那把匕首。
這些女人倒識趣,懂得留下給自己。
毛竹都被她們用掉了。
王雋開始以為她們只會用一點點。全部用完,是不是應(yīng)該先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見呢?
真是的,真拿我王雋不當外人啊。不對,真不把她們自己當外人了啊。
要是她們在一旁,得好好數(shù)落數(shù)落她們。
沒辦法,他只好又去了趟對面山崗,砍了四根毛竹拖回。
歇了一會兒后,王雋開始干活。
他把大竹子鋸開,又做了兩個罐子兩個盤子。
完了,開始制作笛子。
他拿來小竹子,首先選了一節(jié)均勻的靠根部的竹子作為笛身。至于長短,就憑經(jīng)驗吧。王雋知道,長而粗的笛子,音頻比較低,吹出的笛聲低沉渾厚。而短而細的笛子音比較高,吹出來的笛聲高亢嘹亮。
裁好以后是布孔。
王雋回憶著自己以前玩的笛子的外觀。一共是八個孔,其中六個孔是手指按的;剩下的兩個孔,最上端的孔用來吹氣,另一個孔用來發(fā)音,上面要貼笛膜。
孔與孔之間的距離,其中有兩個孔之間是半音,離得近。這個王雋沒法精確測定,只能憑感覺定位了,也就是根據(jù)自己以往吹奏過的竹笛的記憶以及手感決定。
定好了孔的位置,還得鉆孔。
這活有點費事。小時候,王雋也曾自己做過竹笛,鉆孔是用燒紅的鐵棒。而現(xiàn)在他依靠匕首鉆孔,匕首背上備有鉆孔的工具。
花了些時間后,孔鉆好了,而且是一次成活。
接下來,他削了一截木頭,頂進笛子里面,堵在吹氣孔的一側(cè)。
一把笛子就做成了。
王雋從竹筒內(nèi)側(cè)撕了竹衣出來,作為笛膜,把它貼上一吹,明亮的笛聲便傳了出來。
他試著吹奏了一首曲子,發(fā)覺音階似乎還是挺準的。
我靠,做笛子這么容易的?還是說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
王雋不由得有些得意。
做完笛子,王雋琢磨著該做什么。
竹簍?這個要做的。但現(xiàn)在小虎不用關(guān)起來,做竹簍的意愿便沒那么強烈了。
小虎很聰明,王雋教了它幾次后,大小便都自覺到平臺最邊緣,盡可能拉到崖下去。邊緣離開洞口有十來米遠,大致上對山洞影響不大。
做一個竹床?這敢情好。有竹床的話睡眠質(zhì)量會大幅提高。要知道,人類起碼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賴在床上的。一張舒服的床對人類太重要了。
只是,好的竹床可不容易做??偛荒芟裉葑幽菢幽锰倮α耸掳?。
王雋又想起,除了家鄉(xiāng)夏天的時候,鄰居擺在陽臺納涼的的那種竹床,真正臥室里用來睡覺的床,沒見過哪張是用竹子做的,都是用木頭做成。
是了,竹子的強度終究不能和木材比,而且竹子太涼,夏天還好,天冷的時候沒人受得了,還是別急著做竹床。有機會了,為自己做一個木頭床。
那么就做一把竹椅子吧。
沒有一把坐的椅子,生活還真不方便。
自己老家每家每戶都會有幾張竹椅子。
有些有靠背,有些沒靠背。
先嘗試做一個沒靠背的吧,簡單一些。
王雋回憶著椅子的構(gòu)造。
從小他就知道,竹子在火上燒烤一會兒,可以彎曲,冷卻以后就成了彎曲的形狀。那些竹制品,就是靠這樣拐彎的。
竹椅子也不例外,用兩根竹子彎成門形,四條腿便有了。再用兩根竹橫杠把兩個門連起來,骨架就起來了。
只是連接的地方很有技巧。先要把門形的拐彎處去掉三分之二,彎曲后剛好把橫杠包住,再鉆孔,打入插銷,把拐點固死。
骨架大致上就是這樣的。
其他的構(gòu)造細節(jié),王雋也逐一想好了。
那么,馬上開始吧。
先比劃椅子要做多高、多大,計算出骨架的長度,裁出骨架的竹料,然后在竹桿上定出拐點位置,挖去一部分竹子,在火上炙烤彎曲……
雖然從未從事過這樣的工作,但是王雋還是很順利地一道一道工序往前推進。
最后,骨架出來了。
再配上別的部件,一張椅子就誕生了。
但坐上去的感覺不太扎實,吱吱呀呀好像到處是縫隙。
王雋仔細研究了一陣,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橫杠的接口上。這個地方一定要嚴絲合縫,才能有效地傳遞受到的力。
這樣的話,門形骨架開口進行彎曲之前,一定要根據(jù)橫杠直徑的大小決定開口深度和長度……。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王雋再做了一張椅子,這一次基本上達到了使用要求。
雖然看上去沒有老家買來的椅子順眼,但人家是大師傅做的好不?自己無師自通,能做出來已經(jīng)相當不錯。
廢話少說,有椅子坐,目的就已經(jīng)達到。
椅子做成,王雋信心大增。
他自認為自己的智商不比別人低,原來自己還有工匠素質(zhì)呢,以前怎么沒有發(fā)現(xiàn)?
不過說來也是,現(xiàn)代社會,誰要你的工匠素質(zhì)?要的是領(lǐng)導(dǎo)素質(zhì)好不,要情商。
領(lǐng)導(dǎo)素質(zhì)和情商,我王雋就差了?
得,這個等回到現(xiàn)代社會再說。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兩個女人回來了。
王雋根本不知道倆人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去干什么。
看著倆人滿載而歸,似乎背著很沉的東西,他不由得大感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