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人生需要經(jīng)歷一次跳槽

第一百五十六章 因為月亮

人生需要經(jīng)歷一次跳槽 佘思存 2170 2019-12-31 10:08:07

  花了近十天時間看完英國作家毛姆的長篇小說《月亮和六便士》,在書中,毛姆以畫家高更為藍本塑造了一個非常復雜的人物形象,作者的聰明與刻薄,文字背后所表達的理想與現(xiàn)實、個性與婚姻、天分與努力、對女性的蔑視、以及冷峻而刻薄的愛情觀都是可供探討的話題。在這里我主要想談一談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

  據(jù)說,毛姆生活的時代,當時有這樣一句話來諷刺年輕人的不切實際:因為仰望月亮而忘記了腳下的六便士。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恰恰與那句揶揄年輕人的話相反,他所要表達的是,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為了追求心中的夢想可以不惜任何代價,包括婚姻、家庭、道德、尊嚴和社會責任,更何況六便士。所以在小說中,“月亮”象征思特里克蘭德的夢想,六便士則是腳下的現(xiàn)實生活。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思特里克蘭德的追月之路也是循序漸進的。

  小時候,思特里克蘭德對繪畫有十分濃厚的興趣,可是他的父親這樣教導他:追求藝術是不能養(yǎng)家糊口的,你還是學做生意吧。思特里克蘭德聽從了父親的意見,二十來歲就當上了證券經(jīng)紀人,收入頗豐,娶了貌美能干的阿美為妻,還生了兩個可愛的孩子。這是世俗世界里最安穩(wěn)的日子,也是多少人羨慕的日子。在作者“我”的眼中,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個非常普通、無趣的人,不善言辭,不喜交際,與喜歡結交藝術家的阿美形成鮮明的對比,總之,他是一個有身份有地位又讓人不想再見第二面的人??墒钦l知道,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他居然在四十歲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決定,他辭掉了銀行的工作,寫了一封簡短的書信,毫無預兆地拋妻棄子去了巴黎,就這樣,他不顯山不露水掩藏了幾十年的關于繪畫的夢想終于被激發(fā),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其實新婚伊始,思特里克蘭德還是表露了自己的夢想的,無奈阿美雖然喜愛結交藝術界人士,卻從來沒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居然是個繪畫天才,他總是被她譏笑,所以,他只能選擇掩藏夢想。

  在巴黎和馬賽,思特里克蘭德開始學習繪畫,遭遇種種磨難,這個的過程是十分辛苦的,首先,他放棄了家庭以及生而為人的社會責任。他拋妻棄子,還導致施特略夫之妻自殺身亡,這兩點足以讓身邊所有人痛恨他,唾罵他。其次,他要面對的是貧窮和疾病。在巴黎,他沒有收入,經(jīng)常饑腸轆轆,住在破舊不堪的房子里,生病了也只能強忍;在馬賽,他成為流浪者,靠做短工和被施舍為生。最重要的,他要面對繪畫的困境,他獨自探索著繪畫技巧,從不向人討教,圈內(nèi)人除了施特略夫,沒有人欣賞他的畫作,他總是被諷刺、被蔑視。但是,他卻一直堅持,為了繪畫,他忘記了名利,拋棄了道德和責任,不要六便士,也不要戀愛,只是一門心思追逐夢想。這是我讀過的小說中最孤注一擲的人物,為了追逐夢想,不惜一切代價。

  在塔希提,思特里克蘭德創(chuàng)作出了令人驚嘆的畫作,他最終實現(xiàn)了心中所愿。塔希提是一座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島,是思特里克蘭德理想實現(xiàn)之地。在這里,他與名叫愛塔的土著姑娘一起生活,這個姑娘不是阿美和勃朗什,她有存款、土地和產(chǎn)業(yè),能保證思特里克蘭德不需要為“六便士”操心,她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從不打擾他的繪畫工作,島上奇異的風光和民俗則是他天然的模特,他找到了繪畫的鑰匙,攬到了曾經(jīng)仰望的“月亮”。他依然不喜交際,他的畫作依然得不到人們的欣賞,他自己卻篤定,他找到了實現(xiàn)內(nèi)心所想的繪畫方式。最后,他患了麻風病,去世之前叮囑愛塔燒毀了自己最為滿意的壁畫,從這些行為可以看出,思特里克蘭德對繪畫的追求完全是無功利的,他只要月亮,不要六便士。

  思特里克蘭德死后四年,全世界公認他是偉大的畫家,他的畫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遺作價值連城,可以換來很多六便士,但他自己已經(jīng)看不到了。那些曾經(jīng)恨他、蔑視他的人都后悔不已——在天才身邊卻沒能發(fā)現(xiàn)天才,沒能留下他的畫作,失去很多斂財?shù)臋C會。

  思特里克蘭德就是這樣一個自私、冷酷、無情、卑瑣、執(zhí)著的天才,可是“我”還有其他人都原諒了他的缺點,大概是因為,他完全摒棄六便士追逐月亮的行為具有朝圣者的虔誠和孩子般的執(zhí)拗。

  這是天才的選擇,如此孤注一擲,普通人的確很難做到。

  整個讀小說的過程是一段非常奇妙的旅程,讓我想起一個大學時候的校友。

  她是一個喜歡用長簪子盤頭發(fā)的姑娘,還喜歡穿繡花鞋和旗袍,一看就是一個愛好古典文化的文藝青年,可是交往久了才發(fā)現(xiàn),她對古典文化不僅僅是愛好那么簡單,可以說是已經(jīng)到了十分癡迷的程度??上覀兡莻€年代沒有“網(wǎng)紅”這個行當,如果當時有,她一舉手一投足,只要上傳到網(wǎng)上肯定會得到很多人的追捧。

  她說過她的夢想,大學畢業(yè)以后想考對外漢語的研究生,然后穿著旗袍或者漢服,戴著古典的頭飾,以十分具象的方式來傳播我國的古典文化。

  她也曾經(jīng)為這個夢想付出過很多努力,可最后并沒能如愿考上對外漢語專業(yè)的研究生,去孔子學院任教的理想也就擱置了。

  畢業(yè)以后,我們再沒有見過面,只是前些天,聽可可說起,她畢業(yè)以后去一所小學當了語文老師,學校不容許穿奇裝異服,她也曾經(jīng)試圖反抗,可是最后為了工作,她不再堅持了??煽煽匆娝臅r候,她正坐在書法培訓班外面的凳子上,穿著灰色的套裙,可可從她身邊經(jīng)過兩次,才認出她來,一攀談才知道,原來她正在等兒子下課,說起之前的旗袍和簪子,她笑著說,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有些事情是不能當飯吃的,年輕時候瘋狂過,也夠了。

  我聽了可可的描述,就想起了《月亮與六便士》,不管主人公在世俗人眼中多么不堪,但在追求個人理想方面,他的確超越了太多太多的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