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時間,才從壺城慘敗中恢復(fù)過來。他在暗處默默地舔舐自己的傷口,磨煉自己的爪牙,直至自己徹底復(fù)蘇。接著他又用了十年的時間從東胡人手里奪回了草原霸主的地位,并順手敲打了高麗,烏孫和西羌這幾位曾經(jīng)的小弟。
時隔將近四十年,曾經(jīng)那位最強大的對手,在一匹比夏頓更加驍勇、比夏疊更為殘暴的惡狼的帶領(lǐng)下回來了。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只惡狼給了虞國沉痛的一擊,讓方起這位生平未逢一敗的戰(zhàn)神第一次品嘗到了打敗仗的滋味。
方起騎在馬上,怔怔的回想著自己一生的過往?;仡欀H身見證的繁華與榮耀,思索著他不曾愿意面對的腐敗和蕭條。方起終于意識到,他的后半生全是虞國衰落的軌跡?,F(xiàn)在,這衰落似乎到了底點。
此時他正與他身后殘存的一萬士卒以及二十幾萬百姓,繞著安定郡旁余山山腳的官道,緩慢的向著安定郡進(jìn)發(fā)。
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平民愿意跟隨方起一起逃亡?方起一向愛民的名聲也許是因素之一,但匈奴人慣有的屠殺邊民的習(xí)俗,可能才是問題的根本。
畢竟不到四十年前的邊城三屠,以及接下來十幾年虞匈爭霸中匈奴人的種種暴虐行為都不算遙遠(yuǎn),它們還深深的刻在涼州百姓內(nèi)心的記憶里。
方起分兵給方權(quán)和趙通三千人之后,部下還有不到一萬兵馬。為了更好的護(hù)送跟隨自己的北地郡百姓們,他安排了三千人走在最前方負(fù)責(zé)開路,余下六千人在中間來回接應(yīng)和調(diào)度。
其實,如果這些將士們?nèi)枯p裝上陣,走這一百多里的路程一日便能抵達(dá)。可扶老攜幼拖家?guī)Э诘乃麄?,一天卻只能磨蹭個二三十里。
起風(fēng)了,不知是夜色比以往提前了些許降臨,還是天邊的烏云遮住了山頭的落日。天色忽然暗了許多,一陣寒風(fēng)吹了過來,司馬朗突然打了個寒顫。
從北地郡出發(fā)已經(jīng)有兩日了,司馬朗一直催促著身邊隊伍走的再快些。他心急如焚,但卻毫無辦法。他心中一直憂慮著一件事,如果此時匈奴人突然從背后沖殺過來,二十萬軍民百姓定會亂作一團(tuán),互相擁擠踩踏,根本不可能組織起有效的防御和反擊。
司馬朗身邊的方起也皺著眉沉思著什么,他倒是沒一直督促行軍的速度。方起何曾不知司馬朗的憂慮。只是他更清楚,這些百姓的命幾乎是用他愛子的命賭來的。他寧可自己死于亂箭,也決不會舍棄他們。
忽然,遠(yuǎn)處一名哨探從山角拐彎處趕了過來,他身后馬蹄帶起的大片煙塵似乎訴說著消息的急迫。
“報?。?!”
那哨探還沒來到方起跟前,就大聲喊著什么。四周百姓嘈雜的聲音讓方起和身邊的司馬朗只隱約聽清“敵軍......大.......敵.......”幾個字,至于其他的話就都淹沒在了人聲之中。
可是僅僅聽到了敵軍兩個字,就已經(jīng)足以讓方起和司馬朗的心噗通一下懸了起來。兩人對視了一眼,似乎同時有了某些不詳?shù)念A(yù)感。
實際上按照以往的判斷,有方權(quán)和趙通在北地郡駐守,匈奴人的注意力也應(yīng)該首先在奪取北地郡才對。只有拿下北地郡之后,匈奴人才能得知方起軍真正的動向。
所以即使有追兵追殺,也不會來的如此之快。但這幾天意外頻出,夏武羅用兵處處匪夷所思,好像對方起的一舉一動和整個涼州的地形全都了如指掌一般。這讓方起和司馬朗越來越難以琢磨眼前的形勢。
哨探帶起一路煙塵,飛馬到了方起面前。不想他卻因為著急下馬腳下一時踩的偏了,突然從馬背上轱轆下來,一屁股跌坐在道旁。
方起和司馬朗見狀也連忙下了馬,過來查問哨探的情況。
那哨探不待別人攙扶,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一邊大口喘著粗氣,一邊斷斷續(xù)續(xù)沖著方起說道:“將軍,不、不好了。前面山后有大批、大批敵軍沖著咱們殺過來了。漫山遍野黑壓壓一大片,少說也有三五萬人。”
“什、什么!前面怎么會有敵軍?”司馬朗聞言一聲驚呼,手中折扇失手跌落在地上。
“你先別急。你先喘口氣,慢慢說。前方軍情到底如何?!狈狡鹦闹须m然也是一陣錯愕,他同司馬朗一樣不明白為何匈奴人會突然出現(xiàn)在前方。
那哨探深聽到方起的話,吸了幾口氣,稍微定了定神。才說道:“屬下奉命去前面三十里探查軍情。哪知我剛翻上左前方那座山,就看見山下黑壓壓都是敵軍。屬下不敢逗留,立刻沿著小道趕了回來跟將軍匯報?!?p> “那你可看清敵軍是步卒多,還是騎兵多?進(jìn)軍方向確實是咱們這邊?”方起追問。
“都是騎兵,屬下看到的就都是騎兵。進(jìn)軍方向一定是咱們這邊,而且是急行軍,目標(biāo)肯定是咱們。”這名哨探到此時還沒緩過神來,說話還有些慌亂。
“是沿著前方大路過來的?”方起繼續(xù)追問。
“對,對。正是大路。他們兵馬眾多,不能翻山走小路,得沿著山腳繞過前面那座山。所以屬下才能快馬先回來稟報。但、但是屬下估計,敵軍的前軍也就一刻鐘就能殺到咱們這?!?p> 方起一陣沉吟,心中快速思量分析著眼前的形勢。
匈奴竟然一下派出了數(shù)萬人馬,而且都是騎兵。須知騎兵是追殺的利器,這是有了上次的教訓(xùn)怕自己再次逃脫,勢在必得要致自己于死地。
該如何安全把這二十萬軍民百姓護(hù)送到安定郡或者成功掩護(hù)他們撤回北地郡,是方起當(dāng)前要考慮的第一要務(wù),但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此地距離安定郡少說還有五六十里的路,以身后這許多百姓的速度,面對匈奴人來勢洶洶的匈奴騎兵,無論如何也逃不出虎口。
“將軍,軍情緊急。你應(yīng)該速速離開此地,趕往安定郡布防才是!”司馬朗打斷了方起的沉思,同時也提出了似乎是最可行的建議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