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媽媽解釋:“因為是做給老師吃的,我怕你吃不了那么咸,所以少放了調(diào)味料?!?p> “我就說啊,我外婆做菜就很咸,聽說客家人做的菜都比較咸,是吧?”
“是的。菜也好,肉也好,都會多放點鹽。一來可以儲存得久點,二來一口菜能多吃上幾口白米飯,不知不覺就飽了。加上我們這邊太熱,大家干農(nóng)活會出很多汗,都喜歡喝鹽水。時間長了,我們的口味就變重了?!?p> “這個我是知道的,人的汗液包含了鈉離子,出汗越多流失越多,所以需要補充這類電解質(zhì),慢慢地就習(xí)慣喝鹽水,其實就是說要補充能量?!?p> 陳遂興好驚訝:“是這樣的嗎?從未聽說過。那看來我們飯菜口味重也是為了補充能量?”
“我想是的,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p> 陳遂興更加崇拜黃老師了,本來還是媽媽在給他講客家人的飲食習(xí)慣,不到兩句話,人家就能說出其中的科學(xué)依據(jù),果然讀過書的人就是不一樣。
“那現(xiàn)在生活好多了吧?我看家家戶戶都建房了?!秉S老師想起陳媽媽說的平常吃不到肉,他還蠻擔(dān)心這頓飯把人家吃垮了。
陳媽媽點頭:“是啊,改革開放以后,各家都有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九十年代后期,我們村也有很多年輕人出去打工,發(fā)家致富的人也不少。我們現(xiàn)在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p> 黃老師看了一眼陳遂興,他問:“阿姨,年輕人還是要以讀書為主,你有讓兒子早點打工的打算嗎?”
陳媽媽馬上就拒絕了:“不可能,我會一直供孩子讀書的,讀大學(xué),研究生,最好能讀到博士?!?p> 果然什么母親養(yǎng)什么孩子。
黃老師沒再繼續(xù)這個話題,繼續(xù)吃他最愛的菜。
陳媽媽說:“黃老師還真是喜歡吃雞啊?!?p> “對,我真的特別愛吃。不過我吃的最多的還是白切雞,鹽焗雞少一些。當(dāng)然,我知道你們愛吃腌制過的。對了,這個雞肉好厚實啊,是因為腌制過嗎?”
“無關(guān),是因為這只雞以前可以到處跑,能鍛煉到肉質(zhì),大城市確實很少吃到??图胰讼矚g吃原汁原味的食物,是因為我們客家人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好,尤其是水,和水質(zhì)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另外就是烹飪方法,我們的食材新鮮,不喜歡破壞食物本來的味道,極少添加味道濃的佐料,一般只用蔥姜蒜和鹽?!?p> “做飯菜好講究啊,我就不怎么會,感覺在客家村呆上幾年,出去能開飯館了?!?p> 東西是真好吃,黃老師都忍不住調(diào)侃自己。
吃了不少雞以后,黃老師又夾著一塊煎得略黑的肥豬肉,送到眼前,琢磨起來。
那其實就是一塊花腩肉,充滿了脂肪。
好像有點肥?
陳媽媽見了說:“黃老師,吃這種肥膩的花腩肉有個技巧,只咬一點點無法嘗到肉的彈性和香糯,必須一整塊放入嘴里,讓油在口腔里爆開,齒頰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