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迎接璞玉(專業(yè)入職流程)
另外,你跟車間龔廠長打聲招呼,要求對曉蓮要嚴加要求,堅決不能因為她是我的助理就對她特殊照顧。
得嘞,您就放心吧。
另外,晚上安排一下,部門一起聚個餐。
這是一塊璞玉,不經歷細致的打磨,是很難展現出她的光華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她會體現出應有的價值的。
就這樣,在未知的期盼之中,曉蓮同學的凄慘入職路被定格了。
說到這里,其實各位看官,我們來回顧一下,正規(guī)的入職管理程序:
1、各類文書的簽訂:《勞動合同》、《保密協議》、《廉潔協議》、《員工手冊》簽收單,各類制度簽收單、《個人信息登記表》等等;
2、提交各類個人資料:文中曉蓮因為是大學生,所以提交的資料相對比較少,正常的員工入職,應該提交更多資料,比如,個人學歷證明、前雇主的離職證明、個人稅單、公積金賬號、各類職業(yè)資格證書、各類崗位證書、各類職稱證書、照片,有的企業(yè)會會要求能證明員工之前從業(yè)經驗的論文啊、工作獎項、業(yè)績證明等材料,當然針對國企等,還要求提供各類征詢函、個人檔案調檔等等。當然了,這個因企業(yè)的性質而定,因崗位性質而定,興許你的企業(yè),什么都不要,就讓你來入職。但是本書引導廣大HR,以及職業(yè)人,給予你們的是最規(guī)范的操作要求。
3、部門認知:這個其實是軟實力了。但是一個規(guī)范,熱情洋溢,充滿溫馨的入職體驗跟一個冷冰冰,無人關心無人問的入職,給員工的穩(wěn)定性啊、組織氛圍的構建啊,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4、崗位認知:包括個人崗位職責,試用期業(yè)績指標或者績效指標,做的比較好的企業(yè)會在這一塊設置督導人,從入職第一天開始,督導人便介入你的工作過程中,當然了,成功的試用期轉正,并達到企業(yè)的業(yè)績指標,督導人是有獎勵的,所以,督導人,大多會鐵面無私,當然,他們也是大公無私的,會把自己的寶貴經驗悉數傳授給你。
如果是職場新人,還會制定專業(yè)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針對的你的性格,潛在特質,通過很多測評進行定位,初步的從職業(yè)方向、崗位特質、職級、任職資格等方向進行初步的規(guī)劃,讓你清晰的明確的知道,在這家公司的3-5年之內,你要通過做什么,來達到什么層次,獲得什么職業(yè)回報。
當然了,能對新人做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的,都是相對比較有戰(zhàn)略眼光的企業(yè),因為新人的培養(yǎng),不僅伴隨著機遇,但是也同樣是高風險的,因為相比拿來主義的用人策略,新人的培養(yǎng)可會變成別人別人來拿主義的資源,并且并不是每一個新人都的培養(yǎng)都會成功,畢竟職場馬謖還是很多的。所以,培養(yǎng)新人需要勇氣,培養(yǎng)新人需要強大的支撐,不僅是精力的支撐,更多是資源與資金的支撐。
當然了,伴隨著新人的培養(yǎng),帶給企業(yè)的是無限的發(fā)展動力。所以,想發(fā)展的企業(yè),除了努力擴大市場,也要相應的開展人才培養(yǎng)的梯隊建設。
5、充分的準備:提前準備好電腦、文具、相應的工作資料等,這些會讓新人覺得,這家企業(yè)很重視他們,他們的工作激情會得到相應的激勵。這個對企業(yè)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是用多少精力,都無法從老員工身上所獲取的,而企業(yè)要完成這些,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比如一張手寫的賀卡,10分鐘完成。領取一套文具,準備一套辦公用品,一臺電腦,這些累計加起來,也花不了半天時間。但是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可能你花1個月,3個月,甚至1年,都未必能有所提升。
OK,一個相對規(guī)范的入職操作就到這邊。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新員工入職培訓。關于新員工入職培訓,等曉蓮參加完了,我們在展開來講。這邊就暫且?guī)н^。
6月5日,晚上5點鐘,準時下班了,辦公室從5點10分左右,開始陸續(xù)的有人拎著包下班了。而人力資源部的同事,卻個個忙于案頭的工作,完全沒下班的意思。這一點曉蓮就納悶了。大家有這么多事情要做嗎?
也許是猜到了曉蓮的疑惑,劉經理,在QQ上發(fā)了條消息給曉蓮,告知曉蓮,因為公司在快速發(fā)展期,所以,人力資源部作為核心的職能部門,會比較忙,加上冷總鐵人的工作作風,所以下班會稍微晚一點,比別的部門,可能會晚1個小時左右。就算準時下班了,回家了,很多人還是要在家里加班。但是,家里亂糟糟的,很難進入工作狀態(tài),很多人索性也就直接在辦公室了?;罡赏炅嗽倩厝?。
但是也有很多人,還是因為家庭等各種原因,都是選擇下班直接回家,辦完私事,在在家里完成自己的工作。
不過今天有個好消息是,5點半準時下班,因為今天晚上部門聚餐,冷總請客。然后跟著一堆笑臉。
說到公司加班的這個事情,其實是與公司的快速發(fā)展密不可分的。2000年,冷月正式加入國際集團的時候,公司總部只有30多人,說好聽點,冷月是被招聘過來的,說難聽點,倒不如說是被鄭總給騙過來的。
當年,剛畢業(yè)不久的冷月,其實是在一家大型的世界500強企業(yè),亞太總部工作的,一個偶然的機會,碰到了鄭總,而冷月驚訝的發(fā)現,這個曾經的高中同學,竟然在創(chuàng)業(yè)了。
雖然兩人相差2級,冷月高一時,鄭總高四(沒錯就是高四,因為當年鄭總為了讀自己心儀的大學,在第一年被某航錄取的情況下,依然選擇了復讀,并最終考取了自己追求的清華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yè))但是,冷月萬萬沒想到這個當年的學長在自己白手起家的情況下,創(chuàng)立了一家以研發(fā)起家,委托外部代加工為運營,并逐漸轉化為研發(f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