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德行并重
劉備討厭不干凈之人。
所謂不干凈,就是品行不端者。
他先前棄許靖不用,就是因為他不忠,在徐州時謙辭君府、在襄陽時不攻舊主,是因為他不想不義。
環(huán)繞在劉備身邊的也多是品行端正之人。
關張忠義,自不必說,就連趙云也是在公孫瓚敗亡時矢志不渝,即便舊主失敗,還要為其“守忠”,推辭劉備的招攬。
蜀國的治國之策,劉備和諸葛亮的治國理念也十分注重品性。
諸葛亮多次諫言后主“親賢臣,遠小人”,對朝政接班人的考慮,也大多以“良實”、“志慮忠純”、“性行淑均”這些優(yōu)良品行作為重要標準。
實際上,蜀漢前中期的朝政清明,與劉備這種德行并重的用人理念是分不開的——蜀漢的大權,大多掌握在這種品行優(yōu)良的大臣手里,是很難出現(xiàn)司馬懿這般的權臣。
當然也不是沒有,就比如剛被撤職的江州都督李嚴,他就是個高傲貪婪、首鼠兩端的人。
再比如剛剛去世的法孝直,一朝勢起,對過去打壓過自己的政敵就睚眥必報,雖說有公羊學“九世之仇猶可報”的術論支撐,亦為劉備所不喜。
可劉備依舊不得不重用了他們,因為他們確實有才,有才到能夠憑個人之力,扭轉局勢。
不得不說,劉備在和曹操這一生的對抗中,可謂亦師亦敵。
他剛出道時是個純粹的理想主義熱血青年,屢次被曹老板血虐后,開始關注曹操“唯才是舉”的理念。
畢竟沒有人是一成不變的。更遑論劉備這樣的梟雄?如果不向現(xiàn)實做一些妥協(xié),可能他早死了不知幾百回。
劉備活這么大,干出這么一番基業(yè),說自己沒干過什么品行不端的齷齪事,這話他自己都不信。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可相比于曹操一開始就黑化,提出“寧吾負人毋人負我”的扭曲思想觀,至少劉備作為亂世群雄中的一名,比其他軍閥更有行事準則,更有道德底線。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現(xiàn)實社會中很多人壓根做不到自律,一個好習慣能堅持一個月就是天大的難事,又遑論劉備將仁德的理念貫徹了一生?
所以說管他是真的是裝的,你都不得不承認他是個有大毅力者,對仁德的理念有異于常人的執(zhí)著與信仰。
攜民渡江偽君子,屠城數(shù)萬真性情,如果將劉備比作天生的賢者,那么曹操就是天生的惡人。
惡人做盡壞事,偶發(fā)慈念,就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賢人歷經(jīng)苦難,一步行錯,竟被標上“偽君子”的記號。
難道這不有失偏頗嗎?
劉備用李嚴,是為權術,是為制衡,是向世家合作、妥協(xié)的表現(xiàn)。
但這并不妨礙他心懷一顆赤子之心,對品行不端之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厭惡。
那么,現(xiàn)在問題來了,劉備向李嚴妥協(xié),是因為李嚴背后有勢力讓他妥協(xié)。
可李子軒,又有什么可以依仗呢?
身份上是,罪人之子,出生下賤
品性上,其母淫亂不倫,人盡可夫,其為人陰險詭詐,貪慕虛榮,不擇手段。
才能上,則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不過可惜的是,劉備并不關注這個。
他喜歡的是陳恪,這個和他一樣心懷赤子的少年。
在這樣一個純潔如明鏡的少年身邊,他絕不容許有李子軒這般陰險詭譎之徒的存在。
凡是,要防患于未然,將風險抹殺在襁褓中。
就這樣,李子軒在劉備厚重的告誡聲中,切實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殺意。
“陳恪是個勇敢實誠的孩子,從他父親為朕捐軀沙場起,朕就要擔負起養(yǎng)育他成人的重任,正因為他實誠、他心懷理念,他純潔無瑕,所以朕才絕不允許有你這樣不干凈的人呆在他身邊?!?p> 劉備絲毫不掩飾厭棄的態(tài)度,他淡淡的語氣,像是在驅趕一只臭蟲,“離開他,朕可以許你一個功名,了卻你多年以來的心愿。”
“你蠅營狗茍多年,不擇手段多年,你們母子狼狽為奸多年,不就是想搏個榮華富貴,向拋棄自己的家族,向冷血無情的父親證明什么么?”
“像你這般因為出生不公而心靈扭曲,走上復仇道路的庶出子,朕見過太多了,最終都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袁本初就是你們中最巔峰的典型代表。出生卑微不經(jīng)教誨,所以能不擇手段,這是你們崛起的優(yōu)勢,而出生下賤造成的心理缺陷,也是你們敗亡的關鍵所在?!?p> “有才能的庶公子,大多都是悲劇人物。”
“離開陳恪,就是讓他遠離噩夢與悲劇,如果你真心替他著想,就離開他,朕會成全你的心愿?!?p> 劉備的話很理智,也很無情,也許在他看來這是最完美的處理方式了。
可李子軒缺不這么認為。
他在聽劉備說完話后,整個人深深的呼了一口氣,緩緩拜下,朝劉備三叩。
古者,執(zhí)大禮者,自當有大言出。
“陛下說的東西,臣其實都考慮過…臣考慮過離開陳哥兒,考慮過卻沒有實行,是因為臣認為…只有陳哥兒才能實現(xiàn)臣的心愿。”
嗯,陛下也不能,只有陳恪能。
“陛下可知臣的心愿是什么嗎?”
李子軒嘴角微微上揚,第一次把自己的野心昭示世人:“臣要…消滅世族,使天下,再無貴賤之分!”
“……”
“這點陛下能做到嗎?就連陛下自己,也不得不和世家妥協(xié),與吳氏聯(lián)姻,重用李嚴…陛下不僅做不到,甚至連想都不敢想?!?p> “可是陳到將軍卻告訴臣,他可以做到!是以臣…也唯有追隨其子!”
陳到嗎,又是那個大嘴巴…
本來聽他說要消滅世家,覺得荒唐,劉備在聽到陳到名字后,更是腦殼一疼。
這貨老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還整天在他面前嗶嗶賴賴的,久而久之他看見陳到嘴開光,頭就條件反射式的疼。
看來這貨毒害的人是真不少,要不是人死的早,他都懷疑十年內(nèi)朝中必然會形成一個新的幫派,其名曰:“改革派”,代表人物當然是那群被陳到洗腦的人啦。
劉備這些年風里來雨里去的,行蹤飄忽不定,也沒個具體的地盤,陳到哪有這個資力去實行改革?等好不容易有了余力,劉備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撥給他一萬白耳軍,訓練新軍,還沒見成效,就連人帶兵撲街在夷陵馬鞍山了……
世事無常,提到陳到這個奇葩,劉備摸不著頭腦,而李子軒接下來的話卻讓他更摸不著頭腦,整個人愣住了,王霸之氣一秒消散。
陳恪竟然在白帝至秭歸這樣狹窄的地形里,選擇去偷襲吳軍總糧倉?
還特么只帶了幾百個老弱病殘?
這父子倆,真是一個比一個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