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我是農(nóng)村孩子

我是農(nóng)村孩子

升樺 著

  • 短篇

    類型
  • 2019-10-09上架
  • 45000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第一章 一家四口

我是農(nóng)村孩子 升樺 1398 2019-10-09 17:06:27

  1987年,一條沙土馬路,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屯。土坯房,土坯墻頭,土坯炕,土坯灶,還有村上土頭土臉的村民。屯子不大,三十幾戶人家也就幾個姓氏組成:劉氏、于氏、肖氏、葛氏、夏氏。家家戶戶一模一樣,勤快點的人家就富點,懶點的人家就窮些。在東北,全村子都以種地為生。

  我是87年出生的女孩子,夏君。小時候?qū)Υ謇镉洃洷容^模糊,印象里看到東西的都是土做的。我媽說生我的時候營養(yǎng)不好,雞蛋都沒得吃。所以小時黑黑的,瘦瘦的。春華和建國是我媽和我爸,他倆結(jié)婚的時候,我媽和我說奶奶家沒錢給蓋新房,結(jié)婚第一夜和老爸是在馬棚里度過的。

  姥姥家種水稻經(jīng)濟條件好點,媽媽姐弟7個人,她是老大。幾個姨年紀都相差三四歲,老幺是個舅舅,姥姥家的寶貝。那時候能吃到大米都很幸福,爸爸取了種大米的人家,算是積了福。年輕時候上過學(xué),到初中二年級,奶奶就不讓老爸上學(xué)了,去給村長家放牛,賺點外快。聽我媽說我爸是在放牛的時候認識的舅老爺(姥姥的哥哥),舅老爺覺得我爸這個人很踏實,就幫忙說了這門親事。媽媽年輕的時候相過幾次親,家里姊妹多,能嫁出去一個就少養(yǎng)活一個。還好兩人互不嫌棄,就找個日子把婚給結(jié)了。爸爸是趕著馬車去接的我媽,姥姥給媽媽準備了一件紅棉襖,兩個條粉色的鴛鴦圖案枕巾,不多的幾件常穿的衣服就把我媽送上了馬車,媽媽那件紅棉襖我很小的時候還有印象。爸媽那一輩的人,不講究吃,不講究穿,簡簡單單,踏踏實實。

  我的第一個家是爺爺給爸媽借的,因為要生我,不能住馬棚了。正好屯子里一戶人家要去城里打工,留下一個土房,爸媽就住進去了。我就是在那出生的,1987年冬月,傍晚。我問過我媽,我出生時候啥樣?媽媽說頭發(fā)黑,就是瘦。不哭不鬧是個心疼媽媽的寶。

  搬到土房時候,奶奶只給了一袋玉米面。幾顆過冬的白菜、幾個土豆和幾斤黃豆大醬。玉米面貼餅子是我媽現(xiàn)在都不想吃的食物。我爸老實,從奶奶家搬出來的時候沒多拿一樣?xùn)|西。打著鋪蓋卷就過來了。沒菜吃了就去奶奶家要大蔥,去的次數(shù)多了,被老姑罵出來了,那之后再也沒去過。奶奶家孩子多老叔、大姑、二姑、老姑,奶奶最不喜歡只知道干活的又傻實在爸爸。結(jié)婚之后把爸爸的一畝地分出來就再也不管了。

  一轉(zhuǎn)眼,我三歲了。媽媽又壞了二胎,姥姥實在不忍心,張羅著給爸媽蓋了新房。依然是土坯房,只不過安裝了玻璃窗戶,聽說窗框還是當(dāng)時在鎮(zhèn)里當(dāng)官的舅老爺從大隊上拿的。東西屋中間隔著走廊,費用有限蓋房子的時候平數(shù)小了點。四十平不到的樣子,不過已經(jīng)很好了,我有了自己的家。姥姥說房子上大梁的時候,一把斧子從房子上掉了下來,砸中了地上的飯碗。碗居然沒碎,說是大吉大利。上小學(xué)的時候姥姥還經(jīng)常說起這件事。

  媽媽快要生的前一個月,屯里的和家里的親戚人來人往。姥姥怕人多嘴雜被發(fā)現(xiàn)超生就建議媽媽去外地親戚家躲躲,鎮(zhèn)里糾察隊經(jīng)常的下屯查超生戶,發(fā)現(xiàn)了就要被罰款,否則就上不了戶口。爸沒辦法只能帶著我和媽去了六十里外的親戚家躲避超生檢查,媽媽挺著大肚子,做著馬車換了汽車再換馬車才到的遠房的親戚家。三歲的我應(yīng)該是第一次出遠門,還是長大后聽媽媽起這段經(jīng)歷。

  二胎還是女孩,我妹妹,夏陽。躲過了檢查隊,躲不過閑言碎語。一個雙開門的衣柜,一個當(dāng)時流行起來一高一矮的小柜子(那時候叫高低柜)就這樣被隊上搬走了。老爸送了只母雞托人找了關(guān)系,才從隊上把柜子拿回來。還給打了2千塊的欠條。所以陽陽一出生就讓那時候年收入還不到二千的家庭付了一年的債。過程雖然艱辛,但一家四口終是湊齊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