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重
口訣:子午卯酉四正時,歸氣丹田掌前推。
面北背南朝天盤,意隨兩掌行當中。
意注丹田一陽動,左右回收對兩穴。
拜佛合什當胸作,真氣旋轉(zhuǎn)貫其中。
氣行任督小周天,溫養(yǎng)丹田一柱香。
快慢合乎三十六,九陰神功第一重。
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時,找一陰氣重的地方,最好為四高中低。面北而坐,五心朝天,靜心絕慮,意守丹田,到一陽初動之時,雙手在胸前合什,指尖朝前。引丹田之氣沿督脈上行,任脈下歸丹田。如此待小周天三十六圈。由慢至快。氣歸丹田后,雙掌前推,掌心向前,掌指朝天,真氣隨之行至兩掌(真氣只聚于兩掌,切不可放出)。雙掌指下垂,掌指朝下,掌心朝下,迅速收回,左手掌心對準氣海穴,右手掌心對準命門穴,真氣隨手式成螺旋狀貫入氣海、命門兩穴。匯于丹田內(nèi)。如此意守下丹田一柱香的時間。待此功練有一定功力,能收發(fā)自如,有抗寒之功時可修第二重。
第二重
口訣:極寒午時正,獨坐寒冰床。
裸體面朝北,氣行小周天。
五心朝天式,打開丹田門。
寒氣螺旋入,收發(fā)當自如。
合和匯丹田,落雪雪不化。
縮如一寒珠,雪落無化雪。
擴為霧環(huán)身,九陰第二重。
每日午時,找一極寒之地,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于寒冰床上(一種玉、一年四季都如寒冰一樣)。今人練習可在冰或雪上練習,靜心絕慮,啟動周天三十六圈,意守丹田片刻,打開氣海、命門兩穴,分別成螺旋狀入寒氣,吸一柱香的時間后,關(guān)閉以上兩穴,丹田內(nèi)有一寒球再不停的旋轉(zhuǎn),越轉(zhuǎn)越大,至到隔體三丈遠,收回。如此反復(fù)八十一次,練到雪花落體而不化,放氣時雪花距體三尺不落為功成。
第三重
口訣:法如第二重,陰陽互相克。
意在修罡氣,熱火不侵法。
陽中求真陰,九陰第三重。
每日子時,找一極熱之地,坐于火鼎之上(今人練習坐在鐵板上,下面加火,應(yīng)慢慢加熱,以不能忍耐為度)。面北背南,五心朝天,靜心絕慮,起動丹田寒氣防止熱氣侵入,其方法就是第二重所練寒氣用以抗熱量。就是“真陽中求真陰”。
第四重
口訣:法如第三重,陰合陰為生。
同為修罡氣,靜流極之法。
以陰練真陰,九陰第四重。
不拘時間,找一靜止不動的水池,五心朝天,坐于湖底,靜心絕慮,水位不過脖子,運行丹田真氣用以抗水之壓力,其方法與第三重相同,待體入水,而衣不濕為成。然后找有流動河水中練,急流下練,而衣不濕為成。到此《九陰神功》成。如用掌把真氣放出擊人,就是催心掌。
第五重
采氣大法
口訣:采氣不在氣,口閉雙目開。
玄機在于目,神氣乾鼎聚。
此法為增進內(nèi)力之法,用以目吸聚宇宙內(nèi)的精氣,主要是修煉雙眼,使雙眼在對敵時能求察分明,并有攝取敵人神魂之效。每日太陽將出之際,站于高處,雙眼平視太陽,帶雙眼發(fā)熱時,意念太陽之氣由雙目吸入?yún)R于上丹田,吸匯到一定程度自天目穴射出,在由雙眼收回,如此反復(fù)。
九陰真經(jīng)補遺
橫空挪移
所謂之“橫空挪移”是一種上乘的身法,需有“螺旋九影”神功作基礎(chǔ)。所不同處是在平地或空中,左右不停挪移,其聊不為,以氣行之,速度快時可幻化成九個影子引誘敵人。
如果在“橫空挪移”中加入“九陰白骨爪”其威力更可增加數(shù)十倍。對于怎樣橫空挪移可根據(jù)個人情況,自行決定,今公之二法,以做參考。
口訣:左轉(zhuǎn)一,左轉(zhuǎn)半。
右轉(zhuǎn)一,右轉(zhuǎn)半。
左右轉(zhuǎn)一為不一,橫空旋較為太一。
此法為南天居士柳無罡所創(chuàng)。
口訣:左旋右旋天地旋,左踏右空平地旋。
合手陰陽為上旋,右踏左空旋不為。
此法為重陽真人王重陽所創(chuàng)。
以上兩法全憑個人參悟,悟多得多,雖為身法,實含天地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