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萊山占地八十里方圓,周遭的幾處峰巒雖然算不得高大巍峨,但是也能被人稱之為挺秀。
其中的林木密布,郁郁蔥蔥,又有幾眼清泉從山澗中流過,給人帶來一絲清涼。再時不時的有一些鳥獸從山林間穿過,給人以萬物復蘇之感。
只不過這樣的美景卻并沒有得到天子的欣賞,此時的他正駐足于主峰山頂之上極目遠眺,似乎是在找尋正在苦苦尋覓中的仙蹤。
“陛下,郎中令徐公求見?!币粋€隨侍的小宦官跑過來稟報道。
“讓他近前來?!碧熳宇^也不回地說道。
“喏!”小宦官低頭應道。
一個面帶風霜的中年人在宦官的引領下走到了天子身后。
“臣,郎中令徐自為見過陛下!”徐自為恭身一拜道。
天子轉過身來說道:“愛卿平身!”
“謝陛下!”徐自為起身道。
“徐卿,今日可有什么收獲?”天子問道。
“稟陛下,臣無能。這五天當中除了找到幾個巨大的腳印以外,臣的麾下之軍遍尋諸山也再沒有其他收獲?!毙熳詾楹苁翘谷坏卮鸬?。
朝中有為了升官發(fā)財而對天子求仙之舉大拍馬屁的阿諛之輩,也有對求仙問道之事不以為然的冷眼旁觀之人。
郎中令徐自為就是后者當中的一員,對于那些故弄玄虛的方士之言一向都是嗤之以鼻的態(tài)度。
而且仗著他的老資格,盡管沒有明確地就天子求仙一事表示反對,但對于天子安排下來的一些求仙問道任務從來都不怎么熱情。
對于這樣一個臣子,天子也不好拿他怎么樣,徐自為總歸是沒有明著違抗他的意志。
徐自為此人曾為邊軍宿將,并且在對抗匈奴的時候立有一些戰(zhàn)功。積功升任郎中令已經有八年之久,其中還曾在元鼎六年和將軍李息一起率十萬大軍夾擊羌人,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在漢軍之中也可以算作是一個小山頭。這樣一個朝中重臣,也不是天子隨隨便便就可以處置了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漢室的君臣關系其實是一種師友一般的關系,從表面上看還屬于那種比較平等的人際關系。并不是后來清朝時期那種予取予求的主仆關系。
對于漢室的大臣而言,和君王的關系就是那種打工仔和老板之間的契約關系。如果君主是個無道昏君,大可以掛冠而去,也就是所謂的“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罷了,看來是朕與神人無緣?!背聊嗽S久后,天子有些蕭索地感慨,然后又道,“徐卿先行退下。”
“是,陛下!”又行了一禮之后,徐自為離開了山頂。
……
當天晚上,天子召霍嬗覲見。
“臣,侍中霍嬗見過陛下。恭祝陛下萬壽無疆?!被翩庸ЧЬ淳吹匦卸Y道。
“不用這么多禮,快坐下吧?!碧熳訑[了擺手道。
“是,陛下?!被翩右姥宰诹嘶鹿賻退O好的坐席之上。
“子侯可知朕找你有何事?”天子緩聲問道。
“臣不知?!被翩永侠蠈崒嵉卮鸬?。
天子此刻的心情看起來極差,估計是幾天下來仍舊沒有找到神人的蹤跡讓他越發(fā)的躁郁。在這個當口,霍嬗覺得最好還是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為妙。
“不知也無妨。朕也只是想要找個人說說話而已?!碧熳拥?。
得,做天子的陪聊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所幸,近幾年來類似的事情他也做過不少次。
“敢問陛下有何心事?”霍嬗出言詢問道。
“公孫卿告訴朕,東萊山有神人想要見朕??墒莵淼綎|萊山也已經數(shù)日,卻始終未見仙蹤,只是在山林間發(fā)現(xiàn)了幾個大腳印。二十余年來,朕于求仙一事上一直未有所得,長生之道何其難求也?”天子愈發(fā)感慨道。
“陛下明鑒,神仙的蹤跡本就縹緲難尋,長生之道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若是長生之事可以輕易求得,秦始皇當年也不會苦苦追尋十幾年而不可得。從古至今,更不會只有黃帝、顓頊等古之圣王可以登仙成神?!被翩颖M量用一種比較平和的語氣說道。
聽到這里,天子的神色愈發(fā)陰沉下來。
感受到天子那里越來越低的氣壓,霍嬗又接著說道:“長生之事縱然難求,但是古之圣王既然可以成神,料來必有其方法。陛下此時沒有尋得神仙的蹤跡,只不過是不得門而入。”
果然,聽到霍嬗的后半段話,天子的神色也好了許多。
當今天子對于長生之事深信不疑,要不然也不會二十幾年如一日地探尋神仙的蹤跡,還被李少君、李少翁、欒大、公孫卿等一代又一代術士所欺騙。
像三代及更早以前的那些圣王們成神的傳說,更是被他當成了長生之道確實存在的證據(jù)。
霍嬗作為天子的近臣,對于這些事情當然是心知肚明。以當今的脾氣,若是明著說長生之道、神仙之事是假的,恐怕會直接遭到天子的厭棄?;翩涌墒菑膩頉]有想過要仗著自身的寵信去挑戰(zhàn)天子的底線。
“子侯的意思是公孫卿所言不實?”天子忍不住問道,心下有一種被冒犯的感覺。
如果公孫卿所言不實,那就是明明白白的欺君之罪。以當今的性格,砍了公孫卿的心都有了。
反正他也不是沒有殺過方士,當年欺騙過他的李少翁和欒大現(xiàn)在連骨頭都快成渣了。再殺一個公孫卿,也不過是順手而為的事情。
“臣并沒有這個意思,中大夫雖然沒有能讓陛下見到神人,但是終究還是在東萊山上見到了神人存在的痕跡?!被翩于s緊說道。
霍嬗既然想過未來要拿捏這位當紅方士做一些事情,自然還不想要了這個可能會很有用處的方士的小命,鬼知道以后上位的那些方士又是什么牛鬼蛇神。
東萊山上的那幾個巨大腳印顯然是公孫卿他們這些關東方士偽造的,就是為了欺騙把神話當現(xiàn)實的當今天子。
現(xiàn)在有了這幾個腳印的存在,公孫卿也算是對天子有了個交代。至少可以說,東萊山上確實有神仙來過,只是這一次和天子沒有緣分。
“而且公孫卿精通養(yǎng)生之道,只要陛下可以憑著養(yǎng)生而延年益壽,必然有更多的時間來追尋長生之道?!被翩佑掷^續(xù)說道。
“養(yǎng)生之道……”天子心中一動,倒是想起了之前一路上公孫卿講到的那些呼吸、吐納、導引之法。
他這些天試著做過幾次導引行氣,果然感覺身體中的疲乏好像有所緩解。若是長時間做下去,肯定能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這般看來,公孫卿倒也不是一無是處。他的本領雖然及不上李少君和神君,但是總是有點真材實料的東西。
而且公孫卿還提到過彭祖常食桂芝之事,這些有益于延年益壽的珍惜之物還要靠公孫卿帶人去找尋。
“臣還有一言?!被翩佑值?。
“講!”
“臣近些時日中讀到一些先賢之書,對致太平頗有所悟。臣私以為,古之圣王之所以能登仙成神,乃是因為他們的功業(yè)。先是天子順天應命治理天下,以圣王之政致天下太平,如此方能澤被天下蒼生。天子有大功于蒼生,故而上蒼會為他們降下如此福報?!被翩雍唵蔚刂v了點他正在構思中的忽悠大法。
假如沒有什么意外發(fā)生,當今天子的壽數(shù)少說還有二十多年。這么長的一段時間里,想要讓這位篤信仙神的皇帝放棄他的長生之夢基本上也沒有實現(xiàn)的可能性。
做不到的事情霍嬗肯定不會白費力氣,但是并不代表霍嬗不能在天子追求長生的過程中提一些他對于長生的看法,順便夾帶私貨。
今天的這番話就是淺嘗輒止的一次嘗試。
“致太平,子侯這話倒是有點像董仲舒他們那些儒家弟子的說法?!碧熳有α诵Φ?。
倒是沒有想到他的小冠軍侯今日的口吻和儒家之人頗有相似的地方。再一想,此時天下的學者中以儒家居多,小冠軍侯有此想法也不奇怪。
“致太平不僅僅是儒家在這樣講,墨、法、道等學派的先賢中無一人不想致天下以太平。所以孔子可以周游列國講授仁愛之道,墨子會與諸侯談起‘兼愛非攻’,韓非子會以‘法、術、勢’之道治理天下?!被翩佑值溃爸T子百家發(fā)軔于東周亂世,當時天下諸侯互相攻伐,世人飽受戰(zhàn)亂之苦。故而諸子所求者不過王者平天下,其后才是小康之世,乃至大同?!?p> “子侯所言甚是?!碧熳狱c了點頭道。
諸子百家的學說,他都有過比較深入的了解,自然知道霍嬗所言非虛。之所以說起儒家,不過是因為儒家乃是當世顯學,在學術界處于絕對的優(yōu)勢。
之前倒是很少有人將致天下太平與長生聯(lián)系到一起,哪怕是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也不過說起了如何施行仁義禮樂,最終使得圣王子孫能夠長久統(tǒng)治,安寧數(shù)百年。
小冠軍侯雖然聰慧,但是終究還是太小了一些,有些學術上的關鍵地方并沒有能夠悟透。不過今天講到的這些已經算是很有用處了,給他追求長生的道路帶來一條新思路。
把上古圣王治理天下的功業(yè)與長生之道這么一聯(lián)系,聽起來也似模似樣的。至少也是一種追求長生的思路,以功業(yè)獲得上蒼的認可,這個說法聽起來似乎也和上古的傳說更加的接近。
圣王之治已經遙不可追,但是當年讓天下臣民得享太平確實人所共知的事實。上天為酬其功,使得他們登仙成神,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
霍嬗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只是起了頭而已,天子就已經腦補出了一出大戲。甚至已經想到了未來讓飽學之士將這套理論完善,成為漢室治國的指導思想。
漢室的指導思想在當今天子的手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漢初的黃老之道變成了儒家之道。
要知道,哪怕是先帝孝景皇帝那樣對于法家學說極其感興趣的帝王都沒有能讓法家登堂入室成為指導思想,反而是依然任用黃老學派出身的政治家治理天下。
也就是在當今天子繼位之后,曾經盛極一時的黃老學派除了如汲黯這樣少數(shù)幾個黃老派后起之秀,竟然陷入了后繼無人的窘境。其他新近崛起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其他學派的弟子,儒家出身的顏異、公孫弘,法家出身的張湯、趙禹,這些人迅速在朝堂上占據(jù)了高位。
公孫弘和張湯甚至還搞起了儒皮法骨摻雜起來的治國理念。儒家就此將他們的只能務虛,不能務實的毛病暫時摒棄,而法家也將秦亡以來的黑鍋給稍稍地粉飾了一下。
在漢初之際并不受漢室天子歡迎的儒法兩家,一下子就打開了新的局面。
相比較而言,儒家在其中的收益可能更大一些。
“儒皮法骨”的對于法家最大的作用,只是將他們在輿論上的窘境稍稍改變了一些。法家之前雖然在輿論上被黑的很慘,但是對朝堂的影響力實際上并不低。御史大夫、廷尉、中尉等幾個衙署之中依舊存在著為數(shù)眾多的法家弟子,這些法家弟子通過司法領域的影響力來對天下大政加以影響。
而儒家可是自從高祖時期就進了劉氏的黑名單,誰讓那些魯儒當年甘愿給項羽當孝子賢孫呢!再加上他們愛打嘴炮,從實際執(zhí)政能力角度來看,在儒、法、墨、黃老等幾個主要學派中敬陪末座。文帝、景帝這種很看重實績的皇帝也不會重用儒家的弟子。
當今天子繼位之后,漢室的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轉變。幾代帝王的積蓄實力,讓天子有足夠的底氣去反擊匈奴。在休養(yǎng)生息方面很有效果的黃老之道,一下子因為后繼無人而失去了從前的活力。在這個時候,開始迎合君王提出大一統(tǒng)思想的儒家就進入了想要集權的天子的視線之中,自然而然得到了他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