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皺眉頭,抓腦殼的時候,通常我會先放下,不糾結(jié)了,出門走走!
相對于徒步,遠足,我更喜歡稱之為走走。雖然這兩個詞在本質(zhì)上差別也不是太大,但徒步顯然就高大上了,什么計劃,保障,征服等等,需要仰視和敬畏!
我也不愿意稱之為散步,走路。雖然這兩個詞在實質(zhì)上也一樣,但馬甲負累!某步APP捐步公益,領(lǐng)紅包等等!
我就走走,不為減肥,從不計數(shù)!覺得沒必要!如果連這么單純的走走,都要附庸功利,就像完成年度,季度業(yè)績一樣,那得多么無趣?。?p> 一旦定義為走走,可就簡單,樸素,也率性多了!不用介意穿的是皮鞋還是拖鞋,只要腳抬起來,走出門,就有路!人生只有一種失敗,那就是自我放棄!試想想,腳都不愿挪動,漫漫人生,敢問路在何方呢!
出門向左是北環(huán)西路,破山而修,依山蜿蜒,目之所及,皆是初夏!移步至三板眼(地名),南北流向的瀼河故道,清澈見底,卵石錯位,幾只肥鵝游戲其間,煞是田園!我想,支一架鐵鍋,紅燒抑或清燉,都挺香!不是嗎?所謂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出門向右便是橫跨武九鐵路的付家?guī)X大橋!登高極目,詩和遠方!要是幸運,還能看到一列四節(jié)小火車款款而來,那是贛鄂交界處原國營銅嶺冶煉廠到九江的通勤車!再過些時日,銅嶺商代冶煉遺址公園竣工以后,這趟小火車想必該成網(wǎng)紅了吧!
走,是個會意字,從夭從止!金文書寫中上部分是個擺動雙臂奔跑的人,下部分是個止步的止!所謂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古人的本意大概就是逃離此處,而不在乎走了多久多遠吧!
的確,讓人糾結(jié),惹人惱的此處總不宜久留,可我們卻常常畫地為牢,羈留在此,無法離開!而出門走走,就是提醒自己原來此處未必永遠只能是此處!
由此及他,或許需要時間,付出代價,但一切似乎也沒想象中那么困難。
由他再回到此,或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此處也并非就那么的糟糕,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