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驚了皇上是死罪
內(nèi)三宮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被方方正正的高大紅墻圍住。
朱由檢是從右側(cè)城門進來,向南走便是走西道。從欽安殿走過是御花園。過御花園就是內(nèi)三宮的北墻。
城墻中間是坤寧門,進入后,就是坤寧宮。
所以朱由檢并沒有沿著西路向南走,而是向東拐,他想穿過御花園,去坤寧宮。
曹化淳抱著一樹糖葫蘆,在后面道:“殿下,沒有圣旨、懿旨去不得,得先見皇帝,討了旨意才可以?!?p> 朱由檢放慢腳步,一拍頭,道:“以前小的時候總是隨便溜達,到處玩耍,現(xiàn)在本王已經(jīng)不屬于皇宮。哎,本王把這茬給忘了?!?p> 朱由檢走到養(yǎng)性齋南端,是內(nèi)三宮城墻的西北角。這里有一個門:長庚右門。穿過門是比之的大道,左側(cè)是內(nèi)三宮城墻,右側(cè)是西六宮城墻。
兩堵紅色的高墻給人莊嚴肅穆的感覺,還有很大的壓力感。
朱由檢快步走到鳳彩門,小太監(jiān)見是信王,馬上躬身施禮,道:“小的見過信王殿下?!保?p> 曹化淳道:“信王殿下奉皇上口諭前來拜見皇上。”
小太監(jiān)回身推開門,領(lǐng)著二人進來來到弘德殿門前,小聲道:“請信王殿下稍候,小的這就去稟報?!?p> 弘德殿是乾清宮西側(cè)的一個宮殿,被明熹宗朱由校當(dāng)成了木工房。
不大工夫,小太監(jiān)掀起門簾子,推開門,走出一名面白的中年太監(jiān),正是魏忠賢!
朱由檢不得不贊嘆魏忠賢保持的非常好,單從面部看,怎么也不像五十多歲的人。但是他渾濁的眼睛暴露了他的年齡。
魏忠賢見曹化淳手中的一樹糖葫蘆,微微一愣,沖著朱由檢抱拳行禮道:“臣魏忠賢見過信王殿下?!?p> 太監(jiān)自稱“臣”,也算是大明世界的一道風(fēng)景了。
在大明,并不是所有太監(jiān)都能如此自稱“臣”的,只有大太監(jiān)才可以對皇上、王爺稱臣。因為皇上一般稱呼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為內(nèi)臣,稱呼提督東廠為廣臣。
由此可見太監(jiān)地位高到什么程度了。
太監(jiān)自稱“咱家”,也是始于明朝。
“咱家”在明朝之前,最早是和尚、道士對自己的稱呼。意味著清平、寡歡、淡薄世事的一生。
太監(jiān)用這個詞,也正好應(yīng)景,而且不可言喻地暗示太監(jiān)喪失的某些能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咱家”還帶著一種男子漢氣概,太監(jiān)如此稱呼也是不服輸?shù)男睦镒魉睢?p> 朱由檢最討厭的就是魏忠賢,但又不好給他臉子看,便微微一笑道:“魏公公,本王奉召前來拜見皇兄,還請代為稟報。”
魏忠賢依舊很恭順,很慈祥地笑道:“啟稟信王殿下,皇上正在設(shè)計皇級殿、中極殿、建極殿的重造圖紙,不見任何人。信王殿下有什么事,可以告訴臣,臣代為轉(zhuǎn)達。”
朱由檢一愣,皇兄宣他進宮,又不見他,怎么可能,定是這個魏老狗又想著不讓皇兄接觸外人,是生怕他對皇兄說一些對他不利的話。
轉(zhuǎn)念一想,何不趁此機會脫身。
“是這樣啊,那勞煩公公稟報皇兄,我去問候皇嫂可好?”
朱由檢這幾天在外面玩耍,魏忠賢了如指掌,尤其他與乞丐打架、吃酒等事,生怕朱由檢說一些宮外流傳對他不利的事,所以才來阻止朱由檢見皇上。此刻一聽,正中下懷,道:“請殿下稍候,臣這就請示皇上?!?p> 幾息之間,魏忠賢便出來,恭順地道:“啟稟信王殿下,皇上口諭:今日吾弟生日,可去乾清宮等朕?!?p> 朱由檢一聽就急了,他知道皇兄的秉性,一旦弄起他的木匠活,指不定要干到什么時候,自己傻乎乎地等,周家那邊的聚會豈不是涼了。
肯定是你這個魏老狗以為本王年齡還小,沒有請示皇兄,而是假傳圣旨敷衍、哄騙本王。
朱由檢微微一笑,魏忠賢以為朱由檢要走,大為放心,直了直腰,抱拳道:“臣恭送……”
朱由檢依舊微笑看著魏忠賢,仿佛在看一個玩偶,敞開嗓門喊道:“皇兄,臣弟求見皇兄。”
魏忠賢大驚,這小子急三火四非要見皇上,保不齊是要說自己壞話,急忙上前去捂朱由檢的嘴。
朱由檢躲避魏忠賢的抓捕,兩人像是捉迷藏,在院子里兜圈子,繼續(xù)喊著:“皇兄,臣弟求見……”
朱由檢敢如此放肆,是他仗著與皇兄的感情非常好的緣故。
二人的父親朱常洛(明光宗)是宮女所生,明神宗朱翊鈞非常不喜歡這個嫡長子。朱常洛生活也就很不如意,一度甚至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大明最著名的三案之一,梃擊案就說明了朱常洛的窘境。
當(dāng)時,尋常百姓張差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寧宮,打傷很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檐下才被內(nèi)官韓本用抓獲。
這件事的出現(xiàn)暴露了一個問題。
慈寧宮在東華門內(nèi),東華門是紫禁城東門,守衛(wèi)此處的是金吾衛(wèi)、羽林左衛(wèi)、府軍左衛(wèi)、燕山左衛(wèi)。
凡是敢闖紫禁城者,必被格殺。
而當(dāng)時的情況是一個普通百姓竟然堂而皇之地揮舞木棍進入東華門,唯一的解釋就是當(dāng)時沒有守衛(wèi)。
為什么沒有守衛(wèi),因為太子朱常洛不受重視。
還有一個原因,是鄭貴妃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得到太子之位,派人刺殺太子朱常洛。這一點也說明,朱常洛確實如同軟柿子,沒人害怕他,幾近任人宰割的地步。
當(dāng)時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已經(jīng)10歲,你說他什么不懂,朱由檢也已經(jīng)4歲。朱由校哥們七個,朱由校排行老大,朱由檢老五,其他五人均早夭,兄弟倆真可謂是難兄難弟了。所以哥倆感情非常好。
“給我抓住他,別讓他喊,驚了皇上是死罪!”
魏忠賢如此說,是他想表明冒犯信王并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怕信王驚到皇上,是盡做臣子的本分,這樣皇上不至于治他的罪。
立馬有四五個小太監(jiān)不知從哪里跳出來,撲向朱由檢。
這下可好,成了打群架。
嚴格來說,小太監(jiān)是朱由檢的活靶子。
小太監(jiān)不敢動手打信王,也不敢隨便亂抓,怕傷到信王,只能伸手抓信王的雙臂。如此一來,給了信王很大活動空間,信王放開了架勢,一頓拳打腳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