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當農民時,因為愛好音樂,想到村子里的小學,能走進教室,給小學生上一節(jié)音樂課,得益于一個村人,麻皰副校長的幫助,這當時對于我應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以上我小說中的人物,麻皰也進來了,原來是不想寫他的,怎么這個人物進來了?現(xiàn)在,我用第二人稱以寫信的方式,來寫這個人物。再則這個人離開世界好多年了,是我村中的人,讓往日遺忘的記憶重新記起,讓一種真實的存在,一直存在下去,也許對于理解人生,愛惜人生,有它特別的妙處。
親愛的麻皰哥:你好!
我這會兒,坐在電腦前,正放著讓人安靜的歌曲,有一首是【捷克】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德沃夏克思故鄉(xiāng)
有幾句歌詞是這樣的:
思故鄉(xiāng)、念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最難忘。
雨蒙蒙、風蕭蕭,歸去路漫長。
……
我聽這首思故鄉(xiāng)歌曲的時候,麻皰哥,你知道我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故鄉(xiāng),想起了我小時候的那個村子,想起了故鄉(xiāng)的人和事,想起我的人生成長之路,故鄉(xiāng)給我的東西最多,它是影響了我的人生的。
我想到了故鄉(xiāng)的人和事的時候,你知道我想起了那一位?
故鄉(xiāng)的人,值得我回憶,可此時此刻,是你來到了我的面前一樣,對我說:大海,把我和你之間發(fā)生的小事寫下來吧。
我想為故鄉(xiāng)的人寫一封信,借寫信,把遠去的故鄉(xiāng),讓他再一次,在我的心中重新清楚起來,重新存在起來。
你知道嗎?我此時,想給故鄉(xiāng)的人寫一封信,我都沒有選擇去寫何人,卻專給你麻皰哥寫。
我長大以后,當我學習寫作的時候,學習了馬列主義文藝論。講到了這一個的寫法,對人建立認知,就是從個別開始的,從一個人一個認識的。
我聯(lián)想起了村中的無數(shù)人中,卻想起了你留給我的一些小事的記憶。
你記得嗎?
咱們村中那個舞臺吧?那個舞臺兩邊,土紅色的墻挨著,高高的小泥大柱子,通往二層,中間正式那一塊,是用一塊塊長木板組合連在一起,演員表演就在這中間的地域內。頂上,搭有三角形的木架。
這個村舞臺,村子里農民劇團冬天,農活閑了的時節(jié),排下了節(jié)目,晚上在這個舞臺上面演出,那時農村農民,沒有電視看,能享受文化生活的,唯一的就是看上村劇團的演出,或縣城里的劇團來村,在村舞臺上面的演出。
說起這個村舞臺,有一件小事,讓我現(xiàn)在想起來,還覺好笑呢。
你若聽我這樣對你講的時候,你一定會問我:“大海,你給我講講,是一件什么小事呢?”
我一說,你也許就知道了,你的思緒就會回到了當年,也許會回到了那個村舞臺上面,看到了你的人生,走過的腳印。
我家離村舞臺很近,這你知道的,我家的那三間土瓦房,就在村舞臺后面,相隔不到兩百步。村舞臺排戲時,樂器的聲音,演員唱的聲音,我家人在家里都能聽見。
有一個冬天的晚上,我在家吃了晚飯,忽聽得村劇團有演員唱戲的聲音。當時,我還只是一個五歲的年紀吧,對自己的行為對與錯,沒有分辨能力。
我把一個吃飯用的小木碗,放在了桌子后,就向外跑去。
我父親見我急著,向村舞臺方向跑去,向我不高興地說道:“外面有什么好看的,把你的魂就給鉤住了。”
那時村舞臺上邊演戲時,村子里大人或小孩子們,就去看排戲。小孩子們看戲看不懂什么,也許小孩子天性中愛熱鬧,天性中愛好藝術,那里有藝術的地方就到那里去,到那里一定會產生一種快樂感,比在家里過年時,吃上過年的好飯,還要開心多少倍呢?村中這個舞臺,對于我來說,是我小時候的樂園。
那天晚上,天幕上面,沒有月亮。天幕上出來的星星,卻是稠稠密密,盡力把各個身上的發(fā)出的微光,都發(fā)了出來。
從我家到村舞臺那一段小土路上,有天幕上邊的星光給照亮著,借著星光照路,跑到了村舞臺上邊。
村子里的小孩子們,最少有四十多個,都坐在村舞臺上面看村劇團演員正在排一個小戲。
村劇團排戲,用的地域應是村舞臺中間那全部,演員們才能走動開。
這些不懂事的孩子們,只顧自己看熱鬧,舞臺上邊,圍了一個大圈。我從家里跑到這里來了后,也和這些同齡的小娃們坐在一起。村劇團的大人們,在這些小娃們圍起來的圈子中間排戲。那一次排戲,本來還有一位導演水平,比你更高的蘇平老師,是這個小戲的導演。那一回,蘇平因為到縣城里開一個什么會議,村劇團排小戲的臨時導演,讓你當。
那天晚上村劇團排戲,給演員說戲的事情,就由你來擔任。當時,我們這些小孩子,只顧自己看大人排戲,怎么能看好就怎么來,不停地向圈子內移動,大人不反對的時候,向前移動一點,沒有反對時,又向內移動一些。
你當時喊著:“這些小孩子們,往后面移?!碑斈氵@樣喊的時候,我們才向后移一點,你只顧給演員說戲的時候,我們向內移動一些,你為演員說戲的地方,確實是越來越小了。
這些孩子,都是村中大隊干部的孩子多吧,獨有我一個,是一個普通村中人的孩子。
你覺得這些影響大人排戲的孩子中,別的孩子,你不能打。
影響了大人排戲的孩是三四十個,不只是我一個人,你走到了我的跟前,狠勁地向我臉上打了下去,呱的一聲響,我覺臉打得疼痛,哇地哭了起來。當時,我沒有想到別處,只向舞臺,被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圍起來的中間,那很小的地方,那里面有演員在表演,你手中拿著一本劇本,你看著劇本給演員說戲,說著如何表演。你怎么走到我的跟前,而且只走到我的跟前,就把大人的手,向一個小孩子的臉上,使勁打下去。
你用我做了個嚇別的孩子的樣子后,圍在舞臺上面看戲的孩子,才都嚇住向身后移去很多,中間的地方,才大了起來,演員排戲能照常進行了。
我不知為什么,從我自己的經歷中,也有一點認知,一個五歲的孩子,為什么對看大人排戲,能看得如醉如癡,越是小的孩子,越需要藝術的滋潤。排戲是為誰排的?是為了給村中大人看,是不是也含有小孩子在內的這些小觀眾?那時我們村中的小孩子,和村中的農民劇團聯(lián)系得如此緊密。
我當時正專心看演員排戲,沒有想到,被你這一耳光,給打痛,像是從夢中被驚醒過來,真想把村劇團排戲的劇情,一直看下去,雖然沒有看懂,卻那么如肌似渴,興致勃勃想看下去。
我被你打了一耳光,離開了舞臺,向村子南邊的爺爺老屋走去。我想給爺爺說,我被你打了,讓爺爺幫我,把你打一頓才好。
我小時候,冬天的晚上,去跟爺爺奶奶睡在一個土炕上。冬天晚上,天冷,奶奶總要在天還沒有黑之前,要燒好那個土炕,中間那一塊地方,是整個土炕最熱的地方。
爺爺奶奶舍不得把他們的身子,貼在那一塊地方,而是給我留著,我常把身子放在上邊。那中間溫暖,身子放在上面的時候,一股股熱乎乎的熱氣,直向身子里灌,比現(xiàn)在城市里人用熱暖氣還要舒服。
那天晚上,當我到爺爺奶奶的熱炕上睡覺之時,給爺爺奶奶講了,看戲被你打了的事情,怎么一個還處在懵懂時的小孩子,內心中,怎么會有委曲之感,不平之感。
我知道爺爺最心疼我的,才把這件被導演打了一耳光的事情,愿意給爺爺講。
爺爺聽了后,對我安慰地說:“我給我娃出這一口氣,把這狗日的給打一頓。”
那個早晨天亮之后,爺爺小院子樓門以北有個牛圈,給生產隊里養(yǎng)了一頭歪黃母牛,爺爺起來的時候,和我一起走到了那樓北的牛屋前,只聽到了牛屋內母牛發(fā)出餓了的信號,哞哞地叫聲,每一聲都叫得聲音悠長,開始的音很高,是想讓爺爺引起注意。
我和這條母牛有相似之處嗎,昨晚給爺爺講的事情,想引起爺爺?shù)闹匾暋?p> 爺爺聽到了母牛的叫聲,打開了圈門,又把之前,給牛鍘好的玉米桿子,從磨房南邊一小間屋內,就是放牛草的屋內,提了一大籠子細碎的玉米小節(jié),倒在了牛屋的一個石槽里,那母牛,對爺爺有一種感恩的心情,親切的望了爺爺一眼,讓爺爺理解,它作為牛來說,能感受到爺對他的好處的。
我的心情是在等待著爺爺,和我一起,要找你去,能真正把你打一頓,以解我之氣,才舒服.
爺爺給那頭黃母牛,添好了短小的玉米桿子,那牛低著頭,嚼著那短小的玉米桿子,像咬什么堅硬的果子,外面有一層厚皮,發(fā)出一種嗑吧嗑吧的聲音,它像一節(jié)優(yōu)美的旋律聲。
我聽見那頭黃毛色的母牛,嚼草聲,心想:這下沒有問題了吧,爺爺已經給餓了的黃母牛,添好了草,就會出去,尋找那個麻皰去,替我來出這口氣。
爺爺看了看母牛吃草,他的心里對母牛,有一種踏實,有一種放心,原因給石槽放了草之后,它有吃的了,吃飽了之后,就不會亂叫了。
我看見爺爺臉上是一種溫和,讓小孩子的我,產生一種親切之感。爺爺頭圓圓的,像一個小紅色的藍球一樣,兩臉頰略向外傾,很有點威勢。鼻子,是那種獅子鼻。爺爺?shù)恼麄€臉上,現(xiàn)出的土紅色彩。
爺爺總是心疼我的。過中秋節(jié)的時候,我的姑,給爺爺奶奶送來了月餅,舍不得吃。我到爺爺奶奶家里的時候,奶奶忽然想到:“孫子大海來了,快把他姑,送的月餅取出來,給大海吃?!?p> 爺爺當即打開了柜子,取出了一塊月餅,給到了我手上,咬了一小口,覺得那月餅,怎么那么香甜啊!那一小圓的月餅,當我拿到手上,爺爺剛才從柜子里取出來的時候,他手上的一點熱氣還留在了月餅面上,我從爺爺手中接過這一小塊月餅時候,還有一種熱氣,這一定是我的爺爺手上的熱氣,留在月餅上面的。
爺爺給我打開柜子時,將柜蓋向上一揭,那柜蓋像一個歌者一樣,長著人的小嘴一樣,發(fā)出了一聲吱吱清亮的響聲。我聽到時,知道給我的月餅,就能快快地遞到我的手上了,果然是這樣的。
這些說明,我的爺爺是一位真正心疼我的人,我給爺爺講了,你打我的事情,聽到了爺爺為我說的解氣的話,我給我娃出氣,找到那狗日的,打他一頓。
當牛吃上了草,爺爺關上了牛的小木門之后,我和爺爺一起出樓門外。
出了樓門外,向以西走一小段,這是一小段小路,再向前走幾步,就是村中正北正南的一條小土路,向南通向那條村中的小街,現(xiàn)向北通向村北公路,通向村北那一道連綿起伏的群山,并且連接著更遠北方的山,一山連一山,給過我少年時,對山的奇思妙想,這山是無窮無盡的山啊。
我和爺爺倆個,走到了這條村中主要的小土路上時,爺爺向南邊的小街道走去,我卻向村北我父母親的家里走去。
這一條南北方向的小土路,對于你是銘刻在心中的路,你不知走過多少回。你在這條小路上,我同族中,一位張爺,因為當時,和你因為某事看法不同,你當時也是青春時期,血氣方剛,把張爺打得過半死不活。怎么下手那么重?那么狠!不知你到底為了什么?只因為對某一件事情,看法不同,沒有站在你一邊,就把張爺當成對立面,當成壞人?,F(xiàn)在想起來時,不和你對你的行為,產生過反思沒有?從這一點上來想,人真是無完人啊!
我那天,和我的爺爺從樓門出來,到了村那條,通南北的小土路上時,以為爺爺會找到你,替我出一口氣,卻一直沒有見到爺爺有打你的動作。
我當時這種想法太天真了。爺爺當時聽了我講的受了挨打之事,他的說法,只是為了寬一下我。當我對世界上事情認識又前進一步時,知道爺爺當時說他要打你,他真動手,你還會把爺爺打到了,不知會是何等地步?
你活著時,我每一次在村中,沒有向你說過這一件事時,還有我當時那些天真想法,總想著,這家伙,讓我的爺爺給我狠狠打一頓,對于我還是一個懵懂時的娃,是一件多么想做到的事情。
這樣的好笑的想法,漸漸遠去了。
你能知道我對音樂的愛好,這個源頭從哪里開始的?我想還是從村舞臺開始的,想到了這一點的時候,才讓我想到了,我應在很小的時候,一粒音樂的種子,就在心中開始種上了,生根開花到結果,所以記起了被你打那一耳光的事情。
小時不懂事的時候,曾那么恨過你,如今想起來,還好好感恩你才行,你當初打我的這一耳光,讓我記起了我的爺爺,也讓我記起了那個冬天,還有那個冬天的晚上,你還是很有藝術方面的才能,給村劇團排戲當臨時導演,你當時的心情,一心想把戲排好,我們當時這些小娃,處在懵懂時,影響了當時排戲。你讓我記起了這個村中大舞臺。
我要向你說的,這個村舞臺,已經早賣給當?shù)毓ど趟?,舞臺被推倒,蓋上了新的樓房,可我總想在心中留戀,這個村中的舞臺,為了讓他真正存在下去,存在我的心中,當回回憶小時候,村舞臺的記憶或說當時認為痛苦的事情,現(xiàn)在來看,都成了美好的記憶了。
村舞臺沒有消失掉,你也沒有走遠,你還在那個晚上,為村劇團演員排戲,我們村中當時看你排戲的小娃們還在看你排戲,那個冬天,那個冬天的晚上,那個村中向南去的小路,我的爺爺,我的奶奶,那個冬天的熱炕,這些都沒有了,可是當我回想你在那個冬天晚上,為村中劇團演員們排戲時,這些失去的親人及當時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的心中,慢慢地清晰起來了。
我在村子里時,和你不是一個擋次的人,你的文化程度比我高,你是老高中畢業(yè)。
當時,你在世界上時候,對我的人生,也有過好的影響。
是不是因為我熱愛文化,初中畢業(yè),回村子里當農民,勞動的時候,總想靠近一些有文化的人。
一個冬天的晚上,我在家吃完了晚飯,把碗放在案板上面,就想到你家去玩玩,這不是玩,實際上是一種高級學習。
我向門外走出去的時候,我的母親又在叮嚀著我:“出去耍早點回來!”
母親因為不理解我,又懷疑著說:“不知道為什么,你還愛和些,比你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耍?!?p> 我當時總覺得到你家,對于我來說,增長的見識,或增加很多。好比去積一座小山,又多積了一筐。有的村中人會以為,一個年輕娃,要學習到什么新知識,只能到西安,找那大學老師,才能學習到些。我的體會,不論學習那方面的知識,不出村子,就近也是能學習到的。我有一位表哥,好比說,我還是一位少年,人家是一位年紀大的人,有三十多歲,早是大學畢業(yè),過年我給表哥拜年時,表哥給我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只因為當時,我還并不能真正懂,這句話那含的大智慧。
我對你以后的一些村中人,對你一些所為,不大滿意,可是你在村中當民辦老師同,那一階段做的一些好事,我還是記在心中,歷歷在目。
你怎么知道我、占良、遠娃、梅娃、白雪等,都對讀書有些興趣,但都需要老師指教,你把這些對文學愛好的人組織起來,利用晚上時間,到你家去,這實際上,你主動地負起,當上了我們這些學文愛好者老師。
你還特別看重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是占良,你當對我們倆個人面說:“我成立文學社時,把你們倆個吸收進來,當我文學社的成員?!?p> 村中遠娃、梅娃、白雪,當時,在我看來都是美如天仙般的女子,也有對讀書和寫作方面的愛好,好多回來到你家,那一個大土瓦房內。
那天晚上,我從我家小門出去,村中那一家人都不想去,就到了你的家里。
你家在村南邊的那條小街,以西不遠,一排排街房之間,有一個小道,走在小道近前的時候,小街兩邊,安有路燈,街道的地面,雖然在晚上天黑之色,街道卻是如同白晝一般。
我為了到你家來參加學習寫作,雙腳走在街道的時候,為了早來到這個小道前,那每向前邁出去一步,把街上的地下,踩得光光的響。這腳步聲中,特別有力
像一節(jié)有力的音樂旋律,很鼓勵人的上進心。我當時雙腳的快步如飛,像一只鳥兒,展翅向高高地天空飛去,對于小鳥來說,天空就是它的舞臺,鳥兒的翅膀挨住了白云藍天的極高處了。像去跑步見一個漂亮的所愛之人,她唱的歌聲,會有一種甜甜的味道,我到她的近前,就是為了聽她,為我唱一首甜甜的歌兒。
我到了快要到你家去的那個小道時,一進去,黑洞洞的,真有伸開十指不見手指在何處?憑著常對到你家的這一段過道,因為走的次數(shù)多,就無論如何走,也不會走錯的。于是,我直進了這個小黑洞的過道之路,沒有一絲燈光,只管向前走去,就走出這個小道,你家的樓門就在眼前。
我進了你家的小院子的時候,借著你家正北的房子門口,懸掛著一盞電燈,覺得滿院子,被你掃得干干凈凈,到你家來,給我一種極新鮮之感。
你家的小院子,有兩間土瓦房子,門向西開著,我老遠看見屋內燈光明亮,進去以后,五六位愛好文學的人都來了。
我一眼見遠娃也在,她坐在一個椅子上面,見的時候,一個微笑,她正是青春時候,臉色怎么那么白,白得像藍藍的天上一朵白云。
遠娃叫了我一聲:“大海,你來了?!?p> 我不好意思地說:“來了?!?p> 梅娃的臉,在電燈照耀之下,更顯得紅,看見梅娃,讓我想到了一首紅梅贊的歌曲,梅娃真的是那一朵紅梅花兒嗎?它的心中一定是熱愛紅梅花兒,要不然,為什么會給自己,起那樣一個高潔的名字。
遠娃,在村中女孩子中,我總以為她就是天仙配里的美女。她的雙眼猶如山間泉水般的清亮,沒有一絲灰塵沾在上邊。
你當時見我來了,也對我嗤嗤地笑了,說:“要來的,都來到了?!?p> 我當時想的沒有對你說,這位我們的老師,這個晚上,給我們讀哪一篇小說呢?或讀那一位大詩人的詩作呢?是不是也會讀他寫的小說?他寫的詩?
你給我們讀了魯迅小說故鄉(xiāng),特別是小說最后關于希望是什么的句子,現(xiàn)在想起來,這希望二字,對于所有人,實在是意義的兩個字,這能照亮一個人的心靈世界,能把好些不好的與人希望隔得遠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摔得遠遠的,永不相見!
你還給我們讀了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有兩句話,到今想起來,仍覺它對愛好學習的人有好處。
晚上總是睡不著。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
一個人愛好音樂,愛好文學,或愛好會任何一種專業(yè),或想當一個真正的好老師,關于行業(yè)的專業(yè)知識,總是入不了門,怎么辦呢?
你給我們還在別的晚上,到你這兒來的時候,讀過魯迅的小說傷逝,讓我慢慢地,到了以后有了生活閱歷的時候,才讓我對魯迅所說的愛情觀,有了些理解,說明愛情,首先是建立在真實的生活基礎上的,不是從天上到地上的,而是從地上到天上的。
你給我們當時說,魯迅的人生態(tài)度,精神永遠是向上的,教人面對生活要有一種進取勇敢精審,而不是當人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向后退。那怕生命還有最后一分鐘了,還要去拼搏。
你還給我們讀過魯迅說過的很有份量的句子: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恒心,是很不好的。
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想到了你給我們幾位讀魯迅小說,我就是到了現(xiàn)在年齡,更加愛魯迅,他給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財富,實在是了不起的,那怕去照著做那么一點點,每一個人的面前,立即就有了和從前不一樣的變化。
你那天晚上,還學習著魯迅說話的口氣,學習著魯迅的寫作風格,寫了一篇你寫的故鄉(xiāng)的小說,你讀你的小說的時候,臉上似有魯迅的表情,還有一種像父親對待兒子的親切之表情。
你還給我們讀了你寫的小詩,寫的是南北二山砍柴的經歷,連這種吃苦你都干過。
這里,我把你當時寫故鄉(xiāng)的文章,還原一下,你看合不合你當年寫的?主要是為了讓故鄉(xiāng)的生命延續(xù)下來,讓它真的變成存在,不然那些故鄉(xiāng)的故事,會消失得找不到一點蹤影了。
故鄉(xiāng)一
我總記得我小時候,住過的土瓦房。我晚上睡在三間土瓦屋西邊的土炕上。
小屋南邊墻上,安有一個四方的小木窗子,我的母親用薄薄亮亮的白紙,糊在窗子縫上邊。
晚上,天幕上邊,有月亮時,窗戶的白紙染成了白色,還以為天亮了。
農村困難的年代,村中人,燒的柴困難,就是說,沒有做飯的柴,這樣飯就做不熟,那就要想辦法,到南山或北山,至少有三十里以外的山里去砍柴,不能砍人家真正的樹,只能撿山里砍過的摔下的樹枝。
有一年冬天快要過完,新年就要來到了。我家過年做飯的柴,卻還沒有準備好。
有一年冬天的一天晚上后半夜,大約是至時一點至三點這一時段。
我還在炕上睡得正香,我的父親卻早起來了,他已經把為進南山砍柴,要做的一切準備都做好了,首先是蒸好了紅薯,做好了玉米稀飯。
父親站在我的炕邊,悄悄喊我的名字:“麻娃,麻娃,起來吃飯,咱們去南山割柴去?”
我在炕上睡得正香,朦朦朧朧,模模糊糊,卻聽見父親喊我的名字,一聽到進南山割柴的事情,按心情來說,實在不想起來,真想繼續(xù)睡下去。也知道家里過年連燒的柴都快沒有了,只得起來。
我穿好了衣服,到了鍋灶前。鍋灶東邊的一面墻壁上邊,掛了一盞小電燈,發(fā)出淡淡的光亮。
我看了我的父親一眼,他臉上稍顯得胖些,白凈,平和,讓我對父親產生一種親切之感。
父親揭開大鐵鍋上面的木蓋子,把蒸好的紅薯,用筷子夾了一大碗,碗里的紅薯是紅皮的,看了,都覺得紅薯吃起來很面。
父親還為我舀了一白碗玉米糝子稀飯。父親和我同時坐在鍋灶前的木凳子,吃著這香甜的蒸紅薯,喝著玉米糝做的稀飯。父親還不斷地叮嚀我:“這飯要吃飽,要進南山挑柴回來的,不吃飽飯,如何能挑動呢。
我也給自己暗暗地勸道:多吃上一塊蒸紅薯吧,
進南山挑柴第一件事,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吃飯問題,這個完畢之后,父親對我親切地說:“咱們出發(fā)吧?!?p> 父親讓我在肩膀上一邊,先扛了一條扁擔,扁擔一邊還系著一對牛皮繩,還系著一把砍柴的刀。父親除這些,還背著一個小黃包,內裝有蒸的熟紅薯。
我和父親,像兩個戰(zhàn)士一樣,我先從小屋門內出去,父親后從門內出去,并把兩面木門向中間合住時,發(fā)出了清亮的合門聲。
天幕上月亮,從屋門,我和父親踏著月光,向村子南邊的深山溝走去。
走到村子南邊一條路上,向北是村子人的房子,家家戶戶的屋頂上,及小院子內,都被月光滿照,我當時想到:這村子里的人,還正在睡夢之中,這月亮是不是能照到,家家戶戶人睡覺的床上嗎。這正是睡覺最香的時候,我和父親卻為了家里過,年能有柴燒,這么辛苦地,向村子南邊的深山里,一步一步地行走著。
我和父親行進在村子南邊路上時,不知誰家的一只大白狗,向我和父親跑著,并且叫著,那種氣勢是定要把我和父親的腿上給咬住。
我聽村中老人給我說過,當狗要跑來咬你的時候,你不要怕它,你撿一塊小石頭,向那狗扔去,那狗反而怕你,反向后退去跑了。
我受這一啟發(fā),真的彎下腰去,在路上撿了一塊小白石頭,向那只白狗扔去,那白狗確實反向后跑了。
我和父親踏著月光,過丹江河時,丹江河水面上,有一道木橋。我先上了橋,小心冀冀地從橋上走著。我的父親在橋上走得穩(wěn)穩(wěn)的。
過這一段木橋時,確實讓我發(fā)現(xiàn)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感受。河面上,月亮把它的光鋪得滿滿的,水中像是有個月亮,月亮像是從水底里倒影出來的。
我和父親從丹江橋過去時,我覺得當天幕稍向斜去的月亮,一直用它那親切的目光,在望著我們,同時幫助著我和父親,為我們照亮,進南邊山里的連綿不斷的路面。
月亮是不是會笑著問我:“麻娃,你和你父親,進南邊山里干啥去?”
我一定會這樣回答月亮:“快過年了,家里沒有柴燒,我們去山邊山里砍柴去。”
月亮聽了后,也一定笑著對我說:“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這樣真實,像你和父親進南山砍柴一樣,你的雙腳不向前走一步,就是動不了。這是什么意思啊!這是大有深意啊。像我一樣,我也是和人一樣,長了一雙腳腿的,如果腳不移向前走一步,還會在原來的地方,不會在天幕上邊,走得已經這么多這么遠了?!?p> 我聽了月亮的話,覺得月怎么像我上中學時,一位和藹的老師一樣。
我的父親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一路上,父親和我沒有說一句什么話。
不過,我敢肯定,我的父親和我一樣,踏著明亮的月光,向南邊山溝里前行,他自己那向前走一步路的聲音,一定會聽到的,堅實有力,直達目標。
我見父親有幾次,也情不自禁地抬頭凝望天空,我想父親,大啊,你這會兒是望月嗎?父親一定用他,愛月的雙眼,看到了那個后半夜的月亮,還一直保持明亮亮的,父親一定長長感嘆地在心中說:這月亮,真是人的好朋友??!他對我和兒子這么好,我們走到那里,它的光就照在那里,讓我們把進南山的路看得清清楚楚。
父親肩膀上,扛著一條長長的扁擔,用手扶著,這是冬天的氣候,手扶著那扁擔時,扁擔上面,像冰塊放在上邊,有那么一種冰冷。但當父親凝望天幕上的月亮時,一種暖暖清靜的感覺,滲在了父親的心中。
我和父親踏著月光,我們向南邊山中走去,月亮和我們一起走去。
我和父親進了南邊溝口后,向里是紅沙路,走了一段之后,上了三座小山,在第三座山頂上,我和父親坐在一片樹林里。
月亮已經隱到什么地方去了,太陽早升高了,這時在家里,大約要吃早飯了。太陽的光紅亮亮的,樹林里每一棵樹頂處,都有紅亮太陽之光照著,像披了紅亮的衣服??每脴洌际枪P直且長得高,比幾個人連起來還要高。
這林中的每一棵樹,讓我滋生出一種羨慕之感,心想:這山里人多好啊,至少燒柴不困難。我們雖然住在街上,燒柴卻無法和山里人比。
這面山上,到處都有,早被這里的人,砍的長樹枝,就扔在這山上,葉子都是枯黃色,樹枝長長的,比一個人,兩手伸開還要長。父親開始理這樣的枝,我也理這樣的枝,撿一小捆就集中在一起。
這時候,我和父親,宛若做一件神圣的事情,手不停動,腰也是彎著,也顧不得伸一下身子。
我和父親都集中精力,在樹林里,撿山里人摔下的長樹枝,忽然有兩個山里人,來到了我和父親近前,對我們說:“你們撿的這枝條,是我家砍下的燒柴的,不能在這里撿!”
這兩個山里人出現(xiàn),把我和父親的打算,給打破了,父親原來在這座山上,為他撿好兩捆,再給我撿好兩小捆,然后讓我挑著下山,但現(xiàn)在情況變了,這怎么辦呢?
一位大高個子鼻子長長尖尖的山里人,大聲向我們發(fā)令:“你們不能在這里撿樹枝,再不走,我們就把你們的扁擔牛皮繩刀都給奪了?!?p> 我和父親真不知如何是好了,給人家說情吧,人家不會理我們。
另外一個山里人,個子矮些,臉上表情溫和一些,他對那一個山里人說:“讓他們到別外去吧,只要不在我們這一座山上就行了?!?p> 我和父親,以上撿的那四捆柴等于白撿,只好離開這一座山。
我和父親從這一座山下來,又上到了另外一座山上去撿山里人砍粗樹扔的樹枝。
父親還給我輕輕地說:“這一回,那山下邊的人,離這座山遠,也看不見我們,咱們撿好了兩捆柴,系好,扎上扁擔,就下山去,小心又被山里人來趕我們?!?p> 想剛才,我和父親在前面那一座山上樹林里,撿人家摔下的枝條,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山里人不要的,他們燒的,是砍的雜木樹,樹身粗,樹桿粗的,砍倒就在這里摔關曬干,然后從山上挑回家。山里人不會缺柴燒的,可是當和父親撿他們?yōu)橹l時,他們竟寶貴了起來,我和父親只好離開那一座山,才又上到了這一座山上。
那兩個山里人,一定會這樣想到:這父子倆個,來撿我們砍的樹枝,那是我們經過了一定辛苦勞動的,他們這么不付一點勞動,就輕而易舉地得到了,這不能這樣便宜他們。
父親說,這有什么辦法?你是到了人家地盤,只能忍讓一些為好。
我和父親在現(xiàn)在的這一座山里,又理好了四捆枝條,父親給他理了大大的兩捆,也給我?guī)椭砗昧藘尚±Γ槟菚r年還小些,還不是一個完全成年人,力氣比一般人,不是那么大。
我們理好了四捆枝條之后,父親和我坐下來吃他帶的蒸紅薯。父親把那個黃提包打開,對我說:“咱們吃紅薯?!?p> 我和父親都從黃提包內,拿一塊蒸紅薯吃著,吃著吃著,肚子的餓感全沒有了,一種力量,又回升到全身體內。
父親幫我系好的柴擔子,讓我挑上先走。
我挑的兩捆柴,大約有八十多斤重,當時剛挑上肩膀的時候,覺得挑得輕松,竟挑到了山下邊的路上,才歇了一會兒。
父親還在后邊山頂上,也許還沒有從山頂下來。
我挑著柴擔子,沿山上一條彎彎曲曲山路向回家的方向前行。
向前面走了沒有多運,嘩啦,我挑的兩捆柴,全從扁擔尖上溜到了山路中間。
我當時力氣不足,不能把這兩捆柴,用牛皮繩系得結結實實,我的父親也不是很在行的,比起農民,他的力氣還不那么大,幫我系的柴擔子還不結實。
當我的挑的兩捆柴,散在山路上,我自己還沒有力氣把它系好,誰又能來幫助我把這兩捆柴,給我系好呢?能用扁擔扎進去,能堅持挑回三十里以北的村子家里小院子。
親愛的讀者朋友,是父親來幫助我捆的,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人個別個村中人,幫我捆的柴擔子?未知此事結果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