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言情

花妖的山神筆記

第二十四章·簾外風(fēng)雨驟

花妖的山神筆記 未逢君 2638 2020-04-22 11:00:00

  這一天也和以往的每一天幾乎無甚差別,陳府生被孟大公子派出去采買,到東市的墨寶閣去買他用慣了的小松煙。

  上一回陳府生去,掌柜的說賣斷了貨,需得五日后方才有貨回來。掌柜的認(rèn)識陳府生是孟府的下人,當(dāng)時答應(yīng)會替孟大公子留下一批小松煙。

  雖然掌柜的如此說了,陳府生還是在五日之后,早早的就出門去了東市。

  定康城中,設(shè)有東市和西市。西市主要販賣些平頭百姓們買得起的物件,外地來的胡人客商也大多聚集此地。東市所售則是一些價值不菲的貴價物品。

  孟府是世代達(dá)官顯貴,大公子看得上眼的自然也不會是尋??梢姷耐嬉?,墨寶閣的小松煙,發(fā)墨如油,一點如漆,屬于上等,一錠墨錠就要花費(fèi)十兩白銀,如此花銷,自然是在東市才能買得到的。

  陳府生出內(nèi)院時,一個小丫鬟一陣風(fēng)似的竄出來將他攔住了,往他手里塞了一些銀兩,與他說是孟六小姐吩咐說,叫他去東市買些胭脂水粉。

  那小丫鬟這頭將銀兩給了,轉(zhuǎn)眼就跑得沒影了,留下陳府生還站在原地,手掌里躺著一把錢。

  這個把月來,孟六小姐就總喜歡差遣使喚他,叫他幫忙買胭脂水粉,也買過筆墨紙張,還有時候是繪著花鳥的一把團(tuán)扇。

  平白多了這么些差事,陳府生也無甚想法,只幫她去跑腿了,心道多半是姑娘們又起了捉弄誰的心思。

  陳府生發(fā)覺身上的玉佩不見了,是在買完香料回府的路上,為防遺落在所經(jīng)某處,他還折返回去尋找,可惜的是一無所獲。

  回到孟府后,將所買的物品送到各位主子的手上,陳府生又心不在焉地陪著孟大公子讀了會兒史書。

  天色漸晚,孟大公子去祖母處用晚膳,陳府生便回到自己的住處,開始翻箱倒柜地翻找起來,心存僥幸地想著,大概是今早出門時落在房中,忘記戴上了,可惜事實并不遂他心愿。

  陳府生悵然所失地坐于床沿,不死心地回憶著玉佩可能的所在,絞盡腦汁,想得久了,目光發(fā)散,堪堪從開著的窗子投出去,對著窗外的樹木的瘦影呆坐。

  陳氏夫婦年輕時便在孟府當(dāng)差,而后育有兩子,日子雖不困窘,但也置辦不起這樣的物件的。

  那枚螭龍紋玉佩是在陳府生五歲那年,孟府老爺請了一位得道高僧和他的眾多弟子到府中主持齋戒祈福,高僧臨走時,看到陳氏夫婦領(lǐng)著的陳府生,就將這枚穿著絲繩的玉佩在眾目睽睽之下,從袈裟里拿出來,交到尚且年幼不諳世事的陳府生手中。

  孟府老爺請來的高僧,他的兒子中只有大公子得到一句謁語外,其他子嗣都只有一枚小小的平安符,而這個仆役的兒子卻有如此貴重的物件,在場的眾人皆是不解。

  連陳氏夫婦也是又驚又喜。喜的是,自家兒子被高僧另眼相看,一眼相中,又予以厚贈,驚的是,孟府老爺看到這里,是會作何感想?

  終是驚多于喜,于是陳氏夫婦互相遞了一個眼神,由陳氏從陳府生手里拿過玉佩,雙手呈到孟府老爺跟前。

  孟府老爺雖對自己花重金請來的高僧這一做法有些失望,但也懂得佛語曰“緣分”二字,叫陳氏夫婦替陳府生好生保管,待他長大再交給他。

  陳氏夫婦唯唯諾諾應(yīng)著話,千恩萬謝地退回原地站著。

  又過了幾年,這幾年間,孟府老爺挑中了陳府生給大公子伴讀。那玉佩就藏在他們家中地窖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陳府生也沒想著拿出來隨身攜帶,陳氏夫婦說,畢竟是身份擺在那里,于情于理都不妥當(dāng)。陳府生也沒放在心上。

  直到后來,陳氏夫婦琢磨著給老大謀個差事,因少了塊敲門磚,兩口子便私下盤算著,將多年前高僧贈予陳府生的那枚玉佩拿到當(dāng)鋪去,看看能換個多少銀兩,差多少再拿出點家底貼補(bǔ)貼補(bǔ)。

  為了保險,陳氏夫婦是一同去的。那當(dāng)鋪老板識貨,認(rèn)出玉佩上的紋飾,根據(jù)玉料和雕工,中肯地伸出兩根手指。

  陳氏夫婦大喜過望,卻沒有立刻當(dāng)了它換錢,而是又帶著玉佩回了家。

  他們心里的算盤打得飛快,既然這玉是好東西,那就不能只賣一次,于是丈夫拿了自己干活時用的一把小錘子,打算將它敲成幾塊,分批賣出去。

  這一錘子下去,大兒子的好差事,兩個兒子以后娶妻的彩禮錢,再將來自己兩口子的養(yǎng)老錢,就統(tǒng)統(tǒng)有了著落。

  陳氏夫婦圍著這筆意外之財,妻子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丈夫小心翼翼將錘子慢慢靠近玉佩的尾部。也是聽當(dāng)鋪老板說了,他們才知道原來上面刻的是一條龍。他們特意挑了把最小的錘子,以免一個不小心將寶玉碾成了齏粉。

  丈夫只輕輕碰了一下,那螭龍的尾巴便輕而易舉地脫落了,斷口齊整。

  看著怪模怪樣的兩截不像螭龍的螭龍,等不到第二日,當(dāng)天陳氏夫婦便帶著那截龍尾巴去了另一間當(dāng)鋪,可是當(dāng)鋪老板給出的價錢卻是差了十萬八千里的。

  不服氣的陳氏夫婦罵罵咧咧地出來,走在大街上大聲叫罵老板要么不識貨,要么就是想要敲一筆竹杠,于是他們又馬不停蹄地去往第二家、第三家……

  可惜,他們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答復(fù)。

  不死心的陳氏夫婦半日內(nèi)輾轉(zhuǎn)城中所有當(dāng)鋪,最終又回到讓他們知道這玉十分值錢的第一家當(dāng)鋪,那當(dāng)鋪老板捶胸頓足,這么一件好東西毀在了不識貨的人手里。

  老板問他們螭龍首和龍身現(xiàn)在何處?陳氏夫婦便答已出手了。

  老板掩面嘆息,最后給了一個數(shù)字,他愿意收下這件殘品,以高于其它當(dāng)鋪的價錢,可是陳氏夫婦沒同意,悶悶不樂地帶著龍尾離開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兩個兒子得知了這件事都是大吃一驚。

  當(dāng)天,大兒子覺得愧對弟弟,就搬出了家里,后來靠著自己的手藝,做起了豬肉的生意。

  巧合的是,沒過幾日,在馬廄和馬匹打了半生交道的丈夫,被小馬踢了一腳,當(dāng)時翻倒在地,腿痛難忍,只能是讓人抬著去看了跌打郎中,才將腿接了回來。

  傷筋動骨一百天,年老時傷口愈合緩慢,丈夫就拐著瘸腿拐了一年多。

  這個時候,陳氏夫婦想起,在陳府生年幼時,親手將玉佩給他的和尚曾叮囑,叫他以后戴在身上,若非沐浴,不要輕易摘除。陳氏為丈夫擔(dān)驚受怕了良久,兩夫婦都覺得可能是自己作為犯了天神怒,天神降下的懲戒,追悔莫及。

  陳氏夫婦拿出斷成兩截的螭龍玉佩,等不得隔日,就找了個會修補(bǔ)玉器的老師傅,用白銀將它修補(bǔ)回最初的模樣,叫陳府生從此隨身佩戴。

  或許是因為白銀補(bǔ)綴,而白銀價賤,懂得玉石的人也不多,倒也沒有人說他附庸風(fēng)雅,打腫臉充胖子。

  陳府生向來心思縝密,自己的東西他從來都分門別類歸置,鮮有遺失,做事極為妥帖,遂多年來得孟大少爺重用,十多年主仆兩人情誼甚篤。

  這番遺失了螭龍玉,讓陳府生有些惴惴不安,心里空落落的像是缺了一塊,又隱隱約約覺得有事要發(fā)生。

  頭頂瓦片被經(jīng)過的野貓踩得輕響,估計又是餓著肚子進(jìn)來騙吃騙喝的,靠著耍賴和“喵喵”叫,來找善心的小丫鬟們投喂的。

  自己為了那枚玉佩,也是還沒吃上晚飯,這個時辰上,肚子也是有些餓了。

  夜風(fēng)忽起,拂動窗外的綠植發(fā)出響聲,還沒長出多少葉子的綠枝被這道風(fēng)吹落了幾片葉子,從大開的窗子刮進(jìn)來,在屋里轉(zhuǎn)了幾圈,輕輕地落在地面上。

  陳府生起身拾起那片柔嫩的綠葉,若有所思地踱步至窗前,準(zhǔn)備去將窗子關(guān)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