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鼠年說鼠人

四十七、“教育隨筆”上了《合肥晚報》

鼠年說鼠人 瑾握國 1977 2020-08-22 07:09:20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屆屆人不同。教課帶學生也是如此。送走一屆又迎來下一屆,看起來就這么反復輪回,但每接一個班,送走又一屆學生,三年一輪,表面相似,內(nèi)在風骨人情是千差萬別,大不相同的。

  1994年秋學期入校的高一,1997年夏畢業(yè),是謂97屆。這一屆進校就是兩個平行班,八十多人,是標準的兩個班班額了。平行班,高一高二時相對穩(wěn)定,進入高三分文理科,學生舉棋不定,老師也都希望所教的文或理班都有尖子生,有可造就之才。這屆分班,確實達到了此目的,文科牛爭芳、崔艷等,成績在年級都是列前茅的,理科謝小喬、秦浩等實力更強。這些學生在選擇學文還是學理時確是根據(jù)興趣和優(yōu)勢強項考慮的,不過總體上學理的人數(shù)明顯多于文科生,所以原先兩個均等平衡的平行班,此刻就一大一小,很不協(xié)調(diào)了。

  這一屆高三,文科班班主任又是鼠人擔任,班額也只30人左右,理科班則是滿滿的近50人呢!“人多議論多,熱氣高,干勁大。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xiàn)在這樣精神振奮,斗志昂揚,意氣風發(fā)。”講到人多,鼠人情不自禁地又想起偉人這句很有氣概的話。鼠人的文科班人少,但他很注重激發(fā)每個同學的學習熱情和潛能,對兩個遙遙領先的尖子生呢,他則用“爭芳斗艷”這個成語來激勵。因此,班級總體穩(wěn)定,大家的目標理想明確,學習積極性和熱情都很高,出現(xiàn)了你追我趕的可喜景象。

  作為兼教文理兩個班語文的科任老師,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特別是理科班學生學語文的積極性,讓他們能認認真真對待語文這一科的學習至關(guān)重要。這,鼠人從高一高二就用心打基礎,高三系統(tǒng)復習強化訓練,更是有成熟的經(jīng)驗做法。比較有意思的是,鼠人這一階段注意結(jié)合教材和教學實際,開展同學們感興趣有意義激發(fā)潛能的活動,并注意總結(jié),形成文稿,先后在《科學島報》和《合肥晚報》上發(fā)表,產(chǎn)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一篇報道是就當時教材中的知識短文“采訪與答問”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后寫的,學生對這類活動很感興趣,十分投入地去編寫采訪提綱,組成采訪小組,就大家都關(guān)心的熱門話題,分工合作去對學校領導、部門負責人進行的采訪,一時把校長、主任、團干以及班主任科任老師都調(diào)動起來了,可以說動作很大。事后,各組還梳理形成具體詳細的采訪報告,鼠人看了都挺感動的。還有在班上開記者招待會,班里同學當記者,讓班干在講臺上答問,許多同學提出了很現(xiàn)實、很直接的問題,班干也都直面問題,很認真地回答,實際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思想交流會,效果出奇的好。后來鼠人將這段活動過程寫成文章,在《科學島》報上以《素質(zhì)教育的有益嘗試》為題發(fā)表,島上家長一下都知道了,頗獲好評?!犊茖W島》報不是正規(guī)出版報紙,鼠人又投到《合肥晚報》上發(fā)表,晚報記者改了標題,變成《當一回小記者》,在校園生活素質(zhì)教育有關(guān)版面登了出來,還名揚HF市呢!

  鼠人這樣用心投入教學生,與其他各科老師協(xié)力同心,97屆學生高考一仗又打得很漂亮,不僅考上的學生多,而且名校錄取有突破,文科崔艷分數(shù)列HF市第六名,被“北京大學”錄取,并給學校發(fā)來“感謝信”,這是島上學校第一次有學生考上北大,創(chuàng)紀錄了。學生張祎到上海參考,被“同濟大學”錄取,出人意外;而該生對臨去上??荚嚺c老師告別,鼠人跟他握手祝福激動難忘,充滿力量,乃至超常發(fā)揮,更令鼠人震撼。他又寫了一篇教育隨筆《跟學生握手》在《合肥晚報》上發(fā)表。其時正是鼠人與許多同行在合工大高考閱卷之際,老師們看到此文,都很贊賞。

  附:《跟學生握手》

  去年高考前,一名學生要到上海去考,臨行前與我告別。我高興地對他說:“好,你去吧,祝你成功!”說著,伸過手去和他握了握。這一瞬間的舉動發(fā)生在教室的走廊上,過后也就忘卻了。

  然而沒想到它給這位同學的感受卻很強烈。當晚回家,他就興奮地對父母講:“老師今天和我握手呢!”到上??荚嚻陂g,精神振奮,充滿自信。當他考上了重點大學,他的母親來告訴我喜訊,并說起這些情況時,我才想起有這么一回事。

  今年春節(jié),這位同學來我家沒有能看到我。在其后給我的信中,他又一次提到不能忘記我在走廊上那次握手給他的激勵和鼓舞。這一次,倒是我要被他的話震動了。

  一次隨機的握手談話,事先未作認真的設計,事后也沒有放在心上,卻在學生身上產(chǎn)生了如此的作用和影響。

  其實,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中,與學生握手談話,并非絕無僅有這一次。那為什么這一次會使這位同學感受如此強烈,甚至終身難忘呢?我想,根本原因是其情其境,我的一句話正講到他的心坎上,我那重重的一握所傳達的信息正是他需要的勇氣和力量。也就是說,我作為教育者的這一看似簡單的教育行為的雨露,正落在他——一個受教育者的渴望滋潤的心田里,因而希望、勇氣、力量的嫩苗就得以茁壯地生長,乃至結(jié)出了回味無窮的橄欖果。

  由此,我又得到另一個重要的啟示:教育者要想使自己的教育行為在教育對象身上產(chǎn)生好效果,必須尋找施教與受教的最佳結(jié)合點,盡量做到心心相印,一拍即合。

 ?。ㄔd1998年7月16日《合肥晚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