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鼠年說鼠人

四十九、寓教于樂,提高語文素質(上)

鼠年說鼠人 瑾握國 2880 2020-08-24 10:28:55

  這是一篇HF市中語會第七屆年會獲一等獎的論文,是鼠人多年教改實驗探索的全面總結。時間過去了20多年,現(xiàn)在回看,仍感到當時頗用心思,無論是各種寓教于樂教學手段的嘗試運用,還是這篇論文的寫作,都不愧“一等獎”的名頭,現(xiàn)分上下兩節(jié),錄于此:

  HF市中語會第七屆年會獲獎論文

  寓教于樂,提高語文素質

  科院附中陳童

  語文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有效途徑。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考的壓力,高中語文教學也大多圍繞高考“指揮棒”轉,學生在練習、考試中疲于奔命,老師為應試指導加班加點。語文活動被取消,語文課魅力大減,不少學生對語文產生了厭學情緒?,F(xiàn)在,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歷史重任擺在我們面前,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語文活動在改變當前語文教學不良狀況中的作用,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語文活動,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

  近年來,本人結合課堂教學,開展了一些語文活動,在促進學生增加知識積累,培養(yǎng)習慣,鍛煉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方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分述于下:

  一、通過活動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

  語文是一門語言課,要學好它,必須有豐富的積累——包括語文知識和語言材料的積累。針對現(xiàn)在高中學生積累少,怕記怕背的特點,我在班上開展了“賽詩會”、“一分鐘背誦”等活動。賽詩采用對抗形式,這種形式參加面廣,對抗激烈,學生的興致很高。通過這項活動,學生的詩詞積累大大增加,多的達到一百多首?!耙环昼姳痴b”是針對學生背誦課文效率低、易遺忘的情況設計的。我先向學生講記憶的遺忘規(guī)律,過剩記憶的好處,然后要求學生熟背記誦材料,要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程度。檢查時根據(jù)每篇文章的字數(shù)限制背誦時間,如《勸學》,要求在一分鐘內背完,由我作示范,學生后來也能按時背完。在此基礎上,我又分小組接力背,并進行組際比賽。這樣可以擴大檢查面,又能增加情趣。組員個個為集體爭光,背誦流利,轉接順暢,有的組45秒鐘就把《勸學》背完了。看到原先人人畏難的文言文背誦背得如此輕松,我高興,學生也感嘆是“奇跡”!

  二、通過活動培養(yǎng)好習慣

  學習語文,習慣很關鍵。而要養(yǎng)成好習慣,必須經受長期的不間斷的訓練。常言道,“習慣成自然”,正是說在長期不間斷的反復實踐中,自然而然地使人具備了某種素養(yǎng)。從這一點看,習慣和素質的關系甚為密切。我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練筆的過程是很好的證明。一個高中生,經歷了小學、初中學習階段,對老師的寫日記等課外練筆要求是早有領教的,許多學生的“習慣”是應付,或三言兩語隨便寫寫,或干脆抄《作文選》了事,效果顯然是不好的。我在要求他們寫這類文章時,不用“日記”、“周記”的名稱,而稱之為“隨筆”?!半S筆”可隨心所欲地寫自己的生活見聞、感受體驗,這名稱有利于消除學生寫作心理上的障礙,但篇數(shù)、

  字數(shù)在全年寫作總量上有明確規(guī)定(60篇,4.5萬字),并嚴格要求,定期檢查。為了激發(fā)寫作愿望,并有長期寫下去的思想準備,我提議學生選用精美的硬面抄作“隨筆”本,認真記錄自己高中生活的歷程,心理發(fā)展的軌跡,以給未來留下美好的記憶。這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大多數(shù)同學寫得真實,有感情,有些抱試試看的寫作態(tài)度的同學也漸漸走上了正軌。由于寫得真切、有內容,一些同學私下還互換隨筆看,從中感知別人對同樣生活內容的深淺不同的表述,很受啟發(fā)。經過一年多的積累,同學們已寫了厚厚的幾十頁,有的給自己的“隨筆”編了目錄,加上插圖;有的取筆名,作補注。這時我因勢利導,讓學生每人自選一篇最佳“隨筆”,以最美的字跡抄寫在我為他們準備的精致活頁紙上,然后按班編輯成集。同學們自己給集子命名,兩個班分別是《足跡》、《百感交集》,很切合內容實際;班委為之作序,也寫得得體有味。一些同學還在封面設計、編目插圖等方面傾注了很大的熱情?,F(xiàn)在,隨筆已是許多同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的甚至表示以后“將會永遠寫下去”。能如此,說明好習慣已經養(yǎng)成,這些學生真正具備了觀察、感受生活,用文字記錄、反映生活的素養(yǎng)了。

  三、通過活動鍛煉能力

  現(xiàn)代社會需要有很強適應能力的專門人才。為了增加學生鍛煉能力的機會,我把“三分鐘演講”引人課堂。每周一的語文課上,每班由兩位同學上臺演講。演講的題目可以是班級生活中大家關心的問題,也可以是其他大家感興趣的話題,每人限時三分鐘,講稿由自己寫,要求上臺脫稿講,講完把講稿貼在“學習交流欄”。這對每位同學都是挑戰(zhàn),特別是那些性格內向,平時寡言少語的同學。但正因為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做才新鮮,有魅力。兩學期來,每人都已上臺講過兩次,每次講完都贏得了熱烈的掌聲。“雖然我上臺時很緊張,兩腿發(fā)抖,但當我講完走下講臺時,我感到充實,增加了信心和力量?!庇型瑢W在隨筆中這樣寫道。這確實是很有體驗的鍛煉。更有情趣的是班級記者招待會。班干、團干坐在教室的前面,面對全班同學,接受大家的提問。同學們紛紛舉手,就班級管理中共同關心的問題向有關干部發(fā)問,有輕松的,也有嚴肅尖銳的。班干們也都盡其所能向同學們坦陳對有關問題的看法。招待會開始提問時需老師引導啟發(fā),但幾分鐘后就進入狀態(tài),舉手踴躍,發(fā)問頻頻,氣氛熱烈,下課鈴響了還興猶未盡。這種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口頭表達能力,還促進了班干和同學們的思想溝通,拉近了感情距離,班集體的凝聚力更強了。

  四、通過活動促進素質的提高

  素質是人的一種綜合的品質素養(yǎng)?!吨袊逃母锖桶l(fā)展綱要》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是從總體上對學生素質的概括和要求。而語文素質是這總體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包含的語言、思維、文學文化素養(yǎng)和聽說讀寫能力等也是很豐富的。好的語文活動,有利于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我指導學生開展的“小記者”采訪活動就有這樣的效果。

  這個活動是結合高中語文第二冊單元訓練《采訪和答問》的要求進行的。我把全年級90多人分為14個采訪小組。各組由組長負責,全體組員參加,進行集體采訪。采訪對象是學校有關領導和教師,話題包括教材中提供的,也可以是學校教育中同學們關心的其他問題。采訪時要作記錄,事后整理成文上交。這一活動激發(fā)起同學們濃厚的興趣,大家紛紛研究《采訪和答問》的要領,討論采訪話題,確定采訪對象。“公關”的及時與采訪對象聯(lián)系,約定采訪時間;負責提問的反復推敲要提的問題,筆頭快的準備作記錄。多數(shù)采訪組還帶上了錄音設備。采訪時分工合作,有條不紊。采訪結束后,各組根據(jù)記錄和錄音整理出來的采訪報告總計有數(shù)萬字,內容涉及素質教育、學校發(fā)展、如何調動學習積極性、怎樣才能適應考試制度改革及課外閱讀、第二課堂、體育活動等等方面,表現(xiàn)了采訪者對切身問題的探索和追求。部分采訪不回避學生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如對“追星熱”、“言情武俠熱”、早戀、體罰等話題都有涉及,還有的對“你怎么會選擇教師職業(yè)”和一些教師的成長經歷、教學風格的形成頗感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了90年代中學生的開放、敏感和銳氣。

  小記者采訪活動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生活,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素質。許多同學都希望今后多開展這樣的活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