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昨天弟弟是莽撞了些,娘已經(jīng)批評過他了,他昨晚也一直在反省,爹您就原諒他吧?!碧K八娘語氣焦急地說。
蘇軾連連點頭:“爹,我錯了,以后再也不會了!”
“此事,我和你娘已經(jīng)決定,無須再議!轍兒、八娘你們繼續(xù)昨天的書往后讀著,軾兒你跟我出來一下?!?p> 蘇軾跟隨蘇洵走出了書齋。
蘇八娘快步來到程夫人身邊,晃著她的胳膊,哀求著:“娘,別讓弟弟去道觀好不好!那里環(huán)境艱苦,弟弟還小……實在不行,去半年……半年不行,一年也行?。∪陮嵲谔昧?。”
蘇轍也急忙求情。
程夫人拉著蘇八娘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昨天你爹這么做,就是為了讓你舅父消氣。明著是要將軾兒送去道觀磨練心性、修養(yǎng)身心,其實是去天慶觀北極院求學(xué)。張易簡道長學(xué)識淵博,求學(xué)之人近百人,軾兒去那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p> 她說到此,瞥了眼門外的蘇軾:“希望軾兒能明白你爹的良苦用心?!?p> “那我也要去!我要和兄長一起讀書!”蘇轍說。
“那好吧,等會兒我問問你爹,他同意你就去?!?p> ……
三日后。
程府書房。
一名家仆跑至?xí)浚虺讨艆R報道:“蘇家小官人出發(fā)去道觀了?!?p> “送他去道觀真是便宜他了!”程之才右側(cè)嘴角上揚,冷笑一聲,“你以為我會就此罷休嗎?我想得到的東西從未失手過!八娘我娶定了!”
……
天慶觀。
蘇洵父子三人驅(qū)車來到了天慶觀附近,四周全是山路,馬車不便行走。
蘇洵讓車夫阿宗在此候著,書童蘇簡扛著行囊一同步行而上。
阿宗比蘇軾大十歲,自幼在蘇軾侍奉,雖年輕,但對駕車頗有天賦,阿宗的父親年邁后便由阿宗子承父業(yè)繼續(xù)駕車。
蘇軾和蘇轍平時很少在山間玩耍,看著沿途風(fēng)景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抵達目的地,放下行囊出來玩耍一番。
四人走了很久,終于來到天慶觀。
門口一位看樣子和蘇軾年齡相仿、道童打扮的少年百無聊賴地坐在石階上扔石子,見有人前來,數(shù)了下,自言自語:“一、二、三、四……怎么多了一個?”
他起身行了一禮:“幾位可是蘇官人一行?”
“正是?!碧K洵說。
少年大喜,拍拍屁股上的灰:“師傅讓我在此恭候,諸位請隨我來?!?p> 蘇軾見少年與自己年歲相仿,問道:“在下蘇軾,敢問道童如何稱呼?”
“原來你就是蘇軾啊,久仰大名。我不是道童,和你一樣是來此求學(xué)的學(xué)生,我叫陳太初?!?p> 蘇軾看其身著道袍,問道:“你也是學(xué)生?那你為何道童打扮?”
“來此求學(xué)的學(xué)生有像你們這樣的世家子弟,也有商賈兒孫,更多的是像我這種市井人家中的孩子。
師傅說為防止大家因為衣衫攀比分了階級生出事端,所以來此求學(xué)之人都要換上一樣的裝束。”
“原來如此?!碧K軾一把摟住陳太初的肩膀,語氣豪爽地說:“出門在外皆兄弟,以后還要仰仗陳兄多多照應(yīng)!”
陳太初見蘇軾如此豪爽,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不免心頭一喜。
“互相照應(yīng),互相照應(yīng)!這兒的后山可好玩了,等閑暇時我?guī)銈內(nèi)??!?p> 蘇軾環(huán)視山中美景,眼中閃爍著點點星光。
“好呀!三年時間,我定要將這座山玩?zhèn)€遍!”
他看了眼一旁的蘇洵,心中暗戳戳地說,這里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嘛,沒有爹娘管的日子終于要來嘍!
……
一年后。
天慶觀北極院。
今天是北極院休學(xué)的日子,大家可以稍微放松一下。
蘇軾一大早便跑去陳太初的房中,準(zhǔn)備約其前往后山玩,不料對方竟不在房中,問了同屋的郭云成,說他早上就出去了。
蘇軾沿著山路行進著,不知走了多久,潺潺流水聲入耳。
他激動地飛奔過去,準(zhǔn)備去河中抓魚玩。不遠(yuǎn)處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看背影很像陳太初。
只是對方并未束發(fā),正在溪水里來回走著。
蘇軾心念著,來抓魚竟然不叫我,得趁其不備逗逗他。
想到此處,他脫了鞋襪,挽起褲腿悄悄下水,躡手躡腳地走至陳太初身邊,捧起一攤水直接潑到他身上。
“每次都被你偷襲成功,這次終于輪到我啦!”
陳太初被潑后并未向往常那樣和蘇軾潑水嬉鬧,而是低頭繼續(xù)找尋著什么。
“陳兄,你在找什么?”
陳太初表情微變,眼神閃躲。
“剛……剛才不小心將發(fā)簪掉到了河里,我找找?!?p> “那我?guī)湍阏野??!?p> 兩人找了一會兒,蘇轍跑了過來,聽說兩人在找發(fā)簪也加入其中。
三人找了半個時辰一無所獲。
蘇軾捶著酸痛的背,拍了下埋頭找尋的陳太初:“別找了,我那兒還有多余的發(fā)簪,送你一個便是?!?p> “不一樣。我家境貧寒,買不起你們束發(fā)用的那種發(fā)簪,這支發(fā)簪是娘親為我做的?!?p> “既是娘親所做,自然千金不換,我們繼續(xù)找吧?!碧K軾說完繼續(xù)在水里找著。
陳太初看著蘇軾,心中感慨萬千。
一年的相處,他深深感受到蘇軾的豪爽與熱心,對方從未因自己家境貧寒而有所生疏,言談舉止也從未顯露出高高在上的優(yōu)越感。
三人又找了半個時辰,眼看再不回去會錯過午飯時間,只得放棄。
三人返回書院,來到飯廳,學(xué)生們都在用飯,見三人渾身濕漉漉的跑進來,尤其是陳太初披頭散發(fā)十分狼狽。
竊竊私語聲肆起。
陳太初從一張桌子前路過,忽感腳下被什么東西絆住,一個踉蹌摔倒在地,濕衣服沾著地面上的土變得泥濘不堪,引得眾人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