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一前一后跑到周小軍家院子里,還沒進屋,就聽見周小英在屋里低聲地抽泣,周小軍的母親也高聲地哭喊著:“閨女啊,你要是沒了我可咋活呀?”
張自麗迅速推開門,沖了進去,周小軍的父親周新平正坐上凳子上吧嗒吧嗒地抽著煙,這個老實巴交的漢子,每天只知道忙于田間地頭,對于孩子的心事他是有心無力,問了幾遍周小英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她死活不說,急得團團轉卻也是干著急。
周小英的母親躺在屋里床上,不知道女兒發(fā)生了什么事,只當是自己生病耽誤了女兒的前程,越想越急,越急越氣,在床上一陣捶胸頓足,大哭著說道:“我苦命的閨女啊,都怪媽媽不爭氣,是媽媽耽誤了你啊……”
張自麗奔向前,張開雙臂緊緊抱住正坐在凳子上哭的周小英,溫柔地說道:“小英,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
看到周小英一邊哭泣著,一邊瑟瑟發(fā)抖,孫良才也走過去,輕輕地拍著周小英肩膀,堅毅地說道:“小英,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有我們呢,一定要堅強,想想爸爸媽媽和弟弟,還有什么比他們更重要呢?!?p> 聽到孫良才這么一說,周小英像是想通了,漸漸停止了抽泣,眼睛盯著孫良才,射出兩道堅定的目光,像是帶著無限的仇恨,無限的怒火,咬著牙惡狠狠地說道:“對,我要不僅勇敢地活下去,我還要活得比別人都好?!?p> “小英,這就對了,生活已經愧對咱們了,咱們不能再自己愧對自己了,要勇敢地活下去,給那些看不起咱的人一個最鏗鏘有力的回擊?!睂O良才像是在安慰周小英,但更像是在激勵周小英。他雖然不清楚周小英發(fā)生了什么,但他知道周小英是不會輕言放棄的人,沒有什么比激勵她很有用。
不得不說,孫良才雖然年紀輕輕,但是他讀的書多,在教書育人上確實有過人的天賦。在講座上,他懂得循循善誘,他先陳述利害關系,一步步引導者人們進入正題,再加上幽默詼諧的表演,寓教于樂,讓人們欣然接受。現在對于周小英的問題,他又懂得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先讓周小英弄明白活著的價值,再去一點點開導她。
孫良才說得頗有幾分人生哲理,但聰明懂事的周小英都聽懂了,對啊,面對困難,我們只能迎難而上,如果只是一味地退縮,暫時可能是安全的,但時間一長,困難只會越來越難。雄關漫道真如鐵,而如今邁步從頭越,等你越過去了,你就會有更高層次的人生體驗和感受。
周小英紅著臉,站了起來,呆呆地看著孫良才,輕聲輕語地說道:“孫大哥,謝謝你,我想通了,你們放心吧,我沒事了?!?p> 周小英說完又走到屋里,摸著母親滿是皺紋的手,嬌聲說道:“媽,跟你沒關系,是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她的母親沒有說話,只是一個勁地哭著,這些年,她沒少感嘆上天的不公,上天給了她兩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卻沒有給她照顧好兩個孩子的機會。
周小英一看母親這心情一時半會是好轉不了了,只好一邊替母親擦著淚,一邊說道:“媽,別哭了,孫老師來咱們家了?!?p> “啊?真的?”母親哭聲立即停止,擦著眼淚不敢相信地問道。
“媽,我還會騙您,就在外邊堂屋呢?!敝苄∮⒁贿呎f一邊撒著嬌,跟剛才哭鬧判若兩人。
“快讓他進來,我也想看看英雄的弟弟。”母親也滿心歡喜地說道,剛才的悲傷難過被拋之一空。
孫良才聽到倆人的對話,走進了臥室,這是一個低矮破舊的小屋,屋里除了三張破舊的小床,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粗糙的土墻面凹凸不平,讓小屋顯得更加破敗不堪,不過在三張床靠墻的地方,被人用舊報紙糊得光滑平整,在這破敗的屋里顯得特別的溫馨。不用說,這肯定出自周小英的手。
屋里彌漫著濃烈的藥味,微黃的電燈泡一閃一閃地亮著,周小英的母親躺在角落里那張床上,說是床,其實就是在兩條長凳上鋪上幾塊木板。
他們家以前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周小英還上學時候,跟張自麗一起搭伙,經常都是張自麗多帶點糧食,兩個人一起吃,這兩年狀況有所好轉,但也只是勉強能糊口而已,實在沒錢請郭家兄弟來幫著做家具了。
周小英母親其實歲數不大,但這些年被病痛已經折磨得沒有人形了,花白的頭發(fā)亂糟糟地團成一團,用一塊黑布包在腦后,臉色煞白,沒有一絲血色,原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也因為這些年一次次地哭而漸漸黯淡了下去。她側過身子,瞇著眼睛,盯著孫良才看了好一會,臉上的皺紋一點點舒展開,嘴角揚起一絲難得的笑意,驚喜地說道:“真不愧是英雄的弟弟,長得跟你哥哥真是一模一樣。”
“嬸嬸,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難,就讓小軍來找我,咱們一起想辦法解決?!睂O良才漸漸已經不太喜歡英雄弟弟這個稱呼,他不太想頂著這個讓人高看一眼的光環(huán),他只想做一個普通的青年,跟鄉(xiāng)親們打成一片。
“孫老師,因為我這病,家里已經破得已經沒有個家的樣子,也不敢讓孩他爸修修補補,就他一個勞動力,如果哪天出工分缺席了,一家人就得餓肚子了……”周小英母親嘆息著,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愧疚中,要不是因為自己的病,小英已經是三河村第一個高中生了,這家也不會這么殘破凋敝了。
“嬸嬸,靈魂若是沒有歸宿,在哪里都是漂泊。其實啊,住什么房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只要心在一起,就有了歸宿,您有小英和小軍這兩個懂事的孩子,您應該高興啊。”孫良才頗有見解地說道,他雖然年齡不大,但從小失去父親,讓他有著比同齡人更加成熟與穩(wěn)重的心胸。
“孫老師真不愧是文化人,說的話就是有水平,一下子就把我這老婆子說明白了。”周小英母親點著頭說道,回想著這些年,要不是想看著兩個孩子長大,自己可能早就放棄治療了。是啊,只要有他們的地方,哪怕是豬圈牛棚,那也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