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晚年,很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后和太子劉盈。劉邦自沛縣起后,呂雉一直留在老家伺候劉太公,劉邦兵敗彭城時,呂雉等一眾家屬為楚軍所俘,其間顛沛流離,直到公元前203年九月楚漢議和方被放回。回到劉邦身邊,呂雉發(fā)現(xiàn)劉邦早已美女如云。呂雉返回后,因為年長,常常作為留守,而伴在劉邦身邊的總是戚夫人。戚夫人常在劉邦面前啼啼哭哭,想立她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劉邦便想改立如意為太子,說“如意類我”。這下呂雉著急了,找太子太傅叔孫通,叔孫通對劉邦說:“過去晉獻公因寵愛驪姬而廢了太子,改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結果使晉國亂了幾十年。秦朝也是由于沒有及早確定扶蘇為太子,結果讓趙高鉆了空子,偽造遺囑立了胡亥,從而導致了自己國家社稷的滅亡,這是您親眼所見的。如今我們的太子忠厚孝順,天下人全都知道,呂后又是和您一起同甘苦共患難過來的,您怎么能背棄她呢?如果你一定非要廢掉太子另立小的,那我就請求死在您的面前?!眲钫f:“算了,算了,我不過是開個玩笑?!眲畋砻娲饝鍖O通,但卻一直不改念頭。有人為呂雉出主意,讓她找張良,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張良說:“陛下在戰(zhàn)爭困難的時候確實能聽我的意見,但如今是因為愛而要廢長立幼,這已經不是靠說能了結的事。陛下非常看重商山四皓,卻始終請不來,如果想個辦法把商山四皓請出來輔佐太子,也許會有一用?!眳魏缶团蓞螡蓭Я颂佑H筆信,請“商山四皓”出山,這四位高士竟然來了。
商山四皓”是秦始皇時的七十名博士中的四位,分別是: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他們都酷愛黃老之道,秦始皇焚書坑儒時,他們四位雖未遭牽連,但傷了心,從此不愿意再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久負盛名。出山時,他們都八十有余,眉皓發(fā)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劉邦久聞四皓的大名,曾請他們出山為官,而被拒絕。
在一次宴會中,太子劉盈侍奉在側,四個老人跟隨在后。劉邦見到四位老人胡須雪白,衣冠奇特,非常驚訝,問起他們的來歷,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劉邦大吃一驚:“多年來我一再尋訪諸位,你們都避而不見,為何追隨我的兒子呢?”四個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輕慢高士,動輒辱罵,臣等不愿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伸長脖子仰望著,期待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愿前來?!眲钫f:“那就有勞諸位了?!眲罱羞^戚夫人,指著他們的背影說:“我本想更換太子,但是有他們四人輔佐,看來太子羽翼已成,難以動他了。呂雉這回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從此之后,劉邦再不提廢立太子之事。
劉邦彌留之際,呂雉問他:“蕭相國死后,由誰來接替呢?”劉邦說曹參。呂又后問曹參之后是誰,劉邦說:“王陵可以在曹參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以由陳平輔佐。陳平雖然有智謀,但不能決斷大事。周勃雖然不擅言談,但為人忠厚,日后安定劉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眳魏笥肿穯栆院笤趺崔k,劉邦有氣無力地說:“以后的事你也不會知道了。”
劉邦去世后,劉盈即位為帝,是為漢孝惠帝。呂雉當了太后,便把那些為高祖侍寢而得寵幸的妃子如戚夫人等人全部囚禁起來,不準出宮。那位原魏王豹妃薄姬由于極少能見高祖的緣故,得以出宮,到代國找她兒子劉恒去了,成為代王太后。
劉盈即位后,由于諸事有蕭何操持,因此頭一年相安無事。
劉邦去世的第二年,蕭何也故去了,呂后按照劉邦生前的意愿,召曹參接替蕭何。
劉邦之所以把蕭何之后的國家托付于曹參,當然是因為他和蕭何是自己最鐵的哥們,從沛縣起事,就一直追隨在左右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沛縣的這幫哥們里,文才方面除了蕭何就只有曹參了。
沛縣起事后,曹參一直作為大將南征北戰(zhàn),率軍東拼西殺,特別是作為韓信的副將,跟隨韓信一起安魏、定代、下齊,最后又與韓信一道參加圍攻項羽,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但劉邦以功封候的時候,將蕭何列為頭等,對此曹參一開始并不服氣,認為他們披堅執(zhí)銳,拼命去攻城略池,而蕭何只不過在后方舞文弄墨,功勞不如自己大,為此劉邦對他以獵人和獵犬為例但比方,說獵犬捕捉到了獵物,固然有功勞,但最大的功勞在獵人??!曹參無言以對。
但曹參蕭何仍不服氣。封侯之后,因為曹參跟隨韓信在齊國征戰(zhàn)多時,熟悉齊國情況,就安排他去輔佐被封為齊王的劉肥。
從帶兵的將軍轉而治理民事,曹參是頭一遭,就任后召開政務會議,官員、三老、儒生七嘴八舌各陳己見,常為某個問題激烈爭執(zhí),各執(zhí)一詞各有道理,弄得曹參不知如何決斷,這才知道,打江山和坐江山不是一碼事,由衷佩服起蕭何來。
他聽說膠西有個叫蓋公的老人,善治黃老之言,德高望重處事公平,就派人帶禮物把他請來。蓋公來后給他講了一番治國的道理,曹參感覺很受用,于是給他建造了一座房子,請他長住下來,隨時予以請教。
曹參相齊九年,在他的治理下,齊國社會穩(wěn)定,生產發(fā)展,人民安居樂業(yè)。曹參也因此獲得極大聲譽,這一切劉邦都看在眼里,故而對呂后交代,蕭何之后用曹參。
對此,曹參也頗為自信,蕭何去世后,曹參聽說了就對舍人說:“趕快治辦行裝,我將要進入國都當相國?!睕]幾天,使臣果然來召曹參。
曹參接替蕭何做漢朝的相國,所有的事務都不加以改變,完全遵守蕭何制定的規(guī)約。選拔郡和封國的官吏時,呆板而言語鈍拙、忠厚的長者,就召來任命為丞相史;說話雕琢、嚴酷苛刻、想竭力追求名聲的官吏,就斥退趕走。
曹參無所事事,日夜喝醇厚的酒。卿大夫和賓客們見曹參不做事,都想奉勸他,到了曹參那里,曹參就把醇厚的酒給他們喝,喝酒之間,得空官員們想要說話,曹參又讓他們喝酒,直到把他們喝醉,他們始終不能進說。相國官邸的后園靠近官員的住處,官員們每天飲酒唱歌呼喊,曹參的隨從侍吏很討厭他們,但不能對他們怎么樣,就請曹參到園中游玩,希望相國聽到后制止他們,不料曹參竟反而取來酒設座唱起來,也唱歌呼喊跟他們彼此呼應唱和。
即位不久的孝惠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請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不用心為他治理國家,以為是曹相國嫌他年輕看不起他。有一天,孝惠帝對擔任中大夫的曹參的兒子曹窋說:“你休假回家時,碰到機會問問你父親,你就說:‘高祖剛死不久,現(xiàn)在的皇上又年輕,還沒有治理朝政的經驗,正要丞相多加輔佐,共同來把國事處理好??墒乾F(xiàn)在您身為丞相,卻整天與人喝酒閑聊,一不向皇上請示報告政務,二不過問朝廷大事,要是這樣長此下去,您怎么能治理好國家和安撫百姓呢?’你問完后,看你父親怎么回答,回來后你告訴我一聲。不過你千萬別說是我讓你去問他的。”曹窋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個機會,一邊侍候他父親,一邊按照漢惠帝的旨意跟他父親閑談,并規(guī)勸了曹參一番。曹參聽了他兒子的話后,大發(fā)脾氣,大罵曹窋說:“你小子懂什么朝政,這些事是該你說的呢?還是該你管的呢?你還不趕快給我回宮去侍候皇上?!币贿吜R一邊拿起板子把兒子狠狠地打了一頓。
曹窋遭了父親的打罵后,垂頭喪氣向漢惠帝大訴委屈。惠帝聽了更加感到莫明其妙。
第二天下了朝,漢惠帝把曹參留下,問他:“你為什么要責打曹窋呢?他說的那些話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讓他去規(guī)勸你的?!辈軈⒙犃诵⒒莸鄣脑捄螅⒓凑?,跪在地下不斷叩頭謝罪。孝惠帝叫他起來后,又說:“你有什么想法,請照直說吧!”曹參對孝惠帝說:“陛下您跟先帝相比,誰更賢明英武呢?”孝惠帝說:“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論呢?”曹參又問:“我的德才跟蕭何相國相比,誰強呢?”漢惠帝笑著說:“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蕭相國?!辈軈⒄f:“既然您的賢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比不上蕭相,那么先帝與蕭相國制定了許多明確而又完備的法令,難道我們還能制定出超過他們的法令嗎?現(xiàn)在陛下是繼承守業(yè),而不是在創(chuàng)業(yè),因此,我們這些做大臣的,就更應該遵照先帝遺愿,謹慎從事,恪守職責。對已經制定并執(zhí)行過的法令規(guī)章,就更不應該亂加改動,而只能是遵照執(zhí)行。我現(xiàn)在這樣照章辦事不是很好嗎?”孝惠帝聽了曹參的解釋后說:“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說了!”
曹參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極力主張清靜無為不擾民,遵照蕭何制定好的法規(guī)治理國家,使西漢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日漸提高。他死后,百姓們編了一首歌謠稱頌他說:“蕭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齊;曹參接任后,遵守不偏離。施政貴清靜,百姓心歡喜?!笔贩Q“蕭規(guī)曹隨”。
劉盈即位后,呂后怨恨戚夫人劉如意母子,就下令將戚夫人幽禁至永巷,剃去頭發(fā),頸束鐵圈,穿上囚徒的紅衣,讓她舂米做苦役。戚夫人一邊舂米一邊唱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劉如意被封做趙王,在邯鄲,因此戚夫人唱“相離三千里”。呂雉因而大怒,以調虎離山之計召趙王劉如意進京,劉盈很愛護這個弟弟,知母后欲加害劉如意,于是時刻提防以保護劉如意,兩人同寢同食,致使呂后一直無法下手。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十二月,劉盈有次外出,心疼弟弟不愿其早起,想讓他多睡會兒,便沒有叫醒帶上他,劉盈一走,呂后爪牙立即報告呂后,于是呂后派人趁劉如意此時單獨在寢宮的機會,將其毒死。劉盈回來,發(fā)現(xiàn)弟弟已經死了。
接著,呂后又對已貶為奴的戚夫人下手,將戚夫人剁去四肢、剜去雙眼、割其舌并將其熏啞戳聾,做成了人彘置于廁中。過了數(shù)日,呂后令人請孝惠帝觀人彘。劉盈見后問,乃知是戚夫人。劉盈宅心仁厚,見后大受刺激,失聲痛哭,回到府邸后使人對太后道:“這種事不是人作得出來的。兒臣是太后的兒子,終究沒有辦法治理天下?!贝蟛∫粓?,從此整日郁郁寡歡,得了抑郁癥。
孝惠二年(公元前193年),齊悼惠王劉肥來京朝見,劉盈與劉肥在呂雉面前設宴飲酒,劉盈因劉肥是自己的長兄,就按照家人的禮節(jié),讓他坐在上首。因為劉肥是劉邦的私生子,呂雉就怪劉盈不該那樣尊重他,為此動怒,就命人倒了兩杯鴆酒,擺在面前,讓劉肥起身為她祝酒。劉肥站起來,劉盈也跟著站起來,拿起酒杯,想一起向呂雉祝酒。呂雉驚恐,趕緊起身打翻劉盈手上的酒杯。劉肥覺得奇怪,也不敢再喝這杯酒,裝醉離去。其實劉肥也是呂后一手帶大的,小時候常常跟呂后一起下田,可見人是隨著地位的變化而變化的。劉肥知道了呂后拿的是鴆酒,很害怕,以為自己不能從長安脫身了。齊國內史士向劉肥建議說:“太后只生有孝惠皇帝和魯元公主?,F(xiàn)在齊王你擁有七十多座城,而魯元公主只有幾座食邑,如果您能夠把一個郡獻給太后,作為公主的湯沐邑,太后必定很高興,您也就無憂無慮了。”于是,第二天,劉肥就進見呂后,表示想拿出城陽郡送給妹妹,呂后聽了十分高興,把劉肥贊許一番,就讓他回封地去了。
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春,匈奴使者攜帶國書來到漢廷,呂雉命隨侍太監(jiān)陳述國書內容,可太監(jiān)念到一半,卻不再繼續(xù)。呂雉心中疑惑,接過書信一看,臉色頓變,下令:“將匈奴來使立斬!”眾人皆驚懼,一邊勸阻太后,一邊傳看國書內容。冒頓單于在來信中寫到:“孤僨之君,生于沮澤之中,長于平野牛馬之域,數(shù)至邊境,愿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愿以所有,易其所無?!狈g成白話就是:“我生在偏僻荒涼之地,生于牛馬草叢之間,我是一個寂寞的君主。而太后您又剛剛死了丈夫,肯定也很空虛寂寞。既然你我都很寂寞,又無法取悅自己,不如你嫁給我,我們彼此交換有無、互相取悅。”呂后大怒,召將相使者議發(fā)兵擊匈奴。樊噲豪言,愿提十萬兵橫行匈奴中。而時中郎將季布則反對,認為漢當時國力尚未恢復,不能與匈奴再開戰(zhàn)端,樊噲輕言開戰(zhàn)是動搖國本該斬。冷靜下來的呂后采納了季布建議,忍下了這口氣,重新與匈奴和親,并給冒頓修了一封回信說:“我本應該去您那里侍奉您,可是我真的老了,有心無力。我氣血虛弱,牙齒頭發(fā)都脫落,走路蹣跚。如果我真的前往貴國,是對您的玷污。如果我們做錯了什么,還請您赦免?!?p> 看來這個呂后,還真算得上是一位女中豪杰,為了國家大業(yè)竟然呢狗狗拋棄婦人之短見,沒有撒潑打渾,竟能忍辱負重如斯。
孝惠四年(公元前192年),呂雉做主將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立為皇后,當時張嫣才十一歲,又是劉盈的外甥女,因此劉盈對此極為不滿,但卻無可奈何。呂后希望張嫣能生子,但由于張嫣年紀實在太小,想盡千方百計也無法懷孕。呂后設計教她假裝懷孕,然后強取漢惠帝與一個宮女所生之子劉恭,謊稱是張嫣所生,然后將劉恭的生母殺死,立劉恭為皇太子。
孝惠七年(公元前188年)八月戊寅,年紀輕輕的劉盈便憂郁病逝,年僅二十三歲。
孝惠第劉盈在位期間,最打得功績有兩項,一是下詔恢復了十五稅一的政策。劉邦在位時,為了對內平定叛亂,對外迎擊匈奴,增加了賦稅,到劉盈時,內亂已經平定,匈奴也因為和親政策不再騷擾邊境,所以,惠帝便取消了增加的賦稅,重新恢復了十五稅一。后來,劉盈又鼓勵農民努力耕作,對于有成績的農民還免除其徭役。為了促使人口增加,劉盈還下令督促民間女子及早出嫁。如果女子到了十五歲還不出嫁,就要征收五倍的算賦(算賦是一種成人的人頭稅,每人交一百二十錢,即為一算)。對于原來限制商人的政策,惠帝也大大放松,以促進商業(yè)的發(fā)展,增加國家收入,使得西漢初年的經濟繼續(xù)健康地向前發(fā)展。二是廢除“挾書律”?!皰稌伞笔窃谇厥蓟试谶M行焚書時實行的一項法令,除了允許官府有關部門可以藏書外,民間一律禁止私自藏書。西漢王朝初期,制度基本上是繼承秦朝,“挾書律”也不例外。劉盈很有魄力地廢除了這一法令,這使得長期受到壓抑的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都開始活躍起來,為儒家被漢武帝確定為國家的統(tǒng)治思想提供了前提條件。
發(fā)喪期間,呂雉只干哭,不見落淚。張良之子張辟強擔任侍中,年僅十五歲,對丞相陳平說:“太后只有孝惠帝一個兒子,如今死了,卻只見她干哭而不悲傷,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陳平反問:“是什么原因?”張辟強說:“皇帝沒有年紀較大的兒子,太后害怕你們這班老臣。您現(xiàn)在應請求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統(tǒng)領南北二軍,并且讓呂家的人都入宮,在朝廷執(zhí)掌大權,這樣呂后才會心安,你們才能有幸免于禍患?!标惼骄桶凑諒埍購姷挠嫴呷プ觯瑓物艄桓吲d,哭起來也顯得哀痛了。
孝惠帝死后,呂雉便立太子劉恭為帝,史稱前少帝。因為劉恭年幼,便由呂后臨朝稱制,并仍稱皇太后,張嫣則不稱太后,稱孝惠皇后。臨朝稱制就是行使皇帝職權。
呂雉當了事實上的皇帝,為了強化自己的統(tǒng)治,重用其男寵審食其,并大封呂氏家族。她首先追尊父親呂翁為呂宣王,追封已故的大哥呂侯為悼武王、呂釋之為趙昭王,以此作封立諸呂為王的開端,然后封侄呂臺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封劉章為朱虛侯;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封外甥呂平為扶柳侯。不久,呂后便找理由殺掉了趙王劉友和梁王劉恢。右丞相王陵堅決反對封諸呂為王的政策,堅持高祖與大臣的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眳物舨桓吲d,就讓他擔任皇帝的太傅,奪了他的丞相職權,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后呂布以審食其為左丞相,居中用事。陳平、周勃雖然不服,也只好順從。審食其不處理左丞相職權范圍內的事情,專門監(jiān)督管理宮中的事務,像個郎中令,呂雉常與他決斷大事,公卿大臣處理事務都要通過審食其才能決定。呂后這些做法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對。
后來少帝劉劉恭略微懂事時,偶然聽說自己的母親已經死了,自己并不是皇后的親生兒子,就口出怨言,說:“太后怎么能殺死我的母親卻把我說成是皇后的兒子呢?我現(xiàn)在還小,等長大成人后我就造反?!眳物袈牭竭@件事以后很擔心,害怕他將來作亂,于是廢了劉恭的帝位,并暗中殺了他,改立劉盈的另一個兒子常山王劉義為皇帝,改名叫劉弘,史稱后少帝。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呂雉病重,她臨終前仍沒有忘記鞏固呂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時,下令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tǒng)領北軍;呂產統(tǒng)領南軍。并且告誡他們:“高帝平定天下以后,與大臣訂立盟約:‘不是劉氏宗族稱王的,天下共誅之?!F(xiàn)在呂氏稱王,劉氏和大臣憤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們可能發(fā)生兵變。所以你們要牢牢掌握軍隊,守衛(wèi)宮殿,千萬不要離開皇宮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p> 八月一日,呂雉病死,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
呂后崩后留下詔賜給各諸侯黃金千斤,將、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階賜給黃金。大赦天下。讓呂王呂產擔任相國。讓呂祿的女兒做劉弘的皇后。
呂后的判斷是準確的。由于呂后在政時期呂氏外戚集團過于顯貴,從而引起了諸多功臣的不滿。漢朝的江山,和秦朝江山不一樣。秦朝的江山,是秦始皇積秦國歷代國君數(shù)百年打下的基礎吞并六國而來,因此自始至終屬于家天天,所以秦始皇盛氣凌人,視天下唯掌中物,而漢朝的江山卻是一眾“賊寇”共同打下來的,本質上如同股份公司,開國功臣們嘴上沒說但內心都視江山有自己其中一股。這一點,從當初韓信聯(lián)合諸王擁奉劉邦為帝是的勸進書的措辭就能看出:“大王起微細,誅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為王侯。大王不尊號,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币馑际钦f,我們這個集團公司,沒個領頭羊可不行。
呂太后這個鐵腕老太太一死,冒頓登時爆發(fā)。齊王劉襄(劉肥之子)率先發(fā)難,陳平、周勃響應于內,劉氏諸王群起而殺諸呂,劉氏皇族集團與呂氏外戚集團的一場流血斗爭,以皇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
誅滅呂氏勢力后,諸王和大臣議論,認為呂雉所立的后少帝劉弘和孝惠帝的另外兩個庶子來路不明,疑似均不是劉盈親生,于是廢了后少帝劉弘,決定在劉姓皇族中重新選擇繼承人。鑒于呂后的教訓,大家心照不宣,考慮的重點就是這位皇族的母親必不能有一個勢力強大的娘家,于是迎立了被封為代王的劉恒繼承帝位,是為漢文帝。劉恒的母親薄太后,原本就是個私生女,薄太后的生父孤身死于山陰,他身邊只有一個弟弟薄昭,親朋好友連個影子毛都沒有。
劉恒做夢都想不到自己能當皇帝,他的母親薄姬因為坎坷的經歷以及長期不得劉邦寵愛,早就養(yǎng)成“無欲無爭”的的個性,她的最大愛好就是苦讀《道德經》,由此她又深切領略了道家思想的精髓,走上了清凈無為的道路。在母親潛心寡欲思想影響下,劉恒根本無意與其他皇子爭奪繼承權,而是踏踏實實在毗鄰匈奴的代地為王,此前,他處在這個其他皇子不愿意來的偏僻地方,幾乎被朝野遺忘了。劉恒在代地就藩整整十五,養(yǎng)成了謹慎沉靜的性格。他與民休息,發(fā)展生產,恭儉作則,把代地搞得大安。
當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等人派來使者接劉恒到長安繼承皇位時,劉恒大感意外,甚至起了疑心,猜測其中是否有什么陰謀,因為前車之鑒,趙王劉如意就是被騙入京城而死的。劉恒的屬臣們也意見不同:郎中令張武等認為有詐,提議以有病不能前往進行推辭,以觀察情況的變化;而中尉宋昌力排眾議,認為劉氏江山穩(wěn)固,不必有所顧慮。兩派爭執(zhí)不下,劉恒就決定用占卜來決定吉兇,結果達到一個“大橫”的占卜結果,這個結果表明:大橫所裂的紋路很是正當,卜卦人馬上即位做天王,將家族的偉業(yè)光大發(fā)揚,就像夏啟延續(xù)夏禹那樣。卦師向他解釋天王即是做天子,比一般的王要高一級。于是,劉恒初步決定入京即位,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劉恒在向長安進發(fā)的過程中,步步為營,深怕中計,喪命黃泉。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長安探聽虛實,二是到離長安城五十里的時候,派屬下宋昌先進城探路。宋昌到達渭橋,丞相以下的官員都來迎接。宋昌到高陵回報劉恒,于是劉恒行進到達渭橋,群臣以臣禮拜見劉恒,劉恒亦謙遜回拜。太尉周勃進言說:“要求賜片刻時間秘密稟陳。”宋昌說:“要是太尉所陳的是公事,就請當著眾臣的面奏;要是所陳的是私事,王者是無私的。”太尉周勃就跪著送上天子玉璽。劉恒辭謝說“:請到京都館舍再議?!弊詈螅⌒牡膭⒑憬K于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進入館驛商量。讓劉興居打擾宮掖,然后確保平安后,住進了未央宮。選擇良辰吉日,繼承了皇位,是為漢文帝。
周勃為什么要“秘密稟陳”呢?當然是對呂后死后的宮廷政變加以解釋,可劉恒一向置身于局外,這一切對他來說毫無關系,他根本沒心思也沒必要聽任何解釋,只知道自己能順利當上黃帝就行了,管他誰是誰非呢,所以他才讓宋昌那樣說,給周勃來了個大窩脖。
大抵“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這個劉恒入京使戰(zhàn)戰(zhàn)兢兢,一旦發(fā)現(xiàn)事情無異,便把自己的本領顯現(xiàn)了出來。
劉恒入京時,僅帶了宋昌、張武等六人。即位后,馬上決定整合皇權體制,掌控政權運轉。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張武為衛(wèi)將軍和郎中令,負責守衛(wèi)皇宮、京城,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后,對于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于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公恢復了爵位和封地,同時,對于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分別賞賜、分封。這些措施使的文帝的帝位很快得到鞏固。
除了用拉攏的手段鞏固權勢外,打擊重臣也是文帝的一項重要措施。這方面主要是對大功臣周勃的處理。周勃因為擁立文帝有功,每次退朝后,出來時總是很驕橫的樣子,似乎不把新帝放在眼里。而文帝對他更加有禮,經常目送他離去。有大臣勸說文帝,不該對周勃這樣重禮,有失君主的身份。從此,漢文帝的神色變得越發(fā)嚴肅,而周勃則越來越敬畏。周勃的屬下及時提醒他:小心功高蓋主,引火燒身。周勃如醍醐灌頂,猛然醒悟。于是辭去了右丞相(漢時以右為上,陳平當時是左丞相,相當于副職)的職務,漢文帝很快也答應了。
一年后,因為陳平謝世,文帝任命周勃做丞相,但僅十個月后,文帝又以列侯歸封國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職。當時,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長安,這給京城的糧食供應增加了很多負擔,所以,文帝就下詔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國去生活,即使朝廷恩準留在京城,也要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封國去。但很多人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留在京城,這使文帝很生氣,便讓丞相周勃帶頭做表率,免了丞相職務。
再后來,有人舉報周勃身披盔甲,懷有謀反之心,文帝馬上把他抓捕。周勃趕忙通過帝舅薄昭向文帝說明自己懼禍才束甲,決無謀反之心的實情。這時候,薄太后也知道了,她在文帝臨朝時,跑到殿上,抓起頭巾就向文帝扔過去,訓斥他說:“絳侯身掛皇帝賜給的印璽,在北軍率領數(shù)十萬大軍,不在那時謀反,如今身居一個小縣,反倒要謀反嗎!”漢文帝在重新調查后,確實沒有發(fā)現(xiàn)周勃謀反的事實,便釋放了他。這和他父親劉邦不究詳細誅殺韓信、彭越、英布比較,做得很寬容。
漢文帝鞏固皇位的主要措施就是兩點:一是掌握軍隊,軍權是最大的權,文帝深諳此道,所以在他進入未央宮的當天夜里,就命令宋昌為衛(wèi)將軍,鎮(zhèn)撫南、北二軍;命張武為郎中令,巡察保衛(wèi)宮中。相關部門分別誅殺了后少帝及其三個弟弟于他們自己的府第里。新帝回到前殿連夜頒布詔令,大赦天下。文帝知道自己在漢廷并無雄厚的政治基礎,有的宗室認為他是“摘桃派”,僅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擁戴而登上皇位的,他所面臨的是不斷壯大和日益驕橫的諸侯王勢力,所以他首要的任務是采取恩威并施的兩手策略來鞏固皇權。所以第二點就是封賞功臣,封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灌嬰為太尉,組成新的漢廷中央。隨新帝入朝的官員,都官至列卿。除了保留舊有的諸侯王之外,漢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諸侯王。立原趙幽王劉友之子劉遂為趙王;徙封原瑯邪王劉澤為燕王。后來,又立劉遂之弟劉強為河間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立皇子劉武為代王,又徙封為淮陽王,后徙封為梁王;劉參為太原王,后徙代王;劉揖為梁王。
同年正月,文帝即位三個月后,根據(jù)群臣的建議,文帝立長子劉啟為太子。這樣,自漢高祖以來,預立太子就成為漢家的定制。同月,立竇氏為皇后。
這個竇皇后挺有意思,她名叫竇猗房,出生于清河郡觀津縣一個貧苦人家,其父經歷秦朝動亂,隱居于觀津縣不問世事,過著清貧垂釣的生活,不幸墜河而死。竇皇后有兄弟二人,兄名竇建,字長君。弟名竇廣國,字少君。竇廣國四五歲的時候,因為家里貧困,父親早死,被人搶奪拐賣,經過十余次的轉賣,最后被賣到宜陽。漢高祖去世后,繼位的漢惠帝劉盈仁善,由呂太后掌攬大權。這時,竇氏以良家子身份入漢宮伺候呂太后,稱為竇姬。后來,呂太后欲釋放一批宮人出宮,并將她們賞賜給諸侯王,竇姬也在其中。竇姬因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清河郡離趙國較近,就請求負責遣送的宦官將自己的名籍放到去趙國隊伍的名簿中。宦官臨了卻忘了此事,將竇姬安排到了去代國的隊伍中。隊伍將要出發(fā)時,竇姬才得知此事,哭泣著埋怨宦官,不想去代國,因有詔書的強制命令在,竇姬才不得不往。受詔去代國的宮女,除了竇姬以外還有其余四人。到達代國之后,代王劉恒唯獨寵幸竇姬。榮寵中的竇姬很快便為劉恒生下了一女,取名劉嫖,后來又生下一男孩,取名劉啟。后又育有一子,名劉武。在此期間,劉恒的王后亦先后生下四子。然而代王王后和四位王子離奇早逝,劉恒沒有復立王后。漢文帝即位數(shù)月后,太常上書請立太子。此時,先王后所生四子皆先后病逝。一番議論之后,有司認為竇姬所生長子劉啟純厚慈仁,可立為太子。文帝表示許可,并于元年(公元前179年)正月,立劉啟為太子。三月,有司上書文帝請立皇后。于是,文帝立竇姬為皇后。竇皇后離家后和自己的兄弟沒有往來,在她被冊封為皇后之后,她的弟弟竇廣國還在給別人做仆役,在為其主人做工的時候險些遇難,算卦后得知自己將要封侯,于是跟隨主家來到長安。到長安后聽聞新皇后姓竇,為津觀人,便知皇后是自己的姐姐,于是書陳幼時事上予皇后。竇皇后將此事告知文帝后,文帝便詔廣國來見,悉問舊事,皆能回答上來。并說幼時姐姐離家前曾討來藩汁為自己洗頭,又要來食物給自己吃,而后才安心離去。竇皇后聽后拉著竇廣國痛哭流涕,文帝感動,賞賜竇廣國很多財物田地和房宅,后又賞賜與竇皇后同祖的竇氏兄弟,讓他們遷居到長安,并在周勃、灌嬰等人的建議下,挑選品德高尚的長者及行為端正的士人與之相處,使竇氏兄弟在耳濡目染下不過仗勢而驕,成為謙虛禮讓的君子。
文帝采取了一系列鞏固政權的舉措,但劉氏宗室內部在皇位繼承問題上仍產生了尖銳的矛盾。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皇位繼承中的利益分配不均,濟北王劉興居率先發(fā)動叛亂,開啟同姓王國武裝反抗?jié)h廷之先例。漢文帝派兵鎮(zhèn)壓,叛軍土崩瓦解,劉興居被俘自殺。
三年后,皇弟淮南王劉長又舉起了叛旗。但尚未行動,即被朝廷發(fā)覺。文帝派人傳訊劉長入京,罷去他的王位,將他發(fā)配蜀郡。途中,劉長絕食而死。
淮南王劉長,是漢高祖的小兒子。他的母親過去是趙王張敖的美人。高祖八年(前199年),劉邦從東垣縣經過趙國,張敖把趙姬獻給劉邦。趙姬受到劉邦的寵幸,懷下身孕。從此張敖不敢讓她住在宮內,為她另建外宮居住。
高祖九年(前198年),趙相貫高等人在柏人縣謀弒劉邦的事情被朝廷發(fā)覺,張敖也一并被捕獲罪,他的母親、兄弟和妃嬪悉遭拘捕,囚入河內郡官府。趙姬在囚禁中對獄吏說:“我曾受到陛下寵幸,已有身孕?!豹z吏如實稟報,劉邦正因張敖的事氣惱,沒有理會趙姬申訴。趙姬的弟弟趙兼拜托辟陽侯審食其告知呂后,呂后妒嫉,不肯向劉邦進言求情,審食其便不再盡力相勸。趙姬生下劉長后,心中怨恨而自殺。獄吏抱著劉長送到劉邦面前,劉邦后悔莫及,下令呂后收養(yǎng)他,并在真定縣安葬了趙姬。真定是趙姬的故鄉(xiāng),她的祖輩就居住在那里。
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謀反,劉邦遂立劉長為淮南王,讓他掌管昔日英布領屬的四郡封地。劉邦親自率軍出征,剿滅了黥布,于是劉長即淮南王位。
劉長自幼喪母,一直由呂后撫養(yǎng)長大,因此劉盈和呂后當政時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禍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審食其而不敢發(fā)作。
等到漢文帝即位,劉長自視與漢文帝關系最親,驕橫不遜,一再違法亂紀。漢文帝念及手足親情,時常寬容赦免他的過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年),劉長自封國入朝,態(tài)度甚為傲慢。他跟隨漢文帝到御苑打獵,和漢文帝同乘一輛車駕,還常常稱呼漢文帝為“大哥”。劉長有才智和勇力,能奮力舉起重鼎,于是前往審食其府上求見。審食其出來見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鐵椎捶擊辟陽侯,又命隨從魏敬殺死了他。事后劉長馳馬奔至宮中,向漢文帝袒身謝罪道:“我母親本不該因趙國謀反事獲罪,那時辟陽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呂后的幫助,但他不力爭,這是第一樁罪;趙王如意母子無罪,呂后蓄意殺害他們,而辟陽侯不盡力勸阻,這是第二樁罪;呂后封呂家親戚為王,意欲危奪劉氏天下,辟陽侯不挺身抗爭,這是第三樁罪。我為天下人殺死危害社稷的賊臣辟陽侯,為母親報了仇,特來朝中跪伏請罪?!?p> 漢文帝哀憫劉長的心愿,出于手足親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這一時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懼怕劉長,因此劉長返國后越發(fā)驕縱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宮中皆號令警戒清道,還稱自己發(fā)布的命令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聲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年),劉長讓男子但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議,策劃用四十輛大貨車在谷口縣謀反起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閩越、匈奴各處聯(lián)絡。朝廷發(fā)覺此事,治罪謀反者,派使臣召劉長入京,他來到長安。
丞相臣張蒼、典客臣馮敬、行御史大夫事宗正臣逸、廷尉臣賀、備盜賊中尉臣福冒等上書啟奏:“淮南王劉長廢棄先帝文法,不服從天子詔令,起居從事不遵法度,自制天子所乘張黃緞傘蓋的車駕,出入模仿天子聲威,擅為法令,不實行漢家王法。他擅自委任官吏,讓手下的郎中春任國相,網羅收納各郡縣和諸侯國的人以及負罪逃亡者,把他們藏匿起來安置住處,安頓家人,賜給錢財、物資、爵位、俸祿和田宅,有的人爵位竟封至關內侯,享受二千石的優(yōu)寵?;茨贤踅o予他們不應得到的這一切,是想圖謀不軌。大夫但與有罪失官的開章等七十人,伙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謀反,意欲危害宗廟社稷。他們讓開章去密報劉長,商議使人聯(lián)絡閩越和匈奴發(fā)兵響應。開章赴淮南見到劉長,劉長多次與他晤談宴飲,還為他成家娶妻,供給二千石的薪俸。開章教人報告大夫但,諸事已與淮南王談妥。國相春也遣使向但通報。朝中官吏發(fā)覺此事后,派長安縣縣尉奇等前去拘捕開章。劉長藏人不交,和原中尉忌密議,殺死開章滅口。他們置辦棺槨、喪衣、包被,葬開章于肥陵邑,而欺騙辦案的官員說‘不知道開章在哪里’。后來又偽造墳冢,在墳上樹立標記,說‘開章尸首埋在這里’。劉長還親自殺過無罪者一人;命令官吏論罪殺死無辜者六人;藏匿逃亡在外的死刑犯,并抓捕未逃亡的犯人為他們頂罪;他任意加人罪名,使受害者無處申冤,被判罪四年勞役以上,如此者十四人;又擅自赦免罪人,免除死罪者十八人。服四年勞役以下者五十八人;還賜爵關內侯以下者九十四人。前些時劉長患重病,陛下為他憂煩,遣使臣賜贈信函、棗脯。劉長不想接受賜贈,便不肯接見使臣。住在廬江郡內的南海民造反,淮南郡的官兵奉旨征討。陛下體恤淮南民貧苦,派使臣賜贈劉長布帛五千匹,令轉發(fā)出征官兵中的辛勞窮苦之人。劉長不想接受,謊稱‘軍中無勞苦者’。南海人王織上書向皇帝敬獻玉璧,忌燒了信,不予上奏。朝中官員請求傳喚忌論罪,劉長拒不下令,謊稱‘忌有病’。國相春又請求劉長準許自己,劉長大怒,說‘你想背叛我去投靠漢廷’,遂判處春死罪。臣等請求陛下將劉長依法治罪?!?p> 漢文帝詔說:“我不忍心依法制裁淮南王,交列侯與二千石官商議吧?!庇谑潜姵荚俅紊蠒埱笠婪ㄖ撇脛㈤L。
漢文帝批示說:“我不忍心依法懲處淮南王,赦免他的死罪,廢掉他的王位吧?!?p> 于是眾臣第三次上書啟奏說:“劉長犯有大死之罪,陛下不忍心依法懲治,施恩赦免,廢其王位。臣等請求將劉長遣往蜀郡嚴道縣邛崍山郵亭,令其妾媵有生養(yǎng)子女者隨行同居,由縣署為他們興建屋舍,供給糧食、柴草、蔬菜、食鹽、豆豉、炊具食具和席蓐。臣等冒死罪請求,將此事布告天下?!?p> 漢文帝頒旨說:“準請供給劉長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命令昔日受過寵幸的妃嬪十人隨往蜀郡同住。其他皆準奏。”
朝廷盡殺劉長的同謀者,于是命淮南王啟程,一路用輜車囚載,令沿途各縣遞解人蜀。
當時袁盎權諫漢文帝說:“陛下一向驕寵淮南王,不為他安排嚴正的太傅和國相去勸導,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再說淮南王性情剛烈,現(xiàn)在粗暴地摧折他,臣很擔憂他會突然在途中身染風寒患病而死。陛下若落得殺弟的惡名如何是好!”漢文帝說:“我只是讓他嘗嘗苦頭罷了,就會讓他回來的?!?p> 沿途各縣送押劉長的人都不敢打開囚車的封門,于是劉長對仆人說:“誰說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還能勇猛!我因為驕縱聽不到自己的過失終于陷入這種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悶!”于是絕食身亡。囚車行至雍縣,縣令打開封門,把劉長的死訊上報漢文帝。漢文帝哭得很傷心,對袁盎說:“我不聽你的勸告,終至淮南王身死。”袁盎說:“事已無可奈何,望陛下好自寬解?!睗h文帝問:“怎么辦好呢?”袁盎回答:“只要斬丞相、御史來向天下人謝罪就行了。”于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問各縣押送淮南王而不予開封進食者,一律棄市問斬。然后按照列侯的禮儀在雍縣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戶人家守冢祭祀。
孝文帝八年(前172年),漢文帝憐憫劉長,劉長有兒子四人,年齡都是七、八歲,于是封其子劉安為阜陵侯,其子劉勃為安陽侯,其子劉賜為陽周侯,其子劉良為東城侯。
孝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有百姓作歌歌唱淮南厲王的遭遇說:“一尺麻布,尚可縫;一斗谷子,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漢文帝聽到后,就嘆息說:“堯舜放逐自己的家人,周公殺死管叔蔡叔,天下人稱贊他們賢明。為什么呢?因為他們能不因私情而損害王朝的利益。天下人難道認為我是貪圖淮南王的封地嗎?”于是徙封城陽王劉喜去統(tǒng)領淮南王的故國,而謚封已故淮南王為厲王,并按諸侯儀制為他建造了陵園。
孝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漢文帝遷淮南王劉喜復返城陽故地。漢文帝哀憐淮南厲王因廢棄王法圖謀不軌,而自惹禍患失國早死,便封立他的三個兒子:阜陵侯劉安為淮南王,安陽侯劉勃為衡山王,陽周侯劉賜為廬江王,他們都重獲厲王時封地,三分共享。
兩起叛亂雖被平息了,但漢初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fā)展,實際上已成為對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勢力。朝廷中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到了非從根本上解決不可的時候了。賈誼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時年28歲的賈誼上《陳政事疏》(即《治安策》),提出兩點:第一,親疏不是主要問題,即同姓諸侯王不比異姓王可靠。第二,是強者先反叛,弱者后反叛,在這樣的封國條件下,最后都是要威脅中央集權政權的。賈誼提出解決的辦法就是“眾建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諸侯王國的勢力,從而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文帝十分欣賞賈誼的《治安策》,然而,當時他正用心于穩(wěn)定政局,恢復和發(fā)展社會經濟,形勢不允許他用激烈的方式實施《治安策》上的政治構想。他只有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齊文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文帝趁機將最大的齊國分為六國。又封劉長的三子劉安、劉勃、劉賜等為王,將淮南國一分為三。
賈誼關于眾建諸侯的建議,至此才得以實施,但皇權和王權的矛盾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分權和集權的問題依然存在。由于文帝對同姓諸侯王基本上采取姑息政策,所以導致了景帝時期的吳楚七國之亂。
文帝以秦亡為鑒,深知百姓生活之樂苦對政權安定的意義。其性又節(jié)儉,故在位時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曾因惜十家之財而罷建露臺;因憐吏卒輸送之勞而令列侯歸于封國,不須留于長安奉朝請;借緹縈救父之事而下詔廢肉刑;又詔罷天下田租。通過這一系列政策,漢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文教大興,國力日益強盛。
文帝君臣躬行節(jié)儉、勵精圖治,最終開創(chuàng)“文景之治”的繁盛之局。后元七年六月初一日(前157年7月6日),文帝在未央宮逝世,享年四十七歲。[16]群臣上廟號為太宗,謚號孝文皇帝。同年六月初七日,葬于霸陵[17](位于陜西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
西漢王朝建立后,漢高祖、惠帝、呂后都著力于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收到了顯著的成效。然而文帝即位之時,不僅國家財力嚴重不足,人民生活還相當困頓。造成這種貧困的狀況,是由于“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農民遭受殘酷剝削,淫侈之風日益嚴重,以及社會背本趨末的結果。這表明漢初一度緩和的社會矛盾,到劉恒即位時又逐漸趨于表面化。于是他開始大顯身手,開始了他的治國之路。
秦漢時期的黃老學一個主要特征是“守法而無為”,所謂“無為”,不是毫無作為,也不是漫無邊際的放任,而是不超越既定的法律規(guī)定?!胺ā笔恰盁o為”的界限,而無為的“道”又是“法”的根源。所以,要求“法立而弗敢廢”,就是指立法之后不輕易變更,要“循守成法”。
漢初統(tǒng)治者堅持黃老之學“賞罰信”的思想,主張嚴格執(zhí)法,即使皇帝也只有“執(zhí)道生法”的權力,而不得犯法。漢文帝就是一位不以個人意志破壞法律規(guī)定而“循守成法“的皇帝。一次,文帝出行中路過渭橋,有人從橋下走出,使文帝乘車的馬受驚而跑。廷尉張釋之判處此人“罪金”(罰四兩金)。文帝要求處死。張釋之向皇帝說:“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制定的,如果我們輕易地改變法律,就會使人們對法律失去信任,不知怎樣做才對。”文帝終究表示廷尉做得對。
黃老思想雖然吸收了法家的“執(zhí)法”“守法”思想,但基于“安民”“惠民”的立場,對法家的“重刑輕罪”主張并不首肯。黃老思想不僅要求“君正”,而且要求“法正”。在這種思想作用下,漢初統(tǒng)治者堅持除秦苛法。
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十二月,除“收孥連坐法”。明令宣布:“廢除一人犯罪,家人收為奴婢及各種株連的法律?!边@是對舊傳統(tǒng)的否定,對成法的改革。
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9年)五月,廢除肉刑,改為處以笞刑和杖刑。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月,因當時列侯多居于長安,離封邑很遠,吏卒供給輸送甚為勞苦,而列侯亦無機會去德化其封邑的百姓。于是下詔讓列侯都到自己的封邑去。其中有的身居高位要職與詔令恩準留京的由其太子到封邑去。
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三月,廢除進出關要出示證件的法令。
文帝二年(公元前168年),號稱“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錯向劉恒建議:“募天下之人入粟于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安⒃谄洹墩撡F粟疏》中宣傳此思想,本套思想非常符合劉恒時期充實國力的目的。于是劉恒采納了這個建議,采取公開招標價賣爵的辦法來充實邊防軍糧。
晁錯又建議,入粟拜爵辦法實行后,邊境積粟足以支5年,可令入粟者輸于郡縣,是郡縣也積粟;邊境和郡縣都已充實,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入粟拜爵辦法的實行,使農民的處境暫時有所改善。
年輕的賈誼作《過秦論》為文帝提出治國的根本方針為“牧民之道,務在安之”。這股要求安民的社會思潮,是惠帝以來朝野共同的要求,也是鞏固西漢統(tǒng)治的需要。
為了吸引農民歸農力本,文帝以減輕田租稅率的辦法。
文帝二年(前公元178年)和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文帝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還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此外,算賦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減至四十錢。
文帝“偃武興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減為每三年服役一次。這樣的減免,在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四月,廢除盜鑄錢令,允許私鑄。
文帝后六年(前158年),文帝下令,開放原來歸屬國家的所有山林川澤,準許私人開采礦產,利用和開發(fā)漁鹽資源,從而促進了農民的副業(yè)生產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系的鹽鐵生產事業(yè)的發(fā)展。弛禁的結果,“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漢文帝在位期間,繼續(xù)對匈奴和親。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賢王背棄和親之約,率數(shù)萬大軍侵占河南地(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地區(qū)),并進襲上郡(今陜西綏德地區(qū)),殺略漢民,威脅長安。雙方雖未交兵,但這次用兵是西漢自白登之圍后對匈奴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表明西漢王朝并不甘于和親政策。
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冒頓單于死,其子稽粥即位,號老上單于。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冬,老上單于親率十四萬大軍入北地郡,進占朝那(今甘肅平涼西北)、蕭關(今甘肅固原東南)、彭陽(今甘肅鎮(zhèn)原東南),燒毀中宮(秦宮,故址在今甘肅固原),前鋒直抵岐州雍(今寶雞鳳翔)、甘泉(今陜西淳化西北),距長安僅二百里,直接威脅西漢王朝的統(tǒng)治中心。文帝得報,立即命中尉周谷、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fā)車千乘,騎十萬,屯駐長安附近,防衛(wèi)京師;又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寧侯魏遫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fā)上郡、北地、隴西等處兵馬車騎迎擊匈奴,苦戰(zhàn)月余,老上單于方退出塞外,而漢軍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從此,匈奴日已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云中、遼東最甚,至代郡萬余人。西漢王朝深以為患,不得不遣使者復與匈奴修好和親。
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老上稽粥單于死,其子軍臣立為單于,仍以中行說為親信,積極準備攻漢。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軍臣單于絕和親之約,對漢發(fā)動戰(zhàn)爭。他以六萬騎兵,分兩路,每路三萬騎,分別侵入上郡及云中郡,殺略甚眾。劉恒急忙以中大夫令勉為車騎將軍,率軍進駐飛狐;以原楚相蘇意為將軍,將兵入代地,進駐雁門山;又派將軍張武屯兵北地,同時,置三將軍,命河內守周亞夫駐屯細柳,祝茲侯徐悍駐棘門,宗正劉禮駐霸上,保衛(wèi)長安。此時,匈奴騎兵已進至代地句注邊,邊境烽火警報連連告急。漢軍經數(shù)月調動,方抵邊境地區(qū)。匈奴見漢軍加強了守備,遂退出塞外。漢軍也罷兵撤警。
第二年,即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劉恒去世。
文帝即位后,不僅內政復雜棘手,邊事也十分嚴峻,在國力不強的情況下,面對“胡強南勁”的形勢,漢文帝采取了正確的策略,終于贏得了較好的外部環(huán)境。
自白登之圍以來,漢廷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雖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并不能根本解除匈奴貴族的威脅,雙方一直處于戰(zhàn)和不定的狀態(tài)。
文帝在位期間,為了謀求安定的和平環(huán)境,對匈奴一直采取克制忍讓的態(tài)度,繼續(xù)執(zhí)行和親政策,避免大動干戈。然而,匈奴雖然受益于和親政策,但是卻不信守和親的盟約。漢廷急需行之有效的御邊之策。
當時任太子家令的晁錯上書漢文帝,分析漢朝與匈奴雙方在軍事上各自的長短,建議實行“募民實邊”的策略。其主要內容為:在邊地建立城邑,招募內地人民遷徙邊地,一面種田,一面?zhèn)洹昂保幻總€城邑遷徙千戶以上的居民,由官府發(fā)給農具、衣服、糧食,直到他們能自給為止;遷往邊地的老百姓,按什伍編制組織起來,平時進行訓練,有事則可應敵,凡能抵抗匈奴人的侵擾,奪回被匈奴人掠奪的財富,則由官府照價賞賜一半。劉恒在不同程度上采納了這個策略。
文帝還在邊地建立馬苑三十六所,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用官奴婢3萬人,養(yǎng)馬三十萬匹。在民間,同樣獎勵老百姓養(yǎng)馬,以滿足邊防對馬匹的需求。文帝的這一舉措,為后來漢武帝征伐匈奴創(chuàng)造了重要條件。
這些措施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改變了單一輪換屯戍的制度,既有利于對邊郡的開發(fā),又大大加強了抗擊匈奴的防御力量;有利于休養(yǎng)和生息,使內地的社會經濟迅速地恢復和發(fā)展;為后來漢武帝徹底解決匈奴問題打下了基礎。
戰(zhàn)國秦漢時期,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及嶺南一帶,聚居一種支族眾多的越族,被統(tǒng)稱為“百越”。居住在嶺南地區(qū)的越人,因地處“楚之南”,被稱為“南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統(tǒng)一嶺南,在這里設置了桂林、南海、和象三個郡。秦末農民戰(zhàn)爭起義爆發(fā)后,行南海郡事的趙佗自立為王。
漢高祖時,趙佗接受“南越王“封號,從此“稱臣奉漢約”,成為西漢王朝下的一個屬國—南越國。呂后統(tǒng)治時期,對南越實行經濟封鎖政策,趙佗即以兵戎相見,與漢王朝分庭抗禮。
文帝即位后,改變扼殺政策,采取安撫政策,向南越提供發(fā)展生產所需的鐵器、農具、馬牛羊等。并派人修葺趙佗在真定(今河北正定)的祖墳,置守邑,歲時祭祀。又撤掉進攻南越的軍官,拜趙佗的兄弟做官。然后,遣陸賈再次出使南越。在文帝誠意的感召下,趙佗謝罪稱臣,從而再次贏得了發(fā)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到武帝時期,嶺南地區(qū)經濟文化發(fā)展已有較大發(fā)展。
漢文帝對周邊少數(shù)民族不輕易用兵,盡力維持相安友好關系,以禮相待,兄弟相稱,這對于加強中原人民與周邊少數(shù)民族人民之間的團結,增進友誼,起了很好的作用,進一步促進了漢朝時期各個民族之間的融合,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漢文帝劉恒在位23年,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劉恒為自己預修的陵墓,也要求從簡。在中國歷代帝王中,劉恒是一生都注重簡樸為世人稱道的皇帝。[29]
文帝的政治方針和措施,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了顯著的發(fā)展,統(tǒng)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劉恒和景帝時期,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國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多了。漢朝社會開始進入治世。
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農歷六月,漢文帝去世。同年六月初九,太子劉啟繼承帝位,是為漢景帝,尊祖母皇太后薄姬為太皇太后,尊母親皇后竇氏為皇太后。
劉啟即位后,提拔晁錯擔任內史,然后又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錯經過分析,告訴劉啟要特別提防諸侯勢力最強大的吳王劉濞。
劉濞已經暗中準備了四十來年,他私自鑄錢,又煮鹽販賣,為了積蓄力量,他還招納逃犯,晁錯極力主張劉啟削奪各王的封地。劉啟聽從了晁錯的建議,決定先削奪吳國的會稽和豫章兩郡。劉濞見朝廷開始動手,不愿束手就擒,在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聯(lián)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號反叛作亂。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為“七國之亂”。劉啟知道了七國反叛的消息,就派太尉周亞夫帶領三十六個將軍去攻打吳國、楚國;派曲周侯酈寄攻打趙國;派將軍欒布攻打齊國;派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jiān)視齊國、趙國的軍隊。
這時,竇嬰向劉啟引見曾擔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袁盎進宮相見,勸說劉啟殺掉晁錯,以保國家安全,平息叛亂。劉啟采納了袁盎的計策,便殺了晁錯。而七國之亂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劉啟調派周亞夫等將領領兵平叛。周亞夫采用截斷叛軍的糧道然后堅守不出的戰(zhàn)略,最終擊潰了叛軍,用三個月將叛亂徹底平定。
七國之亂平定之后,劉啟趁機將各諸侯王國的權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shù)量。諸侯王不再有行政權和司法特權。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的割據(jù)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劉啟很節(jié)省,在位時他極少興建宮殿樓閣。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劉啟患病,病勢越來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于是病中為太子劉徹主持加冠典禮。
不久,劉啟病死于長安未央宮,享年四十八歲。太子劉徹即皇帝位,是為漢武帝。
漢景帝即位后,加強中央集權,重用御史大夫晁錯,大力推行削藩。平定“七國之亂”后,絕大多數(shù)諸侯王國僅領有一郡之地,其實際地位已經降為郡級,國與郡基本上趨于一致。諸侯王國領郡由漢高祖時的42郡減為26郡,而中央直轄郡由漢高祖時的十五郡增加至四十四郡,使?jié)h郡總數(shù)大大超過諸侯王國郡數(shù)。
對于匈奴的小股騷擾,景帝也沒有大規(guī)模地反攻,而是以大局為重,注重的是積極的防御。在不多的反擊匈奴的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了李廣、程不識和郅都等一批將領,匈奴人一聽李廣的名字,就感到害怕,以致他們稱李廣為“飛將軍”。
景帝即位后,繼續(xù)執(zhí)行重農抑商這一既定國策。他多次下令郡國官員以勸勉農桑為首要政務。
景帝允許居住在土壤貧瘠地方的農民遷徙到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的地方從事墾殖,并“租長陵田”給無地少地的農民。同時,還多次頒詔,以法律手段,打擊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從而保證了正常的農業(yè)生產。景帝曾兩次下令禁止用谷物釀酒,還禁止內郡以粟喂馬。景帝時期,繼續(xù)采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復了多年戰(zhàn)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景帝即位伊始就下令將田租減掉一半,也就是將十五稅一降到了三十稅一。從此,這一新的田租稅率成為西漢定制。在降低田租的第二年(公元前155年),景帝又下令推遲男子開始服徭役的年齡三年,縮短服役的時間。這一規(guī)定一直沿用至西漢的漢昭帝時代。
景帝即位之后,繼續(xù)進行馬政建設。他下令擴大設在西邊、北邊的馬苑,而且鼓勵各郡國及民間飼養(yǎng)馬匹。由于景帝時期養(yǎng)馬業(yè)的大發(fā)展,軍馬生產頗具規(guī)模,屬于官府的馬匹發(fā)展到了四十萬匹,民間的尚且未計。
景帝在法律上實行輕刑慎罰的政策:其一,繼續(xù)減輕刑罰,對文帝廢肉刑改革中一些不當之處的修正。其二,強調用法謹慎,增強司法過程中的公平性。其三,對特殊罪犯給予某些照顧。
實行“賣爵令”及“黷罪之法”。這兩項措施都是在文帝時由太子家令晁錯提出,并被文帝批準實行的。景帝即位后,繼續(xù)執(zhí)行了這些被證實是有效的措施,并使它更為完善。大批徙民充實于邊地,成為一支兵農混一的墾戍隊伍,不但減輕了內地百姓的徭役,而且爭取到一個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
景帝時期,由于社會經濟的恢復及發(fā)展已達到相當?shù)某潭?,所以統(tǒng)治階級上自景帝,下至郡縣官都逐漸重視文教事業(yè)的發(fā)展。景帝末年任命文翁為蜀郡太守,文翁首創(chuàng)了郡國官學。對于思想,景帝也不再嚴厲禁止其他學派的發(fā)展。當時的西漢初期,朝廷流行的黃老學派,即以黃帝和老子命名的學派,主張無為而治,輕徭薄賦。景帝在提倡黃老的同時也讓包括儒家學說的其他各派存在、發(fā)展,這為后來董仲舒學說的發(fā)展以及被漢武帝的重視采用提供了前提條件。
外交方面,景帝繼續(xù)采取和匈奴和親的政策,對匈奴進行安撫。同時在匈奴的邊界地區(qū)設立關市,和匈奴貿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匈奴的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