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這樣一說,紀如風才直起腰,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遇到什么問題和困難可以找我,我不在,就找疾風,他會幫你的?!?p> 說完,紀如風抬腳想走,紀仁微下意識地伸手去拉她的衣裳。
紀如風步伐大了些,他剛剛碰到她的衣角,衣服布料挺滑,順勢就溜出了他的掌心。
“等......”
紀如風反過頭,“還有什么想說的?”
“你叫什么名字?”他問的這句話其實很無禮,特別是對比他年長十二歲歲的紀如風來說。
于禮于情,她都該生氣的。
但是她并沒有,只淡淡開口:“如沐春風,取第一個字和最后一個字,你不然也可以和他們一樣,喚我一聲‘公子’。”
他還不至于失禮到如此地步,聽紀如風說完,便輕聲喚了一句,“......公子”
說完,便不好意思的底下了頭。
紀如風輕笑,轉身走了。
打開門,莫言立即往房間里偷看一眼,見小孩羞愧難當的低頭認錯,心里不得不佩服公子的好手段!
對付這種難搞的小孩,還是公子有一套。
是她,早不知道揍他多少回了。
紀如風剛出門,疾風就找到她,在她耳邊說了幾句話,紀如風臉色微微一變,“尸體在哪兒?”
疾風:“已經運到官府去了,仵作剛回來?!?p> 遲疑了會,疾風還是開口,“剛剛得到消息,五品委署前鋒參領李書籍李大人已經趕到蘇州?!?p> “
目前屬下將他安排在一所客棧,那個仵作被我和正五品委署前鋒參領李書籍李大人半路截下來,現(xiàn)下他們在客棧等著?!?p> “嗯!”紀如風想查清楚趙名流的罪狀豈是易事。
如果在京城,阻力十分大,施展不開調查工作,也許還容易打草驚蛇。
讓丞相和趙名流等人有所防備。
想來想去,她想到,趙名流的小妾,關憐的哥哥關影身上。
私下調查了一番,關憐和關影這兩兄妹真是天生一對。
關憐出身低微,母親是妓藝,父親是鐵匠,只因她承了她母親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美貌,加之練的一把好琴。
聽聞有個財大氣粗的員外想娶她做第十房的小妾,就是奔著她的琴音去的。
只是這關憐眼高于頂,還看不上這個員外。
許是名聲闖出一方地界,那京城貴公子趙明流聽聞蘇州有一貌美如花的琴妓,頗感興趣。
那些為了巴結他的人想盡辦法將關憐送到趙明流眼前。
因為在這之前,趙明流還有一個正派大夫人,是兵部尚書容大人之女。
所以不敢明面上得罪朝廷其他人,那些人就將關憐的身世重新貼上一個投靠親戚無門,所以來趙明流身邊做丫鬟的名頭。
關憐還是趙名流的貼身丫鬟的時候。
還沒過多久,就灌醉了趙名流,上了他的榻,成為了趙名流的小妾。
此人奴顏媚骨,跋扈恣意。
正好趙名流的大夫人近些年身體不好,管家的權就旁落到關憐手上。
順勢,關憐就將自己的哥哥安排進了趙名流的府邸里,擠走了原先的管家,換關影成為了趙名流府邸的管家。
兩人里應外合,關憐整日在趙名流耳邊吹枕頭風。
偏偏趙名流就吃她那一套。
被哄的高興。就隨便在京城賞了一個小職位給她的哥哥關影。
在這個小職位上待了兩年,關影還是不滿足,又慫恿妹妹去給趙名流灌迷魂湯。
當時正值蘇州興修水道,九品縣令張顯遙因辦事不利,犯了一些錯,被貶職為縣衙的師長,縣令的位置空了一個出來。
此時,關憐再巧言令色。
編造一些令趙名流色欲迷墻沖昏了頭腦的話,果真,他答應把蘇州九品縣令的官職給了關影。
這關影一上任,四處收刮民脂民膏;強制地方商鋪納稅;增加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稅物費。
做的壞事一籮筐,當時身為師長的張顯遙也是跟著他狼狽為奸。
即使很多人都知道關影貪贓枉法,是個貪官。
但沒有一個人敢去揭發(fā)他,都怕遭到關影的報復,更怕關影背后那個實力強大的靠山,京城里的高官子弟趙名流。
慢慢的幾年過去,關影憑借著自己四處收刮到的錢財賄賂上級和屬下替他辦事。
再加之有妹妹關憐在趙名流耳邊時不時吹枕頭風,有了這座穩(wěn)固的靠山,這關影的日子是日漸的富裕和舒適起來。
升官發(fā)財娶老婆,這人生最美的三件事,他哪一件都沒落下。
從一個小小的九品蘇州縣令官到如今的正六品安撫使司副使,關影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
橫行霸道數年,依舊是那一副死德行,好,色貪財,苛待百姓,只圖自己快活,實大實的大貪官一個。
就是調查到這些事,才讓紀如風有了頭緒,知道自己可以從哪里入手了。
不在京城,她就去蘇州。
離開了京城,就等于離開了丞相府的勢力范圍,相對她查案而言方便許多。
趙名流怎么也想不到,她堂堂宸王會為了查案去蘇州這樣一個小地方。
出其不意的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先拿這個關影下手。
和關影有關聯(lián)的就是如今的蘇州縣令張顯遙,如今紀如風人已經到蘇州,必定不會打草驚蛇,驚動張顯遙。
她通知疾風去找了一人——正五品委署前鋒參領李書籍李大人。此人底細疾風去查了下,和紀如風猜想的如出一轍,是個不錯的好官。
前世她頒布那些‘驚世駭俗’的制度時,朝中呈現(xiàn)兩極分化,一部分人持反對意見,一部分人則十分認同和遵從她的做法。
這部分人里面,讓紀如風記憶深刻的,李書籍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他已經是正四品包衣副驍騎參領,針對紀如風實行的科舉制還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想法。
是以,他才給紀如風很深的印象。
當時,紀如風就想,這樣的人才,一定是平時關注了民生民情,花了心思,動了腦子,才會和別人想的做的不一樣。
正因如此,聯(lián)想到他如今是蘇州五品委署前鋒參領,紀如風才讓疾風喚他前來。
“走,去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