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九州亂世
天啟年間,九州大地仙魔交戰(zhàn),人間自危。后魔族戰(zhàn)敗,被趕入蠻荒,仙界亦是元氣大傷退回仙門再不外出。
然魔界至寶陰鬼旗卻流落人間。
此時恰逢九州之地皇權交替,人皇聶氏駕崩,公子政繼位。公子政受陰鬼旗蠱惑墮入魔道,暴政天下,奴役百姓,大興牢獄之災。
人間疾苦,可謂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下至百姓,上到王族,萬里之地,深陷水深火熱之中,無人得以獨善其身。
數(shù)萬難民流離失所,只得在昆侖仙山下尋一棲身之地,渴望在仙人的庇護之下能夠安生。
然一年后,聶政不顧仙人之威,突然兵諫昆侖,火燒仙山!
屠殺足足持續(xù)三天三夜,滿山烈火燒紅了天外天,遍山哀嚎凄厲刺耳終日不散,直至百里之外!相傳足足屠殺十萬眾,令世人膽寒!
那日,整個昆侖如同阿鼻地獄,已非仙山。三日后暴雨降臨昆侖山,只見鮮血成河數(shù)日不斷,自此昆侖山中每到日落便可見孤魂野鬼游蕩,凄厲哀嚎不絕于耳……
昆侖屠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世人再不能忍,揭竿而起,瞬間一呼百應,烽火連天。
仙家亦是派出兩名世家弟子伐政救世。
南派燕王聶離以皇族血脈為號,起兵伐政,北伐中原。
北以世家弟子陸景軒為首,立天宗,集結江湖百家之人,南征中原。
二人南北呼應,一路高歌,勢如破竹,攻城略地,直指人皇宮!
這場征戰(zhàn)足足持續(xù)三年,終在聶離和陸景軒聯(lián)手之下,攻破皇城之門,隨后二人聯(lián)手大戰(zhàn)公子政,一天一夜后,終將那暴君的頭顱掛在午門之上,宣告暴政的結束。
只是在激戰(zhàn)之中,陰鬼旗卻消失匿跡,無人知曉其下落。
亂世已過,人間重現(xiàn)光明,燕王聶離順應民意,入住天啟城,威震八方,一統(tǒng)天下。
天宗宗主陸景軒獲封一字并肩王,率十萬天宗子弟鎮(zhèn)守邊疆,同時深入北方蠻荒之地,追查陰鬼旗的下落,以防魔物再亂中原。
自此天下歸屬塵埃落定,世人懸掛的一顆心也算是落了下來,自認為盛世將起。
然而這場和平盛世只持續(xù)了六年。
六年后,天宗宗主陸景軒宣告天下,距離真正的仙人境僅一步之遙,自此閉關,尋其仙緣。
又半年后,天宗密令,所有弟子恭候宗主出關。然而那一夜,大家等到的并不是仙人飛升,而是陰鬼旗再現(xiàn),蓋世魔祖破關而出!
傳聞那一日,陸景軒周身厲鬼纏繞,陰鬼旗漂浮在其身后,遮天蔽日,一夜之間便把整個北疆化作煉獄!
更讓人心寒的是,這位曾經(jīng)的曠世英豪亦暴露了本來面目,竟然將從始至終跟隨他的忠心耿耿的十萬天宗弟子活活煉化為厲鬼陰兵,隨后直沖皇城而去!
自此天宗化魔教,魔祖所過之處,陰兵過境,血流成河,白骨嶙峋,寸草不生!
他的殘暴程度相比那暴君聶政可謂是超過千倍萬倍!更是在三天之內直逼皇城,槍指人皇聶離!
只是這時的盤龍金鑾槍早已失去了往日仙家的光輝,只剩趨之不散的黑色鬼氣蒸騰而上,代表死亡與之為伴,仿佛來自地獄深處!
面對昔日的摯友,共同伐政的戰(zhàn)友,聶離雖是不愿,卻不得不舉起了手中的劍。
天下人皆言,陸景軒是魔!這一戰(zhàn),不僅關乎皇位,更是這天下蒼生!
只是出山之時,聶離便是以謀略驚天下,而陸景軒則以槍法動世容。
當年天下便無人是陸景軒的對手,如今這入了魔的天宗宗主,更是無人能敵。
而在陸景軒手中的陰鬼旗更是兇性大發(fā),號令十萬陰兵,見人就殺,嗜血食肉,將那人皇最精銳的將士撕得粉碎!
那桿長槍更是如入無人之境,比傳聞中的氣勢更勝千倍,直沖人皇而去!
人皇和魔祖的曠世之戰(zhàn)已不僅僅是人間的災難,直接驚動了昆侖山上的仙人!
就在魔祖長槍祭出,直取人皇項上頭顱之時,只見那昆侖之上,亂世中都從未出山的仙人突然下凡,三步一城,五步一郡,直沖皇城而去,隨后整個皇城被霞光覆蓋,沒人看得清其中的境況。
世人只知,一日之后,仙人歸山,人皇入朝,陰兵散盡,那魔物陰鬼旗再次不見了蹤影。
只是那天宗宗主……不,是那魔頭陸景軒則下落成謎。
有人說魔頭已死,被仙人煉化。亦有人說魔祖只是受了重傷,帶著陰鬼旗逃回了蠻荒,養(yǎng)精蓄銳,等待著再次卷土重來。
只是十八年過去,魔祖和那面陰鬼旗再也沒有出現(xiàn),可世間陰兵卻頻繁再現(xiàn),傷人無數(shù),為世間之大難。
為平此亂局,昆侖山上仙門大開,世間百家弟子得以入仙門修行,于人間除魔,相傳亦是在為了防止魔頭歸來培養(yǎng)戰(zhàn)力。
而那整個北疆依舊風沙漫天,只是不見當年從風沙中走來的陸景軒,和那威名遠播的十萬天宗弟子,絕世少年郎。
唯獨那桿盤龍金鑾槍插在那天氣皇城“坤寧宮”中,被九條鐵龍粗細的鎖鏈纏繞,萬千符咒封印,再無出頭之日。
只是宮中的人說,總在雨天聽得這桿長槍嗡嗡作響,如同哀鳴,仿佛在等待著主人的召喚。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傳聞罷了,終是成了魔祖之亂的終篇和那段腥風血雨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