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樂游葉安生
自古昆侖便為仙山,乃修仙之人所有。
魔祖之亂時,仙人一招擊退魔頭陸景軒,救天下于水火,昆侖仙山一戰(zhàn)成名,也讓天下人意識到這山上真的有神仙,人皇聶離更是重回昆侖親封其為仙宗。
只是那魔頭陸景軒消失后,世間動蕩卻未平息,反而鬼怪四起,各處怨靈趨之不散。
為應(yīng)對怨靈禍害人間,再加上人皇聶離曾為仙門弟子。事后人皇親自上山請求,自此緊閉的昆侖山門才算打開,昆侖仙宗也是第一次暴露在世人面前。
自此昆侖和人皇約定,山門三年一開,屆時門人下山,在神門村甄選弟子,也算是給世人一份仙緣,待學(xué)成之后,也可守人間一份安寧。
今日距離那山門開啟之日僅剩一日,不少昆侖弟子已經(jīng)入世,為明日的大選提前布置一切。
而在昆侖內(nèi)部又有五派,五派依山而立,取之為名,分別是凌云,招搖,天諭,樂游,伏牛。
五派之中,伏牛弟子最多,資質(zhì)卻良莠不齊,多自凡塵俗世,白丁之子,被收為世家弟子,學(xué)成后便脫離仙山,返回人間傳道伏魔。
招搖多風(fēng)華,依瑤池而立,只收世間絕美女子,山美水美人更美,被稱世間絕美,風(fēng)華絕代。
天諭山上觀星閣,不重修仙重天道,預(yù)言之術(shù)天下一絕,為世間大家帝王將相最愛之處。
而凌云取自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山上之人皆為驚才艷艷之輩,相傳人皇聶離當(dāng)年就是這一脈的弟子,故而凌云一脈已穩(wěn)有占據(jù)五峰之首的跡象。
可是說到最強……
昆侖之中總流傳著一句話:樂游門前過,神仙低頭走。又云不入樂游不見仙。
山海經(jīng)曾記載:又西三百七十里,曰樂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澤,是多白玉,其中多魚。
樂游山是一個游山玩水,與世無爭之地。論遼闊不如伏牛,秀美難及招搖,神秘差天諭甚多,挺拔更與凌云難媲美。
可它卻出了兩名弟子,自此穩(wěn)坐仙門第一,無人敢言。
大弟子,魔頭陸景軒,已不用多說,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一己之力掀翻了整個九州,出山前獨戰(zhàn)仙門五派而不敗,出山后震懾九州創(chuàng)天宗,入魔后依舊一手陰鬼旗即使十二年后也讓人談魔色變。
二弟子,思凡仙人。正是一招敗魔祖的那位。
按照昆侖山的記載,此人可謂是這數(shù)百年來最可能成仙之人,甚至有傳聞他已經(jīng)是神仙??删褪沁@么一人卻在從天啟歸山之后取名思凡,自此再不出山門。
坊間有傳聞,思凡仙人本是陸景軒的書童,陪伴著他在樂游山上修行,十余年名不見經(jīng)傳,然而出山一刻便已領(lǐng)悟天道,飛升成仙,一招敗魔祖,救天下與水火,自此一戰(zhàn)成名。
所以即使是凌云峰上有人皇聶離,下方驚才艷艷,可在樂游山旁,也不禁黯然失色。
而這次仙緣的話事人正是這一代樂游的大弟子,也是唯一的弟子,葉安生,道號忘塵。
樂游山上太白宮,葉安生白衣勝雪,面向桃花林盤膝而坐,一只發(fā)簪,長發(fā)及腰,一柄長劍常伴身邊,曰為守心。
他雖是男兒身,卻比招瑤山上的仙女更貌美,皮膚更白皙,只是狹長的眼角多了幾分清秀少了些許媚態(tài),正如那三月的風(fēng),來自雪山的盡頭,是那么的清新卻又冰冷。
他的資質(zhì)更是非凡,小小年紀(jì)便已繼承樂瑤,更在昆侖山上傲視群雄,足以和山上那些年過半百的長老比個高下,甚至被封為白衣劍仙。
葉安生的背后便是凡人口中神仙所住的太白宮。
人人都知道傳說中的思凡仙人居住在太白宮,可是真正見過它的人卻屈指可數(shù),而每一個見過它的人卻都不約而同的會咳嗽兩聲或是一陣傻笑。
這太白宮說是宮,實則就是一間竹屋,一幢木床,一爐清香。
從葉安生記事起,這里就只有他一個人,小時候每日的飯菜以及練功的秘籍都是一只猴子從面前的桃林里送來的,不好吃卻也不難吃,那份清淡帶著幾分孤寡老人的味道,長大后葉安生才知道,那是思念的芳香。
至于他的仙法……
說也慚愧,論世人如何相信,仙山樂游一脈唯一的傳人,這一身仙法竟然出自一只頑猴。而且按照猴子所說,這一代,山上每一人都是他的徒弟。
眾所周知,這一世,山上一共就出了三個徒弟,陸景軒,思凡仙人,葉安生。
不過關(guān)于這件事猴子并不愿意多說,這里面哪個都不是善茬,天下動蕩興于樂游,平于樂游,并不是啥光彩的事。
至于帶他回來的師傅思凡仙人,歸山后便再未出過桃花林。只是每當(dāng)夜深會給他托夢,可盡是閑扯外面多么美好,兒女情長,策馬奔騰,浪跡山野……
思凡仙人果真對得起他的名號,思凡。不談仙法,只說閨中秘事,那些少男少女,男男女女的故事,雖然所有人都知道他沒出過山,可從他嘴里說出來卻別有一番滋味,直叫人面紅耳赤,臉紅心跳。
特別是說到一處名為風(fēng)月樓的地方,思凡仙人眼中根本不加掩飾的癡迷和淫穢想必正是世間登徒子了。
葉安生猶記得十二歲那年一夜驚起,已是甘露滿身,精華外露,真元下流,差點走火入魔。就在其羞愧之際,桃花林深處卻傳來幾聲爽朗而又得意的壞笑。
可正是這么一個不靠譜的人,卻敗了魔祖陸景軒,也是他稍加指點一二,如今的葉安生便成了這一代年輕人中的翹楚。再加上葉安生做事一絲不茍,謹(jǐn)遵仙規(guī)的性格,小小年紀(jì)便已經(jīng)超脫同代之人,不僅和昆侖五派長老平起平坐,更是這昆侖史上最年輕的掌戒史。
只是說起師傅,其實葉安生也不敢說了解。
思凡仙人向來只談他人,不談自己,唯有人皇跪地求他姓名之時,山后一陣秋風(fēng)襲來,落葉在地成“思凡”二字。
不過天諭山上的老道長曾做預(yù)言,思凡仙人一生只能出山三次,三次之后,天下將亂。
于是這位仙人苦修十余年,第一次出山便敗了陸景軒,平了這天下的動蕩,還帶回了葉安生。
至于這第二次,三次,師父說過,第二次他要親自下山迎接一個心上人,第三次他要和自己的心上人浪跡天涯,原離凡塵,去一個滿是桃花和鴛鴦的海島,不再理一切紛爭。
只是葉安生也不知道,究竟是何方神圣,足以讓師傅十二年念念不忘。
而在桃花林最前方是一塊兩人高的巨石,上方用丹朱刻著碩大的禁字。
只是一字,卻讓人無法靠近,只要多看兩眼便覺得針尖刺骨,劇痛難忍,如同站在刀山之上。
不過這字對葉安生并沒有惡意,這也是他和外面的人唯一的區(qū)別吧。
可即使他能過得了石頭這一關(guān),卻過不了這山上的云霧,只要他走進(jìn)去,云霧就會形成迷宮,待他走出去,便又回了太白宮。
一開始葉安生還不甘心,總覺得這是師傅的考驗,直到長大后,他才明白,或許他的師傅只是在等一個自己想見的人,而這個人不是他。
正如那塊禁字碑,封的不是思凡仙人,而是擾他清修之人。
此刻,葉安生的面前是一張石桌,石桌上擺著一支玉笛,一個玉盞。玉笛本就名為樂游,傳聞立派之時,此物從天而降,能將名字刻在上方的人便是樂游山真正的主人。只是現(xiàn)在的笛子上印著的依舊是思凡。葉安生雖然繼承了樂游之位,卻還沒有被玉笛認(rèn)可,所以至今他都只能算代掌門。
玉盞中的甘甜名為云霧,是思凡仙人最愛的茶。
而在石桌前方,便是思凡仙人隱居的桃林。每次出山前,這位仙人都會為葉安生布置些任務(wù),或者說找些麻煩。
什么去風(fēng)月樓給我買兩壇佳釀,再來二斤牛肉,我還要布匹錦緞……
只是今天的思凡仙人顯然來的晚了一些……
葉安生不由得有些不安。此時杯中的水已涼,日晷已過午時,再不下山便來不及了。自己的師傅從不遲到。
就在這時,一陣濃霧突然籠罩竹林,由遠(yuǎn)及近,直到葉安生面前方才停下。濃霧之中一高一矮兩個黑影漸漸向葉安生走來。
“師傅?!比~安生微微一拜。
“生辰快樂?!?p> 思凡仙人笑著坐下,單手一擺,玉盞中已是一杯新茶。
葉安生嗯了一聲,并沒有什么表示。從他被拋棄的那天起,這一天對他來說已不是生日,而是傷痕。他曾想要忘記這一天轉(zhuǎn)以師傅救出自己的那一天作為生日。只是思凡仙人告訴他仙之道是拿起也是放下,卻永不是遺忘。
“喝茶,還是三件事,一,此次仙緣大會之后便是仙宗大選,這宗主之位,我樂游無所謂,可這仙宗第一人,丟不得?!?p> 思凡仙人笑著說道。說也奇怪,思凡仙人向來無欲無求,貴為仙宗宗主卻從不參與昆侖上的任何抉擇。只是對這仙宗第一的牌匾卻無比重視。
后來葉安生聽說,當(dāng)年把這塊“天下第一山”的牌匾扛回山門的,正是陸景軒。
曾有凌云弟子來到樂游山下挑釁,指著牌匾說道:“魔頭之物,熟不可得?”
那是葉安生唯一一次看到思凡仙人出手,只見一襲白衣從他面前拂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思凡仙人已經(jīng)背手走回了桃花林,而那位說話的少年郎卻被廢了根基,直接扔到了山下。
葉安生舉杯輕輕應(yīng)允道,他也有自己的堅持。一朝樂游郎,當(dāng)為世無雙。
“二,這次仙緣大會,會有宮里的人來?!?p> 葉安生舉杯的手瞬間一頓,杯中之水上下晃動起來,只是極快的再次平穩(wěn)下來。
思凡仙人輕輕一笑,繼續(xù)說道:“三,這次下山,幫我?guī)Щ貋硪粋€人?!?p> “什么人?”葉安生一愣。
“陸景軒之子,陸天……”